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30 年代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30 年代初期德日意的侵略扩张与英法美苏的态度

日本侵华与列强的对日绥靖 在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为摆脱危机,日本帝国主义铤而走险,首先在中国东北燃起战火。

“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一向被日本称作“生命线”。日本在这一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据统计,1930 年,日本从中国东北进口的物资占整个进口额的 11%,其中 76%的豆类、64%的煤和 46%的铣铁都是由中国东北进口的。中国东北又是日本重要的投资场所和销售市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投资占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东北投资总额的 73%,占其对外投资的 54%;日本出口中国东北的商品占其出口总额的 8%。而且,中国东北是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和南下夺取整个中国及东南亚的“跳板”。因此,确保在“满蒙”的“特殊利益”是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战略目标。1927 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了“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制定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会议把中国东北列为日本的“特殊地区”,确立了把“满蒙”同“中国本土”分离出来的方针。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同美、英在中国的争夺加剧。美英资本加紧向中国东北地区渗透。1928 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被炸死后,继任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向亲美的蒋介石政府靠拢。在中国人民反日运动的推动下,张学良限制日本在东北的某些特权,并计划利用美国的资金和技术修筑西满铁路,实行东北四路的联运和运费减价,同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竞争。奉系军阀的转向,使日本想通过扶植亲日政权使东北成为“特殊地区”的政策破产。这种情况促使日本决心要对东北实行军事占领,把东北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同时,日本想通过发动侵华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接着使用贼喊捉贼的伎俩,反诬中国军队炸路和袭击日本守备队,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随即向东北全境进攻。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1932 年 3 月,日本抬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同年 1 月,日军进攻中国上海。翌年 3 月,日军攻占热河省,将其并入“满洲国”。随后,日军入侵察哈尔省北部和河北省东部地区。1936 年 1 月,日军进犯绥远省。中国军民先后在上海、长城各口、察哈尔北部和绥远等地奋起抵抗,并在东北三省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美英对日本侵华所持态度,一方面由于日本的侵略扩张损害了它们的在华利益,因此力图对其加以某种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它们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美国国务院于 9 月 20 日召见日本驻美大使,对事变

的发生表示“惊讶”。 24 日,美国政府照会中日两国政府,对事变表示“遗憾”、“忧虑”,希望中日两国政府“命令军队,避免再有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歧见”。直至 1932 年 1 月日军攻占锦州,威胁到美英有重大利益的华北后,美国的态度才稍转强硬。1 月 7 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内容相同的照会,宣布美国不承认九一八事变后被以武力改

变了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现状,重申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及行政的完整,维护美国的在华权利。美国的这一政策性声明,史称“史汀生主义”或“不承认主义”。史汀生发出照会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又发表补充宣言, 声明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权利。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国民党政府训令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向国联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国联理事会采取行动,“使危害和平的局势不致扩大”,并恢复到事变前的状态。蒋介石政府把事件的解决寄托在国联主持“公理” 和“调停”上。9 月 22 日,英法控制的国联向中日两国发出内容相同的电报, 要求双方停止一切冲突,立即撤退军队。电报不分是非曲直,把被侵略者和侵略者置于同等地位,这无疑是对日本侵略者的袒护。9 月 30 日,国联理事会通过决议,以日本侨民“生命财产之安全有确切之保证”为条件,要求日本“将其军队从速撤退至铁路区域以内”,并对日本政府声明“无领土野心” 予以肯定。日本政府宣布接受国联理事会的决议,但又以“中国政府不能担保东北日侨生命财产之安全”为理由,拒绝撤军,并继续增兵,扩大占领区。10 月 24 日,国联理事会又通过决议,要求日本于 11 月 6 日以前撤军,日本

投反对票,拒绝接受。12 月 10 日,国联理事会再次通过决议,“重申 9 月

30 日一致通过之决议”,并决定委派一调查团,到中国东北对局势进行实地考察。1932 年 1 月,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调查团由英、法、美、德、意五国代表组成,团长是英国代表李顿。其实,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中国东北, 事实非常清楚,根本用不着调查,组织调查自有其帝国主义目的。

