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沙时代的毛泽东1.长沙

诗集开卷第一首《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 33 虚岁时之作。在公开发表的诗词中,这一首是最早的,而且是他的杰作。已进入壮年时期的作者,想通过回忆过去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因此它起到为今后诗的世界拉开序幕的作用。而且又是吟咏长沙的,就更让人感到放在诗集的卷首与作者更为相称。这是因为作者几乎整个二十多岁的时期,可以说是人格形成时期,都是在长沙度过的。青年时代的社会活动和后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员的活动,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此后,作者也曾吟咏过长沙或湖南省,但是这第一首诗在描述青年时代的自画像这一点上是令人感兴趣的。

关于长沙时代的毛泽东,一册书中已有记述。①材料虽然不多,但是书中简单地涉及了词的背景。

毛泽东与长沙的关系始于 1911 年。那一年,他跟中国的农民一样,肩上担着扁担,挑着随身携带的行李,从家乡韶山冲来到县城湘潭。然后他挤在内河轮船的三等客舱里,顺湘江而下,去省城长沙。从家到长沙只有 60 多公里,相当于我们日本长沙时代的毛泽东从平家一带到东京的距离。长沙是他很早就憧憬的城市,那里有古老的文化,又是经济中心。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长沙是座“美丽”的城市。

就在毛泽东去长沙的 4 年前,一位在中国旅行来到长沙的日本人,也曾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和生机勃勃而感叹,他作了如下记述:

“谚语中把湖南称作‘六水三山一耕地’,耕地虽然不多,但是却被称作。‘湖广熟天下足’的肥沃土地。其物产的丰富可想而知。长沙为省城所在地,人口约 50 万,街道只有四五米宽,极为狭窄。在披子街、南正街、太平街和青石桥这样的繁华街道上,或有轿子在疾驰而过,或有人力车在飞跑, 背东西的,挑担子的,来往如梭,真有摩肩击毅之状。尽管粤汉铁路(广州至汉口间铁路,1918 年武昌至长沙间,1914 年广州至韶关间通车,全线通车是 1936 年)没有通车,但是临近洞庭,附近又有湘江,水上交通方便。实际上,长沙是湖南的一大货物集散地。”②不仅如此,当时的长沙改革之风盛行。出现了对清朝腐朽体制的不满和主张实行改革或革命的知识分子,而且这些人的活动十分活跃,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因此,领导当时中国的是湖南省,是长沙。湖南的陈宝箴(湖南巡抚)、黄遵宪(驻日公使馆文书,后为湖南按察使,1848—1905 年)、江标(湖南督学)这些人与谭嗣同(批判儒教,因在反对袁世凯的政变中失败而被处死,1869—1898 年)、唐才常(因在上海策动“自立军”,起义失败而被处死,1867—1900 年)等湖南出身的知识分子合作成立的学校时务学堂,招聘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广东省人,1873—1929 年)为总教习(校长),实行近代教育,同时宣传爱国和救国。改革的模式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所以在时务学堂里聘用了日本人教授。1906 年来长沙访问的一位日本新闻记者在长沙的名胜古迹上发现有胡乱涂画的日文字母。“这当然不是日本人所为,足见风气走向。”③湖南省内掀起的学习日本热,甚至高到人们用“小日本”起绰号的程度。

梁启超等人是清朝体制内的改良派,但是从湖南省进而出现了试图推翻

清朝统治的革命派。正当各地按照他们的思想采取实际行动的时候,已来到长沙的毛泽东从中受到强烈的刺激。黄兴(与孙中山等组织革命同盟,1872

—1916 年)、宋教仁(尽力强化国民党,被袁世凯暗杀,1882—1913 年)、谭人凤(发动反袁世凯第二次革命,1860—1920 年)等都是湖南出身,也被称作湖南派。十分关心并直接参加了中国革命的日本人北一辉(因二·二六事件被处死,1883—1937 年)比起后来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文(广东省人,字逸仙,号中山,1866—1925 年)更对湖南派抱有同情和好感。实际上, 湖南处在当时新思想的最前线。前面提到的那位日本旅行者感受到了这种空气,他作了如下记述:

“不只是贸易,历来湖南多健儿,具有慷慨气节之士亦不少。而且有‘湖南之绅士比地方官大, 的说法。在北京的朝廷里,湖南人也受到重视,有隐秘的对手的印象。如果将来中国的局面有展开的时候,湖南人无疑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识之士,⋯⋯不限于扬子江,应去长沙寻找。”④

正因为“湖南多健儿”,所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形势在中国高涨起来

后,过去被人叫“小日本”的湖南,这次站到最前列。1921 年访问长沙的芥川龙之介记述了当时的气氛。

“我参观了长沙的天心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附属高等小学校。年轻教师板着以前少见的面孔领着我。为了排日,女学生都不使用日本制造的铅笔,所以书桌上摆着笔砚, 她们正在做几何和代数。”⑤

那时,毛泽东正担任母校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的校长。如果是访问这个地方,或许“校长毛泽东先生会带领参观”吧。可实在有些遗憾,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长沙上述充满热情的空气,很快使毛泽东着了迷。1893 年 12

月 26 日出生的他,当时还不到 18 周岁。他胸中正燃烧起向往自立,试图寻找独立生活道路的梦幻之火。出去周游和反复摸索也是理所当然的。

他首先入湘乡中学。在这里读孙文的革命纲领。其他的同志在广东策划起义,他在读过七十二人牺牲的报道后十分感动,把对时局的意见贴到学校的墙上(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是第一篇政治文章)。他用剪子剪掉辫子。不久, 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爆发了,他离开中学,作为一名士兵参加了进驻长沙的革命军。用月薪买来报纸和小册子,如饥似渴地读着。他知道了社会主义的存在,认为这才是“救人救世”的最佳之道。清朝被推翻,北方军阀袁世凯

(河南省人,1859—1916 年)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后,他离开了军队。看到报纸广告后,随便订购了从肥皂制造学校到法政学校的指南书,在两个学校没呆多久,便立志自学。他在图书馆里埋头读书,接触到西方的新知识。半年左右时间,父母不再寄生活费了。偶然在报上看到省立第一师范招生的广告,他接受代写两个朋友的作文,三个人都合格,便开始五年的师范学校的生活。说是受过三次退学处分(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引起教师的反感), 但每逢此时,总有教师为他辩护,最后经过周折才平安毕业。

师范学校是住宿制,而且不收伙食费和学费。所以,学生的最低生活是有保障的,也许他安心在这所学校的一个理由就在于此吧,至少最初这所学校的魅力之一是这样。不过,认为食宿方便就能把他留在第一师范学校,那恐怕过于肤浅了吧。他认真地与“教育救国”这一口号产生了共呜,而且在这里遇到了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