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战后北非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20 世纪上半叶是欧洲列强加强对非洲统治和掠夺的时期,也是非洲人民开始觉醒,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植根于乡村社会,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反帝斗争更加波澜壮阔;同时,受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影响, 在现代民族主义政治组织领导下,以城市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基本群众的城市反帝运动蓬勃兴起;而且还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民族起义和革命战争。

影响 20 世纪上半叶非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外部因素对非洲大陆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最初产生于国外后又植根于非洲大陆的泛非主义。由于各地历史进程、经济发展程度、阶级结构、种族构成不一样,这些外部因素对非洲大陆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民族主义运动在不同地区的兴起与发展极不平衡,表现在运动所采取的斗争方式、具体内容,及结果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大致可区分为北非、南非以及北非和南非之间广大的黑非洲等三类地区。

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 在非洲大陆,一战后,大规模和有影响的民族主义运动最先兴起于北非地区。其中,以 1919~1922 年的埃及人民反英斗争,1921~1926 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对西班牙和法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以及 1935~1941 年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最为著名。

一战后,埃及是非洲大陆上第一个在本国资产阶级领导下掀起民族主义解放运动的国家,并在 1922 年获得了独立,它具有时间早、规模大、群众广泛参加的特点。绝大多数的其他非洲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和独立的实现要比埃及晚 30 年到 50 年。

埃及位于西亚和北非的交接处,在地理上属于非洲大陆,但在历史文化上属于西亚中东文化圈,埃及人民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迟至近代时期, 它还是奥斯曼帝国属下的一个行省。长期以来,它享有世界穆斯林文化中心的美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爱资哈尔大学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到这里讲学听课。埃及人民深为自己悠久的历史文明自豪,它与伊斯兰教一道成为团结人民、动员和组织群众进行反帝斗争的有力武器。

英国于 1882 年英埃战争后开始占领埃及,但仍让埃及维持自己的政府, 并在名义上仍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加强对埃及的控制,英国于 1914 年 12 月 2 日宣布对埃及实行军管。几周后,又借口土耳其加入德奥同盟,宣布埃及脱离宗主国土耳其,变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废黜了不太听话的阿拔斯二世,让亲英的侯赛因·卡米尔当自己的傀儡, 埃及从此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在埃及实行间接统治,赫迪夫和内阁依然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和统治机构,英国驻埃及最高官员同其他外国使节 一样,只享有“总领事”的头衔。但英国通过以下方式对埃及实行控制:任命一批英国官吏在埃及政府中任职,充当政府各部的顾问,掌握了各部的实权;由英国人担任埃及军队的总司令,并将一批英国军官安插在埃及军队和警察中任要职;规定素丹和内阁首相必须听从英驻埃代表的意见,英国人实际上成了埃及的太上皇;英国控制埃及的财政和经济。

同非洲其他国家相比,埃及有一个人数较多,力量较强的民族资产阶级。埃及是非洲资本主义最先开始发展的地区,早在 19 世纪的前几十年里,埃及

在穆罕默德·阿里的领导下已开始改革,实行过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尽管阿里的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英国人日后又限制埃及工业的发展,力图将埃及变为生产和供应棉花单一经济作物的基地,埃及的工业因而控制在外资手中;但是,埃及的资产阶级还是成长起来。埃及的资产阶级大致包括三种人:工商业资产阶级,人数少,力量有限,但在一战时期得到较大发展, 由于埃及作为英帝国东方战场的中枢,英不得不让埃及发展一些与战争有关的工业,以支持战争;资产阶级化的地主,在英国统治下,埃及的农业加速商品化,许多埃及大地主已经资产阶级化,他们虽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人数多,势力大;埃及的自由职业者、行政官员和军官则构成资产阶级中的第三种人。

