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地考察法

与自然地理学单纯进行野外考察不同,经济地理学除了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野外考察和技术经济评价外,还包括对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产业布局现状、特点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故把经济地理学的室外工作统称为实地考察。它是经济地理研究工作的开始。也是经济地理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经济地理学家实地考察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 增加研究者的感性认识,并搜集有关资料对研究对象或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将使研究者做到了解情况全面、细致,描述经济地理特征生动具体, 分析问题有的放矢。

经济地理资料一部分固然可以从他人研究成果中取得第二、三手材料, 但大量的有针对性材料须研究者亲临实地进行调查、访问才能取得。这种第一手资料的来源主要有:①政府部门、业务部门和科研机关的统计和文字资料。如反映地区经济地理特征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可从有关统计机关取得; 反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点、分布状况的资料可从地质矿产部门以及相应的科研单位取得。但往往会出现统计范围、详细程度不合要求的情况,如调查某一地区外调物资地区分配情况时,常常只会得到一些按物资品种统计以及外调总量的数据,或者对经济部门的分类过粗,如只有农、轻、重产值等统计指标;②有些资料并无现成统计,需要实地访问或抽样调查。如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耕地投入的劳动(以劳动日计);某路段单位时间车流量等。这种调查或访问是以点盖面。因此,选择调查对象必须要具有代表性。

  1. 明确地区或部门生产力布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有些问题非常突出,一到现场即可发现,如将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布局在生活区的上风、上游;有些问题须通过调查访问才能发现,如工业生产中的能源不足,农业中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结构不合理等。

经济地理研究涉及面广,考察内容甚多,不同的研究任务需要考察的内容也不尽一致。但一般来说,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与评价,从开发利用角度评价其对产业布局的适宜程度;②对地区各经济部门发展与布局变化过程、现状特点的考察分析,从中了解地区生产与布局的变化规律,探索今后发展的途径。③对区域国土资源和经济特征的综合考察。这类考察规模大、综合性强,一般应由多学科联合进行。作为经济地理工作者,除参加工、农、交及综合组的调研以及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外,还要发挥学科综合性的特长,对考察内容、成果进

行综合分析,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实地考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面考察与重点考察

全面考察是指对整个考察区域或考察对象各个部分作观察、调查,从而取得全面、系统、准 确的材料。普查是全面考察的一种形式,在某一时点或时段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土地利用普查等。全面考察的缺点是工作量大,人、财、物消耗多,时间长。全面考察使我们对考察对象有个轮廓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一些重点地区、部门和企业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重点考察,以深入掌握情况,发现问题。

  1. 典型考察

为了克服全面考察的缺点,可以在对考察对象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借以推论总体的特征和规律。典型考察的特点是轻便灵活,收效迅速,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典型考察的关键在于选择的考察对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例如,在进行区域经济考察时, 常采用线路考察,要求考察路线能穿过不同特征的地区,以揭示区域差异性。经济地理学主要采用典型地点、线路和区域三种典型考察方式,即所谓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

  1. 抽样考察

是利用社会经济事物空间分布的随机性,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部分进行考察或调查,用以推算总体的一种考察方式。抽样考察常把考察区域划为若干调查区,例如,城市地理研究中,一个大城市往往要划为一百多个调查区,然后进行抽样,取得抽样调查数据,再运用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推算城市要素的总体分布特征。

抽样考察和典型考察都是一种非全面考察方式,但两者有根本差别:① 典型考察对考察对象的选择是有意识的,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单位,而抽象考察对象却是任意选择的,排斥人的主观意识,每个单位被抽取考察的机率相等;②典型考察的任务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而抽象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为了切实做好考察工作,保证考察成果的质量,要求参加考察人员自始至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忌先入为主,主观片面。对经济地理现象要细致观察,客观记录,对各种统计数据,也要通过实地考察加以验证。

二、统计图表法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以及其它途径取得的统计数字,是经济地理学分析问题的重要依据。经济地理工作者常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把大量繁杂的统计数字整理、汇总并加工成统计图表,用以说明经济发展过程、布局现状以及经济联系等。

(一)统计表

统计表,是将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对各种统计数字有效的表述方式。在统计表中,除了包含由统计汇总所得的指标外,还包括进一步加工所得的综合指标,如相对数、平均数、方差等。因此, 利用统计表可以从多方面系统地分析大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如果将各地区数据加以对比,那么,经济地理特征就可以在统计表中明显地表现出来,避免冗长重复的叙述。

