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商业布局一、商业布局的内容和因素

(一)商业的一般特点

商业是商品交换发达的一种形式,是独立于社会物质生产之外的一个特殊行业,是属于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其基本职能乃是通过商品的买与卖的经营活动,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媒介成商品交换。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又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但它一经产生,即成为一个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独立经济部门,可以积极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商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为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商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经济部门,是因为它具有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1. 服务性

这主要是指商业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特殊的服务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的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起点,又是根本,它不仅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而且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形式和发展变化;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介,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而消费则是终点,它完成生产,实现生产的目的,同时又再生产出生产的要素——劳动力、生产目的和生产积极性。

商业一般不属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却紧密联系着生产,商品流通离开生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生产决定流通,但流通并非完全被动和消极,它对生产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一是对再生产过程能起到先导者和完成者的服务作用,前者是指在生产企业与生产过程开始之前,商业可以也必须为生产过程承担配备物质资料(各种必要的生产资料)的服务职能;后者指的是商业把生产出来的商品通过流通环节转到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手中,最后实现商品价值,商业通过实现流通过程对再生产过程所承担的先导者和完成者两种服务职能,把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使整个再生产过程得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为实现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起着保证者的服务作用,这里所说的保证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表现在保证生产企业的资金循环的连续性上。所谓生产企业资金循环的连续性,是指生产企业的资金运动需要顺序地通过三个阶段,即:①由货币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的阶段;②由生产基金转化为商品基金阶段;③由商品基金转化为货币基金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第一、第三两个阶段是在流通领域中完成,亦

即是由商业完成的。

三是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生产社会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生产社会化又是同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分工,没有生产社会化,固然不可能有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反过来,如无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也不可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可能有高度的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我国是一个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成为当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工农业生产结构、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商业也不属于消费领域,却又离不开消费,商品流通若是不与消费紧密相联,商品即会流而不通。

总之,作为从事商品流通的一个独立经济部门的商业,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社会经济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必要环节。大力发展

商业,促进商品流通,是把社会生产力向前推进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经之路。

  1. 遍在性

商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特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它既与工农业等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同交通运输不可须臾分离,故而哪里有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哪里便有相应发展规模、水平与设施的商业活动;同时,还因为商业还为整个社会的消费服务,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凡有人口、居民聚居之地,往往都有相应的商业活动。所以, 从繁荣发达的大中城市到偏僻的农村地区,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相对滞后地区,都有规模、行业互异、各具特点的商业中心、贸易中心及各类商业网点分布,形成普遍分布的显著格局。遍在性也就成了商业有别于其它产业部门的一个特点。

  1. 综合性

这是指商业具有多环节的综合性。如上所述,商业的基本职能乃是媒介成商品交换。而要发挥好这一基本职能,则须依赖商业经济活动所包括的四个环节——购、销、存、调的有机结合。购进商品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乃是商业经济活动的开始,它既为生产部门实现了商品基金到货币基金的转化,保证了再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又为商业部门执行销售职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销售是商品流通的终点,通过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领域,它既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为社会再生产周期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故乃是最后一个环节。购是为了销,销是购的制约因素。因而从购销关系看,应当是以销完购,而不能是以购定销。

存、调是指商品的调运和存储,它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及相应数量的仓库来实现,这是联结商品购销活动的必要流通纽带。因为购和销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相互背离的矛盾,一方面购进商品,不可能立即销售出去,总需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储存过程;加上有些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亦要求保持有一定数量的商品储备;而且为了不使供应中断和应付临时性需要,还须得有一个大于平均需要的储备量。另一方面,又由于收购和销售在空间上的差距,使购进商品必须经过一个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或近或远的空间转移过程,即实现商品位置的转移。唯有经过这种凭借交通运输所实现的位移,商品才能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商品的最终销售。

可见,商业基本职能的行使,必须同时抓好购、销、存、调这四个环节。如其中某一环节未能抓好,商品流通即会受到阻塞。这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多种组合关系,形成商业内部的流转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决定性的环节乃是购、销之间的接合部,即购销环节的密切衔接。因为只有把购销紧密地衔接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可供量和社会购买力之间的平衡,从而也才能发挥商业应有的职能作用。

再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这四个环节中,特别是交通运输和储存设施还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显得尤为突出。交通运输是加速商品流转的前提。商品储存则是调节商品流通的“蓄水池”,是保证商品流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国内生产、生活需要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颇大,严重地限制着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商业供销仓储方面,