这三种人在一战后都不满于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工商业者不满于一战后英国资本卷土重来而使埃及民族工业不景气。农业资产阶级的不满在于一战后外国资本加速吞并埃及土地,控制水利灌溉设施,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对英国殖民统治最为不满的是第三种人中的一些人,英国统治埃及后,将大批英国人安置在高级职位上。据估计,20 世纪初,在埃及任职的文官不过 150 人左右,1914 年时已达 1600 人。他们往往占据了政府中位高薪厚的职位, 曾有过调查,在高级职务中,埃及人占不到四分之一,英籍职员的工资甚至是埃及官员的十倍。特别是当英国人为了制造埃及人和叙利亚人之间的矛盾,有意安排较多的叙利亚人在埃及政府中任职,这使得埃及资产阶级怒火中烧,提出埃及政府埃及人化的要求。

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要求得到了工农的支持和响应。1917 年时,埃及工人数已达 70 万,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在工人中出现了工会组织,据官方统计,

1918~1921 年间新成立的工会,开罗有 37 个,亚历山大有 23 个,运河区有

18 个。工人们同时受到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1920 年埃及成立了

社会党,1922 年该党加入共产国际,改名为埃及共产党。资产阶级早在 19 世纪末已经成立民族党和祖国党,他们在战前已在工人中组织工会做工作, 宣传民族主义思想。

一战后的埃及仍是个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他们在大战中经历了磨难,也受到了教育。在大战期间,大批青壮年农民被抓去当差,大约有一百五十万占三分之一的青年男子参加了“劳动队”。英国人还强行压价收购埃及棉花,并强征大批农产品和牲畜。英国的掠夺导致埃及的饥荒,数十万埃及人在战争时期死于饥饿。许多青年农民也由于参加战争,经受了锻炼,对帝国主义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基本群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埃及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英斗争。以扎

格卢勒为首的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领导这场斗争。扎格卢勒(1857~ 1927 年)出生在埃及卡尔比省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自幼在乡村私塾读书, 后进入爱资哈尔大学深造,曾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880 年在《埃及事件报》报社任编辑,1882 年参加奥拉比起义。英国占领埃及后,曾被关押数月。后与一首相的女儿结婚,自此仕途大进,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参事,1906 年和 1911年先后担任过教育部长和司法大臣。

1918 年 11 月 13 日,扎格卢勒等一群埃及政治活动家求见了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以埃及人民的名义要求英国撤销“战时法令”,并要求派遣代表团去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埃及的独立问题,但遭到拒绝。于是,扎格卢勒决定组织代表团,到欧洲各国去开展活动,并参加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

代表团在阿拉伯语中为华夫脱,因此,以扎格卢勒为首的组织便被称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当时的要求体现在其《民族要求宪章 》上,有以下几点内容:取消不列颠对埃及的保护制度,承认埃及独立;英国撤离埃及;承认代表团作为代表埃及利益的全权谈判对手,允许代表团前往伦敦,然后转赴巴黎参加大会。

英国当局以坚决镇压来回答埃及民族主义者的要求。1919 年 3 月 8 日, 英国驻埃及军队司令奉伦敦的命令,逮捕了扎格卢勒等四人,将他们流放到马耳他岛。这一镇压行动便成了 1919 年 3 月起义的导火线。先是学生行动起

来。在 3 月 9 日这一天,首都开罗的大学生们举行和平的游行示威,连中学生也参加了。3 月 11 日,工人行动起来,举行大规模的罢工,并与警察发生冲突;同一天,政府机关和司法部门的埃及职员加入到罢工者行列。英国当局一律施以武力镇压,这就燃起了全体埃及人民愤怒的火焰,各地除举行示威游行外,一些地方还爆发了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在几乎整整一个月时间里, 殖民主义者无法恢复对埃及的控制,国家机关也陷于瘫痪状态。

英国人被迫释放扎格卢勒等华夫脱党人,准许他们到巴黎去。但是,在巴黎和会上,埃及民族主义者们的要求没受到重视,列强们仍然承认埃及是英国的保护国。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使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更加高昂,奋起进行反抗。开罗和亚历山大等城市发生反英暴动,当地群众筑起街垒,进行战斗。英国殖民当局一方面派出军队镇压起义者;另一方面,作出让步姿态,表示愿给予埃及“自治”的权利,派出以米尔纳为首的“调查委员会” 到埃及,加紧拉拢赫迪夫政府及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准备与他们达成协议, 以对付华夫脱党人和工农群众。埃及人民以全面抵制和反英示威来对付米尔纳代表团。米尔纳一无所获回到伦敦,当时扎格卢勒正在伦敦,米尔纳向扎格卢勒提出一项条约草案,其中规定在名义上取消保护制度,但应让英军继续留驻埃及。这个条约的条款一公布,埃及立即掀起抗议浪潮。扎格卢勒代表团拒绝了这一方案。赫迪夫政府也害怕国内人民的不满,不敢贸然签定这一卖国条约。