1932 年 4 月,调查团到达中国东北。经过近半年的调查,10 月,国联公布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北是中国的组成部分,否认日本的军事行动是“合法的自卫手段”。报告书驳斥了日本人关于“满洲国”是由于“独立运动所产生”的说法,确认是日军“以强力侵吞并占领了确属中国领土的广大地区,以致作为上述行动的结果,则是该地区同中国其他部分脱离而宣布独立”。报告书认为日本应对占领“满洲”和在那里建立与当地居民格格不入的制度负责。但是,报告书却胡说中国抵制日货是“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 “从苏联来的共产主义目前的传播”是研究东北问题“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因素”,还说中国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报告书断言:“恢复现状,并非解决办法”;“维持及承认满洲之现时组织,亦属同样不适当”。它主张:中国主权应当保留,但东北应获得受外国保护的“高度自治”,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应予承认;自治政府行政长官得指派相当数额的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重要比例;中日武装力量都从东北撤退,另组由外国教官协助的特别宪警来维持秩序。显然,报告书反映了英美帝国主义既要绥靖日本,又想分沾利益,企图把日本独占的东北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

李顿报告书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也置若罔闻,继续展开军事进攻,1933 年 1 月初占领山海关,接着进攻热河。这种情况使正在审议报告书的国联大会处于尴尬的地位。2 月 24 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报告书的意见,并申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 要求日本从“满洲”撤出军队。3 月 27 日,日本政府发表通告,宣称“帝国政府确认确立远东和平之根本方针,与国联之所信,完全相反”,宣布退出国联。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大举向南扩张,侵入华北,使英美在华北的利

益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加深了英美同日本的矛盾。1934 年 4 月 23 日,英国政府在给日本政府的照会中强调:“英国对于九国公约极为关注。任何国家, 对于自愿签订之公约,若单独宣布废止,不论出于何种方式,皆为英国所反对。”29 日,美国也照会日本政府,指出:“在涉及其他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与合法利益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不经其他有关国家的同意,而得以达成它自己的企图。”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为核心,举国一致, 英勇地进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无疑损害了英美在华的利益,但它们仍然继续执行“静观和忍耐”的政策。1937 年 7 月 16 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关于国际政策基本原则的声明》,对日本的侵略不加谴责,而只是旁敲侧击,空谈“维持和平”,“切戒在推行政策中应用武力”等等。日本政府也对赫尔的声明“表示同意”。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扩大,罗斯福为了对日本施加压力,并试探国内孤立主义者的反应,于 10 月 5 日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呼吁建立反对侵略者的“防疫地带”,把侵略者“隔离”起来。罗斯福的演说遭到孤立主义者的猛烈攻击,于是罗斯福迅速降低调门,表示制裁是一个“可怕字眼”,应该“扔到窗外去”。英国首相张伯伦也一再表示,不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1937 年 10 月 6 日国联大会通过的决议,也只是“对中国表示道义支持”。

根据中国政府的申诉和国际联盟的建议,1937 年 11 月在布鲁塞尔举行

《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苏联应邀参加,日本拒绝出席。中国代表要求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呼吁各国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这些要求得到苏联代表的支持。最后,会议发表的宣言只是泛泛地重申必须尊重《九国公约》所确定的原则,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敌对行动。会议没有规定对付侵略者的任何具体措施。

美英不愿对日本实行制裁,除了政治原因外,还由于它们不愿使自身的经济利益蒙受损失。据统计,美国对日贸易占其远东贸易额的 42%,其对日投资和贸易是对华投资和贸易的 2~3 倍。因此,发了战争财的美国资本家反对制裁日本。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英继续向日本出售战略物资,为日本侵略战争输血。1937 年,在日本进口的军事原料和物资中,美国的铜占 92

