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既然是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一门边缘性质的学科,要从自然、经济、技术三方面研究产业布局的规律性,这就使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经济科学、生产技术科学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要求运用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吸收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发展和提高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服务。由于经济地理学既是基础学科, 同时也具有应用科学的性质,因此,还迫切要求经济地理工作者具有数理化基础,以及掌握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中,首先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 Physical Geography)与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两大分支。在自然地理学中, 又可分为地貌学、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又可分为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之间,都有着不同的密切关系。

人口是生产布局的最基本的条件,人口地理学( Geography of Population)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密度、职业构成、增长率等,都是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同时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 人口分布的形态是和产业布局的形态密切相关的。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 人口分布的变化也是和产业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地理学虽然不是研究一个生产部门的布局规律问题,但由于它和产业布局有着特殊密切关系,再加上人类本身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之一,往往把人口地理学列为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①。但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现象,有些超出经济地理学范畴之外,故一般仍列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聚落地理学(Settlement Geography),研究人类居住的居民点的形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聚落是人类居住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的集中点。广大的农村居民点是聚落地理学的研究重点,而对于城市的形态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也是聚落地理学的内容,是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但若把城市作为生产的中心,即加工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中心来看,它和经济地理学研究客体—

—产业布局,也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形式,故又多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特殊分支。

政治地理学(Political 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边界等内容。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政治又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产业布局的形成发展,影响地域的产业布局特征。研究世界经济地理,如果不对世界政治地理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关系、政治地理位置、国内政治地域的划分等缺乏研究,则很难研究各国的产业布局规律及其特征。研究生产的地域空间结构,必须研究政治的地域空间结构,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历史地理学(Historioal Geography),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说,包括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地理学。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过去时代的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即古地理学;历史经济地理学研究过去时代经济产业布局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历史政治地理学研究过去时代的政治地域结构的发展与特点,也有称为沿革地理的。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现代的产业布局的科学,但在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以历史上形成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特点为借鉴。不知道过去,就不了解现在,也不能预测未来。特别是历史经济地理研究,更是工农业合理布局、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关系,在地理科学体系中可以说是最广泛最密切的了。关于这些,在前面经济地理学对象一节中已作过较系统的论述。

① 《地理学分支学科简介》,商务印书馆,1962 年

经济地理工作者,必须要有比较坚实的自然地理学的基础,要掌握一定的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要能够在参加工业布局、农业布局、交通运输业布局、城市规划、国土规划等研究工作中,对有关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提出改造和利用的方向和措施。

经济地理学的边缘科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地理科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上。经济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具体内容,都与经济地理学有直接的关系,基本经济规律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经济统计学以及技术经济学,都对研究产业布局规律有密切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是关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上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的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发展每一阶段的基本经济规律。不了解各历史阶段的基本经济规律,就不可能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产业布局的规律性,不能认识人们同自然界关系的性质,不能认识国际和国内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也不能认识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济地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政治经济学所总结的规律, 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布局规律,研究产业布局与自然界的关系,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地理学,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

在研究具体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布局时,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商业经济等经济学科,和经济地理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研究部门的产业布局时,这两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交叉和重复的。不过,经济地理学研究产业布局时,侧重在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及部门的区域(如工业区与工业枢纽,农业区等)的形成发展, 即侧重地域性;而部门经济学则侧重在单一部门的内部结构问题,侧重经济规律。

经济统计学作为方法手段,为经济地理学所广泛使用。

技术经济学(Technical Economy)是经济地理学工作者在研究或参加产业布局的实践中经常运用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经济地理学和生产技术科学的关系,是由于技术条件是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决定的。技术条件的变化时时都在引起产业布局的变化,有时甚至引起重大的变化。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农业工厂化、耕作技术的革新,都在改变着作物的布局;冶金工业焦比的降低,使炼铁工业趋近于铁矿;电气机车的使用,牵引能力的增大,大型船舶的使用,航空技术的进步,都在改变着交通运输的布局。

地图学对经济地理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地图是经济地理学最形象的语言,最有力的手段和工具,最有效的表达形式。任何产业部门布局的研究, 都是先从地图工作开始的,最后成果也落实在地图上。不能表现在地图上的产业布局现象,往往是缺乏实际地理意义的。经济地理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生产实践或教学等不同的需要,编绘多种经济地图,这是经济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当前,利用航片与卫片编绘经济地图已相当普遍,也是经济地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

60 年代以来,地理学进入技术革命的时代。经济地理学也在引进新的科学技术,从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已运用到经济地理学里面,已使大量经济资料的运算速度大大加快,精确度大大提高,使经济地理的调查方法从地面视野扩大到宇宙空间视野来观察经济地理事物。另

外,邻近科学的一些新理论和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生态系统论、数学模拟等也被引进到经济地理学,使经济地理学在方法论上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地理学界已经提出的系统观点或体系、结构观点,正在使经济区域研究、城市研究、土地利用研究、资源的改造利用研究、产业布局预测研究等进入新的阶段。因此,经济地理工作者也必须尽快学习与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和相邻学科的新成果,为发展经济地理科学作出更有成效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