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帝国的盛衰

帝国建立时,正值英法重新开战之后。拿破仑首先任命了 18 名元帅, 其中包括贝尔蒂埃、内伊、达乌、缪拉、苏尔特、马塞纳、拉纳、奥热罗、布吕纳、贝尔纳多特等富有军事才能的骁将。随着帝国的强盛,1806 年又分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第 135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248 页。

封了一批世袭贵族爵位。与封建时代不同的是,这些贵族的封地是名义上的,而且是在附庸国家,贵族并无领主权利。如勒费弗尔元帅享有但泽公爵封号,并不能去波兰但泽坐享领主权。拿破仑的帝国贵族集团日益扩大,其中也包括一部分旧日的贵族,但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

随着帝国的建立,政体、官制都改变了,但是基本政策并没有变,仍然坚持执政府时期的施政方针。过去的第一执政专权演变为皇帝专断。拿破仑不允许权力旁落,也不准对其决策加以议论。1807 年他废除了保民院,立法院的作用也急剧降低。只有俯首于他的元老院和相当于他的秘书班子的参政院在亦步亦趋地跟着他的调子活动。

在经济上,继续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尤其重视推进工业革命,鼓励机器的发明创造。政府曾以高额奖金张榜招贤,以求制造麻纺机。对农业也给予重视,鼓励垦荒和培育良种。然而,常年的战争,使工业革命的进展受到阻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法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来源,同在战争中的扩张与掠夺是联系在一起的。

对外战争的继续 为了与英国作战,拿破仑于 1805 年初在布伦等几个与英国隔海相望的港口建立了布伦大营,准备渡过拉芒什海峡攻打英国本土。同时,与西班牙建立了法西联合舰队,驻直布罗陀海峡一带,准备渡海时北上配合作战。没有常备陆军的英国急忙拼凑新的反法同盟。1804 年 4 月英俄缔约,联合起来。由于帝国建立后拿破仑将所占的意大利共和国改为王国,自任国王,由继子欧仁·博阿尔内①为副王;又将卢卡地区封给妹妹埃丽莎·波拿巴作为公爵领地,从而激怒了奥地利,奥地利于 8 月也加入了同盟。这就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瑞典和那不勒斯随后也加入了。俄奥联军的开始行动使拿破仑不得不将 7 个军从布伦大营调至莱茵河。9 月底各军到达指定地点,切断了奥军前锋部队同后方的联系。10 月 20 日,拿破仑在乌尔姆全歼了这支奥军。

但是,10 月 21 日在另一个战场上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海角与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相遇,展开大战。结果法西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灭,纳尔逊也在受重伤后身亡。虽然失去统帅,英军却获全胜, 依然掌握着制海权。法国则失去了渡海攻打英国的可能。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拿破仑在陆上的进军。乌尔姆战役后,法军长驱直入,于 11 月 13 日攻下维也纳,然后便北上进击俄奥联军。当时,俄奥两国主力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二世的直接督阵下,集聚在普拉岑平原一带。拿破仑诱使敌军在奥斯特利茨村进行了决战。12 月 2 日即拿破仑加冕一周年之日,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联军死伤、被俘者达 3.5 万人,而法军

损失还不足 4000 人。联军的大炮、辎重也尽归法军。12 月 26 日法奥签订普

① 欧仁·博阿尔内是皇后约瑟芬与前夫博阿尔内子爵所生之子。所生一女奥坦丝·博阿尔内则被迫嫁给了拿破仑之弟路易·波拿巴。

列斯堡和约,奥地利承认法国对意大利的占领,将威尼斯、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割让给意大利王国;又将斯瓦比亚、提罗尔分别割让给了法国附庸符腾堡和巴伐利亚;还要向法国大量赔款。

俄军逃回本国,奥地利割地赔款,第三次反法同盟实际上已瓦解。由拿破仑统治的、远远超出本国疆域的大帝国建立起来。拿破仑在 1806 年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这个大帝国。在意大利,除占据北部、中部地区的意大利王国之外,他还在南部取消了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统治,任命其兄约瑟夫为那不勒斯国王。在德意志,建立了以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伯格大公国,任命妹夫缪拉元帅为大公。7 月,更将南部、西部的 14 个邦(后增至 16 个)组成为“莱茵邦联”,由拿破仑任“保护人”,可在那里征兵收税。8 月 1 日,宣布莱茵邦联退出德意志帝国。存在了约 9 个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解体了。皇帝弗兰西斯二世被迫放弃尊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一世。另外,拿破仑还将其弟路易封为荷兰国王。

