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理论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研究工业布局理论已有 200 余年的历史。工业区位(布局)理论从无到有,由浅入深,逐步趋于系统完整。回顾西方学者对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贡献,过去不仅起着开创、奠基作用,为人们研究提供某种基础,他们后来的继续研究,也仍然有着若干借鉴意义。

早在西欧近代工业发展初期,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率先着手探讨制约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虽然他们的研究还不可能立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成为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先驱。西方工业区位论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的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最低生产成本费用吸引工业布局,这一观点一直被后人所重视和沿用。但是由于历史等条件的局限,韦伯工业区位论不仅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世界,而且在当年也是评论不一的,其

理论并非所有资本家都予接受并按其行事。韦伯以后,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研究又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许多经济、地理、社会学家纷纷研究工业区位, 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们的研究涉及自然、市场、运输、劳动力、集聚等,诸多制约工业区位因素,形成成本、市场、成本——市场等许多学派。近些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理论又有新的发展,除对前述传统的自然、市场、运输、劳动力、集聚等因素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 已延伸到社会和行为等方面因素的研究,又出现了社会、行为等新学派。研究领域继续扩大,理论还在不断发展。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A.Weber)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区位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居于西方区位论的突出地位,他的代表作有《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1909 年)和《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1914 年)。韦伯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在选择工业区位时,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尤其要把运输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因此,韦伯也是最低成本学派的代表人物。

韦伯在其研究工业区位时,先假定了若干前提条件,如认定研究区域是一孤立国家和地区,只探讨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其他地形、气候、种族、技术、政治制度、政策等都是相同的;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区和劳动力来源为已知;其他矿藏条件、产品需要量、劳动力供应状况和工资等不变;在这里有普遍存在的原料(如水和砂子——简称遍在原料),也有局部地区存在的原料(如煤和铁矿——简称非遍在原料);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运输方式为铁路。在这些假定前提条件下,韦勃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厂址,应当选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这里影响生产费用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原料和燃料、工资、运费、集聚、地租、固定资产的维修、折旧和利息。韦勃认为,在这些因素中主要的是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运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工资影响可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即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区位,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其他因素对区位的影响。这就是韦勃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

韦勃在分析运费定向,寻求最小生产费用点时,根据原料和市场的不同情况提出:

  1. 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场合,则视原料状况如何而定位:如原料属遍在可取的,区位当选在市场;原料属非遍在的,则看原料自身的纯、粗性质, 若为纯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减少重量),区位选在市场、原料地均可;若为粗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减损重量),区位应选原料地;

  2. 一个市场和两种原料(R1 和 R2)场合,工业区位则有如下几种形式:如 R1 和 R2 为遍在原料,区位选在市场;R1 为遍在的,R2 为市场以外任何地点的非遍在的原料,又都是纯原料,区位选在市场;R1 和 R2 为非遍在的纯原料,区位选在市场;例外的是一个原料地通过另一原料地的场合,因为连续通过的原料地和市场间的任何一点的总运费相等,区位可选在其间任何一点上;如 R1 和 R2 均为非遍在的粗原料,区位选择出现较复杂形式,韦勃发展了龙赫德的区位三角形模式,设: SR1、SR2 分别为原料 R1、R2 的所在地,M 为市场,SR1、SR2 与 M 相距均为 100 公里;R1 和 R2 在生产过程中的减

损均为 50%,各自年需 3000 吨。如工业区位在 M 时,1 年的总运量(吨公里)为:①就 R1 而言,从 SR1 到 M 为 3000 吨×100 公里=300000 吨公里,② 就 R2 而言, 从 SR2 到 M 为 3000 吨 ×100 公里=300000 吨公里,年总运量为①+②=600000 吨公里;如区位在 SR1,则年总运量仍为 600000 吨公里; 区位在 SR2 或 M,年总运量同样为 600000 吨公里。现在如将区位选在 SR1 和SR2 两者之间的 X 点,计算其 SR1 和 SR2 原料运到 X 点加工,然后成品运到 M 的年总运量为 561000 吨公里,说明 X 点比 M、SR1 和 SR2 任何一点均优。从韦勃区位三角形模式看,从三角形三个顶点 M、SR1 和 SR2 到 X 点的直线长度与 SR1、SR2 和 M 的引力成反比。如若 R1、R2 两种原料的损重率不同,需要量也有差异,为寻求运费最小支出点,企业就需靠近引力较大的地点 X 建厂;

