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接触一些以前不曾相识的人。对于能否与他(她)深交,能否将交往保持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见面的“印象”。“这个人挺不错”,“这个人太做作”,“这个人太浅薄”,“这人怎么这么恶心”,这种凭第一印象的判断,左右着我们对他(她)今后的态度。当然,在以后的长时间交往中,发现“第一印象”与其本人相去甚远的情况也有,但凭“第一印象”做出的判断被以后的事实所证明的情况,竟是惊人地多。故而人们对“第一印象”是异常重视的。在求职面试中更是如此。
“面试 5 分钟内见分晓。”这话一点也不过分。如果说考官对你的评价
是 10 分的话,从你开门进入面试室到落座这几秒钟就决定了“二成”,接着, 你说出的第一句话,又决定了“2 分”,剩下的“6 分”才是面试的问答内容。
——第一印象就是如此重要!
决定“第一印象”的因素很多:服装、动作、语言、表情、礼仪⋯⋯大体可分为“外观”和“举止”两大类。前者是“外在”秉质,后者则是“内在”素质,而这两者又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对于求职者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要得到好印象,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检点”一下自己,最好进行一下面试模拟训练。这种“检点”的方面有:
- 着装、发型、化妆。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又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裳”, 如果能从服装方面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无疑是占了极大的便宜。
因此,要想面试成功,赴试时的装扮绝不能粗心大意;有经验的应试者总会处处按照当时的情况,百分之百计划好从头到脚的打扮。
关于穿衣服的原则,近年来西方社会逐渐有从隆重及规范化转向随便及多元化的趋势,连重要的场合也开始容许一些略为“反传统”的装扮。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开始强调突出自我,认为以自己的“正常”模样应试才自然, 才能加强个人独有的印象。
上述装束的趋势确实存在,强调“本来面目”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可是, 在此时此地,我们出席一般较重要职位的面试时,若不依循较“传统”的习惯打扮,通常还是要吃亏的(有些特别的职位,譬如娱乐界、广告界的要职, 可能例外,较独特的打扮是突出“个性”与创造力的好办法)。面试的最终目标是争取主试者的好感,他们往往年纪较大,在社会工作时间较长,比较认同“传统”的标准,不大愿意冒险挑出摆出反传统姿态的人。所以,较保守、较传统的装扮始终上算。
至于装扮保守到什么程度,自由“表现个性”、追求时尚到什么程度, 应该视申请的职位,以及该机构的性质与形象而定。应试者通过了解该机构, 观察它的服务对象、职工的打扮(例如接待处人员衣饰的保守程度)、广告或年报的视觉形象等等,来决定自己的外表。
对于求职者的身份是学生来说,如何装扮又有另外一套。
一般说来,学生着学生装,不会给考官以不快。反之,若是穿着紧身的牛仔裤,高至膝上的超短裙,过分显露的透明衬衫或色彩夺目的“流行式”, 作为学生常常会使人厌恶——过于华丽必无内在之美。当然,普通的着装, 也会使人感叹:青年,现代之青年大无“个性”!
着装之美,见仁见智,大致说来,掌握几点便可: (1)整齐最重要:衣服要干净、整齐、皮鞋要擦亮。
-
不要标奇立异:凡是今年长一辈的人觉得看不顺眼的服饰最好都不用。
-
不能随便:短裤、运动装束、拖鞋,凉鞋、背囊之类绝不适宜。若申请的是文职,男士不宜穿牛仔裤,女士最好穿裙。
-
勿挑逗暴露:这条主要是针对女士而言,面试是严肃的场合,穿得太过暴露容易给人轻浮的感觉。所以,女士不适宜穿太短的裙、低胸上衣或者紧身衣裤;夏天,不宜穿质地透明、薄如蝉翼的裙子或衬衫,更不适合穿短裤或 T 恤衫参加面试。
其次是发型。首先一条是头发要保持干净、整齐。对于式样来说则不必要求太过分,式样可以各异,但应力求大方。女性不宜长发披肩,烫发、卷发对于男性来说则是要绝对避免的。对于头发,最好预早计划。
最后是化妆。面试时应化淡妆——谈到接近于人体自身颜色,口红也要浅红,这是总的原则。切忌浓妆艳抹。
西方人,尤其是中青年男士,在出席正式场合时,总要刮净胡须。台、港、澳及日本等国的白领阶层如今也受欧美这一习俗的影响。因此,最好是刮去胡子,哪怕是你蓄须多年,也以忍痛割爱为妙。就目前来说“嘴上无毛, 办事不牢”的说法已经开始过时了。
- 礼仪、举止。
这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主试者心中都明白,应试者今日之仪容、举止, 将是明日机构、公司之形象,因此,把应试者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看得非常重要。
有的求职者参加面试时,打扮得十分令人赏心阅目,但却被求职的公司或机构拒之门外,其中的原因就有一点在于求职者的礼貌、举止上表现不佳, 所以导致不妙的后果。
通过礼仪、举止,考官是在检验你作为一个“社会人”是否具备了应有的素质和你的文化修养。因此,切不可忽视这方面。不注意小节,太过随便的往往会在这方面吃亏。
