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914 年的战争进程 1914 年的战争是以德国速决战破产为特征的。在西线,德国出动了 5 个集团军,150 万人向法国大举进攻。8 月 2 日,对卢森堡不宣而战;8 月 3 日夜侵入比利时,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德国本想迅速通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北部,但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被德国称为“巧克力兵”的比利时军队,在列日同德军对抗了三天,使德军以四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夺取了这座城市,直到 8 月 20 日,德军才占领比利时首都布

鲁塞尔。这是德军速决战的首次受挫。从 8 月 21 日起,德军右纵队沿卢森堡

—那慕尔—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一线,分五路向法国北部挺进,21 日至 24

日,双方在沙罗瓦会战,法军失败而退。英国远征军在法国登陆以后于 8 月

23 日在蒙斯和德军交锋,也被德军击败。此后德军迅速推进。8 月 25 日占领那慕尔,27 日占领隆维,9 月 1 日占领苏瓦松,2 日占领拉昂,3 日占领维兰斯,前锋距巴黎仅十几公里,法国政府匆忙迁往波尔多。巴黎危在旦夕。

法国虽然丢城失地,一路败退,但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失,经过修整和补充,准备反攻。法国政府撤出巴黎后,法军开始向巴黎地区集结,在巴黎设防,由加利埃尼将军指挥。9 月 3 日以后,德军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 50 公里的暴露地带,被英法联军插入,出现了有利于法军的情况,战局改观。4 日,法军统帅霞飞抓住战机,下令同德军决战。9 月 5~9 日,英法联军同德军会战于凡尔登和巴黎之间的平原上,这就是著名的马恩河战役。英、法 6

个集团军,德国 5 个集团军,共约 200 万人参加了战役,双方大约投入了 600

多门重炮和 6000 门轻炮。在长达 200 公里的战线上,双方展开了激战。法军死亡 21,000 多人,受伤 120,000 多人;德军死亡 43,000 人,受伤 173, 000 人。10 日晚,德军全线退却,霞飞向全世界宣布“马恩河战役以得到无疑的胜利而结束”。这次 战役使巴黎的危势得以扭转,稳定了西线,德军的迅速推进被遏止,德国六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德军统帅小毛奇因马恩河战役失利而被撤职,由法尔根汉继任德军参谋总长。

马恩河战役以后,西线的主要战斗是“奔向海岸”,即争夺法国北部多佛尔海峡沿岸地区。法军经过亚眠向北急进,企图包抄德国第一集团军的右冀,德军加以阻击,不断发生战斗。双方先后参加战斗的共有百个以上的步兵师和西线所有的骑兵。德国所研制的飞艇也投入战斗。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争夺,德军占领了比利时西北部以及首都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奥斯坦德等重要城市。还深入法国东北部,共占领 2.1 万平方公里,是法国领土的二

十分之一。但德国切断英法交通线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到 12 月,双方各自挖掘战壕,修筑工事,西线的军事进攻几乎停止,呈胶着状态。双方之间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战线:从凡尔登向西边延伸,西至努瓦荣然后转向北直到海岸;从凡尔登向南边,过圣米耶尔突出部,大致经当时法德边界到瑞士边境。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

1914 年在德奥与俄国之间的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的东线战场有两次大的战役,即俄、德之间的东普鲁士战役和俄、奥之间的加里西亚战役。

东普鲁士战场即俄国的西北战线,德国在此部署了约三十万人的兵力, 以防止俄国的进攻;俄国兵力约等于德国的两倍。为了配合西线作战,俄国在未完成动员的情况下,于 8 月中旬便向东普鲁士的德军发起了进攻。17 日

