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科学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在科学史上,16 世纪到 19 世纪是近代科学建立、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继承和发展古代经济地理的基础上,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有新的飞跃, 表现出若干显著特点:①由现象描述发展到理论的整理、分析,从直觉的、零散的知识,逐步演变成为系统的科学;②作为一门近代科学的经济地理学, 是以商业地理(或财政统计)、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经济学中的区位论 等

为源流汇集发展而来,并逐渐出现各种学派并存的局面;③因为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及其他国情的差异,经济地理学在欧美各国和俄国的发展有所不同;中国则由于种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此时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

17 世纪到 18 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从封建时期进入了资本主义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加紧掠夺,商业城市、贸易港口的不断出现及其腹地的逐步形成,交通运输特别是海运的空前繁忙,国内和国际间商业贸易日益兴盛,世界各地的封建的闭关自守经济几乎都被陆续冲破,各国和各个地区之间的商业与贸易往来续有扩大。例如,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需要从澳洲取得羊毛等畜产品,从加拿大取得小麦,从美国取得棉花,从印度获得棉花与茶叶,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马来半岛输入锡与橡胶等,所有这些原料与产品的来源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早先在记述地理基础上已经有所发展的商业地理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它以商品的需要、供给、产地、销地、交通和贸易等为其中心内容。其研究既注意商品生产的地区分布,更着重于生产流通过程的地区分布。具体地说,它除了向人们提供不熟悉的商品名目种类,指示可从哪里购进廉价商品,到何地可高价出售商品,介绍各地的自然环境、贸易办法及货币制度之外,还增加了有关一国一地区经济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等富于地理特色的内容,并进而注意研究和描述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还格外重视对外贸易、商品的分析。不过总的看来,它有时同记述商品学相近,仍然偏重于具体商品的记述。象这样的商业地理,当时在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都曾有很大发展。直到现在,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地理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至于产业地理,较之商业地理稍微进了一步,它标志着经济地理的发展深入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举凡农、林、牧、渔业和矿业等生产部门的地区分布现象,都相继被引入研究领域,分别出现分支学科,它们被通称为“产业地理”。但其内容大都只偏重于单纯记述物产的地理分布,介绍各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各种物产的生产和消费、贸易情况、交通线路与运输工具、运量规模、工商业城市等,缺少分析研究,明显地仍属记述资料性质。

在俄国,随着从 18 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资本主义因素的日益增强,伴随着记述统计学的发展,产生了着重研究经济部门的经济地理学,并被认为是一门“关于各个经济部门状况的科学”。它主要限于把经济资料按部门、按地区加以整理,着重记述资料,而缺乏对生产分布原因的分析。18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多卷本著作《俄国商业之历史描述》,详细描述了国内外贸易、港口、交通、工业企业和城市;书中对各个地区和商品的详尽记载,为尔后 19 世纪俄国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当时俄国有相当部分的经济地理的内容是包含在方志地理学之中的。

值得指出的是,1760 年俄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M.B.罗蒙诺索夫(1711~ 1765 年)作为俄国科学院地理部的领导人,在组织俄国北方勘测考察工作中,主张编制经济地图,并提到要建立“经济地理”这门学科,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还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可惜,他创立、提出的经济地理学这个名词后来被人们所遗忘,在俄国一般仍沿用“统计”其名。直到 1882 年,德国地理学家 W.戈策(W.Gotz)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

本质及其构成,才正式地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W.戈策认为:经济地理学是把地球空间看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自然地理基础的专门学科,同商业地理学相比,其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W.戈策正式提出建立经济地理学之后不久,美国学者约翰逊(E.Johnson)于上世纪末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经济地理课程。这反映了作为一门近代科学的经济地理学不断地趋向成熟。

总的看来,到了 19 世纪,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飞速发展,国际交通、贸易动向变化日趋频繁,原有记述性地理学所起的报道任务,已另有替代的手段;同时,15 世纪到 18 世纪大量的地理发现和探测,已经搜集、积累了大量地理材料;其他相关科学的进步,也给地理学以新的科学武装;而客观实践,向人们不断地提出亟待解决的课题: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同? 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特点又何以会有如此千差万别?⋯⋯。所有这些,使经济地理学开始既有需要,也有可能摆脱单纯记述的旧框框,进入整理材料,即解释世界的阶段,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地理学”时期。

