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7 世纪的俄国社会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俄国的混乱局面并未结束,新沙皇米哈依尔·罗曼诺夫(1613—1645 年)刚满 16 岁,才能平庸。瑞典和波兰仍占有俄罗斯的大片土地,农民起义也没有完全平息。选举罗曼诺夫家族担任沙皇的“全国会议”在新王朝的最初 10 年发挥了很大作用, 协助新政权逐步稳固。1615 年和 1618 年俄军分别打败瑞典和波兰军,挡住两国侵略的势头。但是此后,瑞典仍占有芬兰湾沿岸地区,波兰占有斯摩棱斯克及契尔尼哥夫一带。

罗曼诺夫王朝的社会基础是乡村小贵族,他们拥戴罗曼诺夫家族,为的是得到土地和农民,维护农奴制,因此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以前,农民已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在尤里耶夫节前后(晚秋收割完毕)可以离开主人的惯例已逐步被取消,逃亡的农奴可以在5 年内被追回。新王朝建立后,对农民的束缚更为牢固,追捕逃亡农奴的期

限延长到 15 年,最后又在 1649 年完全取消时间限制。根据这一年的《法律大全》,逃亡农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追回,他自己及其家庭、财产、打好的谷物及尚在田里的谷物全都应归原主人所有;地主对农奴有司法权及警察权,打死别人土地上的农民只需赔偿损失,而不需负刑事责任。这些规定表明农奴制在法律上得到完全确立,此后,农奴的地位急剧恶化,他们不仅要在地主的土地上每星期服劳役 3—6 天,还须缴纳实物或现金代役租,到 17 世纪末,买卖赠送农奴也日益成为普遍现象,农奴的地位已与奴隶相差不多。

农奴劳动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整个统治阶级靠剥削农奴为生。据 1678

—1679 年的估计,当时俄国欧洲部分的 812000 户人家,有 67%属于封建主, 9%属于沙皇,13%属于教会,只有 10%多一点是市民和“国家农民”,在法律上不隶属任何人。17 世纪时,罗曼诺夫王朝把大量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赐给贵族,而且逐渐消除了因服役于沙皇而得到的终身地产与世袭领地之间的差别,使土地几乎都变成可以继承的财产,从而大大加强了贵族的力量。贵族中大量的是地方小贵族,但也有一些大地产,比如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1645—1676 年)的私人教师莫罗佐夫的领地上就有 300 个村子, 3 万多农奴。领主还把农奴用于庄园手工业生产,向市场出售产品,从中获取利润。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农民大量逃亡,加入了“哥萨克”的队伍。他们聚居在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地区,以狩猎捕鱼为生,从俄罗斯各城市运进所需的谷物,并经常劫掠黑海、亚速海沿岸的土耳其地区或顿河、伏尔加河上的来往商船,然后把赃物送到俄罗斯各城市去贩卖。

哥萨克人选举自己的统领,对沙皇政府保有极大的独立性。每当剥削加重、日子难过时,哥萨克便揭竿而起,反抗朝廷,频繁的农民起义形成 17

—18 世纪俄国社会的一大特色。17 世纪起义中最大的一次是斯杰潘·拉辛

领导的,它始于 1667 年,在 1670—1671 年席卷整个顿河—伏尔加河流域, 沉重打击了沙皇政府。后来,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拉辛被捕后被处以磔刑。

17 世纪沙皇权力大大加强。1649 年的《法律大全》规定反对沙皇的人应处死,冒犯沙皇的人要受到严惩。沙皇成为绝对权力的象征,任何人觐见沙皇都要叩拜,并且自称是沙皇的奴仆。但沙皇的个人专制权力常常会落入他人手中,尤其当沙皇本人年幼、低能、性格软弱或智力不全时更易如此。沙皇之下有一个领主杜马,是大贵族组成的咨询机构。罗曼诺夫王朝也把一

