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业经济区划

  1.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的必要性

商业所组织的商品流通总是以一定的区域为范围的,按照怎样的原则来确定商品流通的区域范围,直接关系到商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宏观经济效益),所以是商业布局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流向,是以产业布局、交通运输条件、群众消费习惯与需要、供求等因素为转移的,在长期的、亿万次商品交换中,逐步形成了客观存在的最经济合理的流通线路,凭借这样的线路,能以最少的运输里程、最少的中转环节、最少的流通费用、最快的流通速度,完成商品流通过程。根据合理流通线路,以一个城市或交通枢纽联结成一定区域范围的物资交流网,便形成了一定的商业经济区域。显而易见,商品流通按商业经济区域来组织进行,可保证商品选取最经济合理的流通线路。这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商品流通规律要求商品运动经过最短线路和尽可能少的流通环节的客观必然。因此,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乃是一条客观规律。具体地说,商品流通之所以必须按经济区域来组织进行,乃是因为:

  1.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有利于在各地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地区之间的劳动地域分工;

  2.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有利于近产近销,开展直达运输,实行跨区供应,减少商品运输的迂回倒流,提高经济效益;

  3.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有利于精简中间环节,压缩库存,降低流通费用,减少占用资金。

  1. 商业经济区域及其划分

商品流通要按经济区域来组织进行,这里所指经济区域是指商业经济区域,它是一定的商品按照商品流通客观规律而逐步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综合经济区。商业经济区域的形成,有个历史进程。因为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高,商品性生产不断发展,而各地生产发展的地区优势和商品生产的地区差异,必然导致劳动地域分工和地区间商品交换的日趋发达。在这过程中,有些地方发展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进而又逐步演变而成区内农副产品的加工中心,即城市(集镇)。加工成的产品又运销区内,部分产品还用于区际交换。于是循环往复,组成了一个产、供、运、销系统,这个系统经济活动所据有的空间范围,即是商业经济区域。

商业经济区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工业生产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

济区域;一种则是以较大交通枢纽或商品集散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区域。在多数情况下,工业生产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往往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为商业中心。商业经济区域边界以内的地域,即是其大商业中心的最优吸引范围; 而这条边界也就是相邻商业经济区域商品货流的“分水岭”。

各种类型的商业经济区域,都是一定商品在一定区域的流通范围。它们都由一定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经济地理基础构成。这些基础是指:工业中心(或物流中心),较稳定的农业生产基地,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通往各地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相应的商品流通区域。工业中心和农业生产基地提供各种商品,商业中心负责商品的购、销、存、调,通过交通运输网络, 在一定区域内组织商品的流通。

一定商品的流通,有可能超越其流通区域的区界甚至国界,销售到很远的地方。但从经济效益看,它总有一个与它产销联系比较密切、同商业中心地域相连的流通范围。范围以外的流通,则属于区际或国际的经济联系。因此,商业经济区域范围的确定,应当根据与本区域内商业中心地域相连的最优商业服务半径。

具体确定商业经济区域范围时,须考虑以下情况:

  1. 商业中心与各地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这是以历史形成的商品的自然流向、流量和贸易总额为标志的。如某地与商业中心之间的贸易总额或流量,占该地贸易总额或总流量的 50%以上; 或虽低于此比重,但与相邻的其他商业中心之间的贸易总额相比,仍占相对多数,则该地应属于这个商业中心的商业活动吸引范围。

  1. 商业中心周围地区的最优交通运输条件。

这种运输方式线路的密度、长度、方向和特性,直接影响着商业中心吸引范围的大小和方向。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费不同,水运一般较陆运、空运便宜,内河运输若是河流流程长,水量大而季节变化小,通航时间长,水网密布的地方,其商业中心吸引范围可能较大;反之则较小。衡量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与否的标志,是被运送商品的出厂价格加运输费用之和的大小。

  1. 商业中心的交通地理位置

一般说来,距商业中心近的地方,应属于这个商业中心的吸引范围,因为商业中心从位置距离较近的地方输出输入商品,有利于减少流通费用。

  1. 商业中心和周围地区的经济协作状况

同商业中心经济协作联系密切的地区,应是这个商业中心的吸引范围。主要参考资料[1]杨玉川主编:《第三产业概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2]张仲礼、朱庆祚主编:《第三产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年版。

[3]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4] 朱嘉明编著:《国民经济结构学浅学》,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5]H·Kobinson and C·G·Bamford:Geography of Transport,1978. [6]H·P·White and M·L·Senior:

Transport GeograPhy,1983. [7]Anthony R ·de Souza J ·Brady foust: World Space-economy,1979. [8]杨吾扬等:《交通运输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86 年。[9] 华东师大等院校:《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年。[10]王德荣等:“我国运输体系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综合运输》增刊,1981 年 10 月。[11]刘丽如等:“工业布局必须重视交通运输

问题”,《综合运输》1980 年第三期。[12]马天迪、郑忠信:《邮电通信地理》,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 年 11 月。[13] 郭勇:“趋于全球化的世界电信业”,《人民日报》,1990.2.28。 [1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签》, 1989 年。[15]杨吾扬等:《商业地理学一理论基础与中国商业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16] 王希来、乌兰主编《商业地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年版。[17]邬翊光、安成谋等:“商业地理讲座”,《地理知识》1987 年第 7~12 期。[18]宁越敏:“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地理学报》第 39 卷第 2 期,1984 年。[19]李振泉、李诚固、周建武:“试论

长春市商业地域结构”,《地理科学》第 9 卷第 2 期,1989 年。[20]吴郁文、骆慈广等:“广州市地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的探讨”,《地理科学》第 8 卷第 3 期,1988 年。[21]安成谋:“城市零售商业网点布局初步研究”,

《经济地理》,8 卷 2 期。[22]侯锋:“西方商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经济地理》,8 卷 1 期。[23]汤建中:“美国城市商业网格局的变化”,《世界地理》华东师大西欧北美地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