我国多年来投资少,亦不适应客观需要。例如,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荆门县等素称“粮仓”,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1982 年初全县库存积压粮食达 32 700 多万斤, 117 个收购点全部满仓,30 多个仓库超装,有 7117 万斤粮食不得不露天堆放。不仅有发生霉烂危险,且会影响到夏季粮油的收购。又如中药材储存,1978 年与 1965 年比较,全国中药材收购总值增加 2.4 倍,而仓库仅增加 20%。1978 年,即因无仓库存放而致使中药材霉烂报损达 3600 多万元!等等。凡此种种,从商业内部流转结构来说,购、销、存、调四个环节是须得紧密结合、环环相扣, 而丝毫不能有所脱节的。从中可见,商业具有多环节的综合性的明显特点。

  1. 网络性

这是指商业都必须综合地形成一定的商品流通网络。由于商品购销活动的需要,商业部门须建立各种商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网点,每个企业在空间形式上都表现为大小各异的点。凭借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和相应数量的仓库来实现的商品调运和存储,在空间形式上除表现一定数量的点以外,更多地表现为联结各个点的线。所有这些商业机构设施和凭借它们所组织的商品货流,在空间上表现为星罗棋布的点和线。众多的点和线之间的衔接,在购、销、存、调各环节的运动循环中既互相联系与制约,也相互交错连结,于是综合地形成了各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商业经济活动——商品流通网络。构成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经纬交错的系统。大凡商业都必须综合形成商品流通网络,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1.商业布局的研究内容

所谓商业布局,指的就是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分布与地域组合。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商业地理学,即是从地域的、综合的观点研究商品流通网络地域分布和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条件、特点与规律的科学。

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有:①商业布局形成、发展的条件(因素)、特点与规律;②贸易中心布局;③商业中心布局;④商业网点(包括商业街、商业小区、零售商业网点等)布局;⑤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组合—

—商业的地域结构;⑥交通运输的商业利用及商品调拨的合理区划等。这里必须指出,在关于商业布局应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的问题上,曾经有人认为还应当包括商品产、供、销的区域分布与组合的研究。我们认为,生产确实决定着流通,商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乃是商业活动的对象和基础,但这不宜列入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与地域组合,长期以来已被作为工业地理、农业地理等生产地理学科研究的主题,不再列入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第二,商品的产、供、销地域分布与组合当然也是商品流通网络布局的必要条件,虽不把它作为商业布局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也有必要把它作为商品流通网络布局的经常必要条件之一来加以分析的评价。

2.研究商业布局的意义

商业布局的研究,既古老又新兴。从其萌发到形成一定的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故堪称悠久、古老;但就其现代科学的严谨程度来说,其研究尚属十分年轻。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取得许多进步,但受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影响较大,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和教学都局限于

以产业布局为主,甚至以产业布局的研究替代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全部,排斥了对包括商业在内的非物质生产领域的一些经济部门布局问题的研究;再加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抑商传统的影响,以及我们本身工作中的失误所造成的影响,多年来没有把商业工作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商品流通领域迄今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改革的潮流要求各门学科的研究面向新问题,探索新路子。适应商业经济新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深入开展商业布局的研究正愈益成为迫切课题。其意义表现为:

  1. 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诚如上述,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继续,流通过程是整个社会经济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农业产品的收购、加工、调运、仓储、批发、销售, 以及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同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息息相关。故而提高流通领域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即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巨大积累和节约。这些年来,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国有商业,在安排和保证市场供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成绩很大。但国有商业在利润、费用水平、资金周转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历史最好成绩;有的行业和企业长期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虽则是多方面的,但是商业布局方面的不尽合理,却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须知空间布局是国民经济中任何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商业的发展当然亦不例外,因而商业布局乃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真地加以正视,而决不能回避它。如能按商业布局客观规律办事,便可取事半功倍之效,赢得上佳效益;反之,就往往事与愿违, 效益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商业布局,必须认真对待,加强其决策的科学性。