英国人最后采取强硬的一手,当 1921 年 12 月示威风潮再起时,英国当局再次逮捕扎格卢勒及其他几位华夫脱党领导人,先关押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的监狱里,后又转移到英国直布罗陀要塞。

华夫脱党人被捕的消息传出后,全国沸腾。在开罗、亚历山大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街道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但这次反抗的声势不如 1919 年,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普遍比较平静,一部分资产阶级不再参与斗争,而殖民者则准备充分,他们从英国本土派来大批精锐部队出动军舰和飞机,很快就将反抗镇压下去。

在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埃及民族主义者们只好作出退让;英国虽镇压了反抗,但由于此时印度的形势变得对英国来说十分严峻,它必须尽快解决在埃及的冲突,好腾出手来应付印度危机。因而双方同意按英方原先提出的方案行事。

1922 年 2 月 28 日,英国发表宣言,宣布承认埃及独立,放弃对埃及的“保护”;同时,又向埃及提出所谓的“四项保留条件”。它们是:英军继续占领苏伊士运河地带以及全国军事要地;英国的顾问仍然控制政府的各个部门;埃及应保护外国人在埃及的权益,英国监督埃及执行各种领事裁判权和其他不平等条约;英国直接管理埃及以南的苏丹国家,控制尼罗河水源,

扼制埃及的经济命脉等。

1923 年 4 月 11 日公布了埃及宪法,宣布埃及是自由独立的国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赫迪夫改称为国王,并对国王的权力作了某些限制。1923 年 9 月扎格卢勒回到埃及。在 1924 年举行的国会大选中,华夫脱党取得了胜利。扎格卢勒担任了独立后的第一任首相。

1919~1922 年埃及人民的斗争获得了部分的胜利,由于英国人仍保留许多特权,埃及人民在争取完全独立解放的道路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摩洛哥里夫起义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北角,西临大西洋,北隔只几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通道,是西欧到东方地区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素有“西方的锁钥”之称。所以历来为殖民侵略者争夺的对象。

摩洛哥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素丹是摩洛哥国家的领导, 他的权力受马赫曾(国务会议)的节 制。国内有些地区由哈里发(素丹的代理人)、帕夏(省长)、卡伊德(专区长官)、谢赫(部落酋长)管辖。素丹或马赫曾很少能使全国各地都服从自己。摩洛哥几乎总是分成两种地区:服从中央政府的省和不承认中央政府权力的“叛乱省”。

殖民主义列强曾不止一次地企图在摩洛哥的领土上扎下根来,在 19 世纪,列强之间的角逐竞争使摩洛哥得以保持名义上的政治独立;实际上,摩洛哥变成几个强国的半殖民地。到 20 世纪初,法国已经在同其他帝国主义争夺摩洛哥的斗争中占了上风。首先,1904 年 4 月英法签定了协约,其中主要的一条是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法国则相应承认英国在埃及的地位,通过这种交易,终于结束了百年来这两个殖民大国在非洲大陆上的竞争。紧接着,在同年 10 月 3 日,法国和西班牙签定协议,私自划定两国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从而安抚了西班牙。这些背着摩洛哥的欧洲列强间的交易激怒了摩洛哥的统治者,也惹得德国十分不快,一战前因而发生了两次摩洛哥危机,终于在 1911 年签定了《法德协定》,德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则

