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语——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依据

综上所述,可见对于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分析、研究,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制约产业布局的条件或因素是客观存在而多种多样的;这些条件或因素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是客观存在而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产业布局条件的分析、研究。那末,从总体上说,分析、研究产业布局诸条件应遵循哪些依据呢?

(一)注重评价

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发展、演变规律是自然地理学、技术科学、社会学及

① 胡兆量等:《经济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7 年。

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研究产业布局诸条件,主要是利用这些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评价诸条件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具体影响;在研究、提出产业布局的各项具体方案时,从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具体估计诸条件对经济发展与布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适当途径趋利避害,变不利为有利,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前提下, 合理发展与布局经济。

(二)注重评价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地区组合

客观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之中,影响和制约产业布局的各种条件或因素也并非彼此孤立存在,它们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总是形成一定的地区组合,从而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产生综合的影响、制约作用。所以,对产业布局诸条件的评价,就不能就某项个别条件或因素作孤立的分析、评价。当然,在此类评价中,对诸条件中的个别因素要作出科学评价,但更重要的,则是要运用综合、地域的观点,对诸条件地区组合的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分析诸条件在特定地区范围内是如何相互联系、制约,构成地区组合的;这种地区组合有哪些利弊?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这种地区组合的基础上合理地发展与布局区域经济?实践证明,只有从诸条件的地区组合出发,对诸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作出科学的结论,在合理利用、改造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为优化经济的发展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下举例说明:

中国宜农荒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等边远地区。西北和东北两大片宜农荒地面积在全国分别居第一、第二位,地势大部比较平坦,且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耕垦和建立大型国有农场,乃是今后开垦的重点。但是另一方面,西北片和东北片所具备的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诸条件的地区组合状况却是有所区别的: 东北片的宜农荒地积为 667 万公顷,质量较好的占55%;土壤多为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结构较好的黑土,土层深厚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水源较为丰富、地势平坦开阔,适于大型机械操作;这里毗邻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区——东北辽中南及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与吉林等地区, 城市比较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对高品粮及农副产品的需求较大;同时, 东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水平高,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可为东北片宜农荒地资源的开发提供必要的资金、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及技术力量等的来源;东北区所拥有的较为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亦可为在开垦荒地资源基础上建立各类商品农产品基地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条件。

西北片的宜农荒地资源面积为 1200 万公顷,虽超过东北片,但因它深居我国内陆干旱地区,荒地资源中盐碱土和荒漠土占 90%以上,土质较差, 水热土条件的配合不够协调,其开垦面临着干旱缺水、上地盐碱和风沙危害等问题的困扰,需经大力改良方能齐垦利用,其开垦规模,须视灌溉水源而定;西北片宜农荒地资源所在的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属于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带,经济开发及工业化程度显然要低于东北片,目前对商品粮、棉及农副产品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尚较薄弱的区域经济实力也难以为荒地资源大规模的开发提供足够的资金、技术装备和技术力量来源;目前尚欠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也不利于在开垦荒地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商品性农业基地;另外,西北片宜农荒地资源的开垦利用,还面临着必须妥善处理农耕业与畜牧业两者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两相对比,东北片宜农荒地资源所拥有的自然、技术、社会经济诸条件

的地区组合显然优于西北片,两者虽同为全国宜农荒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但因东北片的开发利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应在时序安排上列为近期开垦的重点。

(三)运用全面、辩证的观点

对产业布局诸条件进行评价时,应力求以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为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评价产业布局条件。

  1. 既要看到诸条件的有利面——地区优势方面,也必须指出其不利方面

——限制因素

这就是要求在评价诸条件时,必须持有两分法观点。例如,在对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这一自然环境特点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指出这对土地利用一般是利少弊多,同平地相比,山地具有以下特点,并对经济建设有影响:① 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期短,尤其是海拔 3 000 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国土总面积 25.9%,其高寒气候显然对农耕、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②当山地坡度超过 25°时,一般不宜开垦耕种;而且土层浅薄,岩石裸露多。如果垦为耕地,既不便于机械操作,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③山地地形崎岖,不利发展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即使分布有河流,但都位处上游,流势湍急,发展水运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山区一般交通闭塞,严重限制着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不过,另一方面应看到在特定条件下,山区条件的多样性也可以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①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地、丘陵往往林木茂密,是经营林业的良好场所,其森林可起“绿色水库”的作用,雨水落入林下枯枝落叶层,渗入土中, 可长期自流灌溉山麓农田;西部干旱、半干早地区的一些高山,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山顶终年积雪,有不少冰川。每当夏季,气温增高,山顶冰雪融化, 为山麓局部地区带来十分珍贵的灌溉水源,促成那里出现片片绿洲,因而高山之巅的积雪冰川,可称 为西北干早地区的“固体水库”;②分布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片低山、丘陵,水热条件良好,极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种植业等多种经营,而且又是多种山林矿藏资源富集的“聚宝盆”,不啻是极富开发潜力的一片“宝地”;③遍布我国各地的大小山脉,纵横交错, 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一些东西走向的山脉,如天山——阴山、昆仑山

