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化,是以消费市场的需要为前提的。如果说资源和自然条件是从生产的可能前提方面影响产业布局的话,则市场、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的方面影响产业布局的。市场需求的变动、消费水平和特点的增长和变化,都对产业布局有影响,往往会直接引起产业布局的变化。因此, 在产业布局中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研究。例如,欧美国家盛行的“区位论”即以市场问题为核心。过去,我国在产业布局中有忽视市场消费条件的偏向, 造成生产的盲目性,有些产品大量积压。近年来,为市场生产,为人民需要而生产的目的日益明确,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作用就日益明显。在工业布局方面,不仅是一般地提出应接近消费区,而是在确定工业布局的产品方向、工业布局的结构、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时,都要考虑是否适合市场需要。例如,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等消费品大量增加, 于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工厂就在全国很多城市兴起,改变了我国以往家用电器生产局限于少数城市的布局。

政策反映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正确的政策可以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而错误的政策则往往给产业布局带来灾难性后果。在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政策;有时,政治领导人的更替导致政策的改变,并影响到产业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和心理因素对产业布局的作用。

当政府认为应鼓励某些产业或区域发展时,常采取一系列刺激政策,对应限制发展的产业或区域则施行控制政策。例如,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近年来西欧各国对下列三类地区常施行刺激发展政策:①欠发达区, 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②传统工业区,主要目标是调整产业结构;③新兴经济区,主要目标是促进新兴工业。提供刺激的方式有资金援助、技术援助和政策优惠三种。资金援助主要包括由政府提供赠款、无息或低息贷款; 技术援助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技术信息开发等;政策优惠主要包括纳税优惠、产品销售优惠、经营优惠等。

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落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状态,政府制订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干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近一二十年以来,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广泛地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和发展潜力,缩小或限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制定综合的规划,重新布局产业,特别是强调城市的作用,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

例如,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国家,境内东南部最为发达,东北部和北部经济较为落后。60 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开始注重区域平衡发展问题。60 年代初迁都巴西利亚,70 年代着手亚马孙河的开发,为平衡区域之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最近 10 余年,开始对区域平衡发展给以更为积极的考虑和政治上的支持。1979 年,巴西总统批准了由国家内务部负责制订的一个旨在使全国各个地区更协调发展的纲要,其目的在于促进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解决新开发区的生产性就业、经济和生态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平衡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巴西将全国划为 5 个基本的规划类型区:疏散发达地区,控制膨胀地区,积极发展待开发(移民)区及生态保护区等,以此为基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整治措施。为了加强对城市的管理,还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大都市区、中等城市、小城市、具有特殊功

能的城市等 4 个基本类型,并把发展中等城市放在高度优先的位置。

近年来,泰国为了加速落后地区发展,调整全国产业布局,也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①控制最大城市曼谷的发展;②刺激地区性都市中心和中等城市的发展;③加强原有的和新的中等城市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的服务中心;④建立充当农村服务中心的战略性村落;⑤把多中心城市政策与农村整体发展计划紧密结合起来;⑥加强地区空间系统与全国空间系统在新开发区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政府除了通过制订计划和规划安排产业布局外,还制订一系列方针、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和安排产业布局。例如: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将煤炭和水能作为开发重点。首先必须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为此制订了严格限制用原油作燃料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凡是原设计烧原油的电站要迅速改为烧煤;不能改的烧油电站也要改变运行方式;凡是生产工艺上需要烧油的设备,要加强能源管理,进行技术改造、节约烧油。由于上述政策的贯彻执行,作为燃料烧油消耗的原油从 1980 年的 4000 多万

吨,降低到 1989 年仅 1000 多万吨。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即充分体现了国家方针、政策的强大作用。

六、经济地理位置

(一)经济地理位置的涵义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特定时间内只能占有一个地理位置。正是由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的地理位置,才使得各个事物具有不同的地理性或地域性。

在地理学中通常有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四个概念,其中经济地理位置与产业布局的关系尤为密切。

数理地理位置是利用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来确定的,叫绝对位置或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周围陆地、海洋、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如上海位于长江的河口,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等等。政治地理位置主要是指一国与邻国的空间关系。一国的对外政策、国力的强弱、经济状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将对邻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经济地理位置是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如武汉处在我国重要河运干线长江的中游,鹿特丹处在欧洲重要水运动脉莱茵河口。但有时,经济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指与其他人为的经济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如郑州位于京广、陇海铁路的交叉点上。有些地理事物的经济地理位置是以自然地理位置作基础的,如新加坡处在世界海运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的东端,这一自然地理位置造成了新加坡的经济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是受自然发展规律支配的,它们的变化比较缓慢。经济地理位置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它的发展变化比自然地理位置要迅速得多。