些出身较低的人提拔进领主杜马,使领主杜马的人数在 17 世纪从 30 人左右

发展到 160 多人。领主杜马并没有实际决策权,一切问题都是由沙皇或沙皇的近臣代沙皇决定的。领主出席杜马仅是一种义务,如同他为沙皇在其他方面效劳一样。

“全国会议”是另一个中央议事机构,类似西欧国家的“等级会议”, 其成员主要来自三个等级:教士、领主、乡绅,此外还有市民代表,有时也有农民代表参加。俄国的全国会议从来不与沙皇作对,相反是沙皇的忠实支柱,这与西欧的等级会议有很大不同。会议成员常常是政府指定的,到 17 世纪下半叶,它召开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真正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各部署,17 世纪时已经有大约 50 个部署,分别管理各种事务。但各部署分工很不明确,职能互相重叠,比如吏部、射击军部、外籍部和骑兵部都管理一部分军务,财政事务也由好几个部分管。这种情况造成行政混乱,遇事互相推诿,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地方自治在 17 世纪迅速消失,罗曼诺夫王朝派总督去管理各地军政事务,所有由选举产生的官员都隶属总督之下。官员的任命叫作“派食”,即给食之意,官员在任上肆意搜刮,勒索自肥。17 世纪官场还盛行门第制,即官职大小(包括军职) 必须与门阀地位高低一致。这种腐朽的制度只看出身不看才干,使封建农奴制下的俄国显得更为腐败。后来,到 1682 年,门第制才被废除。

17 世纪俄国的一个重大特点是急剧的殖民扩张。继 16 世纪中叶征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后,俄国继续向南部进犯,不断与土耳其控制下的克里木汗国发生冲突。在 1610—1640 的 30 年间,俄国的军事边界线约向南

推移了 450 公里;而在同一时期,俄国的殖民活动几乎向东方推进了 4500 公里,侵占了从鄂毕河到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对西伯利亚的殖民活动主要是由为沙皇服军役的哥萨克进行的,殖民的动机是攫取该地区珍贵的毛皮。当时东西伯利亚各族多数还处于氏族社会发展阶段,为毛皮的巨额利润所驱使的小股俄罗斯冒险家沿河道推进,沿途大量杀害和俘获土著居民。1647 年俄罗斯的殖民者抵达鄂霍茨克海,1648 年抵达亚洲的东北角。与此同时俄国冒险家来到黑龙江流域,开始侵占中国领土,结果遭到中国军队的抗击,被迫同意和平谈判。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因此,据此条约,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为中国的领土。

工商业在 17 世纪有所发展。1632 年荷兰人维纽斯获特许在图拉建立铁工场,开办了全俄第一个手工工场。几年以后,莫斯科附近又出现一个玻璃厂。17 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一批手工工场,从事冶金、造纸、纺织、制革等行业生产。在工业活动中国家起了很大作用,许多手工工场都是国家发起兴建的。但大领主也很愿意进行投资,比如莫罗佐夫就投资开办制碱厂。工场的

主要劳动力是农奴,自由劳动力很少,这大大地阻碍了工业发展。

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商业打破地方性限制,跨地区的贸易逐步增多。但当时主要商品是粮食而不是工业品,南方草原和西伯利亚的殖民活动对粮食的需求大大刺激了粮食交易。商道沿河流结成网,伏尔加河、奥卡河、第聂伯河等把南方和北方联结起来。俄国的粮食、毛皮、皮革、猪油等通过苏霍纳和北德维纳河运到当时唯一的出海口阿尔汉格尔然后出口,进口货物则包括金银器、纸张、纺织品、武器、香料、别针等。莫斯科是全国商业的中心,它有商道通向全国各地,与 150 多个城市有直接贸易。控制商业的是一

小批称为“客人”的大富商,他们人数很少,例如在莫斯科只有 30 个左右, 但得到政府的保护,满足政府的特别需要。“客人”中最富有的尼基提诺夫一人的家产就相当于其他所有“客人”财产总数的 1/4,而其他“客人”中家产在 10 万卢布以上的不在少数。国家的干预是这时商业的一个特征,沙皇及其近臣通过垄断权控制商业,这是俄国资本主义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俄国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当西欧资本主义已蓬勃发展时,俄国广阔的土地上到 17 世纪末一共只有 30 个手工工场,图拉是

