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帝国主义对非洲统治和掠夺的加强及非洲的社会变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非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一场争斗,主战场在欧洲,但是非洲还是直接和间接地被迫卷入这场战争。因为冲突开始时非洲的大部分都在欧洲交战双方国家的统治之下,尽管德国考虑到在非洲的战争将于自己不利,因而曾向英、法提议双方军队在殖民地不进行战斗,他们在非洲的成败由欧洲的战争胜负来决定,然而在非洲占有绝对战略优势的英国和法国对此不加理睬。
非洲的战事可以区分为两个明显的不同阶段。在第一阶段,协约国的战略意图是消灭德国在非洲的有生力量,攻占德国在非洲占有的港口和战略要地。在战争爆发后的很短的几周内,协约国军就攻占了多哥的洛美、喀麦隆的杜阿拉、西南非洲的斯瓦科普门蒙德和吕德里茨湾;在东非,破坏了达累斯萨拉姆和坦葛港;在埃及,英国加强了苏伊士运河的防务,在随后 30 年里埃及成为英国控制非洲和中东的战略支撑点。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征服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协约国军先后攻占了西南非洲和喀麦隆。
虽然在非洲土地上进行的几次战役并不足以影响世界大战的整个进程, 可是对非洲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百万以上的非洲士兵参加了在非洲或欧洲进行的战争。人数更多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强制性地征当搬运工,每个作战的士兵就需要大约三个搬运工的支援。直接与间接卷入战争的非洲人据估计达 250 万人,远远超过当时非洲大陆人口的 1%。在战争中,死亡的士兵和搬运工超过 15 万人,受伤和致残的人则大大超过此数。
战争给非洲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经济破坏。战争期间,各宗主国对其非洲殖民地经济加强了国家干预。主要的形式有:控制价格,征收粮食作物,强迫种植某种作物,为主要工程项目征集劳动力等。由于实行价格控制,几乎所有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在大战期间上涨了,而非洲产品出口的价格则被控制在较低水平上,这使得靠工资为生和以生产出口农产品为生的非洲人深受其害。例如,埃及棉农发现他们从自己产品提价中所得到的利益抵消不了燃料、衣服和谷物等项费用的急剧上涨。维持非洲人日常生活的农产品,包括甘薯、木薯和豆类被大量以低于自由市场价格收购或征集,供应给欧洲的协约国和非洲及中东前线的军队,这种做法既损害了非洲农民的利益,又加剧了城乡人民的困难。
强征大批非洲人入伍和做搬运工,造成战争期间非洲大陆许多地方劳动力严重短缺。此外,战争期间,宗主国要求各殖民地多作贡献以资助战争, 各殖民地承担了当地战事的绝大部分军费负担。各殖民地的非军事性的公共工程几乎全都停顿,经济发展计划不得不中止。
世界大战也给非洲的社会政治带来重大的影响。一次大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搬运工以及劳工从他们村庄的狭隘世界中被驱赶出来,送往几千里之外,无疑是一次全洲性的人口大流动。这是自非洲大陆被帝国主义瓜分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它打破了帝国主义宗主国在殖民地之间长期实行的隔离和封锁政策的束缚,大大开阔了非洲人的眼界。来自各地区的非洲人有机会进行广泛的思想交流,非洲人通过耳闻目睹,不仅进一步认识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凶残本质,而且也看清了他们虚弱的本质,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对于克服民族自卑感,提高自尊心起着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欧洲作战的非洲士兵,他们中不少人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一些人甚至亲身参加欧洲国家
爆发的革命运动,有的还同宗主国的无产者建立了广泛的接触并加入那里的共产党组织。在战争中,非洲士兵普遍学会了使用武器的技术。这些士兵回国后,往往对殖民统治者更加不满,成为推动非洲民族主义解放运动的重要力量。
