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生产布局

一、农业区位论

所谓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全部或绝大部分农产品都要以商品形式投入市场,因而利润(纯收益)的大小成了农业布局的决定性指标,任何无利生产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农业区位论最早而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创的。杜氏所创立的农业区位理论,是最早阐明生产空间分布规律的经典理论。他所提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法则,至今仍被经济地理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视为研究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经营优化模式的基础理论,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

作为学者和农场主,杜能根据他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于 1826 年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在这里杜氏所应用的方法是当时在理论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抽象法,或称“孤立化”方法。即先从影响农业分布的种种因素中分离出一个主要因素。然后探明在其他次要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因素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可以用来反映这种变化的模式。最后再确定当次要因素一一起作用时,上述模式将发生什么样的偏离。这种方法,以后为许多研究布局问题的学者所沿用。

为了使研究简化,杜能将复杂的地理环境假设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 假设条件如下:

  1. 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腹地, 平原被未能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

  2. 城市是其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它区域获得产品供应;

  3. 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当时无火车,暂假定无通航河流);

  4. 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5. 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 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 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孤立国中不同农业经营类型的农业将围绕着这个城市呈同心圆环状分布。各同心圆圈境作物带到城市的最大距离受市场的价格、产地的生产成本和两地间的运费三个要素决定。农民获得的利润取决于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

P=V-(E+T)式中,P 为利润,V 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E 为农业生产成本,T 为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运费。

上述等式经过移项也可写成 P+T=V-E。由于杜能已经假设全国商品农产品只有一个市场,即孤立国唯一的中心城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中心市场来确定,因此,在特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固定的,V 是一个常数。杜能还假设,各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完全一致,因此各地同一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固定的。E 也是个常数,由于两个常数之差仍为常数,所以杜能的公式还可改写成 P+T=V-E=K。(K 表示常数)这就是说,利润加运费是个常数。因此,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到最小,

才能将利润增加到最大。因此,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农业合理布局来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表 4 - 2 林业产品和谷物每英亩产品的价格、费用和利润

环带(离市场的距离

单位数)

林 业 产 品

谷 物

市场价格

生产成本

运费

利润

市场价格

生产成本

运费

利润

( V )

( E )

( T )

( P )

( V )

( E )

( T )

( P )

0.5

200

140

10

50

80

50

3

27

1

200

140

20

40

80

50

6

24

1.5

200

140

30

30

80

50

9

21

2

200

140

40

20

80

50

12

18

2.5

200

140

50

10

80

50

15

15

3

200

140

60

0

80

50

18

12

3.5

200

140

70

-10

80

50

21

9
4

200

140

80

-20

80

50

24

6

4.5

200

140

90

-30

80

50

27

3
5

200

140

100

-40

80

50

30

0

为了便于理解,根据杜能观察所得,后人制作了表 4-2。市场价格林业产品(主要是薪柴)高于谷物,但林业产品体积庞大,故一英亩产地上,其林业产品运费高于谷物运费。

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三要素在表中是假定的数值,用以显示农民的利润随着与市场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显然,在上述假设条件下,

表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利润只受体现空间地理位置差异的距离这一因素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到:

  1. 不论一个地块与中心市场距离远近,只要将它用来种植某种特定作物,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差(V-E)恒为常数。

  2. 运费(T)是决定利润(P)大小的唯一变量。所以当任何一种作物的种植区扩展得距中心市场太远,以致将外缘地区的农产品运到市场所需支出的运费大于或等于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差时,利润就会降低到零点。在这样的地区,或比这更远的地区再要种植该种作物来出售,显然就会造成亏损。因此。当以城市为中心市场区来布局农作物时,各种作物的种植范围与城市的距离,都不得超过由 T=V-E 所确定的极限。

