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贬值与价格弹性

汇率变化对于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

我们主要研究国际收支逆差对于经济的影响,顺差的影响是相反的,可以简略。

货币贬值,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贬值降低了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值,使出口上升,进口下降,国内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外国旅游者和投资者手中的美元,其购买力提高,刺激消费,从而促进了本国外汇收支由逆差转变为顺差。

贬值促进出口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楚。

一个出口商,从中国购买出口商品,假设价格是 10 元人民币,他需要向

银行借钱,收购国内产品。出口到美国后,收入 1 美元,就是说,他的“换

汇成本”是 10 元人民币——就是说,他每创汇 1 美元,要花 10 元人民币。他是否亏损,要取决于汇率是多少。

如果汇率是 1 美元等于 8 元人民币,那么出口商把 1 美元卖给中国银行

时,可以得到 8 元人民币——他是亏损的,不可能继续出口这种商品。国家如果想要出口这种商品,或者给予补贴,或者把汇率贬值到 1:10,此时, 换汇成本在 10 元以下的商品全部可以出口了。中国的出口,在汇率贬值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这种汇率贬值,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以促进出口数量的增加的情况,是一般的宏观经济规律。在研究这种规律时,我们没有涉及微观基础对于宏观的影响,在这个“降价能够促进销售”的结论上,我们是有前提的, 这就是假定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大于 1。

当我们把希腊字母“得尔塔”,引进分析时,就已经超过了纯粹宏观的范围,接触到了微观方面的问题。“得尔塔”是增量的意思,两个增量之比叫做弹性。只有当弹性大于 1 的时候,许多宏观规律才能够正常地发挥,如果弹性小于 1,规律就起相反的作用。

弹性有许多种,我们在这里主要接触需求对于价格的弹性问题。

需求对于价格的弹性=购买数量变动%/价格变动%汇率贬值,意味着出口商品降价出售。比如电视机,当每台 10000 元的时候,销售 1000 台,总收

入是 10000×1000=10000000 元。

如果降价 10%,每台 9000 元,每台首先损失 1000 元,降低的结果,至少要扩大销售 10%的数量,即销售 1100 台,才能补偿降价的损失,此时的销售额是:

9000 元/台×1100 台=9900000 元

而价格弹性是 10%/10%=1

如果要继续赚钱,就只有扩大销售量,即销售数量扩大的幅度,超过降价的幅度,这时价格弹性,就大于 1。比如销售量扩大 20%,即在 9000 元价格上销售 1200 台,此时,销售量增加所获得的利润超过了降价的损失:

9000 元/台×1200 台=10800000 元

价格弹性是:(销售量增加比例)20%/(价格变动比例)10%=2

结论是,降价(在对外贸易中是汇率贬值),只有在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大于 1 时,才能够促进出口。

在宏观分析中引进微观结构,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对于宏观政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生产结构先进,价格弹性必然是高的,因为只有加工产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其销售量的变化才与价格变化关系密切,一台彩电或录相机, 其价格弹性一定比一斤粮食的高。粮食这类生活必需品,无论价格高低,消费量变化不大。无论是 1 元 1 斤还是 100 元 1 斤,人们总是吃进相同的粮食。所以价格弹性的高低,是区别计划管理范围的一个标志。价格弹性高的,宜于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由定价,随时调整,以及时调节生产和销售。价格弹性低的,由于对于调节销售和生产作用不大,宜于由政府定价,保证价格基本稳定。

引进价格弹性以后,货币贬值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就和价格弹性的高低有关系。

——当价格弹性大于 1 的时候,货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国外旅游和投资,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变逆差为顺差;

——当价格弹性等于 1 的时候,货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数量,但是不能促进出口额,即以货币表示的出口数量;货币贬值对于改善国际收支,没有多大的作用,是否实行贬值,要根据其它因素确定,比如国内产品积压,就可以实行贬值,如果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商品紧张,就不必贬值,以鼓励商品内销;

——当价格弹性小于 1 的时候,货币贬值不仅不能扩大出口,反而减少出口收入,此时贬值,不如不贬值。

上面所加入的只是出口价格弹性对于汇率变化过程中的其它影响因素, 还有许多,比如进口价格弹性、供给弹性等等。经济结构、经济效率、企业素质等等,都会对宏观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但是在分析汇率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的时候,还是遵循抽象方法,把它当作宏观控制问题来谈,其中必然有许多假定,比如假定价格弹性大于 1,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