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之一:按国际标准衡量和分析国内经济
第一项内容,按国际通用标准,改革我国的统计和财务,把自己置于与国际经济可比的地位,在数学上叫做“可通分”;这样一比,就比出了许多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 1992 年,美国说对中国贸易有 183 亿美元逆差, 它是按出口产品的原产地原则,把中国大陆经香港转口到美国的出口商品也算做中国的出口;而我国宣布对美国有几十亿美元逆差,双方差距极大。美国依此为由把中国列入制裁的对象。
——我国人民币在换算成美元时,有多种标准。按牌价汇率是 1 美元等
于 5.8 元,按调剂价算是 8.8 元。美国兰德公司按实行购买力算,说 1 美元
只相当于 1.2 元人民币,这样,我国的经济数字折成美元,就大得不得了。人均 GNP 达到 1500 美元,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不能享受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
我国国有企业潜亏很大,估计在资产的 1/3 左右。按国际标准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以后,在 10 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
改变了会计基本等式:原来是:资金运用=资金来源,是静态的。现筹资来源多样化了,商业信用和票据业务发展,不能反映企业的投资人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故改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采用复式借贷记帐法。
-
突破了专款专用原则,让企业自主理财。
-
建立了资本保全原则。
-
改革了成本计算方法,全部成本改为制造成本法。
-
规范了利润分配办法。
-
改革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允许加速折旧。
-
长期投资分别采取成本法或权益法。
-
适度地考虑了谨慎性原则。
-
建立了新的财务报告制度。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行,国营企业潜亏暴露,亏损成为资产的 2/3。
——我国公布的财政赤字,1989 年是 95 亿元,如果按国际标准,把国内外债务也算进去,就扩大为 375 亿元。
——我国规定的小康标准,是国民经济在本世纪末翻一番——按人民币算,是可以超过的。但是,人均国民收入 800 美元,按当时汇率,就很难达到,因为人民币每年贬值 10—15%,比经济增长速度还要高, 10 年来,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一直停留在人均 300 美元的水平上。为自圆其说,有人说应
该按 1982 年汇率,1 美元等于 3.2 元不变汇率折算。——很明显,按什么汇率折算,我国经济实力大不一样。
第二项内容,是吸收国际先进和通用的法则作为参照,分析和制订我国的发展战略。
——1987 年,日本企划厅提出“综合国力”的概念,我国专家用于本国研究,提出:国力是—综合概念,包括近期的经济力,远期的教育力;物质的经济力,自然力,精神型的精神力,政治力;等等。结论是:我国不能只在 GNP 上做文章,而应该全面地从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法制、民主政治、国民素质等等在内的综合国力上赶超发达国家。
——美国专家王绍光提出“国家能力”的概念,指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包括汲取财政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与我国学者胡鞍钢合作,研究了中国国家能力降低的问题,财政收入占 GNP 比重,只占 15%,预计到 2000 年,只占 11.7%,成为世界最低国家之一。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由 2/5 下降到 1/3。中央政府成为“弱政府”。
——有人借鉴国际比较方法,对社会发展程度打分,中国 1987 年,社会发展总水平居世界第 70 位;人均 GNP 第 102;社会结构指标第 96;人口素质特别是寿命第 57;但是其中公共教育支出第 9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生活质量第 43,高于中等水平国家。从中可以看出问题,中国福利相对于生产和教育,是太高了。
第三项内容:在各方面尽量采用国际标准,衡量和改进经济社会状况。比如国际质量标准,进出口通用规则,商检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与污
染标准,安全标准,健康标准等等。有许多标准我们达不到,需要付出很大的资金和努力。
在法律方面,应适用国际法准则,解决国内与国际的法律冲突问题。参加国际组织,按国际公认的程序进行仲裁和调解。在更大的范围内,应参照国际惯例,进行经济活动。
目前上海、广州已经正式加入了国际比较。我们把统一统计财务指标作为接轨第一项,是为了强调标准和程序的划一,确立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先有比较,才能鉴别,才能学习和发展。全面修正比较标准,说明我国要与国际一般水平和先进水平进行全面的比较,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接轨。
引进国际通行的、有权威的评估、审计、会计、律师、公证、咨询机构, 对于迅速建立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信誉和公正,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国基本上没有开放,应该随着复关开放第三产业,大量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