越过边界,20 日在冈比宁战役中获胜,德军被迫撤退,伤亡达三分之一。俄第二集团军于 23 日越过边界,蜂拥而来。德军新任东线总司令兴登堡及参谋

长鲁登道夫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于 26 日至 28 日包围了俄

第二集团军,俄军统帅于 29 日夜自杀,部队全部被歼。接着,9 月 11 日, 德军又攻下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13 日,俄军退出东普鲁士,虽然避免了被围歼,但损失了 11 万人,德军乘胜渡过尼门河,进入俄属波兰领土。东普鲁士战役以俄国失败而告结束。

俄军在东普鲁士失败的时候,在西南的加里西亚战场却取得了胜利。俄军集中了四个集团军的兵力,在三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向奥匈军队发动进攻, 奥军抵挡不住,接连败退。到 9 月底,俄军占领全部东加里西亚及布科维纳, 到达喀尔巴阡山麓。以后进行的华沙—伊凡哥罗德之战、罗兹之战,俄军连连取胜。到 12 月中旬,双方都停止了进攻。于是东线同西线一样,也呈现了近于阵地战的状态。

1914 年的东线双方互有胜负,德军虽然取得了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但这个胜利迫使它从西线调来援军,从而扩大了东线的战争规模,越来越深地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境地。

南线是塞尔维亚对奥匈的战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唯一的正义战争。8 月 13 日,奥匈军队越过德里纳河,开始侵入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人口不多,经过战争动员,兵员达 40 万人,但只有 10 万支步枪,其他战备物资也极为缺乏,但塞尔维亚人民士气高涨,抗战英勇。仅经过四天的战斗,奥匈军队便被逐回德里纳河对岸。虽然以后奥匈军队又发动两次进攻,甚至在11 月 17 日占领贝尔格莱德,但不过一个月,塞军便收复了贝尔格莱德。奥

军在巴尔干战场损失了二十八万多人。从此直到 1915 年 10 月近一年的时间里,巴尔干基本上保持着静寂的状态。

除欧洲三条战线外,战争也扩展到了世界其他地区。10 月 29 日,德、土舰队炮轰俄国黑海港口,袭击俄国船只。31 日,俄军自高加索侵入土耳其国境,土耳其第九军被围投降,第十军全部被歼。随后,俄国进兵占领伊朗的阿塞拜疆。虽然伊朗政府已发表了中立的声明,但交战国集团对这个声明没有理睬,依然在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英国也派兵到波斯湾,向美索不达米亚推进。12 月,英国宣布埃及脱离土耳其统治,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8 月 23 日,日本对德国宣战后,不派一兵一卒到欧洲作战,却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9 月初,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包括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利亚那群岛。同时侵入中国领土山东半岛,占领德国租借地青岛。

1914 年海上作战的规模不大。12 月 8 日,英国海军在福克兰群岛水域击溃了德国的巡洋舰队。在北海,8 月 28 日,英国海军袭击赫尔戈兰港,取得成功,战斗中英国只有一艘巡洋舰受伤,而德国有三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被击沉。俄罗舰队在黑海也取得了对德国海军的胜利。

1915 年的战争进程 1915 年 1 月底通过的德奥年度战局计划规定,在西

线,从新港到瑞士边境长 700 公里的陆地上进行积极防御;在东线,德奥军队合同作战,旨在击溃俄军的猛烈进攻,迫使俄国投降,然后把军队调往西线,歼灭英法军队。所以从 1915 年初起,德军就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增援东线。在 1~3 月的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俄军在马祖尔湖被德军击败,从东普鲁士撤了出来,但俄军也击溃了装备较差的奥匈军队,巩固了在加里西亚

的地位,占领了喀尔巴阡山上的几条通道,威胁到匈牙利。

德国力图要实现其战略意图,继续在东线增兵,到 4 月末,德军已在维斯瓦河上游和喀尔巴阡山之间集中了雄厚的兵力,包括 16 个步兵师,2 个骑兵师,1410 门野战炮和 1000 门重炮。5 月 2 日德军突然在西部加里西亚果尔利策宽约三十公里的地方突破俄国的防线。俄军遭此突然袭击,指挥和军需供应一片混乱,正面前线每门炮每天只有一两发炮弹可供发射,出现了“炮弹荒”。前线部队不断要求“紧急供应”,但情况没有丝毫好转。不得已俄军被迫在 160 公里宽的战线上匆忙后退。德军迅速推进,直到 9 月下旬,德军的进攻才缓慢下来。