例如,城市零售商业网点的设置,应依据商店经营和商品特点,视需要与可能而加以确定。但有的却采取了随心所欲、草率从事的态度,把经销电视机等商品的家电商店,摆布在理发店的隔壁,结果理发店里操作电剪、电吹风,直接干扰了隔壁家电商店顾客选购彩电试机时电视屏幕图象的清晰度,致使顾客对彩电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成交率,降低了家电商店的营业效益。也有的在废品回收店的隔壁开设糕团店,直接影响到糕团点心的卫生质量,使欲购糕团点心的顾客望而却步,这显然也会使糕团店的营业效益大打折扣。

又如,专业性较强的商业街的设置,能体现现代化城市的特有风貌,只要条件有利、区位适宜,此类商业街是可以取得预期效益的,象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综合性城市,已先后形成、出现了凤城路地板街、九江路服装街、静安寺电脑街、石门路“鞋三角”、南京西路儿童世界、人民路五金街、北京东路生产资料街,以及云南路小吃街之类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一般都较繁荣, 经营效益颇佳。但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兴建商业“一条街”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耗费巨资建成庞大的食品街,生意却并不好;有的则建设所谓农民进城经商一条街、修补一条街、日用杂品一条街、服装裁剪一条街、干鲜果品一条街等等,然而往往因为行业过于单一,顾客买几样商品要走好几条街, 感到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面大声疾呼商业网点不足,一方面却又产生了新修建的商业街生意并不兴隆的现象,此中就有个如何合理布局商业街的问题。再有,在城市中某些地段因位处交通便利、热闹繁华的区域,往

往可以得到较高收益,此即级差地租①的表现。象上海最大的市级商业中心南京路,每平方米店堂的年平均营业额达 4 万元,一些特色商店则可达 6~8 万元。但就是在这样“寸金之地”,却曾开设有一些商品类型不适合,或经营清淡的商店,这中间就有一个怎样合理利用城市级差地租,调整、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的问题。另外,中国还有一些地区仍按行政区划设置批发、商业网点,也不按照经济区域组织商品运输,不利于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严重限制了商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 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为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中心城市的作用,打破地区间、部门间、城乡间、部门与地区之间所存在的条块分割,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与横向经济联系,加速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地划分经济区,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区内是否具有合理的密切的内在经济联系, 是划分、建立经济区的一条很重要的依据。这里所指经济联系的合理化,一是要看区内主要经济中心与其引力所及地区范围之间经济联系的合理性(必须分析此种联系延续时期的长短、联系频率之高低;大凡划入经济区范围的地区均应是与经济中心联系频率趋高的地区);二是联系线路与范围均须基本符合合理产、运、销区划的要求,等等。应当指出,经济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商业所组织的商品流通。所以,深入地研究商业布局,有助于探明商品流通的传统的、合理的地区范围,为明确经济区合理的地域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确定上海经济区的区域范围时,通过对煤炭这一重要能源—— 商品的产、运、销区域分析,可发现安徽历来就是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煤炭供应基地,平均每年调入两省一市的煤炭一般多达 400 万~500 万吨, 占安徽全省外调量的 50%以上,有时则高达 75%;更何况安徽省以两淮为主体的煤炭基地距沪、苏、浙较近,水陆交通颇为方便;两淮煤田煤炭生产潜力尚大,故而加快两淮煤田开发,增加对沪、苏、浙一市两省煤炭供应数量, 显然要比远从华北的山西煤田调来煤炭经济合理得多。从宏观经济效益考察,把安徽省划入上海经济区,对于组织合理的煤炭产、运、销体系,增强经济区的能源供应保证,都是有利的。

  1. 有助于面对学科发展的新潮流,促进经济地理学朝着社会化方向发

从当今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大势看,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不断加强社会

观、生态观等新观点,从数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引进有关方法,使经济地理学朝着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乃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三)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商业作为独立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一个特殊行业,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经济活动并不是孤立的,布局的合理与否,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分不开。进行商业布局的研究与实践, 一般都要从分析研究影响商业布局的这些主要因素入手,并从地域的、综合的角度对它们对于商业布局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

① 级差地租,指由于土地优劣互异,所带来的收益也不相同。

  1. 自然环境与商业布局

自然环境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也对作为商业经济活动一个重要侧面的商业布局有着一定影响。总的看来,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为商业发展与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首先是为商业发展