拿破仑在德意志的扩张,特别是莱茵邦联的建立,使已经保持了 10 年中立的普鲁士感到了极大的威胁。普王威廉三世与俄国进行谈判,得到了支持。英国也对普鲁士给予津贴。于是,1806 年 9 月第四次反法同盟又形成了。10 月 1 日普王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军从莱茵河右岸地区撤出。10

月 7 日拿破仑收到通牒,8 日便离开巴黎率军出征。出征后第六天即 10 月 14 日,在耶拿地区与普军主力会战,大获全胜。27 日拿破仑进入柏林,并在各地扫荡残敌。11 月 8 日最后一支普军投降,距拿破仑出征刚好一个月。拿破仑取得军事胜利速度之快,使得普鲁士盟友俄国还未及出动。但是,已遭失败的普王却不肯议和,仍寄希望于俄国。拿破仑挥师东进,到达波兰,于 11

月 27 日进入华沙。深受俄普奥瓜分亡国之苦的波兰人民曾把他视为“解放者”加以欢迎。12 月 26 日法军与开进波兰的俄军交锋,胜负未分。1807 年2 月双方在埃劳(东普鲁士)大战,仍然相持不下,双方损失都很严重。巴黎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出现下跌现象。法军未能迅速取胜,主要是因为拿破仑惯用的战术不适应东欧的大平原。5 月,法军终于攻下了包围达两个月之久的但泽港。6 月 14 日,在埃劳东北的弗里德兰,法军同俄普联军进行了大会战,取得巨大胜利。随后,法军占领普鲁士全境,并推进到俄国边境的涅曼河。俄国求和,沙皇与拿破仑于 6 月 25 日在涅曼河上新建的华丽船只上进

行了未透露内容的会谈。7 月 7 日和 9 日法国先后同俄、普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提尔西特即今苏联的苏维埃茨克市)。

根据和约,战败的俄国未损失任何领土,反而拿破仑同意俄国在东欧和北欧自由行动。俄国承认了莱茵邦联以及法国在意大利、德意志、荷兰的全部行动,而且与法国订立了反英同盟。11 月 7 日,俄国对英宣战,加入大陆封锁体系。显然,法俄以别的国家为牺牲达成了妥协。拿破仑对待普鲁士是十分苛刻的。除保留东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外,普鲁士丧失了其余大片领土。其易北河以西领土的大部分划入了新成立的、由拿

破仑幼弟热罗姆为国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原来普鲁士在瓜分波兰时占领的土地被改为华沙大公国,由拿破仑的附庸萨克森国王兼任大公。普鲁士还要向法国赔款 1 亿法郎。条约使普鲁士人口从 1000 万降到 493 万。

提尔西特和约表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已完全变为霸权主义的了。在此之前,几次战争主要是由反法同盟方面挑起的,企图扑灭法国革命。尽管拿破仑有着很强的霸权主义野心,但是其战争在客观上仍具有反干涉的性质。第四次反法同盟被击败和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使以后的法国对外战争失去了反干涉的性质。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倒是拿破仑在扮演欧洲的主宰并力图建立一个大陆体系。

大陆封锁体系 还在 1806 年 11 月 21 日,拿破仑在柏林就发布敕令, 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准驶入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这就是大陆封锁政策的开始,也是拿破仑企图建立大陆体系以扼杀英国的起点。1807 年 10 月 13 日拿破仑在其设朝听政的枫丹白露行宫(巴黎南

部)再次发布敕令加强大陆封锁。1807 年 11 月 23 日和 12 月 17 日他在意大利又两次发布米兰敕令,宣布任何商品必须有原产地证明,确属非英国及其殖民地的产品,方可进入大陆;一切中立国的船只凡曾在英国靠过岸的,货船一并没收;曾屈从于英国要求的中立国船只即视为“已剥夺国籍”,可予捕获。