总计东线五个月的战争结果,俄国放弃了布科维纳、加里西亚、波兰、立陶宛以及拉脱维亚的一部分。从此,东线又转为阵地战。德奥军所防守的战线,北起里加湾,南到布科维纳。俄军的节 节 败退,使战线大幅度东移。但是德军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它没有摧毁俄军,也没能使德军统帅部抽调其东线的全部兵力转移到西线去。

在西线,英法军队多次发动进攻。由于这些战斗都是在极其狭窄的战线上进行的,目标很小,所以收效甚微。2 月 16 日至 3 月 17 日,英法军发动了香槟战役,但未能突破德军防御阵地。

德军为了反击英法军的进攻,并掩护军队向东线调动,于 4 月 22 日发动了伊普尔战役。在战役中,德军公然违反海牙国际公约, 首次使用毒气,但没有收到太大效果。

为了减轻东线俄军的压力,9 月,英法联军在阿土瓦和香槟再次发动进攻。这一次英军也使用了毒气,但几次进攻,前进的步幅不大,被迫停止了攻势。从 11 月开始,西部战线逐渐沉寂下来,再一次转入阵地对峙。在 1915 年的战役中,双方虽然都损失惨重,但阵地没有太大的变化。

意大利虽是同盟国的成员,但在战争爆发后却宣布中立,实际上是与交战国双方进行讨价还价。最后还是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欲望,于 1915 年 4

月 26 日在伦敦签订了英、法、俄、意协定,按照这个秘密协定,意大利将得到蒂罗尔南部,特伦的诺、的里雅斯特、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及小亚细亚的部分领土。协约还规定了意大利应于一个月内参战。5 月 4 日,意大利宣布废除同奥匈帝国的同盟条约,5 月 23 日向奥匈帝国宣战。这样一来,欧洲就形成了第四条战线,即意大利对奥匈的战线。意大利动员了 39 个步兵师

对奥匈作战,从 6 月 29 日到 12 月 10 日,在依崇佐河畔发起四次进攻,损失

了近三十万人,但只取得局部胜利,把战线最多推进了 20 公里,因此,没有达到协约国要意大利吸引德奥军队的预期要求。年底,意奥战线也转入阵地战。

战争初期,保加利亚宣布“严守中立”,其实是在坐山观虎斗。到 1915

年下半年,保加利亚政府认为同盟国必胜无疑,遂于 9 月 3 日和德、奥、土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6 日又和德、奥签订了军事协定。保加利亚撕去了中立的假面具参战,对塞尔维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塞尔维亚只有 20 万军

队,而在奥塞边界和波斯尼亚却集中了 35 万德奥军队,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

亚边界有 30 万保加利亚军队。虽然在战役开始后,有 12.8 万英法援军在萨洛尼卡登陆,但他们只以此地为桥头堡,准备将来的战斗,不能直接援助塞尔维亚,力量如此悬殊,胜败可以预料。10 月 5 日,德奥大军开始进攻,9 日占领贝尔格莱德,同时奥军从波斯尼亚进攻。保加利亚于 10 月 14 日正式

宣战,于 11 月 5 日占领尼什,截断塞军退往萨洛尼卡的道路。塞尔维亚军队

虽英勇血战,但很快就被完全击溃,其残余的 12 万人退守希腊的科孚岛。塞尔维亚被打败以后,德国和土耳其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同盟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1915 年两大联盟的海军行动并未发生战略性的变化,双方在海上都没有展开决战。规模最大的海战是英、德两国巡洋舰队在北海的一次战斗,英国获胜;另一次是协约国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战斗,协约国失败。英国海军继续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德国企图借助潜艇打破封锁,虽未成功,但对协约国的海上交通线构成了很大威胁。