——商品流通网络的区位选择提供必要的场所、空间;其次是为实现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前提,从而导致地区间商品流通的产生,亦为各国各地区商品流通网络之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②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影响、制约着商品流通网络地区分布范围的宽广度;在自然环境相对严酷、恶劣的地区,如地势崎岖的崇山峻岭地区,高寒的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极其闭塞,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发达,商品流通网络也难以伸展到那里。③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还可能影响商业经营网点的布局形式。如山区一般人口稀疏,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而要求更多地采取流动服务的灵活经营方式,象货郎担、大蓬车之类,以方便群众买卖; 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商业网点设置可采取相应规模的固定布局;在一些江河湖海水域宽阔地区,往往渔业活动频繁,则宜采取方便渔民买卖的水上流动网点布局形式,等等。

就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而言,它们对各国各地区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也都有种种不同的影响。如一国一地区幅员的辽阔或狭小,在与人口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对商业布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可为商业提供庞大的市场,要求投入流通的商品品种多,数量大, 调运量大,商品调拨的运距远,还直接影响到商业网点布局的地区范围、密度和方式,使商品流通网络具有更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复杂性。

又如地貌的复杂多样性,常常可为发展商品生产提供多样的自然条件。山区多被利用为主要林牧副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平原和盆地常被开发利用作为主要的粮棉猪禽等农牧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丘陵地区则可利用来作为主要土特产品与经济林产的商品生产基地、江、河、湖、海既能为商品运输提供便捷、廉价的水运,使沿江、沿海地区的商业得以发达、繁荣,亦可能在此形成、发展起贸易口岸和商业城市;同时,也为建立、发展渔业基地提供条件。

地貌条件的地域差异,亦可能导致各地所产商品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为了调剂各地所产的商品品种和商品数量的余缺,山区和牧区往往需要从平原、盆地调进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平原、盆地地区则需从山区、牧区和丘陵地区调入大批林、牧副产品,这就势必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区际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网络的布局上,山区一般交通不便,不利于商品的购、销、存、调,山区的商业经济活动,每每要受到“以运定购”、“以运定销” 的影响,难以作到货畅其流,并给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山区人口稀少,商业网点布局不宜过密,而要求更多地采取流动服务的灵活经营方式,以方便群众购买。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商业网点可采取相应规模的固定布局。对于江、河、湖、海的渔业地区,适应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需要,商业网点除采取适当的固定布局外,还应组织水上流动服务。

再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使一年内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具有显著的季节性,要求商业部门不违农时地安排好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副产品的收购。此外,四季分明,夏暑冬寒,亦要求商业经济活动能适应季节性需

要,满足人民生活的季节性要求。俗话说:“冬卖棉袄夏卖衫”,即是指商业的购、销、存、调活动,都应掌握季节性特点。

各地气候条件中出现灾害性天气的可能与频率,直接关系着农业收获的年际变化,也影响到农副产品收购与供应的年际变化。商业部门因而必须寻找对策,加强生产调查和市场预测,并须有充足的商品储备,以防不虞。

热量带的不同表现出积温分布的地区差异,使商品生产更显现了区域性,并成为区际商品流通的自然基础。如我国由于热量带与降水的差异,北方产麦,南方产稻。而各地人民对粮食的需要却有多样性要求,故而自古即有“北麦南运”、“南米北调”的商品粮区际流通特点。又如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产的椰子、菠萝、香蕉等水果,都是寒温带、温带地区难以生产却又需要的商品;温带所产的苹果、人参之类的商品,也是南方炎热地区不产而当地人民生活所需的,这也要求组织合理的商品流通以保障供给。

另如自然资源与商业经济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生物资源中的植物资源,如经济价值高的森林树种、特产经济林木、竹子,以及果树树种,可为商品生产提供必要的植物原料。以竹木为原料的制品,常是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有些特有树种的果实或枝叶,加工后可成为重要出口商品。草原资源则为畜牧业提供必要的饲料和放牧场所,利于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不仅是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还能直接为商业提供肉、乳、皮张等商品,关系着繁荣市场和人民食品构成的改善。动物资源则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蛋白质食品,也是商业肉食商品的重要来源。

矿产资源亦为发展商品生产提供自然基础。矿种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呈现既分散又相对集中的特点,这一方面有利于布局采矿和矿产冶炼工业,却也扩增了交通运输量和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劳动地域分工差异的增大,往往能促使形成一些“钢都”、“锡都”、“煤城”之类的专业城市的形成, 具有人口相对集中的特点,商业网点的布局因而作相应的调整,商品存储和调运的负担从而也会相应地增加。

