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清文学的分期

中国晚清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文学:鸦片战争前后,面对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先进的思想家、文学家便呼吁变革,并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龚自珍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最早冲破清中叶以来的沉闷气氛,首开晚清文学风气。鸦片战争期间,全国涌现了反帝爱国诗潮。太平天国革命文学更是打破封建正统文学的束缚,主张以通俗易懂的纪实文学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但是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曾国藩等人大力宣扬封建正统文学,提倡“宋诗运动”和桐城派古文。小说也渗透着封建伦理的说教,处于衰落之中。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发生期,文学创作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是封建正统文学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文学:1884 年中法战争和 1894 年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企求在不从根本上变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在文学上,他们也倡导改良,鼓吹“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要求文学为改良运动服务。由于文学改良的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文体散文,以及以李宝嘉、吴沃尧、刘鹗等人为代表的谴责小说。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形成期,新的文学观和新的文学内容、文学形式终于动摇了封建正统文学的根基,得到了一个飞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文学:1898 年戊戌变法的失败,进一步加重了民族危机,资产阶级出现分化。1905 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到来。革命派的文学创作大抵如他们自己所主张的

那样,是“政治宣传品”。他们用诗文、小说、戏曲作为武器,进行广泛的革命宣传,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章炳麟、秋瑾、邹容等人的诗文,黄小配、陈天华等人的小说,都是革命派文学的杰出代表。1907 年还成立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核心的文学团体南社。此外在戏曲方面实行改良,产生了话剧运动。这一时期革命派的写作着眼于革命内容,写得比较仓促,缺乏提炼和推敲,因此显得幼稚、粗糙。但是,这一时期是近代文学的拓展期,进一步拓宽了文学表现的对象,作品充满革命激情,在当时具有鼓舞作用。1911 年的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然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未完成,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还有着新的反复和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