1916 年的战争进程 1916 年是大战关键性的一年,交战双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本国的人力物力投入战争。这一年,德国又把战争重点放到了西线, 所以在西线发生几次大战。俄国为配合西线,也在东线发动了攻势。

这一年西线第一次重大战役是凡尔登大战。凡尔登是法国的军事要塞, 筑有复杂坚固的防御工事。它威胁着德属洛林,俯瞰着马斯河的上游,像一只突出的拳头,深入德国阵线。德军选择凡尔登为 1916 年进攻的主要目标, 企图使它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即吸引法军精锐部队到这里来而加以歼灭,进而打开通往巴黎的道路。德军调集了约 27 万人的部队、1000 门大炮, 由皇太子亲自率领。当时防守凡尔登的法军只有 10 万人、200 门大炮,处于劣势。

2 月 21 日,德军以猛烈炮火轰击法军阵地,并派飞机轰炸法军的交通线, 开始了凡尔登战役。在头四天中,德军就打出了四百多万发炮弹,法军们战壕浓烟烈火,树木烧焦,山头削平,阵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翻了过来,有人形容为“地表的地震”。法军作殊死的抵抗,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了德军的前进。法国政府及时任命贝当为凡尔登地区的司令官,并进行紧急增援。贝当于 25

日夜来到凡尔登,他给前线部队划定一条督战线,要求士兵死守。并立即组织抢修道路,组建了一支 9000 人的运输队,调集了 3900 辆汽车,从 27

日开始,在一周内赶运来 19 万援军和 25,000 吨军火物资,每昼夜有 6000 辆汽车到达凡尔登。由于法军有效的抵抗,德军未获进展。到月底,德军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失败了。

6 月 7 日,德军再次发起猛攻。6 月 21 日,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窒息弹, 想消灭法军炮队。德军虽然杀伤大量法军,使自己更加接近凡尔登附近的炮台,但终未达到消灭法军的目的。7 月 11 日,德军进攻的最后一次高潮停止了,此后它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主动权逐渐转移到法军手里。10 月 14

日和 12 月 15 日,法军发动两次反攻,都取得胜利,夺回了大多数失地。到

12 月 18 日凡尔登战役结束。

凡尔登战役中法军有 60 个师先后参加了战斗,德军投入了 46 个师,双

方伤亡人数总计 70 多万。虽然德军夺去了附近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凡尔登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军手中。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

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牵制德军,英法军队按照预定计划于 7 月 1 日在索姆河畔发动了大规模攻势。这次进攻以英军为主, 它活动在索姆河北,进攻的目标是巴波姆;法军配合于索姆河以南,以培隆为目的地。7 月 1

日英法士兵开始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但进展缓慢,到 14 日,前进最远的地

方也不超过十公里,而自己的损失惨重。9 月初,英法步兵又开始猛攻,并在 15 日英军发起的一次攻势中,首次使用坦克。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使德军大为惊恐,英军乘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初期坦克制造得很不完善,装备较差,时速仅有 6 公里,战术运用也不尽正确,所以只能保证局部

胜利,而不能保证整个战役的成功。到 11 月战役结束,英法军队没能达到突破德军阵线的预定目标。

这次战役和凡尔登战役一样,都是巨大的消耗战。其激烈程度比凡尔登战役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英军损失 40 万人,法军损失 20

万人,德国大约损失 55 万人。协约国军队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只不过前进

了 30 公里,夺回德军占领的领土 180 平方公里。英法军队虽未达到预定的夺回失地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这就使整个战局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

在意奥战线上,奥匈军队的进攻获得进展。5 月 15 日,奥匈军队从特兰提诺以强大的炮火开始进攻,一举摧毁了意大利的防御措施,迫使意军在长达 60 公里的战线上退却,意军大败。