严厉的大陆封锁政策曾使英国出口额锐减,蒙受很大损失。英国当即宣布从海上封锁大陆,同时力图打开英货进入大陆的通道。中立国葡萄牙成了重要的通道之一。拿破仑对此不能容忍,还在发布枫丹白露敕令的前一天即10 月 12 日,就命朱诺将军率兵远征葡萄牙。为稳定西班牙并促使其借道行军,10 月 27 日与西班牙签订条约,许诺事后将葡萄牙南部划归西班牙。然而,在朱诺出征之日,拿破仑却组成了进攻西班牙的军团。

法军开到葡萄牙时,自知不敌的该国王室于 11 月 29 日逃往殖民地巴西。30 日法军进入里斯本。1808 年 3 月初,进攻西班牙的法军开始行动, 23 日攻占首都马德里。5 月,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被迫宣布将王位赠与拿破

仑。于是拿破仑于 7 月初将其兄约瑟夫调至西班牙为国王,封其妹丈缪拉继任那不勒斯国王。

这时,拿破仑的大帝国除法国本土外,已包括三大地区,它们是整个亚平宁半岛即意大利地区;伊比利亚半岛即西班牙、葡萄牙地区;德意志的大片领土以及相连的华沙大公国、比利时与荷兰地区。其兄约瑟夫,其弟路易、热罗姆,其妹丈缪拉,其继子欧仁·博阿尔内在这些地区中担任国王、副王之职。波拿巴家族似乎建立了一个“家天下”的体系。

但是,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是他的那些亲族有着很强的离心倾向,使拿破仑难以驾驭。约瑟夫表示:“如果有人要我仅仅为法国的利益去统治西班牙,那就别指望我会这样做”。缪拉则在那不勒斯培植私人势力,扬言:“作国王不是为了听从别人指挥”。路易在荷兰无

视大陆封锁法令,放任走私英货的活动。如同封建时代君主与诸侯的矛盾一样,拿破仑与其亲族的矛盾是协调不了的。

最严重的矛盾还在于被占领地区广大人民对拿破仑统治的反抗。西班牙人民以游击战的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一度将约瑟夫赶出了马德里。杜邦将军在镇压时遭到惨败,被迫投降。1808 年 11 月拿破仑不得不率军亲征, 几经交战也未能平息西班牙的反抗斗争。在这之前,葡萄牙在英国支持下也打败了法军。根据 8 月 30 日签订的条约,法军撤出了葡萄牙。在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热罗姆也曾一度被反抗者赶出首都。提罗尔地区也发生了武装起义。在提尔西特和约中蒙受奇耻大辱的普鲁士,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而且吸取法国的经验改组军队,迅速恢复国力。所有这一切,形成了拿破仑无法遏止的反抗运动。

此外,法国的宿敌英国,依然是拿破仑难以应付的劲敌。1809 年 1 月, 英国联合奥地利又组成了第五次反法同盟。此时,在西班牙久战不克的拿破仑被迫留下 30 万大军,急忙返回国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他

带领 1810 年才达到入伍年龄而被提前预征的军人,于 1809 年 4 月 12 日离开巴黎奔赴前线。5 月 12 日拿破仑在连破敌军后进入维也纳,随后又去追击奥军主力。欧洲各国未料到拿破仑在仓促间仍会迅速取胜,故而普鲁士曾暂停支付对法赔款,教皇则宣布将拿破仑革出教门。拿破仑立即进行报复,7 月 6 日,法军进入罗马,将教皇逮捕。就在同一天,法军与奥军主力在瓦格拉姆进行了决战。经过艰苦奋战,法军击溃奥军,奥地利求和。10 月 14 日双方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奥地利对法赔款 7500 万法郎,割让部分领土,

