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战之计

一、偷梁换柱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今译:多次变动它的阵容,暗中抽换它的主力,等待它自趋失败,然后乘机控制或吞并它。这就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大国的运行一样。

“偷梁换柱”之计,与“偷天换日”、“偷龙转凤”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点都在一个“偷”字。不论任何事情,涉及“偷”字,就绝不是正正当当的、要是以正当手段获得,就不能叫做“偷”。

章回小说《官场现形记》描写了一个盗卖安徽省矿权的官名叫尹子崇, 靠着老丈人的势力,把全省的矿权全部卖了 200 万两银子,他的老丈人就是清朝的徐大军机。购买矿权的是洋人,洋人不相信尹子崇有这个权力可以出卖全省的矿权,一定要徐大军机在合约上签字。尹子崇也没有把握叫他的老丈人在合约上签字,便勾结他的小舅子,再串通一个和尚,到时候让老丈人到庙里去逛,然后由和尚介绍外国王爷,就是那购买矿权的洋人。相见之后, 就在一处吃饭,席间,不说购买矿权签合约的事,却说洋人喜欢徐大军机的字,请徐大军机签名留念,徐大军机不疑有他,就在洋人拿出的洋纸上签名, 这张洋纸上布满了洋字,洋人找了一个空白地方让徐大军机签名,他签过一份,再签一份,说是带回国做纪念品,办完了签字手续,洋人欣然告辞而去。安徽省的矿权,就在几个人的“偷梁换柱”妙计之下,拱手让给了洋人。

凡是欺上瞒下的事情,或是盗弄政权,可以说是“偷梁换柱”;利用卑鄙手段,把真品换成次品,拿假货冒充,欺骗别人,也是“偷梁换柱”。

从道德观点而论,“偷梁换柱”是见不得天日的九流手段,但兵不厌诈, 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二、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今译:强大慑服弱小的。要用警告的办法诱导他。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使用果敢手段,可以使人敬服。

“指桑骂槐”,也就是一般俗话所说“指着和尚骂秃驴”的意思相同, 是迂回揭人短处,达到内心泄忿。这是对和自己有关,而又不能不骂的人, 但又在不便公开骂的环境里,要排泄胸中的愤懑,借着一件事物或无中生有的事,转弯抹角地骂,表面上骂的是事物,骨子里是骂人。

这种方法也是一种骂人的艺术。骂人,有文骂和武骂两种,大抵笔底风云,唇枪舌剑的属于文骂;拍台击桌,怒目瞪眉的则属武骂,而“指桑骂槐” 的又是文骂中的武骂。它不作正面的冲突,而是旁敲侧击的方式,介于批评与谩骂之间,其态度没有批评那种冷静,也不像漫骂那般泼辣;就算是骂, 也骂得很高明,不是直接指名道姓的尖酸刻薄话,纵使会令人听了咬牙切齿, 却又抓不到反击的把柄。

“指桑骂槐”的方法,有皮里阳秋、话中有话、意在言外、借古讥今、明褒暗贬、绵里藏针,最常见于比较性的广告中,拐弯抹角,点到为止,可以使尴尬场面艺术化。

三、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今译:宁可装作糊涂而不行动,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筹划而

不露声色,就像雷电在冬季蓄而未发一样。 “假痴不癫”是“大智若愚”的同义语。外表好像茫然无知,其实什么

都很清楚。假装痴傻,实际上是判断时机,或是伺机而动。

《孙子兵法》形篇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战机未成熟的时候,只是待机,装成痴呆的样子。如果心粗气傲地采取行动,不只是暴露战机,而且错误的行动会招致人疑惑。因此,装傻的人可取胜,轻举妄动的人必定失败。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表面上装聋作哑,装痴卖傻,貌似碌碌无为,庸懦混生,内心却明如镜,清如水,藏机不露,以退为进。这是欺骗、麻痹敌人,后发制人的一种计谋。

四、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今译:故意暴露破绽,给敌人方便条件,引诱对方深入我方,然后切断