意大利的溃退产生了俄国的“布鲁西诺夫的进攻”。为援救意大利,俄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计划,由布鲁西诺夫将军指挥,集中 60 万人和 1930 门

大炮在长达 400 公里的战线上向奥军发动进攻。6 月 4 日拂晓,开始了剧烈的炮战。6 月 5 日,俄军突破奥军阵地,6 月 7 日占领卢茨克,以后继续向前推进,直到占领了加里西亚的大部分和布科维纳,重新出现在喀尔巴阡山上的隘口前。

东线战役的胜利对整个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它阻止了奥匈军队的进攻,使意大利军队免于进一步溃败;其次,改善了西线战场上的态势,使德军停止了对凡尔登的进攻,给英法军在索姆河发动攻势创造了机会;最后, 它促使罗马尼亚决定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罗马尼亚政府虽然在大战开始时宣布中立,但是它仍然敞开门户,欢迎交战双方跟它商讨价钱。到 1916 年,东线俄军既告胜利,西线德军屡遭失败,

罗马尼亚认为时机成熟,遂于 8 月 17 日同英、法、俄、意签订条约,28 日向奥匈帝国正式宣战。罗马尼亚的武器装备和军需供应都很差,对作战并没有充分准备,因而屡战屡败,同盟国军队反而分两路入侵:一路越过喀尔巴阡山隘口进入罗马尼亚北部;一路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尼亚南部。两路入侵的军队于 12 月 6 日在布加勒斯特会师,罗马尼亚的主要粮食产地以及石油和其他原料产地,都落到同盟国的手里。在俄国军队的帮助之下,罗马尼亚战线才于 12 月底在多瑙河下游—布来拉—福克沙内—奥克纳—多尔纳瓦特拉一

线稳定下来。俄军的战线为此延长了 500 公里。

战争开始的头两年,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的舰队始终龟缩在自己的港口内。德国指挥部为了突破封锁,改善自己的处境,决定进行海上进攻。1916 年 5 月 31 日~6 月 1 日展开了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

战。英方出动了 151 艘船舰,其中有 37 艘主力舰;德方出动 101 艘,其中主

力舰 27 艘。5 月 31 日,德国海军从基尔港出发,沿丹麦日德兰海滨驶向西

北。下午 3 点 48 分与英国舰队相遇,双方同时开火。几百艘战舰横冲直撞,

恶浪翻腾,硝烟滚滚,炮声隆隆。会战结果,英军损失舰船 14 艘,阵亡官兵

6097 人,德国损失舰船 11 艘,阵亡官兵 2545 人。英国损失虽大于德国,但仍掌握制海权,德军想要突破英军海上封锁的希望破产。此后,德国舰队一

直被封锁在港内,再没有较大的海战发生。

在 1916 年的几次大战役中,同盟国各国都遭到严重挫败,总的军事形势变得对它们越来越不利,东西两条战线都基本固定下来,旷日持久的战争是德国最害怕的。协约国虽然没能击败同盟国,但它的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开始占优势地位,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手中。

1917 年的战争进程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在陆上,德军已处于被动局面;在海上,德军的处境也十分困难,英国实行着严密的封锁,掌握着制海权。因此,对于英军的海上封锁,德国只能用潜艇进行报复。

早在 1915 年 5 月,德国潜艇曾在爱尔兰南部海面击沉英国大型商船“卢

西塔尼亚”号,船内旅客中有 120 名美国人,因此美国向德国抗议,德国答应限制潜艇活动,允诺军事行动只限于交战国。此后,交战国之间的攻击并未停止。在 1916 年,德国潜艇共击沉了 277 只英国船只,总吨数达 125 万吨, 给英国海上运输带来一定困难。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更感到有必要扩大潜艇战争。在 1917 年初德国的军事会议上,海军将领坚决主张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他们认为,这可以迫使英国人在六个月内因饥饿而投降。鲁登道夫也赞成这一观点,认为最多一年便可达到这个目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德国从 1917 年 2 月 1 日起,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凡是在英吉利海峡航

