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这种现实主义文学“是 19 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①。它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及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并在唯物反映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整套以“真实地摹写现实”②和使文学成为“生活的教科书”③的唯物主义

① 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298 页。

② 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别斯基选集》第 2 卷,时代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416 页。

创作原则。较之过去的文艺,它的基本特征是:不迴避现实矛盾和醉心非凡题材,而是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和无情批判统治阶级的丑恶灵魂;不满足于表现一个家庭或一个社会的侧面,而是力求广泛地表现复杂矛盾的整个社会和时代;不专注伟大、非凡人物的业绩,而是满怀激情地描写普通人的生活遭遇;不把人物或环境当作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或作者主观感情的外化,而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④。它在内容上重真实、合理,手法上重叙述、描绘,创作上重遵循法规和使

人信服。人物性格要求个性化,人物与作者的关系要求客体化,人物与读者的关系则要求深层化。此外,在典型化手段,如景物描写、肖像刻画、心理分析、情节结构、人物语言、讽刺手法⋯⋯等方面,也都达到了此前艺术表现的顶峰。不过,由于作家们大都站在既反对大资产阶级又不了解无产阶级的中小资产阶级立场,且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作为批判的思想武器,因而他们在深入揭露社会弊端时,又大力宣扬阶级调和、人性向善、博爱忍耐等思想主张;在无情批判统治者的丑恶灵魂时,又无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同情小资产阶级主人公的个人奋斗;当其意识到社会改良之不可能实现时,他们还往往在作品中表现出悲观宿命思想。即使在艺术描写上,他们也常在描写环境时,只强调环境对人物的机械直观影响,看不到人物对环境的能动改造作用;在描写人物性格时,则常立足于“善”与“恶” 或“人性”与“兽性”的斗争,难以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阶级、历史根源。因此,我们对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应象对待以前的其他文学一样,既充分肯定其历史进步作用和现实积极意义,也清醒认识到它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