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欧洲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的源流和特征
-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789 年,法国爆发了威震全欧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相继掀起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法国大革命虽彻底推翻了统治法国达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但革命成果却很快被保守的大资产阶级篡夺;拿破仑专政后期又把反封建围剿变成了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以致 1819 年拿破仑侵俄失败后,以俄、奥、普为首
的封建“神圣同盟”,在英国的支持下,竟于 1815 年在法国建立了波旁封建复辟王朝。英、德、俄等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波兰等国的资产阶级民族解放斗争,也先后被“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下去。不过,革命烈火并未被完全扑灭。到 1830 年,法国又掀起了反封建复辟的资产阶级七月革命。
这种动荡的政治局面,完全粉碎了启蒙学者所应许的华美约言,而英、法等国在“理性的胜利”中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于是,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的唯心主义哲学和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主张用和平手段改良社会,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便应运而成了这时期社会的意识主流。表现在文艺思想上,则是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和艺术法则的摒弃以及对柏拉图“灵感说”的肯定。这样,在继承 18 世纪末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文学(如感伤主义)的基础上,浪漫主义文学便作为这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而蓬勃发展起来。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感说”。柏拉图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出发, 认为理念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永恒实体,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摹本” 或“影子”,文艺更是“摹本的摹本”或“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①,只有颂神诗人凭灵感发而为诗,才能传达真理。这便给文艺创作的主观想象和自由抒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不仅在古罗马时期,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洛斯的丰富和发展,到 16 世纪已大体形成了一套以“灵感说”为指导思想的重理想、激情、象征、巧合和惊奇效果的创作方法。到18 世纪,在德国古典哲学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它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反理性权威、宫廷倾向和僵化法则的艺术手段。因此,1789 年后它跃居欧洲文坛的主流,便成了欧洲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