列强对非洲统治的加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地的统治制度第一次作了较大的调整。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围绕解决“敌属地”的归属问题,对德属非洲殖民地进行再分割。这次分割因发生在一战以后,国际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不可能再用 19 世纪末瓜分非洲领土的方式来处理。英法操纵下的国际联盟炮制的委任统治制度应运而生。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再瓜分,对帝国主义国家好处在于可以得到德国殖民地,同时又不必承担德国提出的要将殖民地的价值折合为补偿的责任。
在巴黎和会上,列强之间在殖民地再分割问题上争吵激烈,最后经过协商,于 1919 年 5 月 7 日由最高委员会批准了将德属多哥和喀麦隆分配给英法两国实行委任统治,将德属东非的坦噶尼喀分配给英国统治。不到一年,比利时也获得对卢旺达和布隆迪的统治权。上述地区均为乙类委任统治地。西南非洲则列为丙类委任统治地,变为南非联邦领土的一部分,成为殖民地的殖民地。
对德国的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的结果,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面积达到 380 万平方英里,人口达 6000 万,成了在非洲的最大殖民帝国。它实现了在近代瓜分非洲时期梦想完成的“开罗开普”计划,形成由北往南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地带。法国在非洲占有 400 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统治大约 4000 万的人口。英法两国的殖民地加在一起占非洲 80%的领土。所以,一战及一战后委任统治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改变非洲的殖民地命运。
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得到加强。欧洲虽早已于 1885 年完成对非洲的瓜分,但瓜分之后,欧洲政府对这一大陆的兴趣就大大减弱了。欧洲国家之所以分割非洲,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不致被排斥在有潜在价值的地区之外,对他们说来,重要的是占有而不是发展。当时欧洲政府的国内税收收入有限,资产阶级纳税人不愿政府花他们的钱去维持非洲殖民地的法律和秩序。欧洲政府为殖民地新政府配备人数极少的官员;军队和警察从当地招募,由几名欧洲军官指挥。政府许多职能工作甚至委托给基督教会和一些商业公司。只有当地方收入因征收关税和人头税而逐渐增多以后,殖民政府才能负担雇用正规的文职人员和警察,以有效地在他们统治下占有和管理整个领土。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才勉强达到这个地步。
一战前,各宗主国在统治非洲的方式上具有较大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间接统治和直接统治。英国是采取间接统治最为典型的代表。英国本土小国寡民,在海外却拥有大片的殖民地,不可能依靠由本土派出军队和官吏进行直接统治。另外,英国从其统治印度的历史中得出经验:彻底摧毁原有的统治基础,改变旧的传统文化习俗,不仅不可能,而且会危及自己的殖民统治。在 1857 年印度士兵起义后,英国放弃原来兼并土邦扩大英属印度领地的做法,转而让一些土邦继续存在,并宣布要尊重印度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努力培植王公贵族作为自己统治印度的工具。从一开始,英国就有意地将统治印度的经验运用到统治非洲殖民地上,英国人在受其统治的殖民地保留了原有的部落组织,让当地酋长成为英国统治机构中的官吏,领取薪金。
由酋长治理本部落日常事务,赋税由酋长征收,在将大部分的税收上缴殖民政府后,允许酋长为自己的“地方金库”保留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地方之需。英国人则在每一个部落区域派驻顾问,监督地方行政。
与英国统治非洲的方式不同,法国在其非洲殖民地实行的是一种直接统治方式。即法国在征服了殖民地后,有意地摧毁原有的非洲当地人的地方权力结构,剥夺部落酋长的权力,由法国委派总督和各级行政官员进行直接统治。一战后,法国殖民统治者认识到直接统治的一些弊端,开始注意到利用和扶植当地非洲人上层为自己服务的重要性。他们在不影响法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前提下,吸收一部分原有的非洲人统治者担任部分地方行政管理职务。同时,开办“酋长学校”,培训一批忠于法国殖民当局的非洲人,任命他们为酋长,由国家发薪水;一旦发现他们不再忠于法国人,殖民当局就撤换他们。此外,法国人在非洲还实行“同化政策”,他们将非洲殖民地当作自己的海外领土,当作法国本土在海外的延伸,因而鼓励非洲人上层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化,将他们逐渐吸纳同化到法国人社会中。他们还给非洲人上层投票权,将法国议会中一定比例的议席保留给这些人。
