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欧洲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 1.前期唯美主义、萌芽期象征主义文学的源流和特征
19 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文艺商品化现象的滥觞, 一些颇有才智但又深受孔德实证论、叔本华唯意志论和柏格森直觉论影响的作家,从否定现状到怀疑科学和唯物思想,再进而对蓬勃发展的现实主义文学也产生厌弃。他们转而推崇古希腊“希腊化时期”以来欧洲不断出现的唯美倾向和“纯艺术”追求,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强调真与美只存在于事物的“深层”和“彼岸”,从而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而在此思潮指导下,则出现了不断发展的唯美主义文学和跨越世纪的象征主义文学。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早在 19 世纪 30—40 年代,欧美便出现了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文学主张。法国诗人泰奥菲尔·戈蒂耶(1811—1872)在《〈阿贝杜斯〉序言》(1832)和《<莫班小姐>序言》中明确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声称艺术本身就是目的,甚至认为“一件东西一旦变得有用,就不再是美的了”;“只有毫无用处的东西,才真正称得上是美的”①。美国作家爱伦·坡(1809—1849)在《创作哲学》(1846)和《诗的原理》(1848)中极力强调诗歌不属于现实而属于“彼岸”的“神圣美”,认为表现它主要只能用文字的含义、音调和暗喻,“它对于道义或对于真理,都没有任何牵连”
②。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1819—1900)在《现代画家》第一卷(1842)
及其他美学论著中,更集中探究了艺术和美的问题,认为美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他自己更被人称作是“美”的使者。
不过,作为一个有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和代表性刊物的文学运动,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繁荣兴盛期则都在 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80 年代—90 年代末,出现了以英国作家温伯恩、佩特、王尔德为代表的后期唯美主义文学。同时期,还出现了以法国作家魏尔伦、兰波、马拉尔美为代表的前期象征主义文学。20 世纪 20—30 年代又出现了以爱尔兰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雷里和美国诗人艾略特为代表的后期象征主义文学。19 世纪 70 年代前,在英国先拉斐尔派的推动下,欧洲虽于四五十年代出现了前期唯美主义文学运动,并产生了英国作家但丁·迦百列·罗塞蒂(1828—1882)的长诗《神女》
(1850)和法国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的诗集《珐琅和雕玉》(1852)等唯美主义诗作——前者描写诗人的亡妻在天堂眷恋人寰,充满神幻和灵肉合致色彩;后者专注写景咏物,只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作脱离社会时代的抽象赞叹
——但声势、影响都不够大。至于象征主义文学,这时期尽管也出现了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充满恐怖、忧郁和象征色彩的作品(如小说《黑猫》1843、名诗《乌鸦》1845)及法国帕尔纳斯派作家勒孔特·德·李勒(1818—1894) 的某些悲观、虚幻诗作(如《古诗集》1852、《蛮诗集》1862),但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正式形成一个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在欧洲,这时期这类文学的主要代表,是作为象征主义文学先驱的法国诗人查理·波德莱尔(1821— 1867)及其诗集《恶之花》(1857)。
① 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6、44 页。
②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01 页。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是这时期部分作家的创新意识和忧郁情绪的艺术体现。它们都否定文学的思想性和理性思维,而看重文学的艺术方法和表现形式。但唯美主义因强调“艺术至上”,认为艺术应完全脱离或超越社会人生,故其作品多一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专事文字雕琢,耽于美感享受,常流于纯形式主义的窠臼。而象征主义文学因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主张诗歌应表现存在于意识与下意识之间的“理想世界”, 故其作品重暗示启发而轻客观描写,常用象征、隐喻和自由联想等手法,借主观的某种客观“对应物”来显示作品的主题思想,以致往往更带朦胧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