%,汽车及零件占 91%,石油及石油产品占 60%,废钢铁占 59%,机器及机床占 48%,生铁占 41%。七七事变后的一年,美国输往日本的军事战略物资竟达日本全部消耗额的 92%。英国对日本供应战略物资的总额仅次于美国而占第二位。1938 年,英国及其自治领向日本输出的物资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0.79%,其中军用物资占 17%。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承认:“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我国大力支持,这 种侵略行为不仅受到支持,而且我们的援助是如此有效,如此举足轻重,如若断绝援助,这种侵略就可能被制止和停止”。对日本这样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当时如果美英实行经济制裁,它是很难维持这种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的。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与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法西斯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它力图在巴尔干和多瑙河流域扩张势力,称霸地中海,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湖”。但是,它的欧洲扩张计划受阻于英、法、德而一时难以得逞,于是转而把主要的侵略矛头指

向非洲,决定首先侵占仍保持独立地位的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控制着从地中海经红海到印度洋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意大利一旦吞并埃塞俄比亚,就可以把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加强在东非的殖民阵地,使其成为进攻英属非洲殖民地的基地,并威胁地中海通向印度洋的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塔纳湖是青尼罗河的发源地,控制了埃塞俄比亚就控制了尼罗河下游苏丹和埃及的水利灌溉系统。

1934 年 12 月 5 日,意军在瓦尔瓦尔地区制造边境冲突,对埃塞俄比亚进行挑衅。埃塞俄比亚向国联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国联采取紧急措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但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不干涉”政策,宣布瓦尔瓦尔事件双方都未被证明犯有侵略罪行。法国希望同意大利接近,结成英、法、意的联合阵线,共同对付德国的威胁。1935 年 1 月 7 日,它同意大利签订罗马协定,两国就其在非洲的殖民地的调整达成协议。意大利放弃对法属突尼斯的要求,并同意照顾法国在埃塞俄比亚的特殊利益;法国同意把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 20%的股票让给意大利。法国外长赖伐尔向墨索里尼暗示, 法国政府将不阻挠意大利实现占领埃塞俄比亚的意图。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在回答墨索里尼的探询时说:“你们采取行动时要讲究些策略,我们是不会干涉的。”

英法等国的“不干涉”政策助长了意大利侵略者的气焰。瓦尔瓦尔事件后,意大利加紧向东非增兵,至发动侵略战争前夕,在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集结了三十多万人的兵力。1935 年 10 月 3 日,意大利侵略军不宣而战, 分三路向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埃塞俄比亚军民在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下奋起抵抗。尽管意军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战争初期,他们处处受到埃塞俄比亚军民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11 月 16 日,墨索里尼撤销了德博诺的侵略军总司令职务,改由意军总参谋长巴多利奥元帅担任此职。

战争爆发后,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意大利的野蛮侵略,要求给以制裁。迫于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国联行政院于 10 月 7 日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随后国联大会又通过决议,宣布对意大利实行财政和经济制裁,但意大利最迫切需要的石油等战略物资不在禁运之列。当时意大利在东非只有够两个月使用的石油储存,如果经济制裁包括石油的话,侵埃意军的飞机、坦克很快就会陷于瘫痪。同时英国也没有封锁苏伊士运河。海空军力量远远超过意大利的英国,如果在地中海切断意大利的补给线,封锁苏伊士运河,就可以置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意军于死地。显然,国联的制裁根本无碍于意大利继续进行侵略战争。

1935 年 12 月 9 日,法国总理赖伐尔和英国外交大臣霍尔炮制了一个《霍尔—赖伐尔协定》。协定“建议”埃塞俄比亚把整个欧加登省和提格雷省东部等共 6 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转让给意大利,以换取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划出

一条约 3000 平方英里的走廊及其通往阿萨布港的出海口,同时埃塞俄比亚还要在其南部地区给意大利提供一块“经济发展和居留的地区”。海尔·塞拉西发表声明,愤怒谴责这一出卖埃塞俄比亚人民利益的协定。声明说:“在埃塞俄比亚人看来,那些建议是否定了和抛弃了国际联盟借以建立起来的原则。它们将肢解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和消灭它的独立,来为一个对它进行袭击的国家谋利益”;“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的解决,势将是鼓励侵略和对国际

约言的违反”;“埃塞俄比亚的重大利益正在成为问题,而对我们来说这是优先于任何其他考虑的”。这一协定也遭到英法两国国内以及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霍尔和赖伐尔都被迫辞职。

