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 20 世纪初期的地中海地区频发的危机和连年不断的局部战争,预示着大战即将到来。这是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想用战争手段打击对方,壮大自己。萨拉热窝事件便成为了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兰兹·斐迪南是一个积极主张进行战争的军国主义代表人物,他极力鼓吹对塞尔维亚进行“预防性的战争”;在政治方面主张修改宪法,废除奥匈帝国的“二元制”而改行“三元制”,也就是使帝国所统治的南斯拉夫人同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有所谓平等的政治地位和权利,其实质是要像统治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一样,牢牢地控制南斯拉夫人, 在表面上却用“政治地位平等”来麻痹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斗争意志。因此, 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认定斐迪南皇储是凶恶的敌人和压迫者,对其深恶痛绝。

奥匈帝国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威胁,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奥匈帝国的这种蓄意挑衅行为,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一个名为“黑手党”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人团体决定打击奥匈侵略者的气焰,以刺