  1. 一个市场多种原料场合,韦勃进而应用多角形模式求解,如五角形从五个顶点连线到 X 点,同理,其直线长度也与运费成反比,这时的 X 点就是最优区位。此外,对于两个市场以上和两种原料以上的比较复杂场合,韦勃认为也都可利用区位三角形的变形区位多角形求解,以确定生产成本费用最低的区位。

基于上述遍在、非遍在、纯、粗等原料对运费影响特点的不同,韦勃提出了原料指数概念。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非遍在原料的重量与成品重量之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使用非遍在的纯原料,则原料与成品之比为 1; 如用非遍在的粗原料,原料重量大于成品重量,原料指数大于 1;如掺用部分遍在原料(无需运输),结果需用原料总重量有可能小于成品重量,原料指数可能小于 1。由此韦勃得出结论:①从运费看,决定原料指数大小的两个因素(非遍在粗原料的损重程度和遍在原料的掺用或替代程度),对区位选择有决定影响。一种工业如原料指数大于 1,区位应近原料地;如小于 1, 区位应近市场;②应尽量采用遍在原料,以便使工业趋向市场;③利用非遍在纯原料生产,其区位应视其他因素条件而定。

韦勃在分析工资对运费定向模式的影响时,注意到了由运费定向的工业区位将发生第一次“偏离”。为解决这个问题,韦勃引用了等费线概念。所谓等费线就是将生产费用相等的点的轨迹连接起来的线(图 5-3)。在这里韦勃仍依据市场和原料的不同条件提出:

(1)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场合,假定两个条件:①原料与产品每吨公里运费相等,以市场(M)或原料(SR)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称费用等位圈;②如 SR 为粗原料,损重率为 50%,韦伯认为区位如在 SR 时,从 SR 向 M 运输 1 吨产品需要 10 个单位(1 吨×10 单位距离)的运费;区位如在 M, 生产 1 吨产品需用 2 吨原料,从 SR 到 M 运费为(2 吨×10 单位距离)20 单位运费;现在假定区位在 X 点,原料的运费为 8 个单位,产品的运费仍要 10

个单位,两者合计为 18 个单位,图中的粗线为 18 个单位的轨迹所连结的等费线。如工业区位在距 M 较近的等费线的 y 点,原料和产品的总运费仍为 18 个单位。与 SR 相比,18 个单位的等费线的运费高于 SR 区位 8 个单位,显然是不利的,但其所以要将工业区位选在 18 个单位的等费线上,是因为生产每

吨产品的劳动费用的节约大于 8 个单位的运费。(2)一个市场和两种原料场合,韦勃仍先以区位三角形运费最小点来定向(图 5-4)。假定条件与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场合相同,即原料与产品的每吨公里运价相等,其费用等值

圈为以 M 为圆心的单位产品运往市场的费用。如 R1、R2 皆为损重(50%)的粗原料,所环绕 SR1、SR2 的费用等值圈的间距比环绕 M 的要密,P 是运费最小点。假定在 y 点生产 1 个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力费用比 P 点低 2 个单位, 而为在 y 点建厂追加的运费小于 2 个单位时,则 y 点是生产费用较低的区位。虽然 P 点的总运费为 7,y 点的总运费大于 7 而小于 9,9 的运费等费线成为决定是否从 P 点移向 y 点的临界等费线,y 点位于临界等费线以内,表明 y 点总生产费用低于 P 点。韦勃的等费线模式,被认为是工业区位分析的得力手段,它不仅可用于几个原料地和市场,而且还可用于许多在费用上有空间差异的方面的研究。

韦勃在考察运费与工资对工业区位影响时,还注意到不同工业部门的作用:①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的总重量越大,则越不容易被工资低廉地区所吸引,反之则不然;(2)如劳工成本指数(是指每个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越大,则该种产品的生产就越容易被工资低廉地区所吸引,反之则不然。韦勃还进而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考察。这里又用劳工系数这一概念, 它是指劳工成本指数与所需运输的总重量之比。在同样的社会环境条件下, 劳工系数越大,工业区位越容易被工资低廉地区所吸引。