对方的前应和后援,使对方陷入我方预设的陷阱。这就如《易经》噬嗑卦中说的,咬坚硬的东西而伤了牙齿一样,敌人为贪求不应得的利益,必招致后患。

“上屋抽梯”是让人进入圈套,然后让其受制,是一种整人的策略。说得明白点,也就是说做好了陷阱让别人去钻,别人进入陷阱之后,便堵塞了他的退路,使他进退维谷。

使用“上屋抽梯”之计,是一种欺诈的手段,让别人沿着扶梯爬上屋顶, 自己却在下面把梯子拿掉,爬上屋顶的人除了冒着九死一生往下跳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本计的重要关键是,以微小利益来引诱敌人上当。所以,必先展示可用之“梯”,否则不易成功。这不只是兵法中常用,在日常生活中,误入楼上后被拆掉楼梯,陷入进退维谷之地也颇常见。例如,以稳赚不赔的企业,诱人投资,并言明短期间给予高额利息,或暗中勾结金融机构做不正当融资, 等到出资、融资完成后,便说经商失败,暂不还息,并请对方再给予融资, 被害者为防损失扩大,于是再给贷款,这无异自掘坟墓,也就是本计所说, 已上了楼而无法下楼的例子。

其次,是以“上屋抽梯”的计谋,来对付不利于己的人,以夺取实权。例如将某人“架空”,或明升暗降,而夺取他的实权,这便是逼其上楼,抽掉其梯的计策。

五、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今译: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鸿雁高飞,横空列阵,凭着羽毛丰满的双翼助长气势。

本来不开花的树也可以让它开花。把漂亮的人造花装饰在树枝上的话, 粗心的客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以巧妙逼真的手法,配合整体的运作,使美丽的花瓣,从树枝上洒落在地面的情景,会大放异彩。把精锐的部队配置在友军旁,可以壮大军势,威吓敌人。

“树上开花”之计,是造成对方幻觉,诱其走进死巷,等到对方发觉, 为时已晚。“树上开花”之计,好像是“无中生有”,却跟“无中生有”不尽相同,原因是“无中生有”凭空造谣,“树上开花”却是造成一种影像,

这种影像在人的心目中是有些可能的情形,于是随着该一影像行动,刚好中计。

自古以来,斗智的行动,往往在一瞬间形成,立刻付诸实施,而能够万无一失,以“树上开花”之计而论,瞬间形成的都能生效。。

百货公司或是零售商店,在商品滞销的时候,常常利用折扣战来推销货物。不过,并不是指全面打折的方式,而是选择一部分货品,确实地削价出售,来吸引顾客上门,因而带动了所有商品的促销。这就相当于军队之中, 有先锋部队和一般部队的区分一样,削价的商品相当于先锋部队。这就是“树上开花”的实例。

六、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今译:如果有了间隙,就要马上趁机掌握敌人的首脑或要害,巧妙而顺序的渐进最为重要。

“反客为主”之计,就是利用劣势反扑,挽回被动主攻。它的同义词是“暄宾夺主”。“喧宾夺主”的解释,单看“喧”及“夺”字,就大概可知是什么事了。其意即是,宾客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一切要受主人的摆布, 这是礼貌上的不成文原则;若是反过来,客人居然居于支配地位,做了主人, 要主人听客人的命令,那就是主权旁落,坦白地说,就是主权被夺,主人反做了傀儡,而客人反做了控制环境的主人,此即谓“喧宾夺主”。

“反客为主”是争取主动地位,以往被控制的,如今一下争取主动,敌我双方的形势立刻改变,也就因此而控制对方,使对方受到自己的压抑。在双方竞争中是最高的原则,能主动就能控制大局,被动则始终任人摆布。在敌众我寡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势中,争取主动是必要的,因为掌握主动就意味着掌握了胜利的关键。

“反客为主”,换句话说,就是反控制。争取主动,也就是占上风,能占上风,才可以为所欲为。在双方竞争中,主与客的分别在于主动与被动之间。总之,能控制别人的就是主,被控制的一方就是客,能在被控制的情况下争取到主动控制别人,就是“反客为主”。

不论具有多大才能的“客”,都不能立即转为“主”,必须审时度势, 伺机行动,要经过以下的步骤:(一)首先争取客位;(二)找出主人的弱点;(三)开始行动;(四)掌握大权;(五)变成主人;(六)巩固权力。最重要的一点,在居于客位,也就是处于被动的时候,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必须隐忍自动,等待时机。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大都经过这种过程。

但是,如果“主者”贤明,以“客”为“客”,先发制人,自无“反客为主”。反之“客”者才能优于“主”时,才有成主的可能,若是在机智、灵敏的经营者之下,即便策反也将在实现阴谋之前,反被摘除、利用、并驱逐门外。

兵法中有所谓以少胜多,以寡击众,以弱制强。商战之中,四两拨千斤, 小鱼吃大鱼的事,也屡见不鲜。成败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化被动为主动,只要能争取到主动,反客为主,就已抢得先机,成功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