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率先出现在封建落后和唯心主义哲学盛行的德国, 并在 19 世纪 20 年代前主宰欧洲文坛。德国浪漫主义理论家弗利德里希·史雷格尔(1772—1829)提出诗人应“任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规律的约束”①的同时,又竭力颂扬“中世纪的创造性的幻想”及“不可见的世界、神性和纯粹的精灵”,并把“基督教哲学”和“神的启示”当作世间万有的“最高知识”②。德国作家诺伐里斯(1772—1801)在长诗《夜的颂歌》(1800) 中,则通过诗人渴望跟死去的年轻妻子结合的情景,通篇用迷醉的语言歌颂黑夜的无限和死亡的永恒。在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异常激烈的法国,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也率先在 19 世纪初出现。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1848)不但在论文《基督教的真谛》(1802)中狂热歌颂宗教精神,肆意攻击启蒙思想, 而且在小说《阿拉达》(1802)中,借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混血女子阿拉达爱上一个印第安异教徒夏克大,并毅然为宗教殉身的故事,歌颂宗教不但可以战胜爱情的要求,而且可以战胜死亡的恐惧。稍后的法国诗人拉马丁(1790
—1869)在其诗作《沉思集》(1820)中,也同样用很大篇幅来描写他对宗教的沉思和对上帝的向往,在一切现象后都看到有上帝的存在。就是在进行过产业革命的英国,因政府政治倾向反动,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这时期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也十分盛行。“湖畔派”诗人华滋华斯(1770—1850)和柯勒律治(1772—1834)合著的《抒情歌谣集》(1798)虽也有对农民辛勤劳动
② 华滋华斯:《〈抒情歌谣集〉1800 年版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6 页。
③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第 191 页。
④ 高尔基:《俄国文学史》,新文艺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70 页。
① 弗·史雷格尔:《断片》,《西方文论选》下卷,第 322 页。
② 弗·史雷格尔:《文学史讲演》,《西方文论选》下卷,第 325 页。
的歌咏和来自民间的朴素生动语言的运用,但主导思想却是对封建宗法式农村的美化和对通过大自然以取得神的启示的追寻。柯勒律治在长诗《古舟子咏》(1798)中,更通过老水手自叙他在一次航海中的可怕而又奇异的经历, 宣扬神秘主义的神的惩罚和饶恕。“湖畔派”的另一诗人骚塞(1774—1843) 在其长诗《审判的幻影》(1821)中,竟歌颂去世不久的暴君乔治三世,写他死后居然进了天堂。在盛行封建农奴制的俄国,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是被称作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茹柯夫斯基(1783—1852)。他在故事诗《斯维特兰娜》(1808—1812)中,借死亡的未婚夫黑夜来找未婚妻并把她从梦中带走的情节,极力宣扬忧郁颓丧、顺从天命的思想,且通篇充满朦胧的神秘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