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个较为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一般包含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产业总体布局等一些主要内容。现以沪苏浙皖地区为例,逐一加以说明。

(一)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它是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区人民为之奋斗的远景蓝图。战略目标既包括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也包括对主要经济指标的“量”的要求。制定战略目标要以全国发展战略的要求和本区区情条件为依据,同时还应参照相关区域的经验。

我们制定沪苏浙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考虑全国发展战略的要求。90 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将从南方闽、粤等地逐渐向长江流域推进,使长江流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重点地区;加上已经开放的沿海地带,从而构成了我国东西向和南北向两大经济开发带,沪苏浙皖地区正处于这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因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全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我国 90 年代的战略目标是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这些都是制定沪苏浙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此外,还应充分分析本区的区情。本区区域之间联系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全国一级综合经济区;区域国民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将直接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整个沪苏浙皖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地区经济的起飞。综上所述,我们提出沪苏浙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通过 90 年代及下个世纪初叶的二三十年努力,以四省市为基础,以跨省市的联合为补充,将本区建设成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外向型经济比重较大的全国一级综合经济区,区域经济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并成为我国东西向主干经济带的龙头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全国经济、特别是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上述表述是对沪苏浙皖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质”的规定。其中, 我们将产业结构高度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外向型经济比重较大作为未来几十年内这一地区区域国民经济素质状况的标准。这是因为产业结构高度化反映了区域经济主体结构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现代化反映了区域经济先导结构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反映了区域经济地域结构的组织状况及其合理关联,外向型经济比重较大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及其空间开拓与竞争能力。上面四个方面内容概括了区域经济的素质要求。在这些方面,沪苏浙皖地区目前已居于全国前列,而且还有相当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在对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质”的规定的同时,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发展速度、规模及水平还应提出“量”的要求。根据对沪苏浙皖地区战略目标“质”的规定,我们在参考了四省市政府于 1990 年初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1991~2000 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的预测评估,提出了沪苏浙皖地区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量”的发

展目标。即 90 年代的十年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5.9%,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5.7%,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6.9%,其中工业 7.4%,农业3.0%;到 2000 年,全国平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比同期全国平均人均水平

高 20%左右,外贸收购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15%提高到 18

%左右,高出全国同期水平 6~7%;等等。

我们提出上述区域发展“量”的目标,既充分考虑了全国同期战略目标的要求,也分析了本区过去经济增长的实情,同时还参考了国际上经济发展的经验。

总之,制定战略目标要切合区域实际,既不能过高,使所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能过低,与区域经济发展实情相去甚远。

(二)战略方针

区域发展战略方针是对实现某种发展战略而应采取发展路子的理论概括。它体现了战略意图和战略思路的要求,又是对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反映着区情区力的客观要求,从而在战略目标和区域现实之间架起一条可以通达的桥梁,成为各种战略行为的指南。

从沪苏浙皖地区的客观实际及其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出发,实现本区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整个 90 年代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本区应执行如下的战略方针:

  1. 全方位开放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扩大开放,实现区内、国内、国外三个层次的全方位开放。首先,区内各地之间相互开放,调剂余缺,加强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其次,对全国开放,通过浦东开发与开放带动和促进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共同振兴;第三,积极扩大对国外的开放,进一步创造条件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发展“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努力扩大出口,争取多创汇,使全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

  1. 区域一体化战略

实现全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共同繁荣,必须加强区内各地区间的合作。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技术引进、外贸出口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要围绕产品和市场组织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联合,以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结合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办全区性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区内物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扬长避短,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在此基础上,努力探讨实现区域经济全面联合的新路子,促进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1. 梯度推移战略

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追求均衡发展,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地区经济新格局,实施循序渐进的梯度推移战略。上海作为全区经济中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增加经济实力,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发挥多功能的核心作用;内圈层①发挥现有产业优势,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加强原材料工业,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① 内圈层:是指上海外围的苏南、浙北地区,包括江苏省的苏、锡、常、通、宁、镇、扬等 7 市及其所辖各县;浙江省的杭、嘉、湖,甬、绍、舟等 6 市及其所辖各县。

在引进、吸收、消化、转移的过程中起“二传手”的作用;外圈层②重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度对外开放,积极开发资源,继续发挥全区能源、原材料基础和农副产品基地的作用。三个圈层各具特色,相互配合,为全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 科技兴区战略

