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

在瓦窑堡会议上,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全国的救国运动向前发展,决定“东征”。说是想渡过黄河东进山西省, 到达直接与日军相对的河北前线去。在山西省有军阀阎锡山(山西省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现在台湾,1883 年生)长期割据,与日军勾结,老早就在黄河东岸修起一徘排碉堡,以防红军进入。这次“东怔”开始的时间是1936 年 2 月,按照注释,第 20 首《沁园春雪》是在这个时期作的。

“二月中旬,虽然是初春了,西北高原上依然冰雪未化。红军第一军团、十五军团极其隐蔽地来到黄河西岸,在沟口至沙口一线,紧张而秘密地进行渡河准备。从林彪军团长到突击队长,都仔细地研究了渡河口和登陆点。”(48)

一个先遣队队长第一次见到北方的雪和黄河,写下了如下感想。这虽与毛泽东的不同,但也许是了解毛泽东词的具体背景的线索。他们首先访问年老的淳朴放羊人和船夫,请求他们带路。

“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踏着齐膝深的雪,冒着纷纷杨扬的雪花,向河岸上走。这正是阳历十二月底,天气已经很冷了,从黄河边上吹来的东北风,卷着大把的雪花直往人们的脸上和脖子里撒,冷得人直打寒颤,有时憋得人连气也喘不过来。但是,走出村子不久”就慢慢习惯了,而展现在眼前的一片雪景,却把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吸引住了,白雪把整个西北高原盖得严实实的,到处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真是又雄伟又壮丽。

那两位向导大概对我们的行动感到有些奇怪,忍不住问我们:‘同志,这样的大雪天,你们到河上来干啥?’我连忙回答:‘俗语说:不到黄河心不死嘛,我们这些南方人没见过黄河什么样子,听说黄河多么大,水怎么黄;现在来了不管怎样也得去看看。’这几句话是为了避免暴露我们的意图而事先编好的。说着,我望望林彪军团长, 他笑着点了点头。他一大步一大步慢吞吞地在深雪里走,有时抬起头来,四下里望望, 还不时地伸出手接雪花。他是那么悠闲,看来倒真像是有浓厚的看河赏雪的兴致。

再往前走出不远,就听见‘呼—呼,‘喳—喳’的声响。向导说:‘听见了没有? 那就是黄河了。’

十点钟左右,我们来到河口附近辛关渡对岸的河边上。这时,雪已经停了,冰冻了的黄河,更有一幅奇特的景象,大块的冰块像一座座小小的银山,在水里缓缓地浮动; 一阵急浪卷来,冰块就猛地一碰,激起很高的水花和四溅的冰未,发出震动人心的响声, 惊起成群的长嘴巴的白鸟,贴着冰面掠过,⋯⋯”(49)

渡河是在黑夜进行的,虽遭敌人从碉堡里的射击,但是成功了。在占领三交镇、留誉镇后,在关上村包围了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部、第四团、炮兵团,拥有兵工厂并有充足炮弹的阎军炮火猛烈,但红军将其歼灭,并抓了很多俘虏。其后,兵分两路,北上部队逼近距山西省首府太原五六公里的晋祠, 于是阎锡山调动十几个团的兵力。为了诱惑它,红军向西北返回,经岚县、兴县,渡过黄河回到陕西省内。在这一退却作战中歼灭步兵两个团和炮兵两个团。

在敌人被北上部队削弱力量期间,毛泽东率领南下部队大胆进入同蒲铁

路东侧,向霍、赵城、洪洞、临汾南下。红军组织工作队,所有的战士都成了宣传员。此外,还通过群众文艺宣传抗日,所以在汾河平原上青年们参加红军的热情很高,仅一个月就增加七千人,大致相当于跟随毛泽东到达陕北的兵力。以前提倡山西门罗主义,一直排除蒋介石插手的阎锡山也终于请求援兵了。4 月中旬,蒋介石派遣 10 个师企图包围红军,但红军自临汾西进, 经吉县渡黄河。在渡河处 20 万敌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步步逼近,但毛泽东一直坚持指挥到最后。当与掩护部队一起乘船离岸时,敌人的第一发炮弹从东岸飞来。毛泽东那坚毅、沉着、当机立断的气质,给红军战士留下了强烈的印象。(50)

东征虽然没有达到原先的目的——开赴河北省前线,但在 75 天里歼灭敌人一万余人,扩大了红军,所以收获很大。当时,曾有年轻的夫妇两人一起提出要求参加红军。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刚从小学毕业的男孩,虽想参加红军,但父母不允许,在路上他拉着红军战士到家里,让这个战士做家里的工作。在人民中间拥护红军,支持抗日统一战线的空气明显高涨,这使红军战士进一步感到毛泽东领导的正确。那个小学毕业生终于说服了父亲。父亲对儿子不放心,想见团长亲手交给他。夜里父亲来到部队时,发现白天到家里来的那个战士就是团长。看惯了国民党军队,认为军官一定有架子的父亲非常吃惊,而且十分感动,他紧紧地握着团长的手说:“团长,红军官兵一样, 真是名不虚传。我把儿子交给你了!”(51)

在《沁园春雪》里的英雄中,不是也自然而然地包括了这些无名的战士和人民群众吗?