国联和英法的姑息纵容政策使意大利有恃无恐。1936 年 3 月初,意军发动进军亚的斯亚贝巴的新攻势,对埃塞俄比亚的城市乡村进行狂轰滥炸,并且公然践踏国际公约,灭绝人性地大量施放毒气。在敌人的疯狂进攻面前, 埃军虽英勇抵抗,最终不敌。5 月 5 日,意军攻占亚的斯亚贝巴。海尔·塞拉西流亡英国。5 月 9 日,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随后,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联合为意属东非。7 月 4 日,根据英国的提议,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 1936 年 7 月 15 日起取消对意大利的制裁。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1936 年 1 月,西班牙共和党、社会党、共产党和劳动者总同盟等民主力量组成人民阵线。2 月, 人民阵线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人民阵线政府。新政府根据人民阵线纲领, 开始实行民主改革:颁布大赦令,释放政治犯,实行土地改革,将七十多万公顷土地分给农民,恢复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实行社会立法,解散一些反动组织等。西班牙的反动势力对此极端仇视,他们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 决定发动颠覆共和国的武装叛乱。

1936 年 7 月 18 日,驻摩洛哥和加纳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在佛朗哥和莫拉等将领策动下发动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西班牙本土。陆军和空军的大部分部队以及摩洛哥人组成的“外籍军团”参加了叛乱。佛朗哥和莫拉指挥的叛军占领了西班牙本土南部和北部省份,企图南北夹击马德里,一举消灭共和国。

叛乱发生后,西班牙各阶层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共和国,两天内有 30 万人报名参加民兵组织——人民警卫队。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大中城市的叛乱很快被平息。叛军只控制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蒂利亚和阿拉贡等省份。工业、政治中心、主要港口和交通干线均为共和军所控制。叛军速战速胜的计划被粉碎。

在叛乱面临失败之际,德意法西斯公然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从 1936

年 7 月底开始,他们派飞机到西属摩洛哥,协助佛朗哥把叛军运往西班牙本土,并把大批坦克、飞机、大炮等各种轻重武器运往西班牙支援叛军,随后又派出正规军直接进攻西班牙共和国。据统计,战争头两年,德意向佛朗哥提供的武器有飞机 1650 架、火炮 2700 门、坦克和装甲车 1150 辆、步枪数

10 万支、炮弹 750 万发,调往西班牙参战的兵力至 1939 年累计达 20 多万人。德意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同时具有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德意之所以对西班牙实行武装干涉,不仅是要扼杀西班牙共和国,掠夺西班牙的丰富资源,而且追求着更大的战略目标,即控制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罗陀海峡,切断英国通往中东和亚洲的海上要道,威胁英法在地中海的战略基地,为征服欧洲作准备。对德国来说,西班牙战场还是其军事战略、战术和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德国赖歇瑙将军在 1938 年说:“西班牙对德国来说是战争的高等学院”,这“比在和平条件下训练十年”更有益处。虽然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战略目标指向英法,但由于英法统治集团仇

视人民革命,害怕西班牙人民阵线运动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并指望德意对

西班牙的干涉将成为“德国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十字军进军的第一个战役”; 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1936 年 8 月 15 日,英法两国政府互换照会,声明为避免干涉西班牙内战,“禁止将一切武器,弹药、战争物资以及一切装配或拆散的航空器和一切作战船只直接或间接输出,再输出和运至西班牙、西班牙属地或摩洛哥西属地区的某一目的地”。“不干涉”政策开始生效。到 9 月 3 日,共有 27 个国家签订了“不干涉协定”。为监督协定的执行,9 月 9 日,根据法国的建 议在伦敦成立了“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由英国财政大臣摩里逊担任主席。“不干涉协定”规定,禁止向西班牙输出武器和军用物资,禁止运往西班牙的武器过境。以后又补充一个禁止派遣外国志愿人员到西班牙去的协定。正在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德意两国也参加了“不干涉协定”,但仍继续大规模地向佛朗哥输送武器和派遣干涉军进攻西班牙共和国。英国外交家杰弗里·汤普逊曾这样形象地描述道: “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和驱逐舰向佛朗哥和意大利人提供侦察资料,为其轰炸机指引目标。这些军舰都悬挂着‘不干涉’委员会的带有相应标记的专用旗帜。我们一直在想,发明这一标记的人一定具有相当无耻的幽默感。”显然,所谓“不干涉”,实际上只是单方面束缚西班牙共和国获得武器,而佛朗哥叛军却可以从德意等国源源不断地得到武器供应。“不干涉” 政策,其实质是纵容法西斯侵略。