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这样一个地理性很强的问题,当时的经济地理学家们曾试图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解释。概括起来,大体有两大派别,即从地理环境方面去解释的“环境论”派,以及从经济方面去解释的“区位论”派。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环境论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一演变过程。起先认为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国家、地区间生产力水平、社会关系类型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各种差异, 都是由地理环境或自然条件决定的。这一观点最初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一系列的科学技术革命,促使在科学领域内朴素唯物主义同中世纪占支配地位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观点展开激烈斗争,并占了上风。以法国哲学家、法国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孟德斯鸠(1689~1755 年)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决定社会发展的不是“神”的意志,而是地理环境。孟德斯鸠在他所著《法意》一书中,用气候条件来解释人类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个民族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区差异:“异常炎热的气候会损坏人的力量和勇气,而寒冷的气候则赋予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以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和勇气使他们能够从事持续的、艰难的、伟大的和勇敢的行动。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各民族之间,而且也表现在同一国家各部分之间”。于是,他得出结论:“气候炎热的地方的各民族的懦弱,差不多总使他们处于奴隶的地位, 而气候寒冷地方的各民族的勇敢,却使他们保持住自由的状态。”①与此同时,他也强调社会内部各要素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认为自然环境只是和人民的性格、感情有关,法律应考虑这种因素。这就率先勇敢地向宗教神学观点发起了挑战,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故又称“地理唯物论”,在历史上显然曾起过进步作用。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来说,开始对人地关系规律的研究。就应格外强调尊重自然,以便能够持续地向大自然索取人们所需的物质和资源,这在地理学思想史上是占有应有地位的。后来,人们对孟德斯鸠提出的这一思想长期存有分歧,有人认为这是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有人则认为它是与地理学理论毫不相干的一种社会学说;有人维护它,发展它;有

① 转引自伊凡诺夫、欧姆斯基:《历史唯物主义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联书店,1954 年版。

人则批判它。所以有必要对它作公正的评价。历史证明,用地理虚无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地理唯物论是有害的。尤其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到已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作用是迫切需要的。在人地关系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赋予地理唯物论以新的内涵。

稍后时期,近代地理学的两位奠基人之一、人文地理研究早期理论的开创人、德国的 K·李特尔(Karl Ritter,1779~1859 年),曾集中注意致力于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即“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并认为,“人民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特点相符合,只要认识了自然界。即可判断人民的命运,因而地理环境决定人生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这足以反映出,近代地理学前期的哲学基础乃是西方自然科学共有的机械唯物论,在地理学中则明显地表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一时曾广泛盛行于当时人文科学的研究之中。如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被克尔在其所著《英国文明史》一书中,用 100 多页的篇幅,专门论述气候、土壤及自然界对社会组织、个人气质的影响, 并把个人的民族特征归之于自然条件的作用。他说:“高大的山脉和广阔的平原(如在印度)使人产生一种过度的幻想和迷信。”“当自然形态较小而变化较多(如在希腊)时,就使人早期发展了理智。”“生活在极北纬度的人民从来不曾有过温带地区居民那样卓著的稳定的事业。”他还进一步论证气候不仅刺激人或使人衰弱,也影响着人的工作与能力的坚定性,等等。又如俄国一些学者特别强调水的因素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培尔即认为河流是“滋养文明的动脉”;历史学家梭洛维约夫则认为,河流及河流系统决定了俄罗斯国家领土的历史的划分;政论家、社会学家密奇尼柯夫(1838~ 1888)在其《文明与伟大的历史河流》一书中,则把交通水道——大河、大海和大洋之存在,看作是决定社会生活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并曾依据交通水道来研究历史的划分时期。

但是,正式把地理环境决定论系统地应用到地理学中来,创立一种学派的,应当说是 K·李特尔的弟子、德国地理学者 F·拉采尔(Friedricn Ratzel, 1844~1904)。他曾任德国来比锡大学教授,原是学动物学的,深受当时C·R·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在他的代表作《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迁移、民族特性以及文明中心的影响,是第一个系统地说明文化景观概念的学者,对人文地理学作出了贡献。他认为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他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即:①直接的生理的影响;②心理的影响;③对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④支配人口的迁徙及其分布等。总之,在他看来,地理环境是“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他在另一本著作《政治地理学》中,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谬论,提出了国家有机体和民族生存空间的概念,后来被作为法西斯地缘政治学的所谓“地理依据”,成了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进行辩解的“武器”。F·拉采尔的女弟子、美国地理学者 E·C·森普尔(Ellen ChurchillSempl 1863~1932)把 F·拉采尔的这些观点传播到美国,在她的《地理环境之影响》和《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等著作中,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她认为,象沙俄这样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滞缓,不是因为存在着封建残余,而是由于“种种地理上的原因——气候

严寒、雨量缺乏,欧亚间的边境位置使其常受游牧民族的攻击。”①不过,她扬弃了 F.拉采尔关于国家有机体的观点,对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生理、精神、社会经济和人口分布及迁移的影响作了具体的分析,并且认为,自然环境为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等生产活动所提供的可能性,才是人地关系的本质。