要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产业结构的密集度和对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坚持引进和开发相结合,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扩散;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更新生产设备, 使全区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产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在 2000 年达到

国际上 80 年代的水平;同时,加强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的结合,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和机构的作用,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长远来看,还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高质量的产业大军,为全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三)战略重点

所谓战略重点,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寻找的战略突破口,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正确地选择一定时期的战略重点,既要有利于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又要体现战略方针的要求。

从沪苏浙皖地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的要求出发,我们认为,90 年代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本区的经济发展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随着我国扩大开放,实施沿海沿江开放带战略和加快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部署,给本区扩大开放、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使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本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为此,首先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创汇产业; 其次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第三,要大力发展旅游、劳务输出、对外承包工程等非贸易创汇。

  1. 稳定农业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本区农业生产水平虽然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加上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口迅猛增长,要在基本解决全区城乡居民的口粮和副食品供应的同时,保持棉花、蚕茧、油料等重要工业原料的自给水平,任务十分艰巨。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就是要充分利用和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障粮食和主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应,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地推进农业向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1. 加强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交通、通讯是本区国民经济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加强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位优势的重要前提。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主要是要加强综合运输网络的建设,建立区内及与周围邻近地区畅

② 外圈层:安徽、苏北、浙西南地区,包括安徽全省;江苏省的盐城、淮阴、连云港、徐州等 4 市及其所辖各县;浙江省的温州、金华、衢州等 3 市,台州、丽水 2 地区及其所辖各县。

通的多层次的综合运输网络,并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经过本区的交通大道以及跨省市的运输线。

  1. 切实加强能源及原材料工业

本区加工工业发达,而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相对薄弱,两者之间已形成较为突出的矛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对能源及原材料工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切实加强电力、石化、冶金等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建设,以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1. 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大牵动作用,在未来产业结构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部门,即主导产业是潜在的支柱产业。因此,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对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合理置换,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本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等现实条件出发,并综合考虑各地有关设想,我们提出本区的主导产业是以下六大产业:汽车制造业、新型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制造业、家用电气制造业、成衣制造业。应当指出,沪苏浙皖地区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各有所侧重。

  1. 改造提高支柱产业

纺织、轻工和一般机械工业是现阶段本区的支柱产业,也是财政与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一定时期内还必须维持生产,有些还要在改造、提高中继续有所发展。对支柱产业的改造,主要应采取资产存量调整的方式,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实施企业兼并、联合、参股等手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激发地区组合效应,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在改造提高现有支柱产业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乡镇企业的调整改造。

  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本区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与发达的工业经济极不相称,直接影响着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影响区内统一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全面规划,合理建设,加快发展。针对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流通部门占绝对优势的特点,应重点发展内外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及科技教育等服务行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四)产业布局总体模式

众所周知,产业结构的空间表现就是产业布局。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布局,是由自然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在较长时间内相互作用的结果。

沪苏浙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差异,在地区布局上表现为不同的布局形态。从 整体上来看,外圈层还处于由均质布局向点状布局过渡。农业经济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工农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占到 30%左右, 布局形态上表现为大片类均质化布局;工业经济相对落后,产业集聚中心—

—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少,尤其是缺乏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中城市。因此,从产业布局来看,必须要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核。内圈层属于点轴开发阶段。目前大中城市较为密集,产业布局正由城市沿交通轴线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产业密集带,尤其是区内铁路沿线和长江两岸的产业密集带已初具规模,是今后产业布局的重点。核心圈上海是全区的经济中心,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高度集中。自 60 年代起,上海的工业布局就有自中心城向近远郊扩散的趋势,由于受行政管理范围的限制,产

业扩散主要限于市郊范围。目前,已形成了中心城、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镇的产业布局体系,并以快速交通干线与中心城相连,初步形成了网络型布局形态。

从全国产业布局的总体格局来看,由南北向的海岸带和东西向的长江沿岸构成的“T”字型布局,是本世纪内全国产业总体布局的一级重点开发轴, 本区恰好处于这个“T”字型的结合部。因此,本区产业布局应当服从这个“T” 字型轴线布局的需要。结合本区目前已形成的产业布局状况以及各地发展条件,沪苏浙皖地区产业布局总体模式应是:以全国“T”字型布局为基本框架, 以上海为轴心,沿路、沿江、沿海呈放射状向外延展,重点规划建设以城市为依托的产业密集带,加强落后地区经济中心的建设,从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产业布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