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数字“小游戏”

既然我们已经谈到了国际收支平衡表,那么顺便来谈谈统计问题。

研究经济学,数字统计是基本功之一,国内外的统计方法往往有差距, 国内的统计又十分不完整、不准确,要搞清楚,有时候并不容易。试举几例:

——我国进口数字,有两种口径。一个是经贸部数字,一个是海关数字。经贸部数字每年比海关数字要少 100 多亿美元。原因是,经贸部只统计进口以后,向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而海关是按照入海关的登记,只要入了海关, 不管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加工之后再出口,都算做进口。因此,每年 100 多亿美元的加工出口,都计算为进口。这显然是高估了我国的进口。但是我们对外是愿意公布海关数字的,以免国际上说我们出口太多,进口太少。

——我国与美国的贸易,美国方面一直鼓吹对中国予以制裁,因为每年对美国贸易顺差 100 亿美元;而我国数字,对美贸易不仅没有顺差,而且有

逆差。这 100 多亿美元的出口,是经过香港向美国出口的。大陆商品经过香港出口美国,究竟算做中国向美国出口,还是算做香港向美国出口,成为争议问题。1997 年回收香港后,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关税区,仍旧是独立进行统计,问题还是有争议的,当然根本问题不在统计,而在中美双方的利益和政治关系。

——我国 1992 年的外汇储备,有两种数字,一说是 200 亿美元,这是指

国家可以动用的外汇;一说是 400 亿美元,包括了中国银行的外汇头寸。

——我国 1993 年的外贸情况,公布为 120 亿美元的逆差,即进口比出口

多 120 亿美元;实际上,外汇储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是因为外

资大量进入中国。在数百亿美元的进口中,有 160 亿是外国直接投资,即外国企业以设备进口做投资,虽然记为进口,但是中国方面没有支付现汇。这样,在进口帐上多记了 120 亿美元,但是在资本输入帐上,又多了 160 亿美

元。所以在贸易项目是逆差 120 亿美元,而在总的国际收支上,反而是 40 亿美元的顺差。

——按照不同的方法计算的人民币汇率,相差 7 倍之多,成为国际级的大争议。本书将在第六章人民币预测中,结合汇率理论详细分析。

——对于中国关税的估计: 1992 年以前按照算术平均数计算的关税是36%,按照几何平均数计算的关税是 22.5%,后者是以实际进口数量为权数,分别乘以名义关税率计算出来的,反映了我国实际关税的征收情况。但是中国存在名义繁多的减免税措施,在行政主管机构和海关行政领导人手中掌握着减免关税的权力,每年正式批准减免的关税,估计占名义关税的一半。1992 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失控和腐败更加严重,这一年进口数量最大,据海

关统计是 806 亿美元,减去“三来一补”等在国内加工后又出口的部分,真

正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额,估计是 650 亿美元,按当期 1: 5.8 汇率换

算为人民币,是 3770 亿。1992 年海关征收关税 270 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最高水平,实际征收的关税率是 7%(270 除以 3770)。如果将大约 100 亿美元走私算上,进口总额是 750 亿美元,换算为 4350 亿人民币,以 270 亿除以4350,关税率是 6%。如果把走私的 100 亿美元按照 20%的关税率计算,应该征收 116 亿人民币的关税,逃掉的关税相当于征收的 42%。这样的统计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对估计“复关对于中国的影响”这样的大问题,显然可以提供重要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