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观金融稳定是市场导向改革的必要条件

    1. 驳“改革引起通货膨胀论”

为通货膨胀辩护的第三种观点,是说改革需要通货膨胀。

据有关专家计算,价格结构性改革,使物价每年上升 3 个百分点;缓解

改革摩擦,需要增发货币,又是 3 个百分点,每年 6 个百分点的物价上升, 成为“改革成本”(楼继伟等 1994)。渐进改革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经济发展,缓和社会摩擦,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这也是为社会共识的。在 80 年代初期,物价管理部门估算,在保持宏观经济平衡的条件下,物价改

革成功将使物价总水平上升 70%。现在 15 年过去了,物价总水平上升了 200

%以上,价格结构反而重新扭曲。中国的物价上升幅度如果连续数年超过 10

%,甚至还要继续发展,就会使人对于这样的改革产生怀疑。 “改革成本说”只能适用于一次性的价格改革。在渐进改革下,农产品

提价,工业品不降价,价格总水平肯定提高,此时的价格提高,并不是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超过了流通的需要。价格结构性的调整,本身调高了物价,需要增发货币。经济货币化也是如此。这种货币增发, 并没有使货币量超过流通的需要,因此不是通货膨胀。只有那种追求高速增长,经银行透支而弥补财政赤字,或者搞信贷膨胀,才会导致通货膨胀。

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出现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只有一小部分是价格改革引起的,大部分是需求膨胀和垄断引起的,只不过在发行货币时分不清楚, 有人就以“改革需要”和“经济规律”为名,来为通货膨胀辩护。实际上,

中国价格改革早已经过了“价格调整促进物价总水平上升”的阶段,而进入“通货膨胀导致比价复归”的阶段。在农产品和基础产品向上调价,使价格结构趋于合理的时候,出现了连续的总需求膨胀,使得加工工业产品的价格以更炔的速度上升,重新拉开了工农业价格剪刀差,于是又需要再次提高农产品和基础产品价格。

通货膨胀不仅不能促进改革,反而破坏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1988 年的通货膨胀引起了社会的动乱,导致强力的社会整合,从而迫使改革的步伐放慢。1993 年底出现的粮价上涨,钢材期货价格飞涨,从 3000 元一吨上升到4000 元,零售物价上升 20%,迫使中央将稳定放在首位, 1994 年元旦社

论标题是“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到了 2 月初,中央就提出“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 20 字方针,在上半年实际上把稳定放在了第一位,除政治因素外,物价也是一个因素。下半年物价出人意外地连续高涨,迫使中央把经济工作的中心放在控制通货膨胀上,企业和银行改革都未取得重大进展。而且,物价上升越高,行政手段越多,这是一个规律。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会导致全面的经济管制,使得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逆转,这在许多国家都出现过。

通货膨胀对于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另一个不利之处,是破坏市场信号,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弗里德曼曾提出:“高通货膨胀导致高度变动的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高度不确定。”市场经济是以价格机制为调节供求关系的基础。一个混乱、不确定的价格体系是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

通货膨胀与经济的不确定性有直接的联系,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通货膨胀”,像有些人幻想的那样,把价格、工资、利率、汇率挂起钩来,实行法制化、公开化的通货膨胀,以补偿受害阶层,稳定居民心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只要出现,就一定是不稳定的,必然带来混乱的市场信号,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稳定。

1993 年以来,中国出现了 3000 亿元的投机资本,与混乱的价格信号、混乱的管理和政策、混乱的心理预期相结合,大大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李拉亚使用活期存款占定期存款的比重这一数字的增长,来反映居民对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意识的增强。这一比例在 60 年代保持在 0.2, 1988

年为 0.3, 1993 年为 0. 26,在 1993 年 6 月份经济秩序混乱最为严重时,

增加到 0. 29,宏观调控以后,到 1993 年底仍维持在 0. 26。

中国的改革发展到了今天,通货膨胀率已经连续 3 年维持在两位数的水平,极不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