行的一切舰船,均受到德国潜艇袭击,中立国的船只也未能幸免。1917 年 4 月,潜艇战达到高潮,自英国开出的船只,每四艘中便有一艘被击沉。德国的这种战术,在头几个月里,确实使协约国受到惨重损失。1 月份被击沉的商船为 181 艘,2 月份达到 195 艘,3 月份增加到 325 艘,4 月份更达 423 艘。

整个战争期间,总共击沉协约国商船 6000 余艘。而德国只损失潜艇 216 艘。德国的潜艇战虽然取得了重大战果,但也促使协约国在战争中迅速创造

出一些防御及反击潜艇的办法,如用“流体测音器”侦察潜艇的行踪;在多佛尔海峡布满电网阻止潜艇通过;发明能炸毁潜艇的深水炸弹;商船航行时, 配备强大的护航队等等。因此,协约国虽受到很大损失,但英吉利海峡的交通运输并未中断,德国迫使英国求和的企图没有实现。

虽然自 19 世纪末以来,美德在拉丁美洲的矛盾日益增长,但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而是静观事态的变化,以坐收渔翁之利。美国政府认为,这次战争的结果将是“没有胜利的和平”,即双方实力都会受到很大损失,任何一方都不会得到决定性的胜利,“那时整个世界前途就会落在我们手中”。美国地处北美,与战区远隔大洋,战争为美国提供了发财的机会。不过,战时美国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贸易是不等的。由于英国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猛跌,几至于无,与协约国的贸易却增加三倍。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在一起后,再不能隔岸观火,而是伺机参战。

1917 年 1 月 31 日,德国向美国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宣布从次日起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这意味着战争”。2 月 3 日,威尔逊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以下两个事件进一步给美国提供了参战的口实:自 2 月 3 日至 4 月 6 日,德国潜艇击沉了 10 艘美国船只;另一事件是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大使一份密电,令其鼓动墨西哥进攻美国,并许诺把美国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还给墨西哥,这份密电被英国间谍截获,并转交给美国政府。美国于 2 月 28 日在报纸上公布了这个文件, 致使美国舆论大哗,参战呼声愈高。政府中主战派人物更是极力要把美国拉到战争中去。1917 年 3 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奇在拍给威尔逊的电报中说:

“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持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可能单独退出战争,削弱协约国,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贷给它们的 20 亿美元贷款将付之东流。如果美国帮助协约国打败同盟国,它不仅可以分得一份肥美的赃物,还可以恃其经济力量在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

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于 1917 年 4 月 6 日,向德国正式宣战。

美国的参战对战局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首先是它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 国家,在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巴西、暹罗、利比里亚、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古巴、巴拿马、汉志、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也纷纷宣战,先后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这样就扩大了协约国阵营,使其达到 27 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其次是在

军事上对协约国集团直接援助。在 1917 年 6 月,美国派出几十艘军舰协助英

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至大战结束前,共派出 85 艘驱逐舰

参加反潜作战,并选出了 400 艘猎潜艇,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无限制潜艇

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参战时美国只有 30 万陆军,但在 1917 年 5 月实行了义

务兵役制,迅速把军队人数增加到 300 万,并源源不断地把军队派往欧洲前

线,共达 200 万人。最后,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是给协约国带来了好处,大量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完全中止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美国全部战时支出,包括给协约国集团的贷款,共达三百五十多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1917 年,德国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无限制潜艇战上,因而在各条战线基本取守势。协约国在西线发动几次进攻,没有多大收获。在东线,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虽然仍推行战争政策,但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德国乘机反攻,占领里加,进而威逼彼得格勒。在意奥战场,意大利再遭惨败, 幸有英法派来援兵,才阻止了德奥军队前进。从陆战情况看,1917 年两大军事集团仍处于僵持状态,无重大转机。