——秦岭、南岭等,常常构成天然屏障,冬季对南下的寒冷气流能起一定的阻挡作用,削弱对农作物、林木的冻害,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状况,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某些农作物和林木的栽植业;④山区的地质环境, 又往往有可能储藏着各种有用矿产资源,为采矿业和其它某些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自然前提;⑤我国的山区,尤其象东南丘陵地区的若干山地、丘陵, 多葱茏峻拔、风光秀丽的名山,如皖南的黄山、九华山,赣北的庐山,闽西的武夷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广西桂林、阳朔一带的峰林异洞,等等, 都极富于旅游开发价值。总之,我国山区条件多样,若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进行综合开发、多目标利用,即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 既要注意资源的数量,更要重视资源的质量。

从对于一国一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来说,资源的质量状况,实际上往往比其数量的作用更大。因为资源质量的优劣,常常与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例如。我国的铁矿资源储量为 400 多亿吨,仅次于前苏联、巴

西,居世界第 3 位;但论其品位,即含铁量而言,平均品位仅 34%,含铁量大于 50%的富铁矿只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 6.4%;如按铁金属量计,中国铁矿储量只有 150 亿吨,又次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而退居世界第 6 位了。

又如同样是农业用地,其质量差异也是很大的;我国每 6.7 公顷(合 100

市亩)草地产肉仅 8 公斤,新西兰人工培育的牧场每 6.7 公顷产肉量则可达

321 公斤,两者相差约 40 倍。

  1. 既要看资源的绝对量,又应注重其相对量。

一国一地区资源的绝对量,如矿产的储量,森林的蓄积量,潮汐、地热、风力能量,及河川的径流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国该地区资源的丰饶程度。但是因为资源是必须要由人们去开发利用,最终供人类消费,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所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即相对量更有实际意义。在评价一国一地区的资源条件时,必须既看到其所拥有的绝对量,又十分注意计算、分析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的相对量,才会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表 3-2 中国部分资源的丰饶度

项目

资源

世界

中国

中国的位次

中国相当于世界的%

绝对量

土地(万公顷)

1339333

9600

3

耕地(万公顷)

137340

9572

4

森林(万公顷)

404904

12465

6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3100

91.4

7

径流(亿立方米)

470000

26144

6

相对量

(每人平均占有量)

土地(公顷)

3

1

32

耕地(公顷)

0.3

0.1

33

森林(公顷)

0.6

0.12

19

森林蓄积量(立方米)

69

9.3

13

径流(立方米)

10444

2600

25

注:本表依据胡兆量等著《经济地理学导论》(商务, 1987 年)第 107 页表 7 数据订正而成。

由表 3-2 可知,我国国土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合 9600 万公顷),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15,仅次于前苏联、加拿大而居第 3 位;而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不过 1 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3。中国的河川径流资源为26144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仅 2 600 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1/4,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人均占有量。其他如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等项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多反映出我国资源绝对量大、人均占有相对量小的明显特征,说明我国的资源并不都是很丰富的。这样来评价中国的资源条件,比起笼统地使用“丰富”、“贫瘠”、“稀缺” 等词汇显然更能表明其科学性。只有对中国的资源条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用科学观点替代盲目乐观,在战略上摆正有关资源的优势或不足的地位, 才能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

(四)运用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又是处于不断运动变

化、发展之中的。首 先,影响、制约产业布局的各种条件本身是变化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开发、利用诸条件的能力也是变化和发展的。左右着人和自然间相互关系的生产力,其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意味着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越大;反之则依赖程度越小,人们利用自然的程度越高;生产力越是向前发展,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亦将愈加广泛、深入。如对水资源进行多目标综合开发,会导致不少产业部门空间分布的急剧变化;农业经营的愈益集约化,将使区域自然环境中的各个优势都得到利用和发挥;工业向广度、深度的发展,则将使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吸引到生产领域里来,等等。凡此种种,都说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都是不断地有所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在评价生产力布局条件时,还必须坚持运用发展观点。具体表现为应充分注意以下三点:

  1. 影响产业布局的条件本身是有发展、变化的

如自然条件方面,原来一些不利、乃至有害的因素,经过改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对于一些目前还不能利用的因素,应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来可能利用的前景。至于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处于当今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时代的技术条件,其变化发展更是格外活跃,是特别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

  1. 对诸条件开发利用的能力也是变化、发展的

尤其是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十分迅速。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评价,其有用或无用,有用的程度,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等,往往就与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甚至对于目前被人们视为灾难性自然现象的一些自然因素,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亦可预见到它们开发利用的前景。象火山,目前其喷发确是害多利少。1982 年 5 月 18 日至 5 月 25 日美

