二、实用性——再现导练

再现性思维训练的实用性体现在“导”上。

对教学中的“导”,叶圣陶曾说过这样的话:“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导”须多方设法是对的—— “教有法、而无定法”,但无论何“法”都应以实用为要。那些高深的教育、教学法,固然令人羡慕,但也有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在农村小学,高雅的“阳春白雪”,即使教师可以猎奇接受,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只怕也难以认可,还是先从“下里巴人”切切实实地做起来吧!

特级教师周一贯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再现性思维训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获取知识方法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既能导读、又能导练的实用性。

试举本校课题组一位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实施“再现导练”的实例。小学生作文,如无老师的“导”,学生大抵都无从练起。不久前,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进行了一次野游,回来后,这位老师作了一次习作调查,他先不作指导,要求学生把这次野游活动记下来。结果,学生们不是“无从写”,就

是“无可写”。这位老师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先作了“归谬再现”

——选读了几篇写得不好的作文,指出了有的同学只写看到的、不写听到的, 把“野游”写成“哑游”;又指出了造成的“无可写”、“无从写”的原因。接着又引导学生作了“直陈再现”,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游善卷洞》的课文吗?大家还记得‘游记’的写法吗?”老师的这一引导,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说:“游记的开头要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随行人员)。”“游览过程要有详、有略,要按观察顺序写,并要注意地点转换的过渡衔接。”“要有叙有议、有声有色。不但要写看到的,还需写听到的。”在学生再现了“游记”的写法后,这位老师又作了“点睛”——引导学生比较:“通过这次作文,请大家千万要记住: ‘学’是为了‘用’、‘读’是为了‘写’。学了不会用,便是白学;读了不会写,便是白读。”老师的这一引导非常必要,强调了“再现”的实用性

——既授以鱼,又授以渔,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这位老师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运用了“归谬”、“直陈”、“点拨”三种不同的“再现”手法,一气呵成,使学生原本“无从写”、“无可写”的苦恼在“再现——比较”中消散了。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的第二次作文就写得比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