苏联也参加了“不干涉委员会”,其目的是力图阻止佛朗哥叛军得到外来援助,当看到情况完全与此相反时,遂于 1936 年 10 月 23 日正式宣布:“苏联政府无论如何不愿再为对西班牙合法政府和西班牙人民显然不公正的既成局势承担责任,⋯⋯它认为自己不应再比不干涉协定的任一其他参加者受到该协定更多的约束。”据统计,从 1936 年 10 月到 1937 年 8 月,苏联向西班

牙共和政府提供了 496 架飞机、 332 辆坦克,以及大批装甲车、火炮、机枪和步枪,并派了军事顾问前去协助西班牙共和军作战。各国人民募集粮食、药品、武器和捐款支援西班牙共和国。来自 54 个国家的四万名左右志愿者组成的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另有两万名左右外国人士在医疗队和辅助队服务。有一万多名国际纵队的战士,为保卫西班牙共和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佛朗哥叛军在德意支持下,于 1936 年秋占领了整个西部地区,开始和莫拉指挥的叛军会合,企图进而夺取首都马德里。在这危急的形势下,社会党人卡瓦列罗于 1936 年 9 月 4 日组阁,共产党人也参加了政府。新政府进一步采取了社会改造措施:没收叛乱地主的地产,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接管资本家遗弃的工厂,成立工人代表委员会管理;提高工人工资,实行劳保制度;改民兵为正规军,在军队中设立政治委员会;给少数民族地区以广泛的自治权。

1936 年 10 月,叛军推举佛朗哥为西班牙国“元首”,并分四路进逼马

德里,于 11 月 6 日进抵马德里近郊。指挥官莫拉吹嘘说,他用四个纵队进攻马德里,“第五纵队”将在市内迎接他。从此,“第五纵队”就成了内奸和间谍的同义词。西班牙人民在国际纵队的配合下,展开了英勇的马德里保卫战。共产党人身先士卒,马德里 90%的共产党员走上前线。1936 年 10 月到1937 年 3 月,马德里军民浴血奋战,多次粉碎叛军的进攻。

1937 年,人民阵线内部的无政府工团主义分子和托派分子要求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要求在农村实行集体化。这些要求遭到拒绝后,他们于

1937 年 5 月在巴塞罗那掀起反共和国政府的叛乱。叛乱虽然不久被平息,但使局势更加恶化。5 月 17 日,左派社会党人涅格林组织新政府。新政府整顿军工生产,惩办叛乱头目,解散托派组织,进一步实行土地改革。

1938 年春,叛军发动了总攻击。3 月初,叛军突破北方的阿拉贡防线, 向地中海沿岸推进,切断了东北部加泰罗尼亚同共和国其他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分兵出击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为扭转战局,共和军于 7 月在埃布罗河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鏖战三个多月,歼敌八万余人,但由于人力物力得不到及时补充而被迫转入防御。12 月,叛军和干涉军出动二十多个师的兵力向加泰罗尼亚发动进攻。1939 年 2 月,加泰罗尼亚沦陷。 25 万共和军越过法国边境后被解除武装。2 月 27 日,英法抛弃了“不干涉”的假面具, 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与共和政府断绝外交关系。3 月 5 日,共和国中央战线司令卡萨多和右派社会党人贝斯泰罗在马德里发动叛乱,推翻了涅格林政府,并要求同佛朗哥进行谈判。佛朗哥拒绝谈判,要求卡萨多投降。3 月28 日,马德里陷落,历时两年零八个月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遭受失败。西班牙建立了佛朗哥独裁统治。

