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与渴望
从教义的观点来看,得到弥勒佛特许再生的愿望是一种渴望,一种许愿,这种许愿只有通过许愿者个人的道德修炼才能实现。但是,对大多数佛教徒来说,这种许愿更像一种祈祷,一种愿望,希望作为良好的行为(特别是对佛教和尚、尼姑和修行者要有良好的行为)的奖励得到实现。我们所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解释,但对我来说,似乎只有一个真正的佛教预测,这个由佛陀作出的预测是使他遇到的某个人变成佛陀,换句话说,使他(他永远是男性)变成菩萨。在这儿,前佛陀的学说与菩萨的学说结合为一体。这种联系似乎是在佛陀死后的前几个世纪中形成的。这种学说首次出现在编入巴利文《教会法》最后教规中。
这就是这个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个有道德的人(或高尚的野兽并不总是指人)遇到一个活着的佛陀并对他做了一些慷慨的举动。在这时,他产生了渴望自己成为佛陀的愿望。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愿望与得到弥勒佛特许获得再生的普通的礼拜者的愿望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仅仅在于程度的不同。佛陀能够洞察在自己的脚下许愿的人的思想,能够预测或推断未来。他预测出这个愿望将在事实上得到实现。这种模糊不清的解释不在教义之中,而是存在于对事件的感觉之中。这种解释使人感到,好像许愿者在问当前的佛陀一些事情,佛陀对所询问的事情给予证实。在印度早期大乘时代,这种联想就被整理成为一种教义,教义认为当时的佛陀给跪伏在他脚下的未来的佛陀施行了一种称作“灌顶”的宗教仪式(像西方传统中的涂油的宗教仪式)。这种入会仪式毫无疑问来自印度教,违反了上座部的传统。
在本章的开头我就谈到,对佛教徒们来说,这个世界没有开始。在教会法中曾提到在乔达摩之前只有 6 个佛陀,并说最早的佛陀毗婆尸佛生活在 91 宙之前,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提到他是最早的佛陀。一旦有人承认有一连串的佛陀,就没有任何逻辑推理来说明为什么就有了第一个佛陀。然而在上座部的口头教义中却有一套标准的 24 佛陀,乔达摩排行第 25。这一系列佛陀生存的原因和正当的理由是,在每个佛陀的后面未来的佛陀都有达到悟道的渴望。每个佛陀都先进行许愿,这种愿望使他开始了在燃灯佛脚下追求成为菩萨的生涯。那时,未来的乔达摩佛还是个婆罗门禁欲主义者,名字叫苏美达。一日,当他正冥思苦想时,他突然意识到燃灯佛和追随他的修道人将到某个城市进行施舍。这个城市的居民正在修理道路。苏美达飞到他们中间,自愿负责加长道路的工作。但是,在他填一个大水坑之前,燃灯佛到了。苏美达展开身体趴到水坑上面,让燃灯佛和其他和尚从他的身上走过,而不弄湿鞋和衣服。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想,他并不在乎他这样做会使他死去, 他仅渴望成为佛陀。燃灯佛知道他的想法并预测他将成为佛陀,名字就叫乔达摩。
未来的乔达摩在其他 23 个佛陀的脚下及各个生命阶段中不断重复他的渴望,这些佛陀预测他将实现他的愿望。对于乔达摩修行的事情没有更多的
记载和传说。在斯里兰卡的寺庙中,24 个佛陀的形象无论是画的还是雕刻的,几乎一模一样。人们只能根据未来的乔达摩在他们的脚下做礼拜的不同形式来进行区别。他们的预测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在僧伽罗,由于“24 预测”(SU—VISI VIVARANA)而使这些佛陀家喻户晓。
有人认为,即使是这种预测也仅仅是一种精神预测。VI—VARANA 一词本身没有未来的意思,从字面上理解是“启示”。这个启示的意思是早就确定了的。佛教的正统概念又补充认为,这种确定是未来佛陀作出的。佛教学说认为,这是一个物质所造成的难题。现在让我们从宏大博深的宇宙学和神话中走出来,到我们生活的层面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