工场手工业最先发展的地区,但到 1660 年代,这里总共 7 个铁工场中只有

119 个工人,其中一半还是外国人。1653 年,由阿尔汉格尔出口的商品总值

只有 100 万卢布。俄国远离欧洲主要商道,也没有很多吸引外国人的商品,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农奴劳动使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的落后也反映在文化政治方面,直到 17 世纪贵族中的多数还未受过教育,全国识字的人非常稀少。因循守旧的思想十分浓厚,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少了解。广大农村居民居住在没有烟囱的小屋子里,无知与愚昧笼罩他们的一生。

俄国的落后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开明人士的注意。随着大量外国人迁居俄国,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开始传入,对俄国社会形成冲击。富商与贵族家中有越来越多的进口用品,如绘画、地图、乐器、家具,甚至食品和酒类。为加强军力,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开始按西欧的方式组建军队,于是出现了轻骑兵、龙骑兵、步兵团队等。沙皇政府聘请许多外国专家到俄国来工作,其中包括医生、军官和技术人员。贵族们竞相去西欧旅行, 对西方的发展心生羡慕。阿列克谢的第二个妻子纳塔利娅·纳雷什金娜小时候受西方文化的崇拜者马特维耶夫的影响很大,马特维耶夫一家在生活方式上刻意模仿西方。

彼得一世和他的改革 1682 年,沙皇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 10 岁那一年,莫斯科发生射击军兵变,掌权的纳雷什金家族被推翻,政权落入阿列克谢前妻的女儿索菲娅公主手中。彼得虽被宣布为沙皇,但和他的同父异母兄伊凡共享皇位,伊凡还是“第一”沙皇。彼得随母亲隐居到莫斯科附近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他在那里和一群小伙伴们玩军事游戏,把他们组成娃娃兵团。他在军事游戏中接受了最初的军事训练,娃娃兵团也成了他日后组建近卫军时最早创设的两个团。幼年时,彼得还常到莫斯科的外国人居住区

去,在那里接触到西方科学知识,包括航海、几何、军事、建筑等。1689 年, 索菲娅企图借射击军的力量铲除彼得,彼得在最危急关头依靠已长大的“娃娃兵”安渡难关,并且很快把政权夺到自己家族手里。这以后,他在宫中继续他的学业,不仅仍玩“军事游戏”,而且系统地向西方人学习数学、科学和军事。他还学会了许多手艺,在他一生中大约会 20 种不同的技艺,从造船到拔牙几乎样样都会做。1694 年他母亲纳塔利娅去世后,他开始实际掌握政权。1696 年伊凡去世,他成了唯一的沙皇。

彼得终其一生都以扩张国土为目标。1695 年他亲政不久就率军进攻克里木,想要占领亚速堡。这次行动由于俄国没有海军而失败,虽然第二年他仓促建成一支舰队,攻下亚速堡,但俄国在军事上的落后却已很明显。于是他在 1697 年派遣一支使团出使西欧,去考察西方的国情。他自己装扮成随员随团出访,在荷兰的造船厂里挥斧当学徒,亲自参加船只建造。他沿途参观工场、码头、博物馆,考察民风国俗,还旁听英国议会,由此而对欧洲各国的情况有了直接的了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的制度便不能使俄国富强。1700 年,彼得为夺取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瑞典发动进攻,开始了长达 21 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初期的失败使俄国的落后再次暴露。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彼得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在军事方面,彼得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根据这个制度,每年农民和农奴中的一定比例都要应征入伍,贵族服役也要从当兵开始,然后才能升任军官。为训练军官,他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院和军医学校等,军官都要经过专门的学习。他引进国外的新式武器与战略战术,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到彼得一世当政末期,他的陆军有 20 万人,海军有 48 艘战舰和一大批辅助舰。

