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浪漫主义文学

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受到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和推动,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各主要国家纷纷推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先后宣告独立。独立以后,各国在 19 世纪中期基本上都面临着反对独裁统治, 克服社会动荡,发展资本主义的共同课题。这期间,拉丁美洲的文学适应着自身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也追随欧洲的潮流,走上了浪漫主义的道路。

在阿根廷,浪漫主义文学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埃斯特万·埃切维里亚

(1805—1851)是进步文学团体“五月协会”的主要成员。他创作的长诗《埃尔维拉,又名拉普拉塔河的新娘》和《女俘》,为阿根廷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屠场》,借对屠杀牲畜恐怖场面的描

写,以象征方式揭露了专制独裁的反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何塞·马莫尔

(1817—1871)既是有才华的诗人,又是小说家。他的长诗《巡礼者之歌》以及收入《和声》集中的短诗,体现出了热烈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于1851 年完成的《阿玛利亚》,表现独裁恐怖之下青年革命者的斗争生活和纯真爱情,是阿根廷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兼政治家多明戈·福斯诺蒂·萨米恩托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推动者之一。他的传记文学作品《法昆多,又名文明与野蛮》,被视为阿根廷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与此同时,胡安·保迪斯塔·阿尔贝蒂(1810—1884)、胡安·马利亚·古铁雷斯(1809—1878)、维森特·菲德尔·洛佩斯(1815—1903)等作家也都各有贡献;而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1807—1875)则以其著名的叙事长诗《桑托斯·维加》,促进了加乌乔诗歌的成熟。

在墨西哥,从费尔南德斯·德·利萨尔迪(1776—1827)的作品中已经可以发现浪漫主义的萌芽。他的代表作品《癞皮鹦鹉》仍仿照流浪汉体,但内容有了新的突破,是拉丁美洲长篇小说的奠基作。此后,诗人费尔南多·卡尔德隆(1809—1845)、伊格纳西奥·罗德里格斯·加尔万(1816—1842), 小说家曼努埃尔·帕依诺(1810—1894)、路易斯·因克兰(1815—1875), 分别写出了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品。小说家兼诗人伊格纳西奥·曼奴埃尔·阿尔塔米拉诺(1834—1893)统一了古典派与浪漫派的冲突,将墨西哥浪漫主义文学导入了一个新阶段。他的小说多表现现实背景中的爱情故事,注意揭示人物心理,在对比中完成形象塑造。

在哥伦比亚,何塞·欧塞维奥·卡罗(1817—1853)与胡利奥·阿博莱达(1817—1862)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在诗歌中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豪尔赫·伊萨克斯(1837—1895)的长篇小说《玛丽娅》出版后曾风行一时。小说讲述的是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悲剧,带有浓重感伤情调和浪漫气息。

在巴西,诗人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埃斯(1811—1882)完成了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安东尼奥·迪亚斯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 被尊为“民族诗人”。阿尔瓦雷斯·德·阿塞维多(1831—1852)的诗篇则流露了明显的忧郁感伤。若阿金·曼努埃尔·德·马塞多(1820—1882)于1848 年创作了巴西民族小说《褐色女郎》。若泽·德·阿伦卡尔(1829—1877) 写作的小说广泛涉及到了巴西的历史和现状。他的以印第安人生活为题材的

《瓜拉尼人》、《伊拉塞玛》和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女主人》等,是巴西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作品。

此外,在智利,在委内瑞拉,以至在尚未获得民族独立的古巴,浪漫主义文学也各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