水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提供生产动力和人民生活用电,推动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家用电器商品的销售。水质较优的水源,可以利用来生产别具风味的商品,如我国利用贵州茅台河的水生产驰名中外的茅台酒;山东崂山的矿泉水及用此泉水制成的青岛啤酒,则成为畅销国内外的著名商品,等等。

  1. 人文环境与商业布局

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不仅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而且更是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中演变。人文环境主要是从人口与劳力资源、商品生产状况、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技术条件及人们的心理一行为等因素对商业发展与布局产生深刻影响。

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作为消费者,则是社会商品消费的主要承担者,是商业服务的主要对象。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对商业布局有明显影响。如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密西疏,自古以来我国商业经济活动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东部商业批发、零售网点与仓储分布较密,商业购销活动频繁;西部则人稀地广,商业网点与经营活动都远不及东部,以流动购销形式占主要地位。农村一般地广、人口绝对值相对较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城市人口则绝对值小,相对密度大,因而商业网点的布局,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分布多较分散,规模也小。不过在我国,农村始终是最主要的商品销售

市场,是商业工作必须经常掌握的经营方向。

人口的民族构成,亦是商业发展与布局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各民族历史上已逐渐形成在饮食、服饰、居住、婚葬、节庆、禁忌等方面不同的风俗习惯,商业必须依据各个民族的特殊需要,结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采取相应的经营方式,供应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商品。

人口增长的快慢和人口的年龄构成对商业经济活动也颇有影响;如我国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率高,要求保证有数量巨大的生活资料供应,这也扩大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使商品供求常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再有,建国后人口的激增,也改变着人口的年龄构成,青、少年和儿童比重显著增大,从而引起消费构成的变化,市场上供应青少年、儿童的商品紧俏;同时,青年比例增大,社会就业人口的劳动力后备量大,亦可为发展商业提供雄厚的劳动力来源。

商品生产是商业发展和布局的物质前提。购、销、存、调四个环节的运转都是以商品作为主要对象的。没有商品生产,商业经济活动即失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商品生产状况对商业布局亦有深刻影响。①影响商品流通网络组建的规模和流转结构的组成。商业部门的经营能力,商品流通网络的规模,一般应与商品流量相适应。商品生产水平越高,商品数量越多, 商品流通网络的规模也就越大;反之,则其规模越小。又如若商品产地与销售地、消费区之间空间距离较远,对商品储存(仓储设施及其能力)、商品调运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在流转结构中需要增大存、调设施、能力的比重; 反之,则要求较低,其比重亦不必过大。再如所产商品是适销对路的,商品质量受到消费者欢迎,则购与销两个环节可望求得协调;如果不能适销对路, 商品易于积压,对存、储能力的要求必将不合理地增大,购与销难以协调。

②商业网点布局是否接近商品生产中心或基地,关系到商业网点组织商品流通的效益。如靠近商品生产地,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可望提高经济效益,反之若是远离商品生产地,延长商品运距,则将延缓资金流转,降低效益。再次,商品生产状况乃是贸易中心、商业中心形成、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上海,自清康熙 23 年(1684 年)解除海禁之后,由于处在特定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繁华都市、南北贸易中心,现在更已成为内外贸均较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究其成因,首要因素是由于上海本身即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全市拥有大量企业,生产众多商品供应市场,其半成品和成品贸易同闽、赣、皖、鲁、苏浙各省都有密切的传统往来,许多传统商品沿长江上溯销往巴蜀和其它广大地区,沿海岸线则可水运至华北、东北、华南等地区,上海所产各种名牌产品则远销全球五大洲。

商业经济管理体制,也是影响商业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一。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促进商业布局合理化的一个积极因素;反之,如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商品流通网络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则必将导致商业布局的不合理,造成商业经济的失误。

任何一个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兴起的新建,或者是对一个商品加工地、商品仓库建设的地点选择,都不能离开经济地理位置的分析。例如,我国天津是全国性商业中心之一。尽管它所依托的港口易淤,冬天冰冻,远不如秦皇岛优良,但天津地处华北平原海河水系的出海口,华北平原是它的经济腹地,距离首都北京最近,加上建国后经过多年来的大规模扩建、新建,

