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 16 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两雄并立,展开了争霸斗争。结果,西班牙获胜,在 1580 年合并了葡萄牙。葡萄牙虽然在 1640 年恢复独立,但是经过这次合并,它的地位一落千丈,海上贸易衰落了,许多海外殖民地被后起的荷兰夺去了。不过,葡萄牙在失去从前的优势后,仍旧保有不少殖民地:在南美有富饶的巴西,在非洲有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在印度有果阿和第乌岛,在中国有澳门。

葡萄牙争霸失败及衰落的原因,首先是本国缺乏雄厚的工业基础。其次是没有军事实力去保卫海外基地。最后,葡萄牙的东方商业帝国是由分散于许多地方的要塞、据点及港口组成,最容易被各个击破,而荷兰人就利用了葡萄牙的这个弱点。

西班牙也好景不长,从 16 世纪末逐渐走下坡路。尼德兰革命使得西班牙失去荷兰这个富庶的属地,这是对它的霸权的一个沉重的打击。1588 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1655 年,英军攻占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中的重要海岛——牙买加。在 1658 年的对英战争中,西班牙又失去欧洲西海岸的重要商港——敦刻尔克。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 年)的结果,根据乌特勒支条约,西班牙又进一步丧失了欧洲的属地,把南尼德兰和在意大利的领地割让给奥地利,把对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奴隶贸易独占权送给英国。

这样,西班牙一步一步衰落下去。不过,它在海外仍保有庞大的殖民地: 在美洲有墨西哥、新格兰那达、秘鲁、拉普拉他、智利、加拉加斯、危地马拉和佛罗里达以及西印度群岛的古巴、波多黎各、东部圣多明各;在亚洲有菲律宾及部分吕宋岛。

西班牙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在 16 世纪,西班牙一方面时常

卷入欧洲大陆的王朝战争与宗教战争,另一方面又进行多次海上战争,这样就分散了力量。这与英国后来所奉行的方针形成鲜明的对比:英国置身于欧洲大陆的事务之外,只是在大陆均势遭到威胁时才介入欧洲事务,这个方针使得英国有可能集中全力去从事海外殖民扩张。第二,西班牙对于殖民地的统治和限制太严,这阻抑了殖民地的工农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移民),从而使得西班牙在争霸战争中得不到殖民地的有力帮助。第三,西班牙的工业落后(其原因在第一章第一节中谈过),造成国力不振,从而使得西班牙在争霸战争中缺乏经济后盾。

荷兰的殖民扩张早在 17 世纪上期,西班牙就失去霸权,代之而兴起的荷兰成为头等贸易及殖民强国。荷兰商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他们拥有庞大的商船队,仅从事捕鱼和运鱼的船只就有 6400 艘。波罗的海的全部贸易,对印度的贸易,对美洲的贸易都掌握在荷兰人手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根本无力与荷兰商人竞争;荷兰商人甚至在英国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上也压倒了英国商人,仅仅与巴巴多斯做买卖的荷兰商船就是英国商船的两倍。荷兰商人不仅在英国领海上捕鱼,而且还在英国市场上倾销。他们甚至侵占了英国对其殖民地的贸易地盘。

荷兰也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除了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的南非好望角殖民地、锡兰、印度马拉巴海岸、科罗曼德海岸及马六甲外,还占有北美的新尼德兰,南美的圭亚那,非洲的海岸殖民地,东方的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一部分、马鲁古群岛和西里伯斯。在 1622—1642 年强占我国领土

台湾,但是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在 1661—1662 年率大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收复了台湾。

荷兰之兴起,原因有以下数端:第一,它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好几条大河都从荷兰入海,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因此,自古以来,欧洲两股贸易要道(从伯尔根到直布罗陀,从芬兰湾到英国)都经过荷兰。沿着这两股商道往来运送的商品有:来自比斯开的盐和鲱鱼,来自地中海的葡萄酒,来自英国及弗兰德斯的呢绒布匹,来自瑞典的铜和铁,来自波罗的海的谷物、亚麻、大麻、木材及木制品等。荷兰人就是靠贩运这些商品发家致富的。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 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海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最后荷兰商船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荷兰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第二,1566 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掠劫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第三,荷兰之所以能够独霸世界航运业,也得力于荷兰商人所利用的平底船,这种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第四,独占贸易公司是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的组织形式。与封建专制主义的

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荷兰在 1602 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在 1617 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就是这样的商业组织。参加殖民扩张的不是贵族骑士,而是有商人和富于冒险精神的新教徒(加尔文教徒)参加的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是私人集资筹建,按股份多少分红,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它选出董事会,后者再选出经理会,由经理会主持日常事务。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殖民地和管理殖民地。荷兰正是利用了独占贸易公司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运霸权的。

英法的海上争霸及英国的胜利 但是,就在荷兰人在 17 世纪执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际,英、法两国起来向荷兰挑战。

17 世纪,法国在美洲建立了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两个殖民地,并且开始征服印度,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本地治里、昌达那加等贸易站。法国又在西印度夺取马提尼克及瓜德罗普两个岛屿,在非洲侵略马达加斯加、占领戈雷及塞内加尔河口。

英国在 17 世纪初也开始了殖民活动,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

地,到 1733 年已经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同时,英国也侵入印度,到 1688

年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占领了 3 个重要据点:加尔各答、圣·乔治要塞(在马德拉斯)及西海岸的孟买。在西印度,英国占有牙买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马,在非洲占有冈比亚及黄金海岸。

