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换心与寻求共鸣。

一位“老三届”在历经磨难——上山下乡、回城待业、到工厂当学徒后, 终于通过自学历尽艰辛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接着又考取了研究生。但是年近不惑之年的他在毕业后发现自己又面临了以前回城待业的窘境:没有单位愿意招用他。

四处碰壁之后他开始动脑筋了。他发现附近一家公司的规模和效益相当

不错,而且专业对口,很多人想进但无路可通。在他和这家公司的一些人接触时了解到,该公司的总裁以前也是老三届的学生,后来被打成“牛鬼蛇神”, 平反后由一名团委书记升为总裁。

知道这一点后,他心里立即一亮,这不就有办法了吗?准备好以后,他就上公司见那位总裁去了,开始时总裁像对待其他求职者一样,表面上热情周到,但实际上却把人拒之门外,因为现在的编制已经饱和。“我们确实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但无奈人员饱和,我实在爱莫能助。建议你还是到别的单位去看看吧。”总裁客气的说。

这位硕士也很“体谅”和“理解”总裁的难处。却及时转换话题,和总裁拉起了家常,从上小学,到“文攻武卫”,从上山下乡到推翻“四人帮”, 再说起回城待业的凄惨经历。感动总裁不禁唏嘘落泪,感慨良多。转而他又谈起现在四处碰壁的困境,并真诚地询问总裁该如何是好。总裁听后沉默片刻,突然抬头说:“到我这儿来吧!以后好好干,一定要搞出点名堂来,别辜负了过去的岁月。”

真是水到渠成啊!

在上例中,那位硕士采用的就是“将心换心”的策略。其基本原则就是将谈话的双方作处境、心态上的假设性互换,由此唤起对方的切身感受和体验,从而理解、同情自己。如果能巧妙运用在求职过程中,将会使你受益非浅。

硕士与总裁无形中就完成了角色互换,使总裁置于硕士现在的处境:跟我一样有过同样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现在仍然找不到工作;我要是他该怎么做呢?如果公司不接纳我该是多么痛苦啊。这样一想,总裁便觉得接纳这位硕士是道义和感情上必须做的事情,如果加以拒绝,不但会使对方失望,而且自己心里也会难受。

使用这种方法,不用任何形式的祈求,真诚地和对方交流就是了,慢慢地对方就要踏进“圈套”,有时甚至主动向你提供帮助。到时候,一切好运都有可能降临在你头上。

要顺利地实现“将心换心”,首先要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不仅包括经历、身世,还可以是特长、兴趣、家庭等,然后在谈话时有意地向这方面引导, 激发对方的同感,使他产生设身处地的想法,从而顺顺当当地接受了要求, 并还认为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事情。

与“将心换心”很为相似的另一种手段,叫“寻求共鸣点”,即“一致共鸣”。试看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小青年待业两年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几次登门求职都受了冷面孔。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喜嗜狗肉,于是盛情邀请同赴一家狗内馆,这位主管欣然相从。

二人在饭桌上,从狗肉的美味与种类到怎样烧烤狗肉,从养狗到杀狗, 谈得唾沫乱飞,酣畅淋漓,大有知音相见恨晚之感。过不了几天,那位主管大笔一挥,这个小青年便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推销员。

原来,这个小青年打听到人事主管喜嗜狗肉的习惯后,便去查找了大量有关狗的资料,牢牢记在心中,在饭馆里终于派上了用场。

如果交往的双方有着一系列的自然属性和现实属性方面的共同点,而交往的双方又都意识到这一共同点的存在,从而能引起双方的吸引和影响。

这种一致性吸引的产生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双方的共同点,另一个是

双方都意识到共同点的存在。前者是客观的存在,后青是主观的感知。比如说,在远洋客轮的睡舱里,有两个素昧平生的长沙人,这里就有了地理上的共同点,但由于双方互不了解,所以不能产生相互吸引。如果两个都互相交流,知道都是老乡后,关系就可以马上发展起来了。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著名演讲家、作家戴尔·卡内基的一条原则,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物。他这样说道:“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是一种深刻了解人,并与人愉快相处的方式,它与虚伪的恭维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