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矫,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来;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注释

【沁园春】**(同前)。飘、滔、高,娆,娇、腰、骚、雕、朝押韵。望、看、惜、数为一字豆。

【北国】北方的国土,北方。指国王居住中心地王畿以北的国上。

【风光】景色。“三月边地风光少,五月沪中瘴病多”(骆宾王《从军行路难》)。

【惟】与唯同,只。

【余】剩下。

【莽莽】空旷无际貌。同茫茫。杜甫的诗中有“莽莽天涯雨”(《对雨》)。本来是讲草木繁茂貌,“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大河上下】黄河的上游和下游。

【顿】突然,急剧。在一周年,黄河河面全都结冰了。

【失滔滔】因为结冰,滔滔流动的河水不动了。

【山舞银蛇】山上降雪,宛如无数条银色的蛇在跳舞。

【原驰蜡象】秦晋高原上的雪,如同白象群在走动。蜡象是毛泽东亲笔写成的, 改成蜡象被认为“是为了更易懂”(55),所谓蜡象是具蜡的象,真蜡是柬埔寨的旧名。可以认为这里说的不是普通的象,而是在印度作为圣象为人崇拜的白象。

【天公】天。也有天子的意思,但这里把天拟人化了。

【试】(把结果置之度外)表达了先做做看那种豁达襟怀。

【须】待,等到。

【红袋】红色艳丽的女装。

【素】白绢衣裳。

【裹】用布包着,或包裹。

【红装素裹】红太阳和白雪映照的景象。

【妖饶】妖艳妩媚。妖有像妖精等那样加害于人的意思,有一种淫乱感的美丽。

【娇】姿态妖艳。

【引】吸引,拉到跟前。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过去陶渊明说过,不可为五斗米而折腰恭敬乡里小

人。

【秦皇】秦朝始皇帝(在位,公元前 221—210 年)。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之

王,他灭亡了其他六国,作为“统一”的国家,成立了秦帝国。他统一度量衡,制定货币,并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道路。他派遣将军蒙恬打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还向南方派兵, 攻打今天的越南北方。他死后,以陈胜吴广的起义为契机秦帝国崩溃。现在的中国史学界高度评价他的功绩。

【汉武】汉武帝(公元前 141—87 年)。以汉帝国充实的国力为背景,大力谋求对外发展,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家的规模为现代中国打下了国家基础。向中亚、日本、南洋打开了通过,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功绩很大。说是汉武帝作的诗有几首,其中最有名的是仿照屈原《离骚》风格的《秋风辞》。

【略】稍稍,略有。

【输】负,败。常说:“输一筹”,所以这里也只就文采而言,说文来不佳。

【文采】好的文章和著作。《史记》作者司马迁(陕西省人,公元前 145—87?年) 在答任少卿的信中说,自己虽受宫刑,作为男子处于耻辱之中,俚他解释不想自杀的理由,“文章被埋没,不能流传后世才是耻辱”(56)。“文章”二字,原文是“文采”。也还有“文采风流”的说法,表现幽雅潇洒貌。杜甫的诗中有“英雄割据虽已矣,上来风流今尚存”(《丹青引》)。这首词的情况与司马迁的一样,是指文章的意思。即使如此,也感到像杜甫那样,有一个在生活中对文化的态度问题。总之,始皇帝和武帝统一天下只限于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功绩。他们都还有缺欠,那是指在用文采这种语言表示的领域旦文化政策上建树的功绩和后来君主自身喜欢和创作的作品。事实上,秦始皇改革了文字的书体,汉武帝有《秋风辞》等作品。尽管如此,还是要扣分的。这里使人感到这首词的趣味和作者的现代理想。

【唐宗】唐太宗(在位,626—649 年)。继承高祖之后,完成唐王朝的统治机构, 带来了所谓的“贞观之治”这一繁荣时代。高祖是太原的贵族官僚李渊,每当举兵时, 他总去太原附近的晋词祈祷。后来,他途经晋祠落脚,用得意的行书写铭文令人树碑。其笔迹卓越。在毛泽东指挥“东征”时,红军曾进入普祠。高祖将其位传给太宗时说: “朕以武功定天下,今后应积文德。”并决定兴盛学问文化,令校订、注释经典,编纂

《晋书》《梁书》《陈书》《周书》《隋书》等历史。

【宋祖】宋太祖(在位,960—976 年)。后周的实力人物赵匡胤,以军队的力量为背景取得帝位,其后便进行将权力全部集中于天子的改革。他以“抑武兴文”为方针, 出版《大藏经》,翻译佛典等兴起佛教。在太祖以后的 50 年间,耕地扩大两倍,农家户数扩大近三倍,生产得到了发展。

【稍】略微,少许。用“略”或用“稍”是措词问题,同对待始皇帝和武帝一样, 作者并不想抹杀这些历史上的英杰,而是以从容不迫的态度给予评价,同时又提出希望。这里表现出作者的傅大胸怀。

【逊】比较差和不足。

【风骚】文学作品的总称。所谓“风”是《诗经》中的十五国的风(民谣),“骚”

是指《楚辞》中的《离骚》。这也与“文采”一样,是指文化方面的政策和君主个人在文学上的才能与爱好。

【一代】一个时代里最著名的。

【天骄】受到上帝的宠乏,随意显示威风。正如“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 天之骄子也。”(《汉书·匈奴传》)所说,汉代人指匈奴说的一句话,后来把对抗汉族的异民族叫“天骄”。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始祖。生年为 1162 年,1227 年夏在甘肃省六盘山死去。