已成为我国小商品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原来港口设施也经过改建与扩建,新建了塘沽新港,更便于进行商品运输,每年有大量商品于此调运全国各地,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再如武汉,位处长江中游,水运方便, 历来是粮、棉等大宗农产品集散之地;解放前,修筑了京汉、粤汉铁路,建国后改造扩建了既有铁路,又新建了汉丹、襄渝铁路,疏通长江河道,修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在工业上又新建、扩建了轻纺、钢铁等大型企业。使武汉成为大型商品生产基地,每年有大量商品在此调入运出,不失为全国性商业中心之一。

商品流通网络布局的现状,是历史发展过程的继续。历史条件对商业布局故有深刻影响。如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经济比其他地区发展较早、较快, 早在公元前 16 世纪前后,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都市,成为当时全国商品产销活动的重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许多商业中心,才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盛唐时期的国都长安,人口已逾百万,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商业邑之一。宋代后期京都由开封南迁临安, 北方大批豪富商贾随之南移,江浙一带日趋繁荣,逐步成了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的中心。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沿海地区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桥头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都较发达,商业中心亦相继兴起,长江流域的经济水平超过了黄河流域,全国经济重心明显向东、向南转移,基本形成了现代我国商品流通网络地域分布的轮廓。

可见,商品流通网络的兴衰增减,明显地有其历史的演变。不仅如此, 就是现有商业中心的发展亦有它深远的历史渊源。例如,我国的上海所以能从一个荒僻的海滨渔村,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生产基地和商业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固然重要,但亦不可忽视历史因素的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上海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虽然优越,却未得充分利用。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把上海据为侵华跳板,上海遂成为我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之地,逐渐形成、发展而为旧中国畸形发展的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建国后,在原有历史基础上加以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保持了它在全国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的特殊地位,发挥着作为目前我国最大商品生产中心和商业中心的应有作用。

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商业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商品的包装、加工、装卸、运输、储存的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在商业经济活动中的推广和利用等,对于商品流通网络布局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一,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从而也会促使商品生产的结构与布局发生变化,推动商品流通的发展和改变人们的消费构成。如由于对多金属及生铁矿冶炼技术的提高。使我国川、滇接址处的攀枝花钢铁基地得以迅速崛起,原来仅有几户人家的无名小村,现今成了拥有 50 多万人口的渡口市,设置了全套商业网点,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其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展,使交通线路不断延伸,运输工具日趋现代化、大型化,加快了商品调运的速度,缩短了商品从产区到销区的相对空间与时间,加上冷冻技术的提高, 包装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易腐易损商品的长途运输,促进商品流通。这些都对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三,技术的进步亦推动商业网点的布局面貌日新月异。如国外很多城市的商业,采用闭路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无人自动售货机广泛分布于街头巷尾,便利于群众的消费,等等。

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网点,直接面对消费者——广大顾客、买卖双方的行为作用和心理因素,对商业发展和布局亦有深刻影响。国外经验表明, 运用顾客心理学往往是发展、布局新的商业网点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同阶层的顾客对商品需求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阶层的顾客,对不同类型的商品也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收入高的顾客喜欢高档商品,收入较低者则喜购价廉物美之物品。据对顾客的心理测定,顾客对商品要素的选择, 首先是价格,依次是质量、品牌等级、花色品种;对销售要素的选择,首先要求快速服务,依次为友好礼貌、环境舒适、清洁整齐、支票付款、组织严密、陈列诱人及 24 小时服务等;对区位要素的选择,首先是商业网点接近停车场,依次是接近居住区,接近上、下班必经之路,接近药店,接近银行, 接近折扣商店,接近公共汽车站等。此外,顾客还大多希望一次性购物。即到同一个商业中心能一下子买到所需的各种商品。因此,商业中心要考虑向“这里可解决全部需要”的目标调整。再则,不同年龄的顾客还有不同心理和行为要求,如老年人到商业网点除购物外,还要求能有消遣解闷的场所, 故可在商业网点适当配置室内园林;儿童跟父母上商店主要看热闹,故可在商店适当布置电子玩具室等设施,把小顾客吸引住了,也能拉住大顾客。

“消费者就近购物”,原本是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提出的一条原则。但实际上,居民并非一定要到最近商业中心去购物。这是因为,人们的购物行为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与居民的职业、个性、收入水平等都有关系,也与所购商品种类有关。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求商品质量、款式或品牌知名度。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又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往往宁肯去高级别、高档次的商业中心选购称心满意的商品,而不愿就近到挑选性差的低级商业中心去购物。这是造成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内市级商业中心人流拥挤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