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戈姆布里奇

佛教的预测:未来将多么开放

预测这个词表明它与自然科学有关,或与末世论有关。预测一般涉及的都是重大事件:如日食或月食的预测或最后的审判的预测等。如果预测人类生活中的小事件就有些小题大做了,至少是与预测的领域关系不大。

然而,正是人的可预测性,而不是宇宙的可预测性是佛教学说的核心。佛教学说既与自然科学无关,也与末世论无关。佛陀仅对活着的个人的微观

宇宙感兴趣,对宏观宇宙没有什么兴趣。佛的观点是医生的观点,而不是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的观点。如果说他有什么预测的话,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医生根据症状所作的预测。逐步显现出来的佛教教义学将“世界”一词分成了两个意思。物质宇宙被称为“作为容器的世界”和不同的文化利益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上演着“活的生物世界”的真正的戏剧, 这场剧永远不会谢幕。

佛教是一种灵魂拯救学说。灵魂的拯救是个人的本质特性,或成就。在基督教传统中,也有对人类的关心,但这种关心是将人类社会的命运作为整体来看待的,而不是对作为单个个体的人的总合或网络看待的,这种关怀反映在基督复临和最后审判的学说中。但是,佛教具有更严格的分解意义:它不仅将社会溶入个体,个体也溶入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瞬间以及一连串的事件中。用现代词汇来说,佛教学说是简化论。

与其他印度起源的宗教一样,佛教在人类社会和其他有生命的世界之间没有划出一条严格的分界线。佛教徒认为,活的生物在不断死去,然后根据对死者的道德奖惩安排在具有许多层次和分阶层的容纳生命的世界中,获得新生。各个阶层的神居住在我们上方并可能随时拜访我们。人类、动物和鬼共同居住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的下面是地狱,地狱中的魔鬼折磨着有罪的人。有权势的人、资历深的人和普通人组成了这个系统,但是没有任何生命是永垂不朽的,甚至神也要死,在这方面来说,至少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圆满。然而,生命和幸福必定是有限的,佛教将宇宙看成在空间是无尽的, 在时间上是没有开端的,其过程是无限的。没有造物主,没有最终毁灭。佛陀认为,世界万物起始于一种原因,因此,无论从容纳生命的意义上讲,还是从生物群落的意义上讲,世界都没有开端。生物的群落由于要遭受不断重复的再生,并通过获得涅槃而结束生命的过程的折磨而遭受挫折。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至取得成功——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象过这种事情能够发生—— 作为容器的世界必须以某种形式来接受这些生命。

佛教的这些观点与基督教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佛教与基督教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可能来自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于佛教的批判性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单从量的方面来说,对基督教的批判性的工作就大大地多于佛教,其差量比例如果没有更多,大概也能达到 1000:1。数量上的巨大悬殊必然会影响到其质量。因此,在进一步进行探讨之前,有必要对我的论述的基础——佛教的起源做一简单介绍。

佛陀,姓乔达摩,公元前 5 世纪居住在印度东北部地区。他的学说记录在我们所知的古代巴利文教会法(PALI CANON)的佛教经藏中。但是,这部经藏仅是在公元前 1 世纪时写成,后经大量的评注,遂成大经。历经 3 个世纪时间的口头记录,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整记录下佛陀的训示呢?托马斯·特劳特曼认为,在这些评述中有关佛陀家族的传说,包括佛陀的婚姻传说肯定是在南印度或斯里兰卡形成的,因为佛陀家族的婚姻是在堂兄妹之间

的婚姻,这种婚姻关系在印度南部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印度的北部则是被禁止的。我们还有其他理由认为,解释佛教会法教规的传统方式远不那么完美,评论者们对佛陀当时说话的具体情况并不很了解。但是,这些评论式的说明被后来所有的佛教徒所接受,即使这些评论远离了佛陀的原意。而且,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被现代的学者所接受。我们只能在佛陀的观点可能被文学化了的程度上(就像在传统上几乎一直认为的那样)进行研究。而文学化的评论所起的作用就是对经文进行隐喻、嘲讽和幽默式的解释。这些存在有问题的说明认为最古老的经文确实是佛陀所说的话的真实记录。但是,在此我所要说的是,这仅仅是一种能够起到护教作用的假设,如果我们要将任何观点都说成是佛陀的意旨的话,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假设都是必要的。

我没有任何先验的原因说明为什么我应该将佛教学说看成是佛陀真正的本意,或者将其看成是佛教徒们所理解的意思。但是,我必须确定我的话题。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论述我所理解的佛陀的学说和在最初几个世纪时,即大约在基督教出现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也就是说,我将大乘所独有的对佛教学说的发展的理论略去不议。那些现在大部分居住在斯里兰卡和东南部亚洲大陆,按照上座部的传统将古代巴利文经籍视做最高经典的佛教徒们的身世,以及他们对佛教大部分内容的保守解释,都可追溯到最初的几个世纪。我的观点和他们的观点将有所重复,但绝不是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