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敌情

《孙子兵法》(用间篇)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 知敌之情者也。”《黄石公三略》也说:“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这虽然讲的是打仗,但这个“先知敌情”的原则同样适合于企业竞争。

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必须以情报输入为先导,没有情报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因为如果情况不明,决策者就等于是瞎子、聋子,是无法做好决策的。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及时掌握了准确而又足够的情报,它就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如今,竞争情报的搜集,已成为经营者制定正确决策、赢取顾客的法宝。

掌握敌情可以深入了解敌我态势,拟定有效策略,以便制敌机先。情报是资源,情报是财富。情报是企业竞争必不可少的依据。要竞争有术,首先要决策有术。而要决策有术,就一定要有可靠的情报。实践证明,经营者最难的不是做决策,而是掌握合适的情报。情况一旦清楚,作决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企业进行决策时必须“知彼”。由于“彼”——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各种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决策及实施, 因此,睁大眼睛看行情,竖起耳朵听动静,多方设法了解环境,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成为经营成功企业决策的关键。对于情报,要求真、全、快,即准确、全面、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使情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要从竞争中获利,要“知”些什么呢?概括而言,就“己”来说, 是本公司的人、财、物、技术及其组合情况;对于“彼”来说,除了对方的竞争实务外,还有其竞争的态势(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行销走势等)、竞争的策略等。还需要知道国家的政策、法令、市场需求的状况、消费趋势等等。

日本新力公司大贺则尾在 1982 年 9 月 5 日接任总裁时说:“作为一家公司的总裁,我在做出任何一项决定之前,一定要尽量掌握世界政治、经济情况,并且一定要把这些情况加以消化,明白它们的动向。”因为他有这种先知敌情、制胜如神的认识,随时掌握世界政经动态,难怪新力公司的发展会令世人咋舌。

企业经营者要知敌情,也就是要知彼,要获得有关外界环境的资料,可以应用三种可能的方式(或技巧):

一、情报搜集

企业高级主管往往经由口头的和书面的方式,获得有关外界环境的情报。所谓口头的情报,是指听来的消息,这种方法可能是非正式的,也可能是正式的,正式的口头情报往往是在会议中所听到的。口头情报的来源有:

(一)广播、电视等媒体。

(二)企业中的其他员工,包括当事人的下属、同事和上司。

(三)外界其他企业,包括:

  1. 客户。

  2. 行销渠道中的人士,如批发商、零售商及推销员。

  3. 供应商。

  4. 竞争厂商及其员工。

  5. 金融界人士。

  6. 管理顾问。

  7. 政府或学术机构的座谈会。

至于书面的情报,是指阅读得来的消息。这些书面情报的来源有:

(一)报纸、杂志。

(二)专业书籍。

(三)学术机构的研究论文或报告。

(四)产业调查报告。

(五)征信调查报告。

(六)商会刊物与名录。

(七)政府机关的出版品。

(八)采购指南。二、产业间谍

产业间谍的运用,主要在搜集有关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的资料。企业高层主管(或高层主管暗中指使下的中级经理)雇用人员来窃取产业中的机密。所雇用的间谍可能是竞争者的员工,或是竞争者的供应商或客户,也可能是“专业”的产业间谍。

三、预测模式

第三种技巧是正式的预测模式。预测的对象可以是在任何与公司未来前途有关的事项:技术、人口、市场,以及其他各种因素。

在今日高度竞争的商场,对急于开创业务机会的企业而言,如何搜集合乎企业经营目的的情报,并加以整理、分析、评估,已成为竞争与生存的必要条件。尤其是经营者,为了组织的活性化,更必须亲自参与情报系统的计划、设计及执行,以求组织的健全发展,并求在知敌上掌握先机。

