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从自己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论断,要求教师首先要激起学生对知识“有求”和“有欲”的状态, 再加以启发诱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悬念或指明所学的知识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如教学《手》时,教师可采用设疑性提问。从“手”入手,通过辨题和三次提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次提问,课文一至四自然段作者只写了陈秉正是干什么的,以及教练活动的情况,没有直接写他的“手”,为什么作者不把题目写成“劳动模范陈秉正”或“陈秉正的故事”呢?课题是不是偏离了内容,或者说与内容关系不够密切?通过辨题解疑,学既掌握了课文大意,又懂得了课文的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二次提问:课文五至十自然直接描写了陈秉正“手”的坚硬有力。陈秉正这双手在干农活中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他为什么不叫学生长成他那样的手,而只希望学成那样的手?提出此问,意在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点睛之句”的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由于这一段的内涵丰富, 非两三句话说得清楚,因此可借用作者的智力,启迪学生理解课文。

第三次提问:第十一自然段可直接写陈秉正手的灵巧。这部分主要说明什么问题?与前两部分有什么关系?这内容容易理解,教师的提问要高一个层次,从组织结构方面探讨作者的思路,研究作者为什么要选定这样的材料, 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选材,剪材以及构思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