一战后,欧洲列强在非洲的统治方式有趋同的趋势。一方面,各宗主国更加注意利用非洲当地的部落酋长和头人,将他们变为自己的驯服工具。另一方面,殖民当局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成本来强化自己在非洲的统治。无论是在直接统治还是在间接统治下被欧洲人所用的非洲人酋长,不再是单纯的地方首领,而更多的是殖民当局的地方官员。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方式的区分不再具有重大的意义。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经济掠夺 帝国主义瓜分和统治非洲的主要目的在于掠夺非洲的财富,非洲的土地、劳力、矿产资源、农产品都是掠夺的对象。由于宗主国相互之间的国情不同,各自占有的殖民地的情况也不同;还有, 在不同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宗主国对殖民地的需求也不同。因而,各宗主国对其殖民地的经济掠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便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地理资源与气候条件是影响掠夺方式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非洲是一块巨大的大陆,各部分的地理气候千差万别。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东非的肯尼亚和南非地区,那里土壤肥沃,气候宜人,较少萃萃蝇,欧洲人在这些地区大量移民,强占非洲人的土地,建立大种植园。在西非地区,那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合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但由于萃萃蝇肆虐,欧洲人无法大批长期移民居住,殖民当局则采取各种手段让当地人改种欧洲人所需要的作物,他们以低价收购这些产品,出口到欧洲谋取高额利润。在刚果地区,那里炎热异常,不适宜农作物种植,但那里地上有各种热带森林资源,地下有矿藏资源,殖民当局将土地出租给欧洲人大公司,欧洲人使用非洲人为其采橡胶和开矿。
其次,各宗主国的国情不同,在对殖民地的掠夺方式上也因而存在差异。例如,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在掠夺非洲时都采用过强迫劳役制。这种野蛮的制度在一战后受到国际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在凡尔赛条约上,国联还特别规定在委任统治地取消强迫劳动。英法作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不得不顾及国际舆论,在掠夺非洲中,更多的是采用现代资本主义剥削手段。而葡萄牙和比利时仍然在其殖民地实行强迫劳役制。
第三,一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掠夺非洲时存在一种无序状态。一战
后,各宗主国更多地通过资本输出和由殖民政府主持下对殖民地进行开发的方式将殖民地经济纳入宗主国经济的范围,成为宗主国经济的附属。这一点非常典型地体现在法国的萨罗计划上。
阿尔贝·萨罗曾两度出任法国海外殖民部部长(1920~1924 年,1932~ 1933 年)。他就职时,正值一战后法国经济困难之际,法郎严重贬值,法国无充足外汇购买原材料,希望开发殖民地的资源来弥补。因此,萨罗着手实施殖民地开发新政策,制定了“殖民地经济发展十五年计划”,又称萨罗计划。萨罗公开宣称其计划的目的在于:“为了未来法国的强大,法国必须要求它的殖民地和保护国除了提供食物外,还应该为军队出人,为国家的支出出钱,为工业和贸易出原料和其他产品。”萨罗把殖民地分为几类,规定每一类殖民地要提供某些特定产品。
英国在一战后也采取类似法国的殖民政策,它体现在卢加德 1922 年出版的《英属热带非洲的双重托管》一书中。该书影响了整整一代殖民地行政官员,并被英国的政治家和公职人员当作指南。该书作者卢加德曾长期在非洲担任殖民地行政官员,后又成为英国出席委任统治委员会的首席代表。卢加德首创了一种理论,即殖民强国有着双重的责任:一是对其统治下的殖民地人民的责任;二是对外部世界的责任。对于殖民地的人民,要推动其物质和精神上的进步,最后使其达到自治;对于外部世界,要开发殖民地的自然资源并寻求使其进入世界市场的出路。
为了实现他们的计划,英法等国在一战后加快加大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据统计,到二战爆发时,在非洲的投资中,英国占第一位,约占总投资额的一半;法国居第二位;然后是比利时、美国和葡萄牙等国。