谈到收集情报以及知敌而胜敌,莫过于日本综合商社了。综合商社的情报网分布全世界各地,全天候 24 小时运作,数量庞大的情报量是日本商人战胜世界各地决策的利器。日本九大商社每日搜集的情报量,如果用一整张《纽约时报》为单位,每一天从全球各地搜集的情报,足足有 6000 版以上的《纽约时报》的情报量。这种搜集情报的能力,已超过日本政府机构以及各种通讯社,难怪日本商人料敌、胜敌,“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枪一弹,已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你的公司设有“敌情部门”(你要另外取名字也可以)吗?商场如战场, 你必须全盘掌握竞争对手的情报,洞悉敌人的企图、部署、目标、策略和缺点。用兵打仗如果没有敌人的正确情报,无法对状况下判断,就好像瞎子打仗;同样地,在商场的竞争中,公司要生存,就必须全盘掌握敌情。

话虽如此,放眼今天的商场,真能做到留心收集竞争对手资讯,充分掌握敌情的,却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公司都是误打误撞,如果侥幸取胜,就像瞎猫碰到死耗子,不知道每个企业都要求“敌情部门”的道理;

当然,我讲的不是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游戏,但事实上,如果每位员工能对竞争者提高警觉,那也和中情局的运作方式相去不远。

“敌情部门”的成员必须包括专职的成员,或兼有其他职务的主管。工作重点包括掌握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策略和意图,同时了解我方的资产和作战能力。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司就可以免受敌人突袭之苦。60 年代,哈罗尔推出“配方 409”,进入喷射式清洁剂市场,到了 1976 年,哈罗尔几乎占有喷射

式清洁剂一半的市场。哈罗尔的成功引起宝碱公司眼红,意图分食市场大饼, 打算推出名为“惊奇”的产品,以介入市场。宝碱决定在丹佛市先行试销, 哈罗尔知道这个消息后,就立即停止一切广告和促销活动,并不再主动补货。哈罗尔用空城计诱敌果然奏效,“惊奇”的试销反应十分良好。

趁着宝碱忙着筹备“惊奇”上市活动的空档。哈罗尔就把 16 盎司装和半磅装的“配方 409”,合并以 1.48 元的促销价出售。同时,哈罗尔以大量广告推广这项削价促销活动,结果因为促销成功,消费者大量采购,造成市场的饱和。等到宝碱开始发动行销攻势,正式推出“惊奇”时,市场容量所剩无几。唯一的购买者是新使用者,但需求量有限。结果宝碱推出“惊奇”的行动一败涂地,黯然退出喷射式清洁剂市场。

所以,“敌情部门”不只是消极的防御,还能帮助公司缔造胜利。约翰·葛拉布是洁木营造公司的负责人,他时常问公司客户——一些建筑公司、竞争对手的缺点是什么。他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卡车破旧、工人态度不好,而且粗心大意,时常一脚把泥巴踩进屋里。

为了争取一桩大宗生意,葛拉布于是买了一部新卡车,并且整理得非常干净,每位领班都穿夹克、打领带,员工则温文有礼,在进入客户屋子以前, 会先用护垫把地毯盖起来。两年内,该公司的平均营业额从 20 万美元跳升到

100 万,增加了 4 倍之多。

哈佛大学教授麦可·波特建议,搜集对手情报时,应着重四方面:

(一)目标:对手对你的动作反应如何?是优游自在、焦虑还是警觉?

(二)假设:找出竞争者对他们自己、对经济局势、对业界其他公司的看法。这点可以显示出对手做决策时考虑的基准点是什么。

(三)策略:他们打算维持现有的地位,还是向市场上的竞争者挑战? 作出应对的方法。

(四)能力:衡量竞争者的优缺点,包括产品、渠道、行销、研究、成本、财务、生产设备和管理能力。这类资讯可以激发你防守和进攻的机会。不用担心从哪里着手,事实上你已经拥有很好的情报网络。公司销售部

门已和公司以外的世界维持很好的关系。只要教导他们如何取得、过滤、衡量他们得自供应商或客户的资料即可。此外,你还可以和对手已离职或被开除的主管谈谈。当然,如果你买了竞争者的股票,所有公司情况和股东报告自然会源源不绝寄至你的手上来。

最后,维持公司竞争力最好的方式之一,是模拟“企业作战游戏”:由“敌情部门”模拟攻击公司的方式,再拟定对应策略。

意大利有句俗语说得好:“即使敌人像只老鼠,也要把它当做大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