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承《世界史·古代史编》,下接《世界史·现代史编》,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的第二部分。
本书涵盖了从 1500 年到 1900 年的世界历史演进、嬗变的整个过程。全书共六章,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前三章,下卷包括后三章。
本书之所以以 1500 年为起点,以 1900 年为终点,是基于以下几种理由。第一,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地理大发现发生在 1500 年前后,因此,以 1500 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第二,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因此,在这个意义上, 以 1500 年为世界史的起点,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第三,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1500 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因此以 1500 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
主义原则的。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 16 世纪才开始的”。①恩格斯说:“现代自然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 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 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②
第四,逐步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的过渡,约当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之际。因此 1900 年可以视为已在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以这一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显然是适宜的。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体系、结构及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和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22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444 页。五百年代,即 16 世纪。
改进。
本书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 1500—1900 年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是如何打破隔绝状态,最后形成为一个互相倚伏、互相影响的整体的。全书把这个过程分为四步。1500 年以前,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互相隔绝,亚欧非三洲的居民根本不知道天地间还有美洲和澳大利亚洲。但是,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个隔绝状态,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直接的接触,这是加强地区间联系的第一步。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 1760 年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这是世界地区间联系加强的第二步。18 世纪后半期到 19 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得以利用所产工业品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1850— 1870 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这意味着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三步。1871 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到 19 世纪末,世界终于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势力伸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是世界地区间加强联系的第四步。世界到此时已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整体。可以说,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观点贯串全书。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采取了纵横交错的方式。既叙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纵向演变,又注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横向联系,进行跨国家、跨地区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并且探索一些重大历史现 象从发源地向外扩散、传播及发生影响等的来龙去脉。比如在叙述明治维新部分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探讨了在社会变革中中国失败日本成功的原因。在叙述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没有把它单纯视为法国一国的现象,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国际现象,对它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做了广泛、综合的探讨。
本书重视中国在近代世界史上所处的地位,在阐述东、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时,就为什么到近代开端时中国从一个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是先进的国家,沦为一个落后国家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反思。而且,关于明代后半期和清代前半期的中国政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书重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世界近代史既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所以本书把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放在重要地位,并且从1500 年一直写到 1900 年,中间没有断线。而且,书中还把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分成几个时期,不但把它和同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还指明了每一时期的思想主流。
本书第六章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标题下,写了1500—1900 年的 400 年间欧美诸国在衣食住行、家庭生活、社会风尚、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使读者于政治经济史之外,还略知资本主义制度
下的西方社会史,了解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尝试,问题一定不少,切盼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