【弯】拉(弓)。

【雕】大鹫,大雕。是猛禽,飞得快,所以想射雕者,一定为使用弓箭之名人。

《史记》中有李广把匈奴的一男子说成“一定是射雕人”的故事(《李将军列传》)。在《北齐书》中也记载如下故事:斛律光“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于是被赞叹为“射雕手”。“大雕” 是栖息在东北大兴安岭里鸟名的通称,有人见过它将堵抓起飞向空中,非常之大,发现猎物后两翼发出很大的声响降落下来,然后用其嘴戳破猎物的头将猎物打倒在地,然后带回巢中,它决不在途中休息。据说其粪便可用作消化药,有经验的猎手在绝壁的顶端采集回来(57)。这是否是词中所说的“大雕”,另当别论。从杂志上的照片看像是鹫。

【往】过去。

【数】数,计算。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风流”的本意是像风的流动那样给予影响,流风余韵。如同“王献高迈不羁,风流为一时之冠”(《晋书·王献之传》) 那样,也指那些不拘礼法,与众不同而形成一派的人物,人们受其影响。“士女沾教化, 黔首仰风流”(《后汉书·王畅传》)。

诗词大意

北国风光的优美程度如何?冰封千里,雪花在万里空间飞舞。

凝眸眺望,长城内外,一片皆白。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已经结冰,滔滔的流水不见了,个人遗憾。山上有银蛇飞舞般的暴风雪和白色圣象奔跑样的高原。这北方的大自然不仅景色喜人,而且充满试图与天上的太阳比试高低的蓬勃朝气。

若在晴天,太阳的红光在雪上燃烧着,红与白映照得宛如美人的衣裳一样妖艳。啊,祖国的山河是这样的迷人。为这魁力所吸引,历史上无数的英雄都在为祖国

建功立业,对祖国表示敬意。

然而,那些英雄们——秦始皇和双武帝在文化方面不是没有功绩,但在文章的力度上却稍有不足,唐太宗和宋太祖虽是文化君主,但在文学上为后人所景慕的魅力却略差。

作为天骄风靡一世的成吉思汗怎么样呢?——他只在弯弓射大雕方面是个好手。一切都是过去了的人物。

若期望出现思想和感情丰富,具有创造新社会气概的杰出人物的话,那不应该在过去,而应该在现代的革命人民大众中去寻找。

注释

①胡华主编《中国革命史讲义》(人民大学出版社,1962 年版)。

②刘伯承:《回顾长征》,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③石川忠雄:《中国共产党史研究》(日本庆应通信,1959 年版)。

④罗伯特·佩恩:《毛泽东》(田边和一译,日本东和社,1953 年版)。

⑤深田悠藏:《支那共产军之现势》(日本改造社,1939 年版)。

⑥张南生:《遵义会议的光芒》.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⑦李天佑:《把敌人挡在湘江面前》,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⑧刘伯承:《回顾长征》。

⑨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人民出版社版)。

⑩刘伯承:《回顾长征》。\

  1. 韦杰:《右翼梯队的战斗》,载于《星火燎原》第 4 集。

  2. 缨楚黄:《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学习杂志社,1956

    年版)。(13)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14)宋之的:《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年版)。(15)戴镜元:《长征回忆》(1960 年版)。

(16)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17)同上。

(18)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人民文学》1962 年 5 月号。(19)佛雏:《读毛主席;〈十六字令三首〉》,《文学知识》1959 年 11 月。(20)宛敏灏:《读毛主席词五首》,《语文教学》1958 年 10 月号。

  1. 刘伯承:《回顾长征》。

  2. 李长傅:《二万五千里长征地理琐记》,载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史实论丛》(三联书店,1956

    年版)。

  3. 同上。(24)同上。

  1. 肖应棠:《巧渡金沙江》,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2. 李长傅:《二万五千里长征地理琐记》,载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史实论丛》(三联书店,1956

    年版)。

  3. 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28)宋之的,《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

  1. 同上。

  2. 孙继先:《强渡大渡河》,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3. 杨成武:《飞夺沪定桥》,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4. 江耀辉:《红军鞋》,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5. 杨成武:《翻越夹金山,意外会亲人》,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34)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1. 中西功、西里龙夫:《中国共产党与民族统一战线》(日本大雅堂,1946 年版)。

  2. 杨南桂:《新疆狱中斗争记》,载于《红旗飘飘》第 10 卷。

  3. 杨成武:《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38)杨定华:《从甘肃到陕北》,周振甫引用。

  1. 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载于《星火燎原》第 3 集。

  2. 游好扬:《毛主席扶我们上担架》,载于《星火燎原》第 4 集。

  3. 刘亚楼:《渡乌江》,载于《回忆井冈山上的斗争》(工人出版社,1955

    年版)。

  4. 佛雏,《读毛主席〈长征〉诗》,《文学知识》,1959 年 5

    月号。(43)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年版)。

(44)《毛泽东选集》,第 4 卷。(45)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

  1. 黄玉昆:《友谊》,《新观察》1957 年 3 月 1 日。

  2.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3. 肖华:《渡河东征》,载于《星火燎原》第 4 集。

  4. 曾思玉:《踏雪访黄河》,载于《星火燎原》第 4

    集。(50)肖华:《渡河东征》。

  1. 肖锋:《河东扩红》,载于《星火燎原》第 4 集。

  2. 深田悠藏:《支那共产军之现势》(日本改造社,1939

    年版)。(53)黄厚:《风雪大青山》,载于《星火燎原》第 6 集。

(54)罗伯特·佩思:《毛泽东》,田边和一译,日本东和社,1953 年。(55)周振甫:《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年版)。(56)武田泰淳:《司马迁》,1959 年再版。

(57)朝襄:《在大兴安岭》,《新观察》,1958 年 1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