外国资本主要投在采矿业上。到 1936 年,投在南部非洲五大产矿地区的资本占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投资的近三分之二。由于投资倾斜于采矿业,非洲的采矿业在两次大战之间发展很快。据 1938 年统计,非洲开采的金刚石、钴、黄金等七八种矿产品的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已占首位。其中,金刚石的产量占世界的 98%,黄金占 46%。仅著名的南非德兰士瓦金矿和金刚石矿的开采到 1926 年时累计价值高达 50 亿美元。外国资本从中获得了丰厚
的利润,南非开采金刚石的公司到 1934 年时支付的股东红利相当于原资本的四倍。
经济作物是外国资本在非洲掠夺的第二大项目。殖民当局除鼓励欧洲移民建立经营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和农场外,还采取各种措施来诱导或强迫非洲农民改种经济作物。例如,有的殖民地向非洲人征收高额的税收,规定必须用货币交纳,迫使非洲人为取得货币,不得不改种经济作物。有的规定只有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才可以减免劳役。英、法在西非殖民地还利用非洲人中间商同本地非洲农民签定合同,每年按量收购经济作物。殖民当局有时还利用价格因素和提供其他优惠条件来诱导非洲农民多种经济作物。非洲许多国家大部分耕地因而被迫种植一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
采矿业和经济作物的发展,促使非洲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商业的繁荣与一批商业城市的兴起。外国资本因而也投在修建公路、港口基础设施,兴建水利灌溉工程,以及为城市服务的医院、学校和市政工程等。
总之,在殖民当局的主持下,外国资本输入非洲,一方面为外国资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促使非洲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畸形的。珍贵的矿产资源被疯狂开采,利润流进了外国资本家的腰包。农民们依赖单
一经济作物,受世界市场价格和殖民当局政策的摆布。公路、港口和市政建设是为了采矿业和进出口贸易以及商业发展的需要修建的。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民族工业和农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相反,由于大量种植经济作物, 非洲的粮食播种面积大大减少,当地人民需要的粮食远不能自给,许多国家不得不依赖粮食进口,当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时,非洲农民首先成为受害者。
非洲的社会变迁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统治和掠夺的结果使非洲社会在现代时期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之前,非洲大陆除局部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尚未进入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绝大多数非洲人仍以部落和村社为中心,受部落酋长的统治。帝国主义侵入非洲,尤其是在进入 20 世纪后,帝国主义为了战争及掠夺的需要,不断地强征非洲人入伍当兵、到矿山采矿及为欧洲人当佣人等,许多非洲农民被迫离开了偏僻的乡村,流落到城镇变成雇佣工人或城市居民,从而摆脱了部落酋长的管辖。这就使得传统的部落村社组织逐渐瓦解,促进了非洲社会内部发生资本主义性质的阶级分化。非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
非洲无产阶级的发展主要从一战后开始,到二战结束时,无产阶级人数比战前增加了 50%,达到一千多万人。非洲无产阶级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如下特点:
首先,工人人数在非洲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人人数最多的是埃及和南非, 1937 年时埃及有工人 27.5 万,1945 年增加到 36.2 万;南非在 40 年代已有工人近 600 万,占当时全国劳动力的 87.2%。而同一时期,在西非的工人人数则很少,只有 57 万人,仅占劳动力总数的 2%。中非地区则更少。
其次,非洲工人流动性很大,大部分是流动工人和不熟练工人,尤其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南非地区。造成工人流动性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洲工人主要从事采矿业,欧洲资本家往往只与工人订立六个月到两年的雇佣合同, 很少有比这更长的;资本家为了攫取超额利润,给予工人极低的工资,不给工人解决住房问题,工人不得不将老婆孩子留在乡下,自己流动;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害怕一旦工人成了熟练固定工人,不仅会影响白人的就业机会,而且不利于种族隔离政策的实施。因此,非洲工人的流动性是由欧洲资本家剥削方式及殖民统治的特点造成的。