人生地理学由地理唯物论派生而来,它把研究对象规定为只是自然与人生的关系,故也称人地相关论、人地关系论。它的一个重要论点是认为“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的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的能力”②。又认为,“环境包含着许多的或然性,这些或然性的利用,则完全依赖于人类的选择”①。显然它摒弃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必然论”,一改而为“或然论”。这种“或然论”并非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但其提出与传播, 对决定论都是很大的冲击。

人生地理学最初是 19 世纪通过 K·李特尔的立说宣扬、F·拉采尔的系统著述逐渐形成的,到 20 世纪初,则由法国地理学先驱 P·维达尔(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 年)及其弟子 J·白吕纳(Jean Brunnes, 1869~1930 年)集其大成而加以发展。其基本思想,是认为人地关系乃是相互的,而不是片面的。J·白吕纳曾把人地关系的事实按所谓“纯然地学的” 分类原则,分为三纲六目,即:第一纲,地面上的建设事业之不能生产者, 包括第一目房屋与第二目道路;第二纲,动植物的利用事业,包括第三目耕种与第四目畜牧;第三纲,经济上的破坏事业,包括第五目动植物的乱杀滥伐与第六目矿物的开采。为了验证“自然与人生间严正的地理关系”,他特别强调研究孤立的小区域的重要性,选择了所谓人类社会中的小岛(如海岛、寒带森林或赤道雨林中人类居住的小岛——林岛,广漠平原间孤立的山地—

—山岛等)进行考察。这样的区域研究固然忽视了区域间的相互联系,但却倡导了根据区域观念研究人地关系的思想。特别是 P·维达尔和 J·白吕纳提出了以人地相关论为基调,以地球表面经济实体为主要内容,以区域为归宿的人文地理学。他们揭示了人类有能力足以改变地理环境的事实,认为地理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活动,人类也可以适应、利用乃至改变地理环境,这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冲击,对后来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以至整个地理学的研究,都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K·李特尔另一位学生李希霍芬及其弟子 A·赫特纳,更认为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A·赫特纳并曾提出区域地理样板,包括区内的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在以后便成为区域地理研究的原始规范。如果说 F·拉采尔和 P·维达尔、J·白吕纳是从人地关系的研究方面推进了地理学的发展的话,A·赫特纳则主要是从区域研究方面发展了地理学,而其区域地理样板乃是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的基本源流。

区域地理研究在俄国,尤其是十月革命后的前苏联有着自己的传统,同时也受到德国 A·赫特纳等西方学者理论观点的影响。这种情况使其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学派相继崛起,各种学派之间的争论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其中区域学派同部门统计学派之间的争论尤为突出。还在前苏维埃国家建国初期,以 B·D·杰恩为首的部门统计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① E.C.森普尔:《地理环境之影响》,商务印书馆译本。1937 年。

② J.白吕纳:《人地学原理》,任美锷、李旭旦译,锺山书局, 1936 年。

① 转引自狄更生、霍瓦士:《地理学发达史》,楚图南译,中华书局,1936 年。

不过是以部门统计的形式去解释个别国民经济部门的情况,完全忽视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孤立地堆砌各个工农业部门的原始统计描述,而不分析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不同的两种制度也不加区别,而采用同样的方法、原则去研究两种不同制度下的经济区划。以 H·H·巴朗斯基和 H·H·科洛索夫斯基为首的学者,在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年代参加了国家计委的经济区划工作,于 30 年代初形成了作为部门统计学派对立面的莫斯科大学经济地理的区域学派。区域学派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区,重视自然条件的评价及区域特征的分析与描述。1934 年,联共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所作的关于在中小学进行地理教学的决议,更使区域学派成了苏联经济地理学界的官方学派。但是,50 年代中《哲学问题》杂志的总结,又使区域学派的处境陷于被动。直到后来 B·A·阿努钦以他的著名论文《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挑起论战,并在苏共中央宣传部的出面干涉下, 区域学派才在击败争论的另一方面之后重新处于主动地位。