同时,英、法两国的商人也积极参加了海上贸易活动。

首先与荷兰发生冲突的是英国。英国从共和国刚刚建立时起,就狂热地从事于大规模的海军建设:在共和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建造的军舰比整个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所建造的还要多,1652 年秋决定建造的军舰便有 30 艘。在军事准备有头绪之后,英国国会便从 1651 年起颁布了好几项《航海条例》, 它们规定任何商品都不得输往和输出英国殖民地,除非由英国船载运,所谓英国船系指在英国或其殖民地上建造、为英国及其殖民地所拥有的船,或者至少有 3/4 的船员是英国人或英国殖民地上的人。为了迫使荷兰人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 1652—1674 年间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荷兰不仅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且也丢失了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英国在取得新尼德兰之后,把它改名为纽约。此后,荷兰便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荷兰之所以败于英国之手,基本原因在于它缺少自然资源,更缺少工业基础作为海外扩张的后盾。而且荷兰只知道发展航运业,集中力量建造商船,而相应地忽视了海军的建设。结果荷兰商船时常遭到英法私掠船的袭击和劫掠。

在打败荷兰这个敌手之后,在海上与英国争霸的只剩下法国这个劲敌了。因此,1688 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权刚一确立,英国就开始了

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长期斗争。英国为了打败法国,在欧洲大陆上与反对法国的国家建立同盟,用金钱和武器资助它们,叫它们与法国作战,自己则集中海军力量,在海外打击法国。英法争霸一共通过四次重要战争:圣·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1689—1697 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 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年)及七年战争(1756—1763 年)。战争波及世界各地:在北美,在非洲及印度。

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的损失很大,它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法国虽然被允许保留其沿海几个贸易站,但是不能在印度维持军队,这样就被剥夺了征服印度的可能。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及西印度几个岛屿;在南美法国只保留圭亚那这个据点,英国则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以及格林纳达岛(在西印度)。

这样一来,在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为什么在英法长期海上争霸中英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原因是法国对欧洲霸权的兴趣比对于海外殖民扩张的兴趣更大。自从 16 世纪以来, 法国统治者就处心积虑夺取在意大利的地盘,并且与哈布斯堡王朝争雄长。只有到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到了 19 世纪,法国才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海外

殖民扩张。而英国则自从 17 世纪革命以来,就把经营海外事业,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

另一个原因在于:英国向殖民地移民的人数要比法国多。到 1688 年为

止,有 30 万英国移民聚居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的沿海地带,而法国移民只有 2 万人,他们散居在加拿大及密西西比河流域。而法国移民少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1)法国政府严禁法国新教徒移往殖民地,而英国则对新教徒向海外移民采取放任态度。(2)法国国内土地肥沃,法国农民留恋故土不愿远徙海外;而英国农民则在圈地运动的影响下流离失所,只好到海外谋生。(3)英国也有少数乡绅到新世界去。物价上涨和固定地租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同时由于他们多半信仰清教,也失去了担任官职的资格。英属殖民地上的移民人数众多,在英法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英方的战斗力,成为英国在北美战场上打败法国的主要原因。

英国的工业发达,是英国胜利的第三个原因。在 1550—1650 年间英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很快,正是在这期间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三十年战争增加了对于军事物资的需求,因而刺激了英国采矿业、冶金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来自德国、法国及弗兰德斯的移民带来的新技术,也促进了这个发展。到 17 世纪,呢绒工业依然是英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它的产品的出口给国家

带来巨额的收入。煤的开采也有很大的增长,产量从 1550 年的 200 万吨增

至 1700 年的 300 万吨。煤作为燃料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业部门。这个时期的大炮、火药、硝石、玻璃、纸张、明矾及盐的生产也有显著的进步。法国

工业在产量方面与英国相埒,然而法国人口为英国人口的三倍以上,而且法国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的生产,而英国工业则以纺织品及金属制品为主,因而在质的方面超过法国。英国工业的发展,既有利于建设强大的海军,也成为对法战争的有力的经济基础。

第四个原因是英国素来就重视海军的建设,到 18 世纪英国海军之强, 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英国海军在英法战争中作用最大,特别是它切断了法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联系,因而使法国海外殖民地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欧洲列强之间海外殖民扩张也好,列强之间的海上争霸也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掠夺、榨取海外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榨取,其规模之大,手段之残酷,都是骇人听闻的。

我们中国人特别不应忘记荷兰人对我国台湾同胞的压榨。在荷兰人统治台湾期间,对居民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使台湾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荷兰殖民者强占大片土地,把农民变为农奴,强迫农奴每年上缴谷物:上等田每年每 10 亩地交 18 石,中等田缴 15 石 6 斗,下等田缴 10 石 2 斗。荷兰殖

民者还强迫高山族每年上缴 5 万张鹿皮。

在北美殖民地,英国商人把一些不值钱的玩具以骇人听闻的高价出卖给印第安人,因而从印第安人手中骗去巨万的财富。在西印度群岛,殖民者建立大规模的种植园,使用黑人奴隶劳动,每年靠奴隶血汗积累了不计其数的高额利润。英国殖民者在征服孟加拉后,仅克来武(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 一人就从孟加拉国库中盗走价值 23 万英镑的金银财宝。1757—1765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 526 万英镑的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通过垄断贸易也大发横财。仅食盐一项,所得利润就达 200—300%,1793年一年的食盐垄断就为英国的殖民者带来 80 万英镑的利润。与殖民相伴随的奴隶贸易,每年使奴隶商人赚到无法估计的巨额利润。

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过程,为工业革命的到来作了准备。但是这都是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300 年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千百万人民的死亡。在美洲的殖民过程中,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整个整个的部落被消灭。到 1541 年,仅西班牙殖民地被歼灭的印第安人就不下

1500 万人。罪恶的奴隶贸易又使非洲丧失 1 亿左右的壮年黑人。在欧洲殖民强盗的掠夺下,殖民地的社会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停顿甚至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