非洲无产阶级的处境十分悲惨,他们对外国垄断资本和殖民当局充满仇恨,有着强烈的革命性和斗争精神。但是,非洲工人的流动性不利于工人的团结,很难在他们中组织起稳定和统一的工会,也不利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 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加上殖民当局有意煽动种族主义情绪,制造工人阶级队伍中不同肤色工人之间的对立,非洲无产阶级始终未能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领导权。
非洲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要比无产阶级迟缓得多。两次世界大战也曾给非洲民族资本带来发展的机会。在战争期间,宗主国为了维护自己在殖民地的经济利益,防止其他国家的商品乘虚占领自己的殖民地市场,在殖民地实行关税保护政策,这在客观上有利于非洲本地工商业的发展。此外,在战争时期,居住在非洲殖民地的白人移民大量地参军上前线,这也为非洲人经营农场、商业,以及食品和原料初加工业创造了条件。
民族资本在非洲大陆的发展极不平衡。北非的民族资本比较发达,有一支比较强的资产阶级队伍,最突出的是埃及,其次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南非的资本主义最发达,但控制在白人殖民者手中。西非海岸的一
些英属殖民地有一个从事商业贸易的非洲本地人商业阶层。在非洲其他广大地区,民族资本基本是个空白,不仅没有像样的工业,甚至连小商业也为印度和西亚商人所把持。
非洲大陆民族资本主义的落后状态同非洲大陆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有关,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前,绝大多数的非洲国家尚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帝国主义统治非洲后对非洲民族资本的发展采取了各种歧视和限制性的政策所致。
帝国主义控制了采矿业。在许多地方,宗主国禁止非洲人勘察和开采矿藏。欧洲人公司在殖民政府的庇护下,往往抢先取得了矿山的开采权,非洲人开采被视为非法,要受到殖民当局的严厉制裁。在西非和东非的一些殖民地,非洲人虽被允许在欧洲人公司“租让地”之外开采矿藏,但由于缺乏资金,很难得到发展。殖民当局还想方设法限制非洲人经营制造业,以便维持非洲人提供原料、劳动力,欧洲人提供制成品这种世界经济格局。一战后, 坦桑尼亚的民族资本想利用本地的西沙尔麻资源,自己生产麻线时,英国当局强迫坦桑尼亚同英国的有关联合会进行商谈,规定由英国联合会决定西沙尔麻产品价格。在英国人的干预下,坦桑尼亚的西沙尔麻工厂不久便倒闭了。从整体上看,一直到 1949 年止,非洲本民族的工业还仅限于轧棉、磨面,以及剥皮去核等食品加工工业;即使是这些工业部门,许多资本也是外国人的。
在商业领域,非洲资本的发展也困难重重。在不少地方,殖民当局竟颁布法令禁止非洲人经商。有的殖民地则采取种种刁难的措施,限制非洲人经商。如在肯尼亚,英国殖民当局特别颁布了“禁养驴子条例”,不准非洲人养驴,以防止非洲人利用驴作运输工具经商。有些地区,像在英法统治下的西非地区,殖民当局则向非洲小商贩征收高额的商业税,让他们难以维持。由于以上因素,一直到二战结束,在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中非洲资产阶级
的力量极为弱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无法起主导作用。
在 20 世纪非洲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么一部分人,他们是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和青年军官。帝国主义为了统治需要,积极培植代理人,纷纷在殖民地开办学校,甚至允许少数人到欧美国家留学。他们中一些人日后成为帝国主义的走卒,甘愿为殖民政府效力。但更多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军官在欧美文化的熏陶下,民族主义意识最先觉醒,深感受异族压迫之苦,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成为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现代非洲民族主义运动的领导者。非洲独立后的第一代领导人也大部分来自这一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