美国的中立政策 30 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孤立主义者主张美国置身于欧洲冲突之外,反对干预和卷入其他大陆的战争。他们利用美国人民不愿卷入新的战争的情绪,推动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

1934 年 2 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立了以孤立主义分子奈伊为主席的军火调查委员会,调查军火商人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委员会举行了多次影响广泛的听证会,发表了长达数百页的调查报告,揭露出军火商在战争中牟取暴利的事实与美国政府在一战期间和英法相勾结的内幕。奈伊大声疾呼:“上次参战,我们的目标半点也没有达到”。奈伊委员会的活动进一步煽起了美国人反对卷入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情绪,而且使美国人民相信,必须执行严格的中立政策来防止美国卷入欧洲战争。国务卿赫尔说: 奈伊的活动“给孤立主义者一个跳板,引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第一个中立法”。美国国会经过长时期的辩论之后,于 1935 年 8 月 31 日,即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前夕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 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物资,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 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法案还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和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法案有效期到 1936 年 2 月 29 日。罗斯福总统在签署法案时提出警告说,无区别的武器禁运可能会事与愿违,把美国拖入战争。

1935 年 10 月 3 日,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0 月 5 日, 罗斯福援引《中立法》,宣布对交战双方实行军火禁运。由于禁运不包括原料和战略物资,因此它有利于工业较发达的意大利,而不利于没有军火工业的埃塞俄比亚。因为前者可以利用从美国进口的原料和战略物资生产武器和军事装备,而后者没有力量自行制造现代化武器。由于舆论的压力,美国国务卿赫尔于 1935 年 11 月 5 日发表声明,宣布实行“道义禁运”,规定向交战国出售的物资数不得超过平时的贸易数,并宣布向交战国出售石油和铜等战略物资是违反中立法精神的。但是美国并没有严格执行“道义禁运”。11

月,美国对意大利的石油出口等于平时的三倍,对意属东非的石油出口等于平时的六倍。罗斯福承认:“我们的中立法案执行起来可能很不平均,很不公平——可能实际上援助侵略者,而对于被侵略者则拒绝援助。”

1936 年 2 月底第一个中立法期满时,美国国会随即通过了第二个中立法

案,将第一个中立法的有效期延长至 1937 年 5 月 1 日,并增加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的条款。此外还授权总统决定外国的战争状态是否存在和是否实施中立法。

1936 年 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随即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

8 月,美国政府宣布“不干涉”政策,禁止将军火运往西班牙。9 月,美国政府拒绝了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关于输出武器给西班牙共和国的要求。1937 年1 月 8 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关于对西班牙武器禁运的联合决议。决议规定:“在西班牙现有内战状态存在期间,自本决议批准之日起,不得非法将武器,弹药或作战工具从合众国的任何地点或合众国的属地输至西班牙或输至其他任何外国以便转运至西班牙或供西班牙敌对双方任何一方之用。”决议于当日批准。4 月 29 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三个中立法——永久中立法。该法除前两个中立法规定的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 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之是否存在,不仅有权禁止武器,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或内战国。美国的中立政策有利于佛朗哥叛军,而不利于西班牙共和政府。因为:

第一,美国不禁止佛朗哥叛军从自己手里购买石油和各种燃料。据统计, 西班牙内战期间,叛军从美国得到的石油和燃料逐年增加,1936 年 34.4 万吨,1937 年 42 万吨,1938 年 47.8 万吨,1939 年 62 万吨。叛军所需石油总计有 75%以上是美国石油公司供给的。

第二,美国不禁止叛军的支持者德意法西斯购买自己的武器。这样,美国的武器就通过德意法西斯源源不断地流入叛军手中。罗斯福承认:“佛朗哥的飞机在巴塞罗那平民的头上投下了美国制造的炸弹,这些炸弹是由美国厂商卖给德国政府或德国公司而运往德国,然后又转运去给西班牙佛朗哥的。”佛朗哥说:“美国的中立法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姿态。”

从 30 年代美国在两次局部战争中宣布使用中立法的情况可以看出,美国的中立政策实际上是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

