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人口是指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居住于一定地区、一定时间的人的总和。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经济地理学从人口与自然、经济的结合上研究人口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人,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即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都对产业布局有影响。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任何社会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和生活。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当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

充足的人口,特别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利用得当,能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般有利于产业布局。相反,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劳动力缺乏。工人的工资较高,相对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一般来说对产业布局不利。但不是说人越多就越有利于该地区的生产发展。因为发展生产,主要是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单纯是依靠劳动力的增加,甚至不主要是依靠劳动力的增加。

人口的数量又是可变性因素,时时会有增减变化。如果人口增长过快, 超过了社会物质生产的需要和资源承受能力,则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这是因为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体,人只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从事生产,而消费却是终生的。首先,人口过速增长、人口数量膨胀必然降低人均消费水平,特别是对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的中国,则更为突出。其次,人口增长过速,劳动力过剩,而生产资料和积累不足,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并延缓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这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

(二)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人口素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人口的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即城乡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文化构成等)。人口的各种构成对产业布局都有一定影响。

  1. 人口性别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性别是人口的第一属性。人口的性别构成,是人口的最基本的构成。由于男女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加之预期寿命、迁移流动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性别构成相差很大。经济发达国家女性比例一般高于男性。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受重男轻女、妇女早婚多育、死亡率偏高等原因的影响,男性多于女性。在一些新兴的工矿业城市,录用的男职工多,男性人口比例较高。一些老工业城市和轻纺工业城市,女性比例往往较高。

人口的性别构成对产业布局有影响。有些行业适合妇女劳动力,如纺织业;有些工业部门则仅适合男劳动力,如采矿、冶金、重型机械制造业。而地区人口的性别构成一般都是男女大体相等的。在产业布局中要考虑这个因素。如前苏联伊凡诺夫市是著名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又是单一的纺织工业中心。其他工业很少,致使该市女与男的比例为 7∶1,给工人建立家庭造成困难。即使在一个城市中的各个区域布局工业,也应注意到人口性别这个因素。如北京市五六十年代在西郊石景山区主要建设冶金、发电等重工业,东郊主要发展纺织工业,结果男劳动力集中在西郊,女劳动力集中在东郊,对工人组织家庭带来不便,给工人上下班、城市交通都造成困难。

  1. 人口年龄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的年龄构成是人口自然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决定劳动力资源的比重,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根据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尔的研究,按各年龄组的不同比重,可区分出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见表 3

-1)。

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分析,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均属增加型,其中非洲童龄人口比重较高。肯尼亚、利比亚和马里 0~14 岁人口几乎占总人口 50

%,这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高,婴儿死亡率下降,使得儿童与少年人口急剧增加。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差别很大,阿根廷和乌拉圭人口出生率低, 老年人口比重大,属稳定型。其它拉丁美洲国家属增加型。亚洲大多数国家童龄人口比重大,其中,西南亚尤其明显。日本童龄人口比重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欧洲人口出生率低,童龄人口比重最小,老年人口比重最高,是老年化的国家,属减少型。

表 3 - 1 人口再生产类型表

类 型

0 ~ 14 岁人口比重(%)

15 ~ 49 岁人口比重(%)

50 岁以上人口比重(%)

增加型

40

50

10

稳定型

26.5

50.5

23

减少型

20

50

30

不同年龄组的人口对社会有不同的需要。劳动适龄人口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安排劳动适龄人口就业也要作出重大的努力。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会增加对文教设施的压力。老年人口比重大,对医疗、福利事业的要求也随之增大。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中必须考虑的。

  1. 人口城乡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城乡构成是人口职能上的基本区分。城市人口的增长除靠本身的自然增长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人

口转变为城市人口需要三个条件:①农产品产量的提高,特别是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才有供养更多非农业人口的可能;②农业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来;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需要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可见,城乡人口构成能反映一国一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人口城乡构成不断调整的过程,人口不断城市化的过程。这一点,从世界各地区城市人口发展的统计资料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

  1. 人口文化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的文化构成反映人口的文化程度,而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评价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指标。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不能凭单纯的体力,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变成强大的生产力。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1975 年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等国每 10 万人中有 2 000 名以上的

高等学校学生,荷兰、前苏联、法国、澳大利亚、原联邦德国有 1800 名以上高等学校学生。亚非拉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文化水平很低,文盲比重较大,阻碍了经济发展。例如, 非洲大多数国家 15 岁以上人口的文盲比重达 70~80%;拉丁美洲不少国家文盲比重在 20~30%;西南亚国家文盲比重在 60%以上,南亚也达 50%。文化程度低,无法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这些地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文化程度对经济的影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印证。例如,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地理差异,苏南高于苏北。苏南尤以无锡、常州附近较为发达,苏北则以淮阴、连云港地区较为落后。江苏省的文化程度也按此规律分布。无锡、常州受中等教育的人数占 60%以上,淮阴、连云港地区受中等教育的人数只有 35~40%。江苏省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两者之间,文化程度也介于两者之间。