如同工资成本的节省那样,韦勃区位三角形中的集聚作用可能离开运费最小区位的引力,使运输和劳动力的工业区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即当一个工厂由集聚作用所节省的费用,大于因偏离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区位所需追加的费用时,其区位将由集聚因素定向。韦伯仍用等费线模式来确定生产成本最低点(图 5-5)。图中 P1、P2、P3 代表三个区位三角形中运费与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围绕 P1、P2、P3 三个最优点构成等费线。求 P1、P2、P3、的临界等费线,即求由集聚所节约的费用等于偏离运输与劳动力费用最低点 P1、P2、P3 需追加的运输与劳动力费用的等值线。假设集聚所得的经济利益为 3,则等值线 3 就是临界等费线。在需要增加的运费与劳动力费用小于 3 的情况下,新的工厂企业的区位将出现在由三条临界等费线交叉形成的重叠部分(阴影)内,形成由集聚因素定向的新区位。

(二)本世纪 20 年代以来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韦勃的区位理论对西方区位理论研究起了奠基作用。但在后来研究者看来,它的局限和缺陷也是很明显的。20 年代就有学者指出,韦勃的理论只是就生产过程本身来探讨的,而缺少一般经济理论的基础,因而缺少普遍的经济理论意义;有的学者认为韦勃以技术经济因素来代替价格理论,不但许多情形不可能被考虑,而且使得在任何现实经济制度之下,不可能运用这种学说来解释工业区位;也有些学者指出韦勃区位理论研究方法属于局部均衡的研究,仅从个别企业的区位出发,仅从少数几个因素(运费、工资、集聚) 的影响出发,仅从运费、工资的某些假定命题制约区位出发,而忽略对整体的工业区位问题、许多重要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客观实际的研究,因而无法回答他自己所提出的要解决工业区位的规律问题等。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相应的由个别企业或中心和单因素的研究,开始过渡到对整体经济及其地域组织的探讨。其中尤应提出的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研究。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于 1933 年写了《南德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成为韦勃以后区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是以韦勃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将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学说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即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变的结果。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组成了企业经营者生死攸关的问题。以往只从点、线研究区位,不可能解决面的问题,即市场区位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能源条件的改善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加工工业的原料,燃料指向逐渐削弱,市场指向与日俱增。因此,中心地理论不仅对解决商业服务业具有直接意义,而且对某些工业部门亦具有一定意义。

德国经济学者廖什继承和发展了韦伯理论,并博采了同时期各家观点, 特别是吸取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思想理论体系。廖什代表作《区位经济学》发表于 1940 年,他从利润原则并同工业产品销售范围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提出需求圆锥体与市场区、市场的网状组织等构想, 建立以垄断资本的竞争代替韦伯的自由竞争,以市场区域中心地决定的区位理论体系。同期为市场学派作出贡献的经济、地理学者还有胡佛、费特、帕兰德、罗斯特朗、史密斯等。

(三)近 30 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研究动向

本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区位研究,无论是韦伯的成本学派,或廖什的市场学派,都限于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他们总是假定厂商以最低限度成本或最大限度利润,作为确定工厂区位的条件和目标。他们的研究仍然受时代的局限,因而存在明显缺陷。战后,随着宏观经济研究的发展,西方工业区位的宏观研究的著述日渐增多,这是近 30 年来关于工业区位研究的一个新的动向。从微观经济角度考察工业区位时,着眼于个别生产要素供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而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时,则着眼于区域范围、全国范围甚至更大范围,而且是多因素分析其工业区位的形成和演变,同时还注意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

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工业区位时,他们注意到对资本、劳动力、原料、燃料、市场、技术、环境,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政治(政府干预、区域政策等)、军事方面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分析等。从 60 年代