获得法属刚果一部分作为补偿。在 20 世纪初到一战前的短短十余年里,严重的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法国最后都能一一克服,法国在摩洛哥似乎已无后顾之忧。1912 年 3 月 30 日,法国强迫摩洛哥素丹哈费德签定了接受“保护” 的条约,又称非斯条约,条约共九条,主要内容有:素丹王位和宫廷继续保留,进行法国政府视为有益的行政、司法、经济、财政和军事改革;法国对摩洛哥领土进行军事占领;摩洛哥在未获得法国政府同意之前不得签定任何国际性条约;法国在摩洛哥派驻总督,监督本条约的执行,并专门负责处理摩洛哥境内一切有关外国人问题。通过此条约,摩洛哥实际上已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摩洛哥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摩洛哥尚不是法国独占的殖民地,西班牙在摩洛哥也存在着自己的利益,于是,在同年 11 月 27 日,法国同西班牙签订条约,确定了摩洛哥北部沿地中海平原地区,南面里夫山区归西班牙管辖, 但在法律上仍属于“保护国”的领土。摩洛哥北部的重要港口丹吉尔及其周围的一些地方为西方列强“共管区”。于是,摩洛哥统一的领土被肢解为三部分。

“保护”条约并不能给摩洛哥带来安定,一方面,摩洛哥人具有反抗外国侵略的光荣传统,他们对素丹签定卖国条约深感愤怒,举行各种方式的反抗。连法国人自己也承认:“我们的部队从登陆那天起就不曾有过喘息的机会,原因是遇到的抵抗实在太顽强了。”法国和西班牙的统治只及摩洛哥的

平原地区,草原区与山区仍无法控制。另一方面,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历届法国政府的政策是要确保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非洲沿岸的绝对优势,它不愿在马格里布地区出现被另一个列强独占的国家。而西班牙政府则倾向确保它的管辖区的自治,将其从素丹的主权下分离出来,制造两个摩洛哥,一个是法属摩洛哥,另一个是西属摩洛哥。

一战后,法国和西班牙各自在自己的辖区内大力进行“经济开发”。其中,里夫地区的丰富矿产资源早已使西班牙矿产公司垂涎,因而西班牙政府迫不及待地要征服里夫这块尚未归顺的地区。

以对人民“严酷”著称的贝兰格尔将军被西班牙政府任命为驻摩洛哥高级专员,他于 1918 年制定了一个首先征服西部的杰巴拉部落,然后再东进征服里夫族部落的军事计划。

1919 年 7 月,西班牙征服西部的杰巴拉族后,开始准备进军里夫山区。

里夫族人是北非西北部柏柏尔人中最强大的支系之一,有 13 个部落,共 50

万人,占摩洛哥人口的 10%左右。其中,贝尼·乌里阿格勒部落在里夫族 13 个部落中最为强大。酋长阿卜杜勒·克里姆·哈塔比所在的家族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裔家族,在里夫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西班牙人在进攻前派奸细毒死了老酋长,在紧急关头,部落长老议事会推举其长子阿卜杜勒·克里姆担任军事首领。

阿卜杜勒·克里姆生于 1882 年,受过大学教育,1915 年任梅利利亚城首席法官时,曾因反对西班牙,主张摩洛哥独立而被西班牙当局逮捕,1918 年获释后继续任该城法官。其父在得知西班牙妄图进攻里夫的消息后将其紧急召回,共御外侮。其父遇害后,他决心继承父业,消灭西班牙侵略者。

克里姆面对强敌,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他利用欧洲列强间的矛盾,缩小打击面,争取尽可能多方面的支持。法国、德国、英国出于各自的私利,担心具有战略意义的直布罗陀南岸出现强大的西班牙殖民地,因而不愿看到西班牙顺利地结束属地内的征服战争。克里姆派专人同法国联系, 取得武器装备,英国和德国暗地支持里夫人的斗争,英、德的军火商秘密地向里夫军队提供武器。其次,克里姆清醒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认识到在没有作好充分战斗准备以前,不能轻易地同敌人交锋。他主动要求同西班牙举行谈判,以麻痹敌人;同时,将兵力步步后撤,把西班牙殖民军引进里夫山区内线作战,以发挥自己地形熟的优势。

1921 年初,西军仗着兵力与武器上的优势,向里夫山区长驱直进。一路烧杀抢掠。激起了里夫人民的极大愤怒,纷纷向克里姆请战,决心誓死保卫家乡。在人民抗战热情的鼓舞下,克里姆在 6 月 1 日夜里率领 300 名战士偷