文化素质还包括劳动技能素养。在当今信息化、自动化的新技术革命时代。人口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疑对现代化产业的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劳动技能对传统产业的布局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在农业生产中,棉花、橡胶等很多技术作物要求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劳动素养。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往往由于劳动技术水平不同,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差别很大。因而在发展这些技术作物的专门化生产时,除了考虑自然条件的要求外,对地区劳动力技术素养也应注意。实际上,自然条件适合种植这些技术作物的地区,往往是这些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因而也是劳动力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两者常常是相一致的。

  1. 人口民族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民族往往有特殊的劳动素养、生产技能。如蒙口族人善于畜牧,朝鲜族人善于种植水稻等。进行产业布局时,就要考虑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另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些民族需要特殊的消费品, 产业布局一定要照顾到各民族的特殊风俗习惯和特殊的消费需要,这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是民族政策问题。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要注意发展他们需要的生产行业,保证他们的特殊需要,如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发展制靴业等。

(三)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主要看人

口分布与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生产力水平低下,以手工劳动为主进行生产时,生产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这样。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很少变化,资本积累速度很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极其缓慢,因此对劳动力的需要基本上是同资本积累增长相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生产的发展愈来愈依靠采用机器劳动,主要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在单位产品上人工劳动日益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同于工场手工业时期,与生产发展速度相比,劳动力在数量上日益相对减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日益广泛应用,对劳动力在质量上的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在手工工场以前的时期,世界上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 与该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程度基本是一致的。如在奴隶制时期, 世界经济中心是埃及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地中海周围,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也最大。到封建社会时期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南亚的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之后的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较繁荣,人口密度也最大。这种人口密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比的情况,曾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时期。西欧的英、法、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国,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农业很发达,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也较大。但是,当大机器生产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化成 生产力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如我国和印度比美国和西欧的人口密度大、数量多,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甚多,因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远比人的简单劳动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产业布局对劳动力在数量上的需要,在农业、工业以及其他部门中都日趋减少。今后发展地区或国家的生产力,主要不是依靠增加劳动力,而是依靠先进的技术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物质生产领域对劳动力的需要量相对地甚至是绝对地减少。历史证明,对劳动力的需求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密度、劳动力数量这个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将日益缩小。与此相反,人的劳动素养、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即人口劳动力质量等因素将日益显得重要。

作为消费者的人口分布也对产业布局有影响,因为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供人消费,包括直接消费(生活资料的生产)和间接消费(生产资料的生产)。特别对于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农业) 和服务性行业,作为消费者的人的数量、人口密度,是影响这些生产部门布局的重要因素。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消费的食品、纺织品当然就多。对于不便运输和易腐坏变质的产品,其布局更需要靠近人口集中的消费中心,如家具制造业,农业中的乳畜业、园艺业等。因此,在大城市都集中了食品工业、家具制造业等部门,大城市郊区都建立和发展了乳畜业和园艺业。由于这些生产部门的产品需要量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它们的分布图与人口密度分布图往往是一致的。

人口迁移是大规模的人群为了某种目的或原因,主动地或被动地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定居。人口迁移贯穿着人类整个历史过程。当前人口分布状况是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的结果。

人口迁移的原因大体上有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两类,因而,有经济移民和政治移民的区别。迁移的形式有自愿迁移和被迫迁移,个别的自发迁移和有计划有组织的成批迁移。迁移的距离有长距离的国际迁移,也有短距离的国内移民。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向西伯利亚移民,美国东部沿海向西部移民, 距离也长达数千公里、上万公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大都是短距离的移民。从迁移的时间看,有永久性的移民,大都永久迁入定居于新到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短期性的移民,经过几年、几个月的劳作,又返回故里。按季节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短期性移民。今天的劳务输出,承包的各项建筑合同以及外籍工人,都是短期性的移民。

一般说来,人口移动是社会发展和地区开发的积极因素。它促进各国各地人民文化和技术的交流,推动民族和种族的融合。当人们迁移到一个新的地区后,移民把他们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带到新居地。人口迁移是开发新区的重要动力。“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移民占美国工人总数的一半,占美国煤矿工人和纺织业工人的 2/3,移民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达到很高水平。至今,美国仍是一个人口大量移入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移入量尤其惊人,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大量移民有时也带来明显的社会问题。移民以劳动力为主,男性居民多于女性居民。因此,在移民大量涌入的地区和大量流失的地区,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都不协调。移民涌入区男性比重大,青年比重大。在新建的城市中这类现象非常突出。

智力倒流对第三世界无疑是个重大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亚、东南亚、拉丁美洲的高级知识分子(教授、工程师、医生)大量移居美国、加拿大、西欧。因此,智力倒流又称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反向援助。初步估计,美国、英国从吸收第三世界高级知识分子中得到的经济效益,与这些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有形经济援助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