大致说来,面试时的礼仪、举止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礼貌。
无礼是令面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哪位负责人愿意聘用粗鲁、傲慢、冲动、不守待人法则的应试者。面试所要求的礼貌,是日常公事中普通的待人礼节,并不要求特别谦恭卑下。相反,过于谦恭卑下只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面试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包括——
轻叩慢关房门(除非有职员引入)。与主试人打招呼。与主试人握手。首先记住,勿须主动伸出手来握手,最好视主试者的表情和姿势而定。未经许可勿抽烟。尽可能记住每位主试者的姓名及称谓(张主任,李博士等), 这会使主试者感到高兴。
这里顺便提一下离开面试考场的礼貌,这虽不是第一印象的内容,但却不可忽视。
主试者示意面试结束时,微笑、起立、道谢,说“再见”,无需主动伸出手来握手。
走到门旁,再停下,说“谢谢”才开门离去。(2)姿势。
面试时应试者需要表现的姿势,是平常的自然标准模样:坐要正,立要直,走路不缓不急,不左摇右摆。记住中国的古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坐姿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值得特别留意。给应试人准备的若是一张直背靠椅,则最为理想;若是一张软绵绵的沙发靠椅,要尽量控制自己, 不要陷坐下去,要挺腰坐直。
不要跷起“二郎腿”。据说皇帝和皇后在金銮宝座上从来不跷腿。不要弯腰驼背,双手插在裤袋,这会被认作举止委琐,散漫成癖。女性落座后,最好双膝并拢,将手放在膝头。
身体各部分的小动作往往令别人分心,甚至很容易惹人烦感,例如全身摇动,频频摇头,不断抖动足部,玩弄小物件,说话时用手掩着口等,以上的小动作时常是不自觉的,应试者必须注意。
- 视线。
与人谈话时保持视线接触,是起码的礼貌,也是自信的表现。通常一个人不喜欢对方,瞧不起对方,害怕对方,不专心,或自己理亏,有事隐瞒时, 才会不望对方。
面试时,应试者大部分时间应该望着向自己发问的那位主试者,最好不要把目光直接集中在对方眼睛上(否则会被认为是向对方挑战),而是集中在对方额头上,这样不会跟对方的眼光冲突,自己觉得安心。
- 聆听。
优秀的谈话者都是优秀的聆听者,不论你口才如何了得,若不懂得倾听, 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虽然面试之中发问的是主试者,回答的是应答者,答的话应该比问的话多,应试者还是必须做个好的聆听者。因为:
①别人讲话时留心听,是起码的礼貌。别人刚发问就枪着回答,或打断别人说的话,都是无礼的作法,令主试者觉得你不尊重他。
②不听清楚问什么就回答,往往是求职心切或过于紧张,但往往由此吃亏,因为容易答非所问,自己也未有足够时间想清楚怎样回答,可能讲了不该讲的话,或者用不够圆滑的方式讲出来。
③抢着发言很可能给人急躁、轻浮、鲁莽的坏印象,影响面试的成绩。(5)发言。
在语言沟通之中,发言的内容往往不及发言的方式重要。即是说,我们对某人发言的理解与印象,来自“他讲了些什么话”方面较少,来自“他怎么样讲这些话”(表情、声音、语调、姿势、速度等)反应较多。
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回答问题的内容固然重要,发言的方法更不能忽略。
面试并不要求应试者表现高超的演讲技巧,除非征聘的是公关主任、营业代表之类,只要求他能够讲话清楚又有条理,不疾不缓,透过表情、声音、
语调的配合,传达出热诚、诚恳、乐观、合作的态度。一般人只要不太紧张, 留意自己的临场表现,准备充足,都应该不难办到。
在交谈过程中,说话速度不要太快,这样,可以一边说,一边想,而且给对方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用外语交谈时,不要为了显示口语流利而故意说得非常快。即使你口语确实相当标准,但外国人听中国人说外语总不是很习惯,太快了他就可能听不清楚。试想,外国人飞快他说中国话,你能听得很明白吗?事实上,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电影上,我们还没见过哪个老外以中国急性子的速度说汉语。
言语使用切莫大随便。首先要注意用“敬语”,如“您”,“请”等等, 这是有文化、有修养的表现,切不可将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使用的随便语言用于考官,市井街头常用的“俗语”要尽量避免, 以免被认为油腔滑调。
(6)感情。
面试是测验的场合,要求各人心平气和地参与,所以一切较激动的感情流露,都不适宜。
应试者在面试途中若大动肝火、狂喜、哭泣,控制不住感情,都会令面试失败。
因此,即使主试者横蛮无理,也犯不着发脾气。若他们太过分,这种职位恐怕也不值得争取,自己保持风度,倒还有益。
与主试者热烈争辩某个问题,也是不明智的作法。
在面试中若谈到有争辩性的题目,应试者或者觉碍自己有道理,应该心平气和,以说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显示出自己不是随风摇摆,看风使舵之辈,反而可以争取好感。但若争得过分热烈,表现出感情用事,则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