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造工业布局

顾名思义,制造工业是将工业(主要是原材料工业和部分开采工业)和农业(农、林、牧等)提供的原料和材料,进行工业生产的最后阶段的加工制造,其产品则直接投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供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工业部门。如果说,原料地、燃料地对开采工业、原材料工业的制约作用大,那么制造工业则受消费地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制造工业的突出代表是机械工业,轻纺工业就其产品性质来说也属制造业。

(一)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制造和武装各种机器设备与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根本手段,是整个工业系统的心脏,是制造工业的核心。毫不夸大地说,机械制造工业标志着工

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它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总之,机械工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机械工业作为制造工业必须有原材料工业和开采工业等基础工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机械工业属金属加工制造业,当然以金属(钢铁和有色)原材料为主, 但是另外也需要相当数量的化工、建材、森工以及轻纺等多部门提供的非金属原材料。机械工业又是专业化分工很强的工业,其协作配套零部件遍及各地。这样,机械工业所属能源、原材料、协作件和产品(主要是最终产品—

—成品和部分零部件)用户之间的关联部门众多,联系地域又广。但是,主机厂进出总量仍不能与原材料工业(更不用说开采工业)相比。因此,机械工业区位主要是倾向消费地区。当然,少数重型机械工业要求与钢铁工业(钢铁联合企业和大型特殊钢厂)结合,对冶金、矿山等重型装备制造业来说, 这也是与消费区结合。至于众多的中型和精密型机械工业,更是趋向消费地区。由于机械工业的组成行业十分复杂,用户分散于不同部门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所谓趋向消费区,绝不是千篇一律的笼统概念,而是内涵有序有章可循,要做具体分析。

重型机械包括矿山、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以及建筑业等部门所需大型、特大型机械设备,生产厂家如重型机器厂和矿山机械厂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消耗金属量很大,产品供应对象又相对集中,这类并非多见的大厂应靠近钢铁基地或与钢厂成组布局。大型发电设备(有锅炉、汽轮机、涡轮机、发电机等火电水电机组)制造,因协作需要,特别是一些特大主件(如转子) 的加工,要求靠近重型机器厂和机械工业中心。机床(工作母机)制造业是生产机械的机械工业,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应集中于工业发达科技发达的城市。农业机械包括农、林、牧、副、渔等门类,应因地因农(五业)制宜,大型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等)的制造应靠近重要农业区的工业城市。精密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的“小而精”产业,更具有制造工业的特色,是传统工业中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较高的行业。因此,它们应当集中在工业、科技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区。此外还有许多工业设备,其中也包括轻纺设备制造, 行业繁多,要求各异,一般应选择工业基础较好,协作方便,尽量与对口工业结合之地。

交通运输机械(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是实现工业、农业产品的流通环节和人口流动的重要媒介和承担者。随着经济现代化,运量越来越迅速增加,而且要求连续、快速、准确、高效,对运输工具要求越来越高。飞机制造技术要求复杂,许多部件都是由精密仪器仪表组装而成,因此,飞机制造厂布局严格要求在精密仪器仪表工业和科技发达的工业基地,由于飞机种类多,也要注意地区专业分工。造船工业分海洋船舶和内河船舶,造船厂分别分布在海运和河运枢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集中在重要铁路枢纽。汽车制造业是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的重要部门。汽车分重型(大吨位)、

中型、轻型和轿车以及多种变型车。汽车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几乎牵连所有原材料的工业和开采业,所需能源涉及煤、油、电等各个行业。组装汽车的成千上万种零部件中,除主机总装配等占一定比重的关键部件的制造和装配集中总厂生产外,还有相当大比重的协作件,实行专业分工,分散各地,充分体现了机械工业分工协作的根本特色。各国区位类型不完全相同,有的集中生产关键零部件,分散生产其他零部件,装配也比较分散;有的集中生产关

键零部件、集中装配,分散生产其他零部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汽车工业布局集中于最发达的工业区、经济区和凝聚、辐射最便捷的工业枢纽和交通枢纽。但须注意各种类型汽车制造的地区分工。轿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轿车需要量大而且更新快,技术复杂,是汽车工业的精华。轿车工业当处汽车工业最优区位。

(二)轻纺工业

轻工业产品虽然也有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参与扩大再生产,但主体部分是生活资料,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轻工产品包括吃、穿、用等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的大量生活用品。早期,轻工业产品中吃、穿方面的比重较大,而生产吃穿产品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业(五业),因而轻工原料也主要来自农业,仅有少部分原料来自工业。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变,穿、用方面的比重增大,而生产穿、用产品的原料相当部分是来自工业,因而轻工原料来源的工业比重有不断增长之势。因此,农业的发展和布局直接影响轻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工业的发展和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轻工业的发展和布局。