前苏联的区域学派沿袭 A·赫特纳的地理学的核心是区域地理的传统观点,忽视部门地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及其对地理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前苏联的经济地理教学中,部门地理不过是苏联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地理概述,其目的只是为讲授苏联区域经济地理做铺垫、作准备而已。但是,前苏联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对经济地理学发展所作的建树,是应当肯定的,这尤其集中反映在 H·H·巴朗斯基的工作业绩上,即:①他第一个把马列主义的观点引进地理学,从劳动地域分工的原理出发,分析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地域分工的本质差别,以及经济区形成、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生产专门化和综合发展等问题;②他运用唯物史观,既批判了形形色色过高估计地理环境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宿命论),又同地理虚无主义的“左”的倾向作了不懈的斗争。他坚决反对把自然地理学搞成“无人类” 的地理学,把经济地理学搞成“反自然“的地理学,积极地维护了地理学的整体性;③他首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地理描述体系,较之 A·赫特纳提出的区域地理样板前进了一大步。在前苏联的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和经济学派两大派的基础上,前苏联学者、巴朗斯基区域学派的倡导者 H·H 科洛索夫斯基根据国内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生产力地域综合体理论,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地域综合体,主张从自然、技术、经济的联系中去研究、分析生产力的地域组合现象,其研究须以自然为基础,以经济为核心,以技术为纽带,研究的主要客体是经济现象。又因为这里所谓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环境,所以他倡导把生产力地域综合体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提出生产力地域综合体的理论,也被称为经济地理学中的环境学派。它导源于近代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但对景观学派来说却又是一个飞跃。地理学中从景观学说到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学说的发展,使环境派从以自然为重心转变而成了以经济(生产)为重心,这是学科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科氏于 50 年代初逝世后,前苏联不少务实的经济学派和区域学派的经济地理学者都纷纷投入大区综合、区域生产综合发展与专门化及区际经济联系问题的研究,取得积极成果,显示了科氏生产力地域综合体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二)区位论的形成和发展

区位论也叫标准化理论,它是 19 世纪初叶开始在德国获得发展的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流派。它最早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J·杜能所首创。J·杜

能按照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力、资本的学说,把具体的地理条件抽象化,用区位地租来解释农业区域以市场为中心的环状分带。他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写成并于 1826 年出版《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正式提出了一个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①。J·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城乡之间生产地域结构的分异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门化。这一学说的缺陷,是把引起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统统假设为到处一样的常数,单独考虑市场距离一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在他心目中,所谓空间或区域成了只有相对距离的纯粹几何空间,这显然是与实际相悖的。但他不仅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而且还率先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至为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即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及优势区位的相对性,因而迄今仍有其科学价值。

19 世纪中叶之后,西欧各国的原料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德国经济学家 A·韦勃(Altred Weber,1868~1958 年)对当时德国以煤炭生产为中心的鲁尔工业区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 1909 年提出了关于工业区位的学说,即工业区位论(详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19 世纪德国的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如威廉·罗雪尔、阿尔贝特·谢弗尔、龙赫德等人, 虽然也曾探讨了工业区位的若干因素,列举了形成工业区位的各个条件,但始终未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堪称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先驱。但真正为工业区位理论奠定了基础的则是 A·韦勃,他的《论工业区位》可谓全世界第一部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

韦勃的理论以古典经济学概念为理论依据,以抽象的、孤立因素的静态分析为着眼点,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一种经济地域结构的研究。当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到垄断阶段,原料、燃料和劳力的来源更是日趋广泛,甚至具有世界性,市场问题成了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关键。于是,象 A·韦勃工业区位论之类以生产为中心的古典区位论,便无可避免地要让位于以市场为中心的近代区位论了。近代区位论的发端,是本世纪 30 年代出现的中心地学说。

德国地理学家 W·克里斯塔勒,在对德国南部地区的乡村聚落的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吸取了古典区位论的成就, 于 1933 年写出《南德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理论—— 中心地学说,其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和揭示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 其基本论点则是认为,城镇形成于一定数量的生产地之中。城镇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是区域的核心,城镇应建立在位于乡村中心的地点, 起周围乡村中心地的作用;中心地依赖于收集输送地方产品,并向周围乡村人口提供所需货物和服务而得以存在。据此,W·克里斯塔勒探讨了中心地对周围地区担负中心服务的范围,认为距离最近、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地区的中心。为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交叉, 遂将中心地周围区体系,转换成为六边形体系,从而总结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区的经济地域体系。

① 详见本书“第一产业布局”一章。

稍后时期,德国经济学家廖什于 1940 年发表《经济的空间秩序》一书, 提出以垄断代替韦伯的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认为工业企业势力之消长,取决于它市场圈的扩大与发展,并利用 W·克里斯塔勒的六边形图式——地域框架,认为各个工业企业都拥有六边形的市场圈,大凡商品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半径,排出(分散)与吸入(吸引)两种不同力量在不断发挥作用,市场圈因而便产生扩张与收缩的变化。这样,他把自上而下的商业、服务业的地域分析,扩展而成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工业的市场区理论, 即所谓经济景观。克、廖二氏的理论,符合基本理论研究的程序,同实际经济地理现象虽然并不完全吻合,但却把萌芽于二三十年代的在地理学中引进、应用数学的方法推向深入,成为在地理学中广泛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并用数学模式建立地理学基本理论,使地理学由解释性描述进入确定性解释地理现象的先驱者。显而易见,经济学中区位论移植到地理学中来,便形成、发展为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几个主要学派之——计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