为保证军备供应,彼得大力发展工商业。他鼓励工业发展,给工场主许多优惠。在他统治下,手工工场发展到 240 多个,新的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他于 1721 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他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为发展工商业,从国外招聘大量技术专家,允许他们在俄国办厂,并给他们以宗教宽容与司法特权。与此同时,他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去西欧学习,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及工程技术。

为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他参照西方的模式进行行政改革。领主杜马的职能被剥夺了,成了徒具虚名的空架子。1711 年成立的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监督并指导各部门工作。旧的部署取消了,建立了类似西方各部的 12 个“院”,每个院分管一项工作。消除了职权重叠分工不明的现象。他还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下,设立宗教院进行管理,大教长的职位被取消,教士一律从国家领取薪金。这样,教会就成了国家政权的一部分。1708 年他把全国

分为 8 个大省,大省长直属中央政府。1719 年他又重新划分全国为 50 个较小的省,省以下再设更小的区划。由于这些改革,完整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建立起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官僚队伍的需要,他下令所有贵族从 16 岁起就要为沙皇服务,其中 2/3 从军,1/3 任文职。1722 年他颁布一个“职级表”,把文武官员分成 14 个等级,所有官员都要从最低一级干起,据军功或政绩获得提升。这样,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就建立起来,而贵族也就与官僚融为一体。

为使贵族能胜任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彼得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他要求贵族子弟在 10—15 岁期间都要上学,为此,仿照西方的模式开办学校, 翻译大量科技书籍,并简化了俄文字母。在他的倡导下,贵族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开始穿戴西方衣帽,模仿西方时尚,舞会、沙龙等社交活动也成为上流社会的癖好,而俄罗斯传统的大胡子则成了落后的象征,遭到彼得禁止。他还采用儒略历法,废弃东正教会历法,使用阿拉伯数字,创办科学院, 建立喜剧团,兴办报纸等。在他的晚年甚至派人去荷兰和意大利学习绘画, 他的新都彼得堡在建筑式样上则基本上采用日耳曼-荷兰式的巴罗克风格。所有这些做法都旨在缩短俄国与西方间的距离,使俄国摆脱极端落后的状态。

彼得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随着时间推移,俄国的国力增强了,军力发展起来,最后在北方战争中打败了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控制权。1721 年俄国在尼斯塔得和约中得到了芬兰湾和里加湾沿岸的大片领土,获得了彼得一世梦寐以求的“通向西方的窗口”。俄国从偏远地区的一个穷国一跃而成为欧洲一个强国;就在这一年,参政院给彼得一世以皇帝称号,莫斯科国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但所有这些光荣都建立在人民苦难的基础上。为保证兵源,每年都有三四万农民应征入伍,他们除伤残衰老外,永远不能复员。为保障军费,彼得征收人头税,这样,农奴和奴仆也要和自由人一样交纳税款,而不管他们已经向地主承担着沉重的封建义务。彼得几乎对一切东西都征税,包括蜂房、磨坊、澡堂、橡木棺材、贴印花的纸张(为法律文件所必需)乃至蓄留胡须。与 1680 年相比,1702 年的税收增加了 1 倍,1724 年则达到 5 倍。沉重的负

担几乎全落在农民身上,因此在 18 世纪最初几年,连续发生人民起义:1705

—1706 年阿斯特拉罕发生城市起义;1707—1708 年布拉文领导了顿河哥萨克起义;1705—1708 年巴什基里亚人也发动起义。布拉文的起义规模较大, 曾占领顿河哥萨克的行政中心切尔卡斯克城。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彼得用极粗暴的手段加以推行。他运用他的全部权力实行改革,而不允许任何人反对。他的长子阿列克谢对他的改革不满,想恢复许多旧的做法。这导致父子间长期的不和,最后儿子逃往国外,后来又在保障他人身安全的诺言下返回俄国。但彼得还是将他监禁,对他进行刑讯拷打,他的同党都被处死,最后阿列克谢也死于狱