袭立足未稳的西军。经过几小时血战,歼敌 400 人,收复了达尔阿巴拉。同时还缴获了大批武器、粮食和药品等。参加西班牙殖民军的摩洛哥人雇佣军纷纷投奔了里夫军队。原先动摇不定的某些里夫人部落也都集合到克里姆的旗帜下。在短短时间内,里夫军队发展到 3000 人。达尔阿巴拉的胜利,揭开了里夫人民起义的序幕。

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里夫的民心士气。7 月 21 日,里夫军民再接再厉迎头痛击孤军深入阿奴阿尔城由西尔维斯特将军率领的西军。战斗前后历时六天,里夫军民大获全胜。歼灭西军一万四千七百余人,缴获大炮一百三十九门,机枪四百多挺,步枪三万九千多支,此外还有许多粮食和其他日用品。失败了的西尔维斯特将军自杀身亡。阿奴阿尔之战是西班牙殖民战争史上空

前绝后的一次大败战,震动了欧洲,当时报刊舆论称之为“阿奴阿尔惨剧”。克里姆在抗击西班牙入侵,尤其在指挥这场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

政治与军事才能,赢得全里夫人民的高度信任和热烈拥戴。克里姆学习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经验,在战场取得胜利的同时,及时地进行民族政权的建设。1921 年 9 月,克里姆召开了由 12 个部落贵族参加的代表大会。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民族誓约》,作为里夫民族主义者必须遵守的行动纲领。《民族誓约》共有六条内容:一、不承认侵犯摩洛哥主权的各项不平等条约;二、西班牙人应该撤出 1912 年法、西条约签定前尚未管辖的全部里夫地区,西班牙在摩洛哥只能保留休达、梅利利亚及其周围地带;三、承认里夫国家的完全独立;四、宣布成立里夫民主共和政府;五、西班牙应该赔偿里夫人民所受的损失;六、在平等条件下,同所有大国建立平等友好关系,签定条约。

同年 9 月 19 日,国民会议开幕。宣布成立独立的里夫共和国,建立由克里姆领导的民族政府。里夫国家建立后,克里姆兼任国防和内政的领导人, 为巩固国家的独立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革命和改革措施:统一军事编制,建立统一的常备军和部落民军;实行立宪政治,制定宪法;废除建立在部落基础上的传统法和传统法庭;实行新的税收制度;实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

《民族誓约》和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促使了里夫地区各部落间团结与统一,增强反帝反殖的力量,假以时日,也将对改变里夫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状况产生影响。

西班牙侵略军的失败和里夫国家的建立,使统治着摩洛哥南部的法国占领者惊恐不安。摩洛哥因其地理位置在法国的殖民帝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法国打算逐渐统一法属北非和西非等殖民地,建立一个从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经撒哈拉沙漠,到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南面囊括法属赤道非洲殖民地,相当于整个欧洲面积的殖民地带,然后同法国本土联合,组成一个大帝国。在里夫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中,法国从不加干涉到暗中接济里夫军队,其目的正是为了利用西班牙殖民势力失败而被逐出的机会,扩大自己的殖民地盘。另外,随着克里姆领导里夫人民反抗西班牙侵略斗争的节 节 胜利,克里姆在整个摩洛哥的影响日益扩大,人民更加不满于法国殖民统治和卖国求荣的素丹傀儡政府。法国殖民者认识到如果让克里姆民族政权继续存在发展下去,摩洛哥势必成为第二个土耳其,克里姆将成为西北非的凯末尔,这是法国殖民统治当局绝对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 一旦里夫人将西班牙侵略军赶到地中海边,干涉里夫共和国便立即摆上法国殖民统治者的议事日程。

面对法国的军事威胁,克里姆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冷静与成熟,他懂得决不能同时对法国和西班牙两面作战。里夫小国寡民,法国远比西班牙强大, 法国所能动员的军队就远远超过里夫全体居民的总数。摩洛哥基本上还是一个部落社会,要将各个部落整合和团结到自己的大旗下,需要时间和其他条件。因而克里姆力主同法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但法国要消灭里夫国家的主意已定,里夫人只能在抵抗或投降中选择其一。

