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卖点“傻”
许多求职者,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总希望给用人的公司留下一个极为完美的形象,为此而煞费苦心,以求尽善尽美,但结果往往不是怎么太理想。
为什么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纳特·史但芬格的一个实验。
安排四名前来求职的大学生,一边做自我情况报告的录音,另一边用小型的煮炉煮牛奶。
第一位声称自己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有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在报告最后特意提到牛奶也煮得很好。
第二位自我报告的内容与第一个人相差无几,但是在最后说他不小心碰翻了煮炉,或者是牛奶煮糊了。
第三位的情况不同。学业很糟糕,而且社会组织活动能力也不怎么样。但他的牛奶煮得相当棒。
第四位的自我报告和第三位相似,并且牛奶也煮得差劲。
在人事部门进行评价时,大多数的意见是倾向于录用第二个人,然后才是第一个人,而后的二位机会就少得多了。
史坦芬格认为,所有的求职者都可以归于上述四类人之中: 第一类人: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第二类人:非常完美,略有欠缺; 第三类人:欠缺,有小长处;
第四类人:毫无长处。
表面上看来,似乎第一类人成功的机率应该更大,但现实的天平却倾向于第二类人,因为人毕竟还是现实的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毛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美”。同时,一个人如果锋芒毕露,会让老板觉得你华而不实或者故意做作,甚至还担心水浅养不住你这条大鱼。
如果那些“新手”急于表现,自以为是,恃才傲物,只会与雇主之间形成更大的疏远。相反,一个求职者如果在突出自己的优点后,大可不必去掩饰个人的一些小毛病甚至是“劣迹”,而应该有意无意地卖点“傻”,学点“笨”,这样会使人觉得亲近自然,更为容易地被对方的感情接受。这在求职面试过程,尤其是试用期间不可不注意的方面。
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公司一名负责人事的高级主管曾说过以下一段中肯的话:
“我们当然注重那些大学生的学业和表现,但不一定会选用那些老是成绩考第一的人。我更倾向于在那些成绩中上等的学生中进行挑选。⋯⋯我不希望一个学生投入所有的时间去啃书本,通过那种方式而得以名列前茅并不说明什么问题,这甚至就象一个职员靠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一样无能。⋯⋯拿我来说吧,大学毕业时也有两三门功课不及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段议论一针见血地刺破了一个长期存在于求职者心中的谬误:表现越好就越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还是学学凯罗吧!
凯罗现在成了美国西部一家电脑公司的副总裁,而两年前他只不过是个试用职员。
他是个多面手,尤其善于搞新产品开发和节能控制。在试用期快结束时, 他用半个月的时间精心准备了一份软件设计方案,很富有创意,但是他故意
有所保留,删掉了其中的一段小程序,虽不会影响整体,但毕竟有了不完美之处。
公司领导人看了设计方案,觉得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却颇有可取之处。于是约定和他细细面谈,到那时凯罗才不经意地把那段程序提了出来,并说成是在这位上司的启发下才想出来的。
这位上司对他的印象好极了,认为他很有头脑,很有潜力。就这样,凯罗被聘为了正式职员。
后来,他又不断提出了很多新设想、新建议,露了些“锋芒”,但同时又故意暴露些“小毛病”。上司很是器重他,职员们也乐于和他打交道,于是节节提升,坐上了副总裁的宝座。
真是妙不可言啊!
又有谁不能说“傻”比“聪明”更胜一筹呢?一般人以为有“才”就“现”, 有“能”必“用”,不知道“显”与“隐”、“智”与“拙”之间的微妙关系,过不了多久就会摔跟头。最愚蠢的更莫过于在面试时为一些细枝未节去指责对方:“你错了。”
即使有时候你确确实实比上司还高明,但莫要忘了你还是他的下属或雇员。在求职期间大出风头可能会引起别人对你的注意,但对录用部门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会对上司或多或少地产生威胁感,从而不敢也不想重用你。另一方面,完美无缺(或者试图作如此表现)的人,常常使人产生刻板、不易接受他人建议而令人难以接近和沟通的印象。自然,这种类型的求职者是很难得到上司的青睐的。
当然,自己显露出来的毛病应该是非原则性而无关紧要的——如果一个想当推销员的人,在求职时表现自己口才上的笨拙,只会让入觉得你连基本素质还不具备,更不用说委以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