  3. 两种作物分布圈的实际界线并不取决于其中任何一种作物的最大种植极限,而是取决于在同一地点种植不同作物的比较利益。

以这种理论为依据,杜能确定围绕一个城市市场而出现的 6 个同心环状的农业地带,见图 4-5 A。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土地用于生产不易运输和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鲜花为主。杜能还把这个农作带分成内外两层。内层紧靠城市,主要发展鲜嫩易腐蔬菜,外层则主要生产比较便于保管和运输的土豆、洋白菜等。这一农作带在经营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

第二带:林业带。此带农民专门从事林业产品生产。在杜能时代,城市主要燃料是木柴。这一带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柴的需求量而定。

第三带:轮作农业带。采用轮栽作物制,无休闲地,六区轮作,办法是将土地分成六区:第一区种土豆,第二区种燕麦,第三区种苜蓿,第四区种黑麦,第五区种野豌豆,第六区种黑麦。到第二年再依照顺序更换作物,周而复始地轮作。谷物种植面积占 50%。商品农产品以谷物、土豆与牲畜为主。

第四节:谷草农作带。这一带所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与第三带相同,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特点是经营比较粗放,在轮作中增加了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现了休闲地。在农业总产值中,畜产品的比重明显增大。本带地租比较低, 农民倾向于多租种土地。土地的 14%为休闲地,谷物种植面积占 43%。杜能认为这一圈以采用七年轮作为宜,办法是将土地分成七区:第一区种黑麦, 第二区种大麦,第三区种燕麦,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均种牧草,第七区休闲。到第二年再依照顺序更换作物。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这一带处在整个谷物种植带的最外围,农业经营粗放,土地大量休闲。杜能主张在这里实行三圃农作制,把土地的三分之一用来种黑麦,三分之一种燕麦,另三分之一休闲、离农舍远的地方为永久牧场。

第六带:畜牧带。为家畜养殖区,经营畜牧业,一是家畜可赶往市场, 无需运费,二是加工的干酪不易腐坏而且便于运输,从而尚可获利。

第六带以外的土地已无经济开发价值,只能是荒地。

杜能也讨论了由于一条可航河流或一个卫星城市的出现而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的情况。(图 4-5B)

杜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

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杜能以后百余年来,有一大批农业经济学家先后多次论证、应用和修订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如劳尔(E·Laur)应用杜能原则把全世界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排列为七大农业经营地带,而以西北欧工业区域为世界农业集约化中心;克尔齐莫夫斯基甚至认为“杜能学说在农学中的地位,正如牛顿引力定律之于天文学、原子论之于化学、达尔文主义之于生物学那样重要”。我国学者在《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一文中,

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农业生产布局现状的研究,揭示出距离城市的远近是农业类型和经济收益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一普遍规律,最后得出了上海郊区农业区位为四个同心环状结构,充分验证了农业区位模式在中国的可应用性。

关于这个学说的评述至今仍在继续。杜能所采用的方法是农学试验中惯用的单因子孤立化方法。他把引起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地域差异的许多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居民劳动素养、经济文化水平等)统统假定为到处一样的常数,即应予消去的公因素,而后单独考虑市场距离一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在这个假定里,所谓空间或区域是不包括任何物质内涵而只有相对距离的纯粹几何空间,这正是杜能以来许多经济学家的区位论以及直到今天美国“区域科学”学派关于“区域”的共同概念。实际上,正是那些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样性引起了极为复杂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 这种多样性存在于任何一个地区,永远不可能有“到处一样”的情况,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也就根源于此。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藏技术的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比市场距离更加显著。这就是说,由于近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杜能学说的直接适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只有在交通不发达的一些城市郊区尚能见到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方式或集约程度的显著影响。

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在一些农业经济学家看来,一个农场的生产类型即它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过是代表一个农场主决策过程的最终结果,由若干个具有类似生产类型的农场所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域则不过是各个农场主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所作出的若干种决策的混合物。要解释和论证一定的农场生产类型的区位,必须研究农业决策。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例如,运用线性规划以确定要求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最优组合;运用博奕论来研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可能性,运用马尔可夫链来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散,等等。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