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大体有两种趋势:①经济地理位置差异性扩大的趋势。在现代化交通工具出现以前,各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是比较小的。当时,人口和消费地大都在农村,甚至连原料也在农村,比较分散。现代化交通工具出现以后,大城市陆续涌现,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扩大了。在交通枢纽和一些大城市,经济地理位置显著改善。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经济地理位置又相对恶化;②经济地理位置差异性缩小的趋势。现代化交通工

具,能够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使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缩小。一般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前一个趋势比较明显;在工业化后期,后一个趋势比较明显。因此,经济地理位置的作用,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二)经济地理位置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不能离开对地理位置的分析。如城市、加工工业中心和采矿中心的布局,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但为什么这些城市、工业点在这些地方出现,而不出现在别的地方?这往往与地理位置有关。例如,天津和秦皇岛这两个港口城市,前者易淤,冬季结冰,自然条件不如后者,但天律的经济地理位置却比秦皇岛重要得多。天津位于流经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的海河水系出海口,并以广大华北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据以发展的经济腹地和依托;同时,它又是北京距海最近的地方,历史上北京定都之后,天津即很快兴起和发展起来。而秦皇岛港口条件虽好,但地理位置不如天津有利,仅在开滦煤矿开发后,秦皇岛才作为煤的输出港而发展起来。

城市的兴衰,往往是与其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密初相关的。如湘西的沅陵位于沅水与酉水交汇处,曾经是湘西的政治经济中心,但 50 年代起规划兴建五强溪水电站水库将淹没城关,因此,城市建设和工商业一直未能发展, 使沅陵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湘西的怀化市,原为一山区小镇——榆树湾,却因湘黔、枝柳两条铁路干线的建成,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多种工业部门的中等城市。

在铁路和公路修筑以前,我国各个地区之间主要是靠水路交通联系。因而城市大多在通航河道沿岸兴起,特别是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或是河流转换流向的地点,因为这些地点往往是运输转换点,也是贸易点。在工业布局工作中,同样必须考虑这个因素。解放后,在武汉建设了一系列重要工厂, 如武钢和重型机械厂等,就是充分利用了武汉水陆交通枢纽的有利地理位置。

在评价有用矿产资源时,矿藏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利与否对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影响甚大。例如:我国克拉玛依油田和大港油田,储量和质量相似, 但由于克拉玛依远在新疆边远地区,而大港油田位于我国重要经济中心—— 京、津附近,经济价值就大得多。又如浙江省新安江蕴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并有一些适于建设水电站的地点;而滇西横断山区的河流,水力资源蕴藏远比新安江大得多,也有一些适宜建设水电站的地点。但新安江距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特别是距离上海这个大耗电中心很近,而横断山区却处在西南边远地区,因此在开发顺序上,当然优先开发新安江的水力资源。

又如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北京香山的风景不及江南很多普通的山峦,但由于地处北京市,吸引的旅游者极多,香山的旅游价值就远远的超过一些偏僻的风景区。

在具体分析、评价经济地理位置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时,还应当考虑到经济地理位置的历史性,它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会因历史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英国,如果就它的自然地理位置来看,自从地质时期大不列颠群岛脱离欧洲大陆,也就是四五千万年以来,不列颠群岛就处在北大西洋东部靠近西欧大陆的位置上,几千万年以来,变化都不大。但就经济地理位置来说, 它随着欧洲的社会经济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改变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

世纪以前,当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发达,地中海周围经济繁荣的时代,南欧和西亚的人民把不列颠群岛这块远离贸易孔道的地方,称为世界荒凉的边缘。在中世纪早期,不列颠群岛是北欧半商半海盗航海者远征的地方,它的孤立地位开始有所改变。到了 15 世纪末和 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由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以及当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使海上国际贸易的主要路线从濒临欧洲的各边缘海转入大洋,而不列颠群岛正处于北欧、西欧到美洲和其它大陆的贸易通道上,英国的经济地理位置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荒凉的世界边缘变成了繁荣的世界贸易和经济中心。