战争的结束 战争给各交战国带来普遍的灾难和破坏。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即 1917 年,各交战国已精疲力竭,经济极端困难,社会普遍动荡。各国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在腐朽落后、各种矛盾最为集中的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提议谈判,遭到协约国的拒绝之后,俄国单独同德国进行了 谈判。于 1918 年 3 月 3 日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俄国首先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苏俄退出战争以后,德国以为有机可乘,就从东线调出兵力集中于西线, 企图在美国军队调到欧洲之前打败英法,尽早结束战争。当时,同盟国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物资耗尽,兵源枯竭,后方不稳,它们最后发动的几次进攻只不过是孤注一掷的最后挣扎。从 3 月到 7 月,德军倾其全力在西线发

动了五次攻势,均遭失败,德军损失 70 万人元气丧尽,再也无力发起进攻。协约国方面自美国参战以后力量大大加强,逐渐掌握全部优势。1917 年

11 月 7 日,协约国建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次年 3 月,法国元帅福煦为最高统

帅。从此,协约国军队在福煦统一指挥下向德军发动一连串的反攻。7 月 18

日至 8 月 4 日的第一次反攻就攻到马恩河一带。

从 8 月初开始,战争的结局就已一目了然。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最后结

束战争,将在 1919 年,就连福煦元帅也认为在 1918 年秋结束战争时机还不成熟。唯英国认为,德国士气业已颓丧,实行大规模的进攻,可以获得胜利, 请求联军统帅进攻。8 月 8 日,以英军为主力的联军发起了对亚眠突出地带的进攻。尽管鲁登道夫事先加强了这段防线,但在英军的强大攻势下,驻守该地的德军六七个师全军覆没。鲁登道夫在回忆这一天的战斗时称之为“是这次大战史上德军最黑暗的日子”。9 月 3 日,德军撤到兴登堡防线,亚眠突出地带失守。美军则轻取圣米耶尔突出地带。这样,从 7 月 18 日起至 9 月中旬,德军的三个突出部:马恩河突出地带、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地带全部为协约国联军所夺取。此后,联军在军事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9 月 26 日,协约国联军开始总攻。美法联军在南翼马斯河—阿登森林一线发起攻击,27 日,英军在西边康布雷—圣康坦一带开火;28 日,比利时国王阿伯特统帅比利时军和部分英法军在佛兰德发起攻势,德军已被夹在巨大的“钳子”之中。同日,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比利时军队开始收复国土。德军已无力反抗。随着德军在西线的崩溃,协约国在巴尔干战线也开始了反攻。1918 年 9 月 15 日,协约国军队突破了保加利亚的防线,包围了 10 万名

保军。保加利亚 29 日宣布投降。它的溃败,使同盟国的整个阵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土耳其也岌岌可危。英军在巴勒斯坦击溃了土军,占领了大马士革,严重地威胁着土耳其。另一支英军在美索不达米亚从巴格达沿底格里斯河北上。土耳其军队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士兵自动放弃阵地,拒绝作战。土耳其素丹投降,于 1918 年 10 月 30 日 签订了停战协定。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国内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非德意志民族纷纷宣布独立。奥地利于 1918 年 11 月 3 日签订停战协定,无条件投降。

由于土、保、奥匈的投降,德国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局面。在西线战场上, 德军节 节 败退,蒙受很大损失。9 月底,兴登堡在枢密院会议上声明, “德军已不能继续抵抗”,要求结束战争。由于协约国不愿让威廉二世和兴登堡作为谈判对手,而威廉二世又不想退位,遂改组政府,同协约国谈判。德军最高统帅部仍企图利用谈判机会进行军事冒险。10 月 30 日命令海军出海与协约国海军决战,水兵拒绝。11 月 3 日,基尔港水兵起义,影响到全国, 许多城市建立起工人和水兵代表苏维埃。11 月 10 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1919 年 11 月 11 日晨 5 时,在巴黎东的贡比涅森林联军司令福煦的列车

上,德国两名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当日上午 11 时,西线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四年血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