统计表的种类,是根据表中主词①结构来决定的。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种。简单表,即主词不经过任何分组的统计表,其主词只是按照统计项目的名称或时间序列的简单排列。简单表由于主词未经分组加工,故编制简单容易,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但其反映问题的深度有限,分组表,即主词按一种标志分组的统计表。利用分组表可以将事物进行分组统计,表明总体各个类型特征和内部结构。例如,“社会生产总值构成”统计表多数按照经济部门进行分组统计,用以说明各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复合表,是将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如人口统计中,先按年龄标志进行分组,再按男女标志进行分组,即构成了复合表。三种统计表在经济地理研究中都有较大的用处,尤其是在分析复杂的经济地理特征和产业布局条件时,使用分组表和复合表效果更好。

(二)统计图

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或具体形象来显示统计数字的图件。它使统计资料更加直观、形象、鲜明、具体地表示出来。统计图的种类很多,大体归分三类:几何图、象形图、统计地图。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图主要有几何图中的条形图、圆形图和曲线图以及统计地图。统计地图实际上是经济地图的一种类型。下面主要概述条形图、圆形图和曲线图三种:

l.条形图

条形图所使用的资料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既可以显示同类指标在不 同地点、时间、单位之间进行对比,也可以显示现状与发展指标的对比。而且条形图具有制作简单、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特点,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方法是利用长短不齐相互平行的条形加以排列,从而说明事物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 圆形图

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圆的个数或圆内各扇形面积来表示指标数值的大小。它可以用于各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可以用圆形的整个面积代表被研究对象的总体,而以其圆内各扇形面积表示总体的各部分,从而说明总体内部构成。一般来说,大体有三种圆形图,即圆形结构图、圆形比较图和圆形结构比较图,在经济地理上,较常用的是圆形结构图。

  1. 曲线图

经济地理学常用的主要有动态曲线图及相关曲线圆:

  1. 动态曲线图

这是通过曲线的升降显示现象在时间上变动过程的图形。经济地理学可通过动态曲线图来反映社会经济要素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说明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并从曲线的斜度上反映出这种发展变化的速度快慢。动态曲线图的制作方法是利用直角坐标,在坐标的横轴上划分时距,纵轴上划分要素的数量尺度;从纵横轴上分别引出细直线构成坐标格(坐标格主要是方便绘图与读图,亦可不绘出);然后,根据各个时期的数据指标确定相应的坐标点; 连结各坐标点,便形成动态曲线图。它的作用在于把动态数列用图形表示出

① 统计表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即主词和宾词。主词是指统计表所说明的总体。包括总体各单位、分组的名称,以及排列时序。宾词是指说明主词的各种指标。

来,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出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并借以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例如,根据资料绘制的图 9-2 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工农业生产发展变化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加,但其中有两个“低谷”, 即 1960~1962 年和 1966~1968 年,前者的工农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 22.6% 和- 7.2% ,后者分别为- 9.0% 和- 4.0% 。究其原因,既有自然的, 也有人为因素,前者主要是三年自然灾害加上“大跃进”造成的“后遗症”; 后者主要是十年浩劫恶果的反映。从图中还可以看出,1976 年粉碎“四人帮” 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在绝对量的增长上远远超过解放初期的发展速度,尤其是 1978、1979 和 1980 这三年,分别比上年增长 13.17% ,13.22% 和10.94% ,这主要是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的结果。动态曲线图也可以在一张图上同时反映两个要素变动情况,目的在于对比分析两者发展过程的差异。

  1. 相关曲线图

这是揭示两个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曲线图。其绘制方法与动态曲线图类似,只不过通常用横轴显示起影响作用的要素,而不是时间;纵轴显示被影响的要素。经济地理研究中常会发现两个社会经济现象或要素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如表 9-1 中给出的城市人口比重(反映城市化的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两组数据间就存在着统计相关。根据表 9-1 的数据绘制的相关曲线图如 9-3。因为两组数字只是统计相关, 并不是函数关系,所以,曲线毋须经过所有坐标点,而是取其平均位置。

表 9-1 世界各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0 年)

地 区

城市人口比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地 区

城市人口比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全 世 界

39 2040

东 亚

32 1200

较发达地区

69 6260

北 美 洲

74 9650

欠发达地区

29 560

拉丁美洲

61 1380

非 洲

26 530

中 美

59 1180

北 非

42 790

加勒北海地区

50 1160

西 非

21 460

热带南美洲

60 1430

东 非

3 240

温带南美洲

80 1750

中 非

29 300

欧 洲

69 5650

南 非

44 1380

北 欧

74 6140

亚 洲

27 760

西 欧

82 8970

西 南 亚

46 2280

东 欧

59 3670

中 南 亚

21 180

南 欧

60 3290

东 南 亚

21 400

大 洋 洲

71 6020

资料来根:美国人口咨询社,转引自《人口与经济》 1981 年第 1 ,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