中。平时,彼得对怠慢他的人动辄就抡起棍棒殴打,强迫他的大臣执行他的意旨。他还亲自当众剪去贵族们的胡子,要他们除掉这传统的象征。正如列宁所说:彼得“促使野蛮的俄罗斯人采用西欧成果⋯⋯在反对野蛮势力时, 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手段。”①彼得把落后的俄国带进现代世界的门槛, 这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但彼得的现代化主要是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的,它没有也从来不想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

叶卡特琳娜二世与俄国的“开明专制” 彼得以个人的权力强制推行改革,其社会基础并不牢固,因此在他的继承人那里,有些成果就丧失了。比如说,他为贵族开办的 40 所初级学校在他死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只剩下

500 名左右的学生;他设立的参政院也逐渐失去实权,由枢密院取代,而枢密院中贵族的权力往往很大。久而久之,贵族又逐渐摆脱了彼得强迫他们担任公职的负担,到彼得三世(1762 年)颁布《贵族自由宣言》后,贵族又成了不受约束的特权阶层。1725—1762 年发生过 5 次宫廷政变,不同的贵族派系分别推出对自己有利的人担任沙皇,贵族组成的近卫军在每次政变中都起重大作用。最后一次政变发生在 1762 年,近卫军拥立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特琳娜为女皇,是为叶卡特琳娜二世。彼得三世则被迫退位,不久被暗杀。叶卡特琳娜是德意志一个小公爵的女儿,本名叫索菲娅·奥古斯塔。她

幼年时即受到法国思想的影响,开始与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孟德斯鸠)书信来往。这种书信联系一直保持了很长时间,她当女皇后仍是这样。与启蒙思想家的交往给了她“开明君主”的美誉,而事实上,她在年轻时也许确实有过启蒙运动的理想。1744 年她 15 岁时被带到俄国与皇储彼得结婚,这以后她在一个孤独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和丈夫的关系又非常不好。她把时间用在读书和了解俄国上,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她也熟悉俄国的宫廷权术,滋长了野心。1762 年她在情夫奥尔洛夫的帮助下推翻丈夫彼得三世,自己当上女皇。她的统治延续了 34 年(1762—1796 年)

叶卡特琳娜在经济方面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她强调发展农业生产, 为此甚至允许发表一些批评农奴制的言论。她接纳许多外国移民进入俄国, 把他们安置到南方新征服的空旷土地上。她努力发展工业,削弱行会的控制,鼓励各阶层人士开办工场。手工工场在她统治下增加了一倍多,达到 1000

多所。铁产量从 1750 年的 3 万吨增加到 1800 年的 16 万吨。政府的税收也

从 1769 年的 2400 万卢布增加到 1795 年的 5600 万卢布。商业方面她逐步放弃由国家进行控制的重商主义政策,而开始容忍自由贸易。在土地政策方面,她逐渐让贵族取得完全的土地所有权,取消了对于转让、买卖土地的限制,从而为完全的土地私有制开辟道路。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在政治上,叶卡特琳娜的“开明”就主要是停留在口头上了。1767 年

① 《列宁全集》第 27 卷,第 315 页。

她召开一个立法委员会,表示要对国家制度进行全面改革。这个委员会由 564

名代表组成,其中 536 名由选举产生。代表中包括除农奴外的社会各阶层, 其中有农民及少数民族代表。她为会议的开幕精心拟定了一个《训谕》,其中大量引用启蒙思想家的言论,例如“公民的平等在于:他们应全体服从相同的法律”。但她始终把专制权力放在不可动摇的地位上(比如说“君主是绝对的”),而只把三权分立看作是在专制统治下的行政分工。叶卡特琳娜在召开立法委员会时似乎是想按开明专制的模式改造俄国,《训谕》在欧洲各国引起震动,法国甚至禁止它的传播。

但立法委员会开了 203 次会议,为时一年半,最后却一无结果,各阶层代表在会上尖锐对立,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危机。1400 多份请愿书中多数要求加强贵族的特权,少数人提出废除农奴制的提议,结果遭到多数人反对。1768 年,女皇以对土耳其开战为借口解散了会议,这以后她连口头上的“开明专制”也没有了。