国圣海伦斯火山的大爆发,其威力比 1945 年 8 月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还大 500 倍,海拔高度为 295O 米的这座火山一下被削低 400 米;此火山爆发的第 2 天,附近河流水温高达 90℃,河中游鱼几乎都被煮熟,它对附近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所造成损失之大,令人咋舌。但另一方面,位于大西洋之中的冰岛,在 10 万平方公里国土之上,分布着 30 多座活火山,

其中海克拉、阿斯恰等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地区之一,平均每 5 年即有

1 次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号称地球上的一个火山之国。但它因此却也拥有极为丰富的地热能源,其蕴量超过全国能源消费量的 15~20 倍,全国利用火山热的家庭已达 1/5;分布在全国的 700 多处温泉,抽出的水温高达 140℃, 须冷却到 92.6℃后再送入暖气管和水箱加以利用;利用火山热能构筑的温室生产的蔬菜在国内市场已供过于求;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位于北极圈内的北欧国家,靠着利用火山热能,竟能生产热带水果—香蕉!另如,中美洲萨尔瓦多利用 10 座暂时性(间歇性)火山的火山热能建造发电站,所发的电力相

当于该国石油电站所发电力的 20 倍。美国夏威夷大学工程系系主任曾指出, 在夏威夷启来火山口附近打的一口深达 20O0 米的地热试验井,其井水蒸汽若利用来发电,可发电 5 亿度。可见,火山爆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火山所蕴蓄的巨量火山热能,在人类掌握相当科学技术水平,并拥有足够的开发利用经济实力的条件下,已经并还将展现其广阔开发利用前景。

  1. 对各条件,尤其是自然条件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反馈

这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并应作科学的预测。众所周知,生态平衡问

题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有关科学家及人们的普遍重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后果可能是向着好的方向——生态平衡发展,也能是向着坏的方面发展——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应当力求保持生态 平衡。在开发利用资源中,如果一味追求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忽视生态平衡,必将导致生态平衡破坏,遭到自然界严厉的惩罚。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受了不少经验教训。非洲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兴筑,就是一件发人深省的教训。

尼罗河全长 6670 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流贯非洲东北部,干、

支流流经埃及等 10 个国家,对沿河各国的经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埃及 96

%的人口及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都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认为“有了尼罗河,才有一切”,尼罗河被埃及人民视为生命。尼罗河年年定期泛滥,对它流经地区的土地起了良好的施肥、洗盐、灌溉作用;沿河两岸成为沙漠中由绿洲组成的“走廊”。源远流长的河水挟带丰富的营养饵料,引来大量鱼群在此回游繁衍生长,形成地中海著名的沙丁鱼渔场;挟带丰富泥沙的河水又在河口河冲积成了一个宽约 100 公里的肥沃三角洲平原, 为埃及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的精华地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空间场所。

以后,在喀土穆以下的下游段第一瀑布处,于 1971 年建成阿斯旺高坝, 对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起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因对筑坝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馈作用估计不足,忽视生态平衡的维护, 以致也带来一系列危害和损失:①筑坝虽然控制了水旱灾害,尼罗河水从此不再泛滥,但大量泥沙、有机质都转而沉积到筑坝后形成的水库——纳赛尔湖底部,使两岸土地失去了以往定期泛滥所获得的宝贵肥源及淡水洗盐作用,致使土壤日趋贫瘠;②使河口地区泥沙供应来源大为减少,三角洲由以往不断向海扩张变为朝陆退缩,使建造在河口前缘的工厂、港口设施及国防工事等,面临淹入地中海的威胁;③高坝也切断了河水挟带的大量有机质饵料来源,使河口近海沙丁鱼严重减产,1965 年其产量曾达到 1.5 万吨,到 1971年高坝建成则几乎见不到沙丁鱼踪影;④下游地区的河水由活水状态变成相对静止的“湖泊”,血吸虫、疟蚊等得以猖獗繁殖,从而致使水库沿岸地带居民的血吸虫病发病率高达 80~100%;等等。

阿斯旺高坝建造的惨重教训,极大地警醒了人们,在研究制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划方案时,必须对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自然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

主要参考资料

  1. 邓静中:“经济地理学对自然条件的评价”,《地理学报》第 29 卷第 1 期,1963 年 3 月。

  2. 张同铸:“自然条件与生产分布”,《经济地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1 年 5 月。

  3. 李文彦:“地区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业、城镇布局与区域研究》第 4 辑,1982 年 12 月。

  4. 陆心贤:“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布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文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 9 月。

  5. 邬翊光:“试论技术与生产分布的关系”,《中国地理学会 1978 年经济地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6. 张同铸:“社会经济条件与生产分布”,《经济地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1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