苏联争取集体安全的外交政策 30 年代初,日本强占中国东北三省, 德国纳粹党执政,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战争威胁空前加剧。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成了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它们同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势力之间的矛盾成了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所面临的共同任务是联合起来,挫败法西斯国家的扩军备战行动,扑灭它们不断点燃的侵略战争火焰,制止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面对新的世界形势,苏联调整了外交战略方针和策略,即由反对和防止英、法、美策划反苏新武装干涉,转变为争取联合英、法、美等非侵略国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从支持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转而支持国联反对法西斯,把维护本国的和平安全纳入反对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轨道。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苏联和一些西方国家都主动调整了相互间的关系。1933~1935 年,苏联先后同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哥伦比亚、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建立了外交

关系。1933 年 11 月,同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扩大了自己的国际联系, 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威望,推进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苏联认为,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必须在以往双边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上,进一步缔结区域性多边互助条约,结成集体安全体系。1933 年 12 月, 苏联政府提出了缔结一个包括苏联、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参加的共同防止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协定的建议,并表示愿意参加国联。这是苏联外交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在日本和德国相继退出国联,凡尔赛体系濒于崩溃之际,法国希望苏联进入国联,为这一国际组织 注入新的活力。在法国的倡议和推动下,1934 年 9 月 15 日,国联 30 个会员国

联名邀请苏联参加国联。9 月 18 日,国联以 38 票对 3 票的绝对多数赞成接纳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苏联在加入国联时发表声明,反对国联推行的殖民主义的委任统治制度,并对国联以往的有关决议和没有苏联签字的条约不承担责任。

1934 年 2 月出任法国外交部长的巴尔都,主张联合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各国,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共同遏制法西斯德国的扩张。在此背景下,苏法两国外长进行了谈判,于 6 月底拟订“东方公约”的草案。草案提出签订两项相互联成一个体系的互助协定,即苏联、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互助公约和苏法互助公约。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国受到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自动向遭受进攻的一方提供军事援助。还规定,苏联接受洛加诺公约,充当此公约的保证国,而法国则作为东方公约的保证国。法西斯德国立即察觉到公约会束缚自己的侵略手脚,于1934 年 9 月 10 日声明拒绝缔约。接着,罗马尼亚、波兰拒绝参加。英国开始采取抵制立场,后来在持保留条件的前提下同意给予支持。10 月 9 日,巴尔都在马赛欢迎来访的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时,同后者一起被刺死。此后, 缔结东方公约的谈判实际被搁置下来。1935 年 3 月 16 日,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武装的军事条款,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这给法国以极大震动,联苏抗德的舆论重新高涨。苏联政府抓住这个时机,在东方公约不能缔结的情况下,于 1935 年 3 月 29 日正式向法国政府提出缔结互助条约的建议。4 月 15 日,苏联向法国提交了条约草案。5 月 2 日,苏法两国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当苏联或法国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端侵略的对象时”,两国应“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关于“欧洲国家”一词,是应法国的要求而写上的,意在表明法国不承担援助苏联抗击日本侵略的义务。

5 月 16 日,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也签订了互助条约。此条约内容同法苏互助条约相同,但在附加议定书中有一项规定,只有当法国对被侵略国提供援助时,条约参加国才相互进行援助。这一条是应捷克斯洛伐克方面的要求而写上的。贝奈斯总统说,这样做是为了表明捷克斯洛伐克“不愿把自己的政策的方向从西方转到东方”,“不愿单方面与俄国联系”。实际上这一条也反映了苏联不愿单独卷入对德战争和让英法“祸水东引”阴谋得逞的意愿。

这两个互助条约本来可以在遏制德国扩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三国如果真能联合起来,就会对德国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而苏法两国实力的总和又超过德国。但是法国统治集团没有履行条约义务的诚意。法苏条约签订当月,法国外长赖伐尔在华沙参加波兰总统毕尔苏斯基的葬礼时,公开对戈林说,法苏同盟是一出“滑稽剧”,是一张不值得重视的废纸。他又对波兰

外长贝克说,签订法苏条约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法苏互助反对侵略,不如说是为了防止德苏接近。由于法国的这种态度,致使条约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形成 德、意、日三国都是法西斯国家,都要求改变现状,重新瓜分世界,这是促使它们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逐步勾结起来和结成联盟的政治基础。