叶卡特琳娜由“开明”转向保守的分界线是普加乔夫农民起义。自彼得一世以后,农奴制一直在加强,贵族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可以将农奴与土地分开买卖。当时 10 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

几千卢布。叶卡特琳娜登位之初为了取得贵族支持,于 1765 年允许地主放逐冒犯的农奴,把他们送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1767 年又禁止农奴对主人提出控诉,从而把农奴的地位降低到与奴隶差不多。这种情况引起许多农民骚动,1773 年终于酿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普加乔夫是一个贫穷的顿河哥萨克,曾参加过许多对外战争。那时有一种谣传,说彼得三世没有死,他隐藏在民间,即将对篡位的妻子实行讨伐。普加乔夫利用这个传说,冒称彼得三世,开始发动农民起义。他仿照皇家的体制设立朝廷,发布文告,宣布要解放农奴,分配土地,取消人头税,惩罚贵族。这些纲领得到广泛拥护,成千上万的农奴投奔起义军,参加起义的还有工场工人和少数民族。起义军一度攻占喀山,威胁莫斯科。但由于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1775 年它被沙皇军镇压下去。这次起义对沙皇199 专制是一个沉重打击,为消除起义的影响,政府甚至把起义发源地的叶克河改名为乌拉尔河。

农民起义使叶卡特琳娜认识到:要巩固她的专制权力,她必须依靠贵族。为此,她向贵族作出重大让步,开始进行行政改革。鉴于起义所到之处地方政府望风披靡,她把加强地方行政作为改革重点。全国 15 个行政区被

划成 50 个省,每省人口相当,各约 30 万人;省下设县,每县约 3 万人。省长由中央任命,省长以下的官员由贵族自己推举。省和县定期举行贵族会议,贵族会议可以把自己的要求直接呈报给沙皇。经过这些改革贵族完全控制了地方行政,从而能更有效地监管农民。叶卡特琳娜用这种方法把全体贵族动员起来共同维护农奴制,从而使俄国成为贵族农奴制专制国家。1785 年女皇颁布《贵族宪章》,其中赋与贵族许多特权,如贵族免除人头税和肉刑,

贵族的身分、领地及生命之剥夺只有经法庭才能决定。《贵族宪章》还规定只有年收入在 100 卢布以上者才能当选为地方官。所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加强了沙皇与贵族、特别是大、中贵族的政治联盟,从而巩固了封建专制的贵族帝国。

叶卡特琳娜虽自诩为“开明君主”,在她统治下农奴制却大大发展起来。她把大量国有农民连同土地赠送给贵族,其中包括她的 30 个情人。在她统

治下,有 80 万这样的农民变成农奴,到 18 世纪初,全国人口的 49%是农奴,

每 100 个农民中就有 53 个农奴。在战争中占领的新领土也大规模实行农奴

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乌克兰。由于农奴制在 18 世纪末继续加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始终面临强大阻力。与此同时,叶卡特琳娜对西方思想的爱好也转移到文学、艺术、音乐、绘画上去了,她为贵族开办了许多学校,鼓励他们读外国书、说外国话。到叶卡特琳娜死时,全俄有 549 所各类学校,62000名学生;贵族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他们在生活方面模仿西欧,却坚决摒弃西欧的政治经济制度。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叶卡特琳娜连“开明”的门面也不要了,她公开指责启蒙思想,把它称作是“法兰西的瘟疫”。贵族思想家、启蒙思想的鼓吹者拉吉舍夫因为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现实而受到迫害。到这时,叶卡特琳娜已与“开明专制”完全分道扬镳,成了欧洲反动阵营的旗手。

叶卡特琳娜时期俄国的领土大为扩张。她在1768—1774 年及1781—1791 年两次对土耳其战争中,夺取亚速海及黑海沿岸地区,兼并克里木汗国,并取得黑海至地中海的航行权。她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为俄国取得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到 18 世纪末,俄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仍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可是由于广大的幅员与强大的军力, 它却已跻身于欧洲列强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