里夫人没有被强敌吓倒,他们被迫对法国的战争挑衅进行还击。1925 年4 月间,里夫军队迅速南下,突破法军防线,屡克法军据点,收复一度被法军占领的里夫的粮仓——韦尔加河谷,并向法军重兵把守的非斯、塔扎方向展开猛烈的进攻。

随着战事吃紧,法国和西班牙捐弃前嫌,加紧勾结。双方经过紧张的外

交磋商,于 7 月 25 日正式签定了法西临时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共同对付摩洛哥人民,不准单独与里夫国媾和。7 月底,法西两国采取联合军事行动。法国任命贝当元帅为驻摩洛哥部队总司令。不久,法军增加到 30 万人,又募

集了 40 万非洲人雇佣兵,组成了一支 70 万人的侵略大军来对付人口仅 50

万的里夫国。西班牙军队也增加到 10 万多人,并由里维拉首相亲自统率。为

了打赢这场战争,法国专门拨出 1.83 亿法郎的巨款作为特别军费,用最新式的武器装备了陆、海、空三军。两国政府还采用收买部落首领,并用摩洛哥素丹的名义发布了悬赏令,以 50 万法郎作为捕杀克里姆兄弟的酬金。

由于法西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远远超过里夫国,法西军队很快控制了战局。9 月末,西军以绝对优势兵力攻陷了里夫共和国首都阿杰迪尔。次年 6 月下旬,法军包围了里夫军队司令部所在地塔尔吉斯特。克里姆为了保护里夫军民的生命财产,决定自愿成为俘虏,要求法国宽容里夫军民。6 月 27 日, 里夫军正式投降,克里姆及其族人共 23 人被流放到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新生的里夫共和国被法国、西班牙帝国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

里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法国在摩洛哥的殖民统治,充分展现了摩洛哥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与巨大力量,里夫起义成为摩洛哥人民争取自身民族解放的一次尝试,在里夫起义所提供的历史经验的启发和鼓舞下,摩洛哥人民终于在 1956 年赢得了独立,成为二战后非洲大陆上取得政治独立的第一批国家之一。

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埃塞俄比亚位于红海西岸,控其南部出海口,雄踞东西方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埃塞俄比亚境内遍布险峻的群山、相互孤立的高原和陡峭的峡谷,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使埃塞俄比亚显得雄伟壮丽,被人称为非洲的瑞士。但是,相互孤立和多山的高原断层,对于企图统一国家的国王和企图征服这个国家的入侵者说来, 同样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埃塞俄比亚领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上长期群雄封建割据, 经济落后,抵御外侮的力量比较薄弱。早在近代时期,它就成为英、法、意等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对象。其中,意大利最为积极。在 1895~1896 年发动侵埃战争,遭到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殊死抵抗,埃塞俄比亚人民在阿杜瓦战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而挫败了意大利的侵略,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成为 20 世纪初非洲大陆上少有的几个保持了自己的独立的国家之一。

近代以来,受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威胁,埃塞俄比亚的封建统治者开始认识到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孟纳利克当政时

(1889~1911 年),他便积极进行改革,加强中央权力和军事力量,平息各邦封建主叛乱,结束国家多年的分裂混战状态。但孟纳利克晚年患病,大权旁落,国内政治重新陷入混乱之中。直到 1930 年,女皇扎娣图病逝,摄政王塔法里·马康南即位,称海尔·塞拉西一世,情况才得到好转。塞拉西一世上台后,在政治、经济、军事以至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这一改革进程被意大利的侵略打断了。

意大利在 19 世纪末那次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失败后,一直想卷土重来,没有停止过对埃塞俄比亚的颠覆与干涉。一战时,意大利带着投机心理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想在战后获得邻国领土和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基本上是两手空空,意大利没能得到原德国海外

殖民地和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一战后,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分子利用意大利人民的不满得以上台。1922 年 10 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之后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墨索里尼认识到一战后要想在欧洲邻国和巴尔干半岛上扩张已不可能,墨索里尼将目光盯在了埃塞俄比亚上。占领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就能拥有其丰富的资源;可以将原已占领的几块东非殖民地连接成一个殖民大帝国,据此与英法抗衡;占领埃塞俄比亚还可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 30 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意大利随时有爆发大规模革命运动的危险;最