30 年代中期前,德意在重新瓜分世界问题上曾存在尖锐的利害冲突。意大利企图统治巴尔干,控制东非和红海,变地中海为“意大利内湖”,实现复兴“大罗马帝国”的迷梦。这与德国企图称霸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野心发生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对亚得里亚海、巴尔干、多瑙河流域,特别是在对奥地利的争夺问题上。奥地利是中欧的心脏,希特勒早就怀有把德奥合并起来的野心。意大利在奥地利也拥有经济权益,一直把奥地利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的野心保持高度警惕。纳粹党在德国执政后,意大利于 1934 年 2 月 17 日同英法政府发表联合宣言,表示要维护奥

地利的独立地位。同年 3 月 17 日,意、奥、匈三国签订《罗马议定书》,为发展三国间的经济关系作了一系列的规定。7 月 25 日,希特勒策动奥地利纳粹分子发动叛乱,刺杀了总理陶尔菲斯,企图乘机吞并奥地利。意大利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并派出四个师加强意奥边界,警戒希特勒准备入侵奥地利的行动;9 月 27 日,又和英法发表联合宣言,宣布“1934 年 2 月 17 日关于有必要依照有关的条约维持奥地利的独立完整的宣言仍保持其全部效力并将继续为三国共同政策的根据”。1935 年 3 月,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奥地利的独立岌岌可危。4 月,意大利和英法在斯特莱沙开会,通过关于欧洲问题的决议,宣布“承认维持奥地利独立和完整的必要性应继续为三国共同政策的基础”。促成德意关系转变的契机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德意共同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后,英法采取不彻底的制裁行动,而德国则公开支持意大利。同时,意大利为了在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问题上获得德国的支持,也逐步改变了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态度。于是,德意关系大大改善。两国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使双方的立场进一步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感到有必要调整关系,以便在扩大战争的道路上进一步加紧合作,共同对付民主国家。

1936 年 10 月,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应邀访问柏林,同希特勒和德国外长牛赖特等进行了会谈。25 日,两国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德国以特权;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划分势力范围;两国承认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对“不干涉”政策采取共同立场;两国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方针;两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空军。11 月 1 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称这个协定标志着“新的时代已经开始”,“罗马和柏林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欧洲国家应当围绕这个“轴心”进行合作。“柏林—罗马轴心”由此得名。德意“轴心”的建立,标志着法西斯国家在建立侵略集团的道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德意接近,建立“轴心”的同时,德国和日本也加紧了勾结。1936 年5~6 月间,日本驻德武官同德方开始举行关于缔结政治盟约的谈判。“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国内进一步法西斯化,外务省同军部协调关系后,指示驻德大使加紧同德方谈判。1936 年 7 月上旬,德方正式向日方提交《反共产国

际协定》草案文本。11 月 25 日,两国正式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协定诬蔑共产国际干涉各国内政,“威胁全世界的和平,”规定:“缔约国相约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协议关于必要的防止措施,且紧密合作, 以完成上述措施”;“缔约国对于因共产国际的破坏工作而国内安宁受到威胁的第三国,应根据本协定的旨趣,采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此协定还带有一个直接针对苏联的秘密附件。附件规定:“遇缔约国一方无故遭受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不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在协定有效期内,两缔约国约定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反共产国际协定》不仅是针对苏联,而且主要是针对西方民主国家的。德日之所以要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签订协定,是为了迷惑西方民主国家, 避免与它们过早直接对峙。里宾特洛甫在协定签订后便表示:“形式上我们还要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然而实际上,我们完全应该把英国当作主要敌人。”希特勒对他的亲信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希特勒为了把意大利拉进《反共产国际协定》,邀请墨索里尼于 1937

年 9 月访问德国。希特勒恭维墨索里尼是“少数的时代孤客之一”,“历史考验不到他们,他们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11 月 6 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勾结起来,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建立法西斯侵略集团是希特勒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战略部署。他曾宣称:“缔结同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战争,这种同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只是为进行战争。”随着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愈来愈迫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