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废奴文学

独立战争以后,美国北部建立了以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民主政治;然而,南部却一直维持着延续了两百多年的蓄奴制度。蓄奴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特殊产物,本身充满了野蛮、血腥和罪恶。它虽然一度通过榨取奴隶的无偿劳动为奴隶主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根本对立的,代表了历史进步的反动。到 19 世纪中期, 蓄奴制度已经成为窒息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北部与南部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从 30 年代开始,北部发起了著名的废奴运动,其声势和规模不断扩大,动摇了南部蓄奴制度的根基。60 年代南北战争的爆发,以及蓄奴制度的彻底废除,都直接与废奴运动相关。作为一个重要的侧翼,废奴文学在废奴运动中产生着广泛影响。

废奴运动赢得了许多富于正义感和民主精神的浪漫主义作家的积极支持。像布莱恩特、爱默生、朗费罗、梭罗、罗威尔、惠特曼等都创作过关怀黑奴命运、谴责蓄奴制度的作品。朗费罗在组诗《奴役篇》中,不仅深情地描述了黑人的苦难,而且预见到了蓄奴制度的灭亡。他的《警告》一诗,将受奴役的黑人比喻成了《圣经·旧约》所写到的英雄参孙:“我们国土上也有个不幸的瞎参孙,/臂力被剪除,戴上了铁锁钢镣;/在残忍的宴会,他也会奋不顾身,/举起臂,把这个国家的支柱动摇,/一举把我们宽广的特权殿宇,/变成一堆破碎的瓦砾和废墟!”号召人们奋起为推翻蓄奴制度而斗争, 更是惠特曼《草叶集》中的基本主题之一。

废奴文学的主要作家有惠蒂埃(1807—1892)、希尔德烈斯(1807—1865) 和斯陀夫人(181—1896)。诗人惠蒂埃是废奴运动的坚定战士,他先后出版过《在废奴问题进展过程中写的诗》、《自由的声音》、《内战时期及其他》等诗集,记录了废奴运动的斗争历程,并对残忍的蓄奴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抗

议。希尔德烈斯在 30 年代就写作了长篇小说《白奴》,以一个混血奴隶的苦难遭遇为线索,控诉了奴隶主的凶残无耻,赞颂了奴隶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斯陀夫人曾被林肯总统称作“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她写作于 1852 年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废奴文学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小说主要表现老黑奴汤姆的悲惨命运:他自幼侍奉主人,忠心耿耿,在劳碌中度过了大半生的岁月,然而当表面仁慈的主人股票投机失败后,却无情地将他卖掉抵债;他先是被卖到城里,给第二个主人当车夫;不久以后,新主人死去, 他又被卖到了最南部的种植园;在这里,他受尽残酷的虐待,但却本着基督教的宽恕信条逆来顺受,最后竟被鞭打致死。斯陀夫人在汤姆这一形象中, 寄寓了对黑人奴隶的由衷崇敬和深切同情,也寄寓了对违反人性的蓄奴制度的血泪控诉。同时,小说还以一定的笔墨刻画了女奴隶伊莱扎与其丈夫乔治的形象。伊莱扎不甘心忍受压迫,在儿子将被卖掉的前夜,勇敢地带着儿子冒险跳过河流上浮动的冰块逃走,并最终逃脱了奴隶贩子的追捕到达北部, 获得了自由。乔治更具有争取自由的自觉信念,并敢于拿起枪来进行斗争。小说透过他们,预示了广大奴隶的觉醒。《汤姆叔叔的小屋》虽然存在着过分美化基督教宽恕与顺从教义的弊病,仍不失为一部闪烁着人道光辉的优秀作品。它有着确凿的现实根据,并采用了写实的方法,可以说是美国文学中较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为废奴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非常可贵的是,一些已经摆脱了奴役或正在受着奴役的黑人,也拿起笔进行写作,扩大了废奴文学的声势。奴隶出身的诗人霍顿(1817—1895)曾在《自由与奴役》一诗中发出质问:“啊!难道我为此而生,/注定要戴着奴隶的桎梏?/经受着压迫、辛苦和悲痛,/剥夺了一切天赐的幸福?”诗人惠特菲尔德(1823—1878)在他唯一的诗集《美国及其他》中,揭露了一面以民主、自由自我标榜,一面又容忍蓄奴制度的美国式的虚伪。女诗人哈珀(1825

—1911)则经常在群众大会上朗诵自己的诗作,抨击蓄奴制度,向往自由生活。布朗(1816?—1884)的长篇小说《克洛泰尔》与德兰尼(1812—1885) 的长篇小说《勃莱克》都以黑人奴隶的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为题材,倾向性十分明显。道格拉斯(1817—1895)原是逃亡奴隶,后来成为著名的黑人领袖。他的《自传》不仅真实地叙述了一个奴隶的亲身经历,而且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废奴文学为推翻蓄奴制度做出了直接的贡献,是 19 世纪中期美国文学不应忽视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