后,占领埃塞俄比亚可以洗刷掉 1895 年战争的耻辱,提高法西斯政权的威信,“既不能给人民以面包,就应给人民以光荣”。

墨索里尼要赶在埃塞俄比亚统一强盛起来之前占领它。从 1934 年下半年起,意军就不断向埃塞俄比亚进行挑衅。12 月 5 日,意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屠杀非洲人士兵的瓦尔瓦尔事件。12 月 30 日,墨索里尼提出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行动计划。

1935 年 10 月 3 日清晨,意大利不宣而战,30 万大军突然从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分北、东、南三路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战争正式爆发。这是一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对比上相差悬殊的战争。尤其在军事上,意大利拥有数十万配有飞机、大炮、坦克等现代武器的正规军。而埃方的正规军只有一万多名,全国只有 500 挺机枪,能使用的只占十分之一,空军只有七架旧式客机。

面对强敌入侵,海尔·塞拉西皇帝首先作为国际联盟会员国向国联申诉, 要求制止意大利侵略。虽然,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意大利采取纵容态度,未能给予意大利及时和有力的制裁。但它毕竟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埃及、南非、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国爆发了声援埃塞俄比亚人民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有的还专门成立援助组织或派出志愿军,奔赴埃塞俄比亚参战。欧美国家的工人和进步人士积极开展支持埃塞俄比亚人民斗争的活动。中国和印度等国人民也尽力给予支持。这些给埃塞俄比亚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同时,海尔·塞拉西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战斗。在战争爆发五个小时之后, 塞拉西向全国发布了总动员令,要求人民立即行动起来,他要求他的士兵不要因为万一一名英勇的领袖牺牲而气馁。在一次大会上,他说:“⋯⋯我, 现在向你们讲话的皇帝,将同你们在一起。为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我将毫不犹豫地洒净我的鲜血。”埃塞俄比亚军民在塞拉西皇帝领导下,不畏强暴, 奋勇杀敌。他们用大刀、长矛、标枪等原始武器迎击敌人。他们还采用埋藏粮食,朝水井放盐块不让敌人饮用,实行坚壁清野来打击敌人。意军在付出很大代价,攻占阿杜瓦、马卡累和戈腊黑等地后,无法继续前进。意大利的闪电战计划遭到了失败。墨索里尼为此暴跳如雷,撤了意军总司令德博诺的职务,任命巴多利奥元帅为意军总司令。

意军调换统帅后,又从本土调来大批军队,至 1936 年初侵埃意军总数增

加到 50 万人。意大利侵略军出动飞机对城镇进行狂轰滥炸,甚至使用了化学

毒气。埃塞俄比亚军队仍一味坚持打阵地战和攻坚战,致使死伤惨重。从 1936

年 2 月中旬起,一批重要城镇相继陷落,埃军的主力在梅丘战役中被消耗殆尽。5 月 5 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失守,塞拉西皇帝及其家庭成员从吉布提乘英舰“冒险”号离开非洲,流亡英国。5 月 9 日,墨索里尼得意忘形地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不久,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

合并为意属东非殖民地。

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标志着埃塞俄比亚人民反意侵略第一阶段的结束。埃塞俄比亚人民英勇不屈,他们接受教训,迅速走上了广泛开展游击战的正确道路。1937 年夏,各支游击队首领聚集在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安博开会,成立了“团结合作委员会”。会议选出了统一的领导机构,统筹军饷和武器。游击队人数迅速增加,很快形成了一支 10 万人的部队,使抵抗运动出

现了崭新的形势。到 1938 年时,游击队控制了全国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意军只能固守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带。1939 年,游击队已经发展到 40 万人。

1941 年,英国军队在东北非战场向意军发动反攻。在埃塞俄比亚游击队的配合下,英军进入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也率领数千名游击队战士从苏丹进入埃塞俄比亚。同年 5 月 5 日,塞拉西率军到达亚的斯亚贝巴,重新建立自己的统治。1941 年底,埃塞俄比亚人民反意战争获得完全的胜利。埃塞俄比亚人民不仅光复了祖国,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功绩被载入了世界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