再如意大利,由于中世纪以前的航海技术只能使海上贸易在地中海进行,也由于西亚、北非、南欧的经济发展情况,地中海很长时期是世界经济繁荣的中心。15 世纪以前,意大利几乎有 7 个世纪在世界经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与意大利所占据的地中海的中心地理位置分不开的。15 世纪中叶,土耳其占领欧亚之间的陆桥,切断了欧洲经地中海到东方的贸易通路, 地中海的交通意义大为下降,意大利的经济、政治地位也急剧下降,大批意大利海员流落别国谋生,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和发现北美东海岸的约翰·卡波特都是意大利的失业海员。直到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地中海的交通意义才逐渐恢复,意大利的经济地位才有些好转。 由上述例了可以看出,经济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甚有影响,并随关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革命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三)距离衰减规律及在经济地理位置研究中的运用

距离是地理位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距离有直线距离、运输距离、经济距离、时间距离等区别。直线距离是两客体间的最近距离,不计地物障碍的限制。运输距离是两客体间通过不同运输工具实际经过的距离,如铁路距离、公路距离、航空运输距离、河运距离,或者几种运输方式的混合距离, 如海陆联运距离等。经济距离往往用克服距离所付出的费用表示。1958 年日本海运铁矿石平均每吨公里成本为 0.098 美分;推广大型专用船后,1971 年降为 0.037 美分,如果不计算美元贬值因素,经济距离缩短 60%以上。对于人员流通,时间距离更重要些,这是航空客运超前发展的原因。以同一种铁路客运为例,由于线路和车型改进,时间距离也在缩短。从东京到大阪的距离为 515 公里,1929 年使用蒸汽机车时,从东京到大阪需 9 小时;1934 年改用电气机车,减为 6. 5 小时;1965 年新干线建成,减为 3 小时,从东京到

大阪当天可以返回。最近试制的新型火车可以将时速提高到每小时 300 公里,从东京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大阪。

距离衰减规律是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区位论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之一。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距离衰减规律在大自然中也普遍存在着。例如海风对大陆的影响与离海的距离成反比。这一规律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

F = G m1m 2

r2

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许多区位论模式。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农业按照离市场远近作同心圆式布局,形成围绕市场的环状农业地带。第一带是生产蔬菜、牛奶等易腐农产品的自由农作带,第二带是生产柴禾的林业带,第三、四、五带是不同集约程度的作物轮作带,第六

带是放牧带。杜能还计算了每一带离市场中心的距离。韦勃的工业区位论研究了工业区位与市场地、原料地的距离与方位关系。

经济现象比物质间的万有引力现象复杂得多。在搬用万有引力公式时需要作些校正。首先 m1 与 m2 两个质量不容易确定。其次,影响 G 的可变因素太多。一般区位论模式都把可变因素抽象掉。在实际运用时,不考虑复杂的可变因素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运用按照万有引力公式推导出来的城市吸引范围的断裂点公式时,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①不同性质、不同结构的城市,经济吸引范围不同;②每一个城市的专门化产品不同,具体产品的吸引范围有出入;③商业信誉、服务水平、消费心理、环境质量对吸引范围有影响;④宏观的货流方向、货流区划对具体城市的吸引范围有影响;

⑤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对商品流通有很大的干扰作用。断裂点公式: r= r =

其中,p1 为甲城人口,p2 为乙城人口,d 为甲乙两城距离,r 为甲乙两城吸引范围的断裂点(分界点)的距离①。

当然,社会经济现象与物理学中的引力现象相比要复杂得多,不可能用

简单的数学公式解释众多的社会经济因素。也许固定资产、工业产值、社会商业销售额等指标比人口数量能更好地显示城市或地区的引力和辐射力。即使人口因素,也并非简单的人口数量,还有人口收入、人口质量等因素影响地区或城市的实力和市场容量。但是,作为一种物理学理论,距离衰减规律对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仍有重要作用。

例如:根据交通线的新建引起空间距离的变化,预测城市和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在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中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预计南(南宁)昆(昆明)铁路干线和南宁至北海市铁路线修通后,北海市不仅是广西的出海口,而且是广大西南地区的重要港口,其腹地和辐射范围将扩大到云、贵、川、桂诸省区,北海市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海港城市,其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必然发生重大变化。

距离衰减规律的实际运用,在工业布局、市场范围预测、商业网点布局上也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