到 70 年代末,工业区位论和包括地理学在内,处于大变革时期,由于行为地理学和感应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工业区位理论又有新的变化。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学者伊萨德(W·Isard)吸收了前人成本学派和市场学派的可取之处,屏弃微观分析之不足,从宏观、综合角度考察工业区位, 形成了成本——市场学派,为其代表人物,代表作为《区位和空间经济》(1956 年),他主张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工业区位,并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证工业区位,引用比较成本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把工业区位论作为“区域科学”的核心。美国地理学者哈里斯也持此学派观点。此外,一些经济、地理、社会学者主张延伸到社会和行为方面研究工业区位,建立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如美国地理学者普雷特(A·Pred),代表著述为《行为与区位》(1967 年)。英国地理学者汉密尔顿(E.I.Hamilton)的《地理模式》(1971 年) 是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作。

纵观西方工业区位理论发展进程,基本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基本符合这些国家工业生产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其特点可概括为:①从对比较简单的少数几种制约因素到错综复杂的多种制约因素的分析论证;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且较早就注重计量分析;

③多学派,多见地,各有所长,相互补充;④由始至今,遍及各个学派,工业区位就是多学科、多专业特别是经济和地理两大学科协同研究;⑤有不少研究存在脱离西方经济、社会和工业发展实际,进行其抽象纯理论和方法研究;还由于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有的主张为资本帝国主义辩护,存在偏见也不足为奇。因此,对西方工业区位理论、学说、思维持完全否定态度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持完全肯定态度也是不正确的,必须去其糟粕引以为戒。

二、前苏联理论

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重视工业在俄国的合理分布(布局)问题。近 70 年来,前苏联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之一。特别是历次五年计划的实施,前苏联工业由欧洲部分迅速向辽阔国土的东部——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推进。现在,除人迹罕至的地区外,工业布局基本展开。前苏联学者对工业布局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均颇有建树。前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全苏和地方科学院和高等学府,集中了大批各方面专业人材从事部门、综合和区域研究。

十月革命后到第二次大战前,前苏联经济地理学者与其他专业科学家共同参加了全俄电气化及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工作,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参加资源考察及重要工业枢纽和工业基地的组建工作。在长期的各自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学派——区域学派(或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和部门学派(或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费根、瓦秀金),两者侧重点和特色不同。战后,特别是 60 年代以来,随着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加深,以及国际交往的增加,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又有很大进展,整个形势同 50 年代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两派逐渐相互渗透协作。当然,对同一任务的研究仍存在不同特点,如地理学者侧重地理,技术经济学者侧重技术经济, 区域经济学者侧重区域经济。

近年来,前苏联经济地理学者在参加国家工业布局(配置)研究中,主要集中三个方面:①从经济方面对工业布局条件、因素和特点的研究,论证比例、速度和效果等。费根的《苏联国民经济部门布局的特点和因素》(1960 年)为其代表作;②从技术经济方面着重分析工业生产诸条件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前苏联生产力委员会的普罗勃斯特所著《社会主义工业配置》(1971 年)为其代表作;③从区域综合方面侧重研究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及其组合对工业布局影响,研究工业生产综合体、工业区和工业基地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以及工业地域结构系统等。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的赫鲁晓夫的《苏联工业地理》(1979 年)为其代表作。至于相邻学科研究工业布局其有所侧重更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对待前苏联理论,我国已有不少经验教训,简单照搬固然不对,一概排斥也只能封闭自己。对比苏联和西方工业布局研究,不难看出,由于工业发展和布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尽管国情不同甚至制度不同,两者的研究方式和理论形态各有特色,存异是必然的,但是,研究过程中两者异口同音的大量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何况对人类文化遗产采取人为封闭,甚至封锁是阻挡不了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潮流和趋势的。

因此,对待国外工业布局理论、学说、思想,要持科学态度,按学术思想发展客观规律办事,经过介绍、评论、鉴别,区别对待。吸收和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布局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对其糟粕应当鉴戒;并在

吸收、鉴戒、消化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布局理论方法体系。

主要参考资料

[1]魏心镇:《工业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年。[2]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

  1. 李文彦:“我国工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报》,1986 年第 41 卷第四期。

  2. 胡序威:“我国工业布局与区域规划的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科学》1985 年第 5 卷第四期。

  3. 左大康等:《现代地理学辞典》,商务印书馆,1990 年。

  4. 王守安等:《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与方法》,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1982 年。

  5. A·E·普洛勃斯特:《社会主义工业布局概论》,商务印书馆,19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