损失人口 350 万。至此,拿破仑占领的别国领土已相当本国面积的 3 倍,统

治的外国人口达 7500 万。但是大帝国已盛极而衰,内部矛盾日趋严重了。

拿破仑帝国的衰落 除去其亲族的离心倾向外,法国人民以及资产阶级本身,也逐渐收回了对拿破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大陆封锁政策是首要的原因。这个政策曾为法国和欧洲大陆带来一些好处。由于免除了英货的竞争,使部分工业得到了发展;为得到过去依靠进口的商品, 兴起一些新的工业部门;为制造某些代用品,出现若干新的发明创造等等。但是,大多数传统进口商品是无法自行解决的。依靠进口原料的工业停产了,进出口业务和航运业瘫痪了,法国传统的具有优势的出口商品——奢侈品市场凋零了。而且,由于封锁造成的机会,德意志西部、中部和比利时、捷克等地的工业发展起来,成为法国的竞争对手。所有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实际上,拿破仑是在强迫资产阶级为了波拿巴皇朝的利益作出牺牲,这是违背当年资产阶级拥护他的初衷的。大量人民生活必需品如食糖、咖啡、香料等的奇缺甚至绝迹,也使群众十分不满。少许的走私货则奇货可居,价格较前上涨 5—12 倍。在这种情况下,帝国的财政收入

也在下降。海关税收急剧减少,国内营业税大幅度降低。仅 1808—1809 年,

关税就从 6000 万法郎降至 1150 万法郎。帝国被迫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法兰

西银行发行的纸币,从 1806 年的 6300 万法郎猛增到 1812 年的 1.11 亿法郎。同时,拿破仑的政策给广大法国人民也带来了日益深重的灾难。除去物

价高涨使人民日趋贫困外,他永不休止的征兵以及连年战争造成的部队伤亡,不仅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悲伤,而且也造成法国劳动力大量减少,破坏了生产。征兵是对法国人民征收的“血税”。另外,工业凋敝使得失业人口激增,1811 年巴黎失业工人就达 2 万。农业也发生了严重歉收,1811 年秋至 1812 年秋小麦价格上涨一半。在广大人民度日艰难,乞丐、游民日益

增多之时,皇族、官员、少数暴发户资产者却大发横财。皇帝的年俸为 2500

万法郎,皇太后 100 万法郎,塞纳省长 3 万法郎,参政院成员 2.5 万法郎, 军需供应商、向国家放债的大银行家和经营与欧洲大陆贸易的工商业巨子, 更是大发横财。而普通工人一年所得还不足 900 法郎。贫富分化更加深了社会矛盾。

拿破仑日益向封建传统靠拢也严重地伤害了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已具有的近代公民意识。在宫廷里,拿破仑重建传统王朝那种繁缛的朝仪,从 1811

年起又为廷臣安排席次,等级森严。他从 1808 年就创立了帝国贵族制度, 仍袭用了亲王、公爵、伯爵、男爵等封号。宫廷官制则设大选侯、大总督、大法官、大司库、大司马、帝国首席大臣、元帅等职位。他所封的贵族头衔多达一千数百个。这种家天下、贵族化的封建倾向正是大革命所摧毁的。而且,帝国贵族集团并不具有旧贵族那种世袭的和血缘的纽带,也没有传统的忠君观念,仅仅是拿破仑以个人的权势制造出来的一群人。一旦拿破仑失势,这个贵族集团也必然会“树倒猢狲散”,各奔西东。实际上,拿破仑对这个贵族集团也不真正信任。从 1807 年起,不少有才能、有见解的官员被排斥了,包括夏普塔尔、塔列朗、富歇等等。起用了一些二流人物,可以是好雇员,但却不能成为好助手。

为了使自己处处象个正统皇帝的样子,拿破仑于 1809 年 12 月与不能再

生育的约瑟芬离婚,于 1810 年 4 月娶古老的哈布斯堡皇朝的女大公、奥皇之女玛丽·路易丝为皇后。玛丽·路易丝是前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侄女。在亲缘上,拿破仑成了路易十六的内侄女婿。这个联姻使法国人自然想起了17 年前被处死的另一个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1811 年玛丽·路

易丝生下一子,拿破仑封之为罗马王,就是从未登基过的“拿破仑二世”。拿破仑将自己降低到封建帝王的水平,拜倒在正统主义面前,既伤害法兰西民族的感情,又不能见容于那些传统的封建君主。

一切情况表明,拿破仑的政权及其统治的大帝国,已经困难重重,无可挽回地走上了没落道路。它在完成了稳定局势、巩固革命成果的使命之后, 逐步走向反面,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要遭到倒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