当然,当时的日本还没有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人民的这种愿望和以这种愿望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活动意义。然而,“东征”中表现出来的红军实力似乎已被承认。从研究战局的角度考虑,引用一段日本人的记述。

“1936 年 2 月 17 日,盘踞在陕北的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徐海东的联合军约

两万三千人渡过结有坚冰的黄河侵入山西省西南部,瞬间(至 3 月 20 日)占领了霍县、

赵城⋯⋯(以下县名略)合计 30 个县,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逼近离太原 25 公里的晋祠,

对此,防卫方面以山西军 5 万,蒋介石军 5 万合计 10 万的兵力,加上 19 架飞机进行讨伐,5 月 2 日共产党军队一齐向陕西省撤退,骚扰两个半月的山西总算从赤祸的威胁中解救了出来。”(52)

这之后,红军于 5 月“西征”进攻西北方的盐城,扩大了根据地。但当时毛泽东似乎没有随军。

《沁园春雪》是吟咏“东征”攻入山西省时看到的实景,这是没有错的。但我认为题村不限于此,还应该包括内蒙古广阔的北方即北国风光的全景。有一篇回忆录与这首词一样用“银蛇”比作吹雪。

“老乡们常说,大青山的气候一天十八变,真是一点都不假。刚才天空还是一片晴朗,一眨眼,狂风呼啸,层云密布,棉桃大的雪片,翻滚着,遮天盖地压下来。整个大青山,骤然变得混混沌沌,山连雪、雪连天,对面三尺就看不见人。姚司令驱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积雪埋到马肚子,马儿就像陷进了泥塘。但是,它仍仰着头,竖着耳朵, 在那白茫茫的积雪中踏出一条路来。走了一会,狂风更加暴烈,刮得森林旋转,山丘摇动,那气势真像要把天鼓破,把地荡平。这时候,口传命令根本听不到了。司令员只得

经常拨转马头,紧勒缰绳,逼马长嘶,联络部队。

风势越刮越猛,山呼海啸般卷着雪花旋转着,有时像平地升起的白雾,直钻太空; 有时又如无数银蛇,在高空中翻滚。此刻,稍不小心,就有被吹下马的危险,战士们只得伏在鞍上,紧袍马颈,艰难地前进。”(53)

这个手记是回忆 1938 年以后在内蒙古的大青山度过四个冬天的事,大概从毛泽东的词中得到了启发吧,不过,确实很好地描述了鲜明的“北国”的“雪”的特点。因此,词中的广阔世界理应包括越过万里长城的北方景物。

围绕这第 20 首《沁园春雪》的发表,还有一段插曲。

日本投降后,战后中国的建设成了问题。为了避免国共内战的悲剧,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会谈。当时,旧交诗人柳亚子到下榻处访问了毛泽东,并赠送自作诗。对此,毛泽东把这首词写在柳亚子的笔记本上,后来重庆的《新民晚报》副刊(文艺栏)转载了这首词,因而出名。接着,重庆的《大公报》又与柳亚子的和词一起刊登了,进一步扩展开来。柳亚子在自作的前言上说:“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他说,怎么也无法唱和毛泽东的广阔高深的境地。

《大公报》虽然同时刊登了柳亚子的和词,但好像略去了小序。强烈关心毛泽东行动的读者似乎理解成这首词是在飞往重庆的飞机上之作。但一年之后,郭沫若围绕这首词的议论而写的《堂吉河德的作法》(1946 年 7 月 10 日执笔)中指出,“听说是旧作,但何时作成的不得而知”,于是在作成年代问题上好像出现一些误解。

不可思议的是,在郭沫若执笔写文章时,虽然特意从柳亚子的笔记本上抄下了毛泽东的《咏雪》(当时的题目),但也没有问这首同何时作的。如果当时柳亚子和词时看了原稿,那也许在这个小序中能够看得出。今天,在

《柳亚子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的卷首有原稿影印件,这个前言印得很清楚。

但是,似乎也有毛泽东自己讲是飞机上之作的说法。因为毛泽东曾对罗伯特·佩恩谈过这首词。

“啊,那是一首好诗。在飞机里写的,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事。我为从空中俯瞰我的国家的壮美而赞叹。——而且还有其他事。”

“其他事是指什么?” “有很多呀!你想想看这首诗是何时写的。那时社会很有希望,我们信

任大无帅”。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的诗很粗糙,你可别上当哟!” (54)

在毛泽东的这些话里没有自我宣传。或许是飞机上回忆起的旧作,或许继续对旧作进行推敲总算得出了定稿。不喜欢谈论自己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撇开它,采取不即不离的态度,如果这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的话,那么可以认为佩恩记述的毛泽东的口气中也有这种东西。恐忙在他说“啊,那是一首好诗”的时候,声音很低,语气似乎在欣赏竞争对手的作品。

在这首同的后阕列举了中国传统上给予高度评价的帝王,把这与毛泽东讲的“你想想看这首诗是何时写的”这句话结合起来研究,便会感到意味深长了。词在转换时期唤起了沉睡在民众意识底层的中国的豪华帝王形象,而且又加进了新中国的轮廓。最后两行展示了超过以前十行描绘的帝王形象的创造全新国家的担当者,真正的国家主人翁。这在今天作为“人民”是有意

义的,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可理解成是在战后中国的新开始,决心站在人民一边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