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出现的最重要变化,就是出口刚性计划不再支配国内经济,外贸逐步成为国内总需求变动的产物。
在计划经济下,最重要的计划是出口创汇计划。出口计划是刚性的,年年上升的,不论国内总需求和国内外价格对比关系如何,国营外贸公司必须完成出口任务。只要完成了出口创汇计划,亏损多少,国家补贴多少。1990 年取消了出口财政补贴(当年是 120 亿人民币,出口 430 亿美元,平均计划内出口 1 美元,财政补贴 0,3 元);1994 年取消了外汇额度留成(也是一种出口补贴,按照留成比例 80%,额度价格 0.5 元计算,每出口:美元,额度补贴为 0.4 元);出口补贴的取消,使得全部出口成本要以汇率来补偿, 造成人民币汇率连年贬值。加上国内通货膨胀因素,形成了汇率贬值——物价上升的循环。
1992 年以来国内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进口,抬高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出口增长速度大大慢于进口的增长,1993 年出现了外贸 120 亿美元的逆差。实际上,进口中有 160 亿美元是外商直接投资,以进口名义计算,但
是国内没有付外汇。所以 1993 年国家外汇储备没有减少,保持在 190 亿美元的水平。
1994 年以来,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国内经济速度放慢,出口速度开始超
过进口速度,至 1994 年 8 月,出口在绝对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全年外贸可望出现顺差。其意义并不在于外汇收入的多少,而在于。
——我国外贸正在摆脱出口刚性计划的模式,进出口的多少,成为国内总需求变动的产物。整个国民经济将不再围绕出口服务,而是外贸为国内经济服务;国家将不再为出口的稳定增长而牺牲国内经济的稳定,而是要以外贸的不稳定来换取国内经济的稳定。
——指令性的出口计划已经取消,国营外贸公司的行为正在起变化,从不计代价完成出口任务,享受国家补贴,变为自负盈亏,根据经济效益决定出口还是内销。虽然对于所有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都规定了一定的出口任务, 但是并未规定一定要出口什么产品。有的企业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外汇,来抵补出口任务。而且,我国出口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新增部分主要是外贸企业和乡镇企业,是计划外的出口。计划内的出口下降到 30%,以后还会下降。外贸计划作用的下降,并不完全是计划部门本身的自愿改革的结果,而是我国出口大幅度增加,而且是体制外出口大量增加的结果。
——当外贸公司不再以计划而是以经济效益决定进出口的时候,价格一汇率的市场机制就成为外贸的主要调节机制。当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时就进口,反之就出口。这样必然大大提高进出口的效益,改变那种亏损性出口造成国民财富外流,国际上称为“出口贫困增长”的现象。
1994 年在外贸体制改革方面,还进行了以下实验:组建大型外贸集团;
扩大进出口权;公开拍卖 24 种出口许可证,包括园木、大蒜、苎麻纱、苎麻
球、胚布、甘草制品、蔺草及其制品、氟石块(粉)、棉漂布、轻重烧镁、人参、精干麻、蜂蜜等等。在我国的出口许可证共 138 种,其中被动配额 24 种。进口许可证数量更大。外贸改革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1995 年,鉴于国内外汇储备增加,物价高耸及国际的压力,扩大进口在所难免。
外贸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出口机制的改变,使得汇率脱离了计划经济补贴出口的财政性质,变为调节外贸的主要价格杠杆。此时汇率将不再取决于出口成本,而是取决于外汇供求关系,背后是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国内通货膨胀状况。财政对于出口的补贴向汇率的释放已经完毕,汇率不再具有连续贬值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