轻工业行业多而杂,现仅就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概述如下: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的工艺过程是由原料加工(梳)、纺纱(纺),织布(织)、印染(染)等几个部门构成。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棉、毛、丝、麻和化纤等五类。

棉纺织工业从生产规模、产品花色品种、销售范围等方面看,均居各纺织工业部门的首位。棉花集中产区的城市,是棉纺织联合企业(包括梳、纺、织、染部门)布局的最优条件。但是,也有不少棉纺织厂离开棉区而就消费区,有的为了协调轻重工业比例在重工业集中的城市建棉纺织厂。这些棉纺工业有的是联合企业,有的是纺、织、染分离的专业厂。毛纺织工业仅次于棉纺织工业,居第二位。毛纺织品多为高档消费品。毛纺织工业布局兼顾原料(牧区)和消费区,一般大量生产高档毛料呢绒的集中在大城市居多。毛纺、织、染既可联合设厂,也可单独建厂。丝织品也有高档衣着产品,原料有桑蚕丝和柞蚕丝两种,一般丝纺织工业接近原料地,高级产品多集中在大城市。麻纺织品除供应衣着外,还为其他生产领域提供多种产品。麻纺原料多,如黄麻、洋麻、亚麻、苎麻等,粗加工可在原料产地,精加工则集中城市。

由于棉毛丝麻等农产品植物纤维资源的增产要受到许多农业生产要素的制约,而野生纤维资源也不可能大量满足需要。随着科技进步和衣着追求, 到本世纪初开始出现人造纤维,以后又逐步生产合成纤维,两者统称化学纤维,具有经济耐用等优点,所以它在纺织工业原料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人造纤维生产方法比较简单,建设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初期的人造纤维中要掺用较多的天然纤维素原料,如棉籽绒、木材等,故布局多接近林区、棉区等原料产地。后来发展了原料更为广泛的合成纤维,其产品性能更优,规格多种多样,经济效果显著,迅速上升成为纺织工业的新兴部门。如前所述,合成纤维工业系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属化学工业的有机合成工业部门。根据化学纤维的特性,多与其他天然纤维混纺合用。

食品工业是历史最久、门类多样、分布普遍,与人民生活最为密切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特点是:①原料来源极为广泛,几乎到处可以发展;②产

品需求极其普遍,到处需要发展;③生产原料几乎都来自农业,依赖农业, 而农业生产强烈的地域性、季节性、特别是地区差异,也直接、间接地影响食品工业;④生产规模一般多属地方中小企业,有些产品适于大规模集中生产,名优高档产品则受特殊工艺条件限制;⑤食品工业产品种类多、销量大、时间性也强,一般不适合远距离运输,但有些名、优、特传统产品则不然, 甚至出口国外。食品工业主要包括有粮、油、烟、糖、茶、酒和肉类、水产、禽蛋、乳类、瓜菜等的加工制造业等 20 多个行业,构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

目前,造纸工业常用的原料有木材、芦苇、甘蔗渣、稻麦秸、龙须草等, 此外,还按需要使用一部分棉、麻、废布、树枝皮和回收的废纸等。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之一,它适合于制造各种高级印刷纸及工业用纸等。国外一些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工业发达的国家,木浆造纸业都很发达。草类纤维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多样,而且分布极为广泛,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来源,特别是那些少林缺林国家,除进口一定数量木浆外,则主要使用当地各种草浆造纸。造纸工业的布局,大型木浆造纸特别是木浆厂应接近林区;中小木浆纸厂和草浆纸厂因原料来源不集中,应选建在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区。造纸工业是排污比较严重的工业,应当充分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吃、穿、用的消费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 在吃、穿方面继续增长的同时,用的方面增长尤速。上述造纸工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而更主要的反映是大批家用电器的相继问世和品种翻新,令人眼花缭乱。诸如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以及办公用品的复印设备、电子计算器等,其技术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照像机等传统产品。这些新产品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普及更快。这类产品技术要求复杂, 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区位须与电器、电子等工业密切结合。

四、高科技工业和农村工业

由于各个工业部门和行业所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同时本书又受篇幅的限制,其他工业部门不可能一一列举。但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高技术工业和农村工业,它们也都分别包含开采、加工、制造业,由于从整体上与前述工业部门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它们的布局也各具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 高技术工业是传统工业改造和发展的先导,农村工业是城市工业(因绝大部分分布在设镇建制以上的城市)的延伸和普及。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是世界各国也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发展过程。兹分述如下:

(一)高技术工业

高技术工业不同于传统工业,它的“高”主要体现在:①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和发展的投资比例高。可见高技术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时也称为尖端技术工业(尖端工业)或新兴技术工业(新兴工业),其实所谓尖端工业是指在技术系列结构中处于顶端或最前列的工业;所谓新兴工业是指出现时间较短且具有新兴特征的工业。总之,和高技术工业的称谓一样,都相对于传统工业,核心是技术处于高、尖端、新兴阶段,属于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工业。

高技术工业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①高增值性。高技术本质上是全新的先进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产品功能、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②高渗透性。如采用电脑和微电子技术,可改变传统技术的原有形式,形成高技术和

传统技术相互结合的复合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③高竞争性。舆论认为下一世纪世界大国排列名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的成就和优势;④高智力。高技术工业是科技发展的结晶,是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中了最精英的技术人才于企业之中。此外,高科技工业还有高投资、高风险等特征。

因此,与传统工业区位注重资源、原料地、燃料地以及消费地等不同, 高技术工业区位着眼于高技术(科研院校)集聚区,那里信息灵、交通方便、环境幽静,许多高技术工业区就在传统工业中科技密集的加工制造业区域和科研高校的新技术研究开发的集聚区,推陈出新脱颖而出。这样,看不到由传统工业区位转换为新兴工业区位必然有着量和质的变化;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因缘联系。

高技术工业基本包括新能源和新材料生产的原材料工业和包括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制造的电子工业在内的制造业两大部门(高技术工业当然也包括技术复杂的开采工业)。

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氢、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其中大多都是再生能源,或很少受地区限制,也没有运输问题,甚至也很少或没有污染问题。核能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支柱,因为核燃料便于存贮和运输,它能廉价地运送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太阳能是理想的持久性能源, 目前太阳能的开发技术正处于突破的边缘。

与传统工业相似,新材料工业也是高技术工业的制造业和各项高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材料包括新型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聚合物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光纤材料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具有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复合化和智能化等特色。如非晶态金属的抗磨性,形状记忆金属的超弹性,聚合物材料的耐腐蚀性,精细陶瓷的耐高温、抗辐射性,复合材料集中多种材料的综合性能等。

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重要制造业部门和行业,电子计算机是其主要产品之一。电子计算机(电脑)是用电子元件及其组合,模拟人的思维和神经系统的新型机器。它具有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智能模拟等特殊功能。目前,电子计算机已向第五代人工智能机的方向发展。微型机的问世,成为计算机的第二次革命,它的出现使电子计算机跨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将产生深远影响。装有电子计算机的机器人,可用在人所不能适应的环境下代替人工作。即将进入第四阶段研制的可移动多用途机器人一旦问世,可以代替人做许多工作。

高技术工业集聚区称高技术园区,包括科学园、科学公园、科学城、科学工业园、科研工业园、电子村研究园、技术园、技术创新中心、高技术密集区、高技术开发区、高技术工业园、高技术工业带、高科技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军用技术科研生产基地、头脑都市、硅谷、硅原、硅岛等,形式多样,各国情况各异。现在全世界已建立 400 多个,较有影响的如美国的加州的硅谷(也是世界第一个,创建于 1951 年)、128 号公路工业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九州硅岛,英国的剑桥科学公园, 法国的索·安蒂波利斯科学公园,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等。我国最早最大的高技术工业集聚区是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二)农村工业

就我国而言,前述位于设镇建制以上城市(包括建制镇)的工业属城市工业,这里所讲的农村工业则是指镇建制以下的工业,即乡镇工业。农村工业既是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全国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农村工业在农业发展和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中, 尤其是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活跃农村经济, 加速农业现代化等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工业与城市大工业是互补互促的关系,可使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工业不限于为农业农村服务,也不限于为城市大工业服务,农村工业特别是生产名、优、特产品的部门,为扩大出口创汇,参与国际分工等也大有作为。

农村工业因所处区位的不同,而有不同地域类型:①城郊(工矿区毗邻) 型。一般说这是农村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城郊型农村工业因靠近城市和大工业,区位优越,是农村工业发展最有生命力的部分;②外向型。地处与沿海港口、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区和内陆边境口岸等毗邻地区的农村工业,区位得天独厚,不仅与当地城市和大工业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也深受这些外向型城市和大工业的影响,逐步形成外向型农村工业地域类型;③ 普通农区、林区、牧区、渔区型。比起前两种类型,更应体现农村工业特点, 即在为农业和农村服务上大作文章,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繁荣农村市场, 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镇建设,加速农业现代化。要围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发展农村工业;④偏远型。偏远地区因交通等基础设施差,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资源开采),就地加工,活跃当地经济,积极创造条件,逐渐提高和扩大。

随着经济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工业必将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成为繁荣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国家和地区工业,完善整个工业结构的大有发展前途的工业 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