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菩萨
在讨论佛教宇宙预测问题之前,我首先必须解释佛的内涵是什么。“佛” 这个词的意思是“使人领悟的”,严格讲就是每个生物(一般讲是指每个人) 领悟佛所意识到的和劝戒的真理。这就是“法”,也可以称作“佛”。这个真理是永恒的,就像 2 乘 2 永远得 4 一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个真理,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不知道的。如果我们今天听到和理解了佛的训诫,顿悟佛的真理到达完全彻底的程度,那么,我们就达到了领悟的境地,从而获得再生的轮回的自由,这时我们可以被称作“佛”。但是,这个“佛”指的是修行或“聆听者”,即 SAVAKA:劝诫我们聆听的“法”(正如上面所说,这些事务将在下一个将近 2500 年的时间内持续进行——在印度宇宙论的时间表上仅仅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
我们称之为佛陀(巴利语:SAMMA SAMBUDDHA)的人和那个在这个世界还不知达摩这个名字时,他本人就意识到达摩即自己的那个人是不同的。他不仅意识到达摩是独立无援的,而且劝戒别人并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别人, 由此他重新创立了佛教。我必须解释一下巴利语菩萨的涵义(梵语为BODHISATTVA)。菩萨指的是发誓要成佛果的人。很显然,如果仅有少数的佛,那么,就不可能有更多成佛果的人。大乘佛教的概念发生了改变,认为, 所有的佛教徒都应寻求达到悟道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被想象为只有在无限的世界中才能容纳无限众多的佛。但是,从起源上说,菩萨这个词的意义可以追溯为:在事实上成佛(乔达摩)的人是指在很早以前下决心成佛,并用了许多生命来积累必要的品质。在他获得启蒙之前,乔达摩是未来的佛,是菩萨,他要成为菩萨并不是仅仅为自己从出生到他成佛的那个时刻,而是为许多许多过去的生命。如果达到悟道状态是有意识的抱负的结果,那么,追溯到最初产生抱负的时刻是可能的。确实如此,寻求启蒙的冲动是在乔达摩早期生活的特别时刻产生的。但是,我们将看到,这种最早期的冲动却被看成是抱负的中断后的再继续(就像重新起誓),最初的抱负产生于遥远的过去。
在巴利语的教规中没有任何关于菩萨的记载,但是有关于发誓要成为佛陀乔达摩的人的记载,其他佛的早期事业、过去和未来却没有记载。一套完整的巴利文的《本生经》记载了这位菩萨,即后来的乔达摩佛陀过去生活的故事。但是在这部由四大卷训诫组成的、带有扩充评论的修道戒律并富有宗教诗意的、被普遍认为是最古老的核心教规中,只有很少对于他在成为佛陀乔达摩之前的菩萨的记载。在这套教规中不仅只有很少几处特别提到他以前的生活,甚至也很少有他在达到启蒙之前最后 35 年生活的连贯记载。
在 1980 年出版的一篇文章中,我收集并讨论了有关以前各佛的教规中的各种引文。这些引文也很少,而且大部分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我认为,佛教可能采用了以前各佛的思想,以便应付佛陀的起源问题。与婆罗门教的教师不同,他的背后没有世袭的宗教教师。但是与事实相反,他清楚地表明, 他发现他的教师的数量并不充足。这就引出了他的观点的权威性问题。我认为,正像耆那所做的,也许是第一个做的那样,佛陀的教诲应当建立在远古
以来众多教师的口头教义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佛陀的教诲才具备权威性。就我目前所知,还没有人对我的观点持同意或批评的态度(在佛教研究中学术讨论是多么热烈)。但是事实却似乎令人感到困惑。一方面, 在教规中没有任何记载清楚表明佛陀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 换句话说,他没有以前关于佛的理论。另一方面,教规中年代更久远的部分
(正如上面所阐述的)很少谈到以前的佛。看来佛陀只是轻率地使用了这个观点,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这个观点是由他的追随者在他活着的时候和死后发展起来的。
巴利文的教规中关于前佛陀的主要训诫部分被称为 MAHA — PADANA SUTTA。这部分内容中包括对早期生命、从概念的确立到建立和尚的等级以及对乔达摩之前 6 个佛陀的描述。详细地描述了这 6 个佛陀的第一个,即毗
婆尸佛。关于后 5 个佛陀的传说(毗婆尸佛后面的 5 个佛陀)除了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形象和专有的名称)之外,是完全相同的,并且记载详尽。从概念到启蒙,记载的重点是对 4 大神迹的观察:老人、病人、尸体和平静的自我克制。这段记载引导着每个菩萨的生活阶段,直至最终生命,使他们能够为精神的追求而放弃宫廷生活的奢华。在过去的大约 2000 年的时间内, 这个传说一直被认为是关于悉达多王的传说,他后来成为乔达摩佛。但是在教规中没有发现关于悉达多的记载(梵语为 SIDDHARTHA),甚至人名也是在教规之后才出现的。不过, MAHAPADANA SUTTA 的要点是每个菩萨的生活和所从事的职业都要遵循同样的方式,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论出,关于毗婆尸佛的传说已经被认为是乔达摩佛陀本人的早期生活的传说。
关于毗婆尸佛(及其他 5 个佛陀)的传说并没有后期古典个人传记中的各个阶段的记载。但是它确实有关于预测的记载。这个婴儿出生后,就伴随着神秘的吉祥之兆,国王召集婆罗门占卜术士,这些占卜术士预测这个婴儿长大后不是世界君主就是佛陀。需要确定的是,他不是要抛弃这个世界,而是要成为一个皇帝,他的父王不让他看到人的磨难,这就使得当他看到衰老、疾病和最终死亡时,对他产生了重大的打击,以至于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关于菩萨的传记后来的版本中曾谈到一个最具洞察力的婆罗门教徒在其余部分中附加了他的预测,认为,这个婴儿将最终成为一个佛陀,这个预测对关于佛陀的传说中主要观点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在后来的版本中还有一个同样的片段,描述了一个叫作阿西达(或卡拉·德瓦拉)的占卜术士来审视了这个婴儿,先是笑,然后哭。他解释说,他的愉快的笑是因为这个婴儿将成为佛陀,他哭是因为到那时他将死去,而不能聆听他的布道。人们一直将阿西达和圣路克福音书中的西蒙进行比较。他的传说以一首古老的诗的形式出现在巴利语的教规中,后来又被编写入传记中。这些关于菩萨婴儿时期的传说都是预测。但是,关于悟道状态的预测则都是由有预测未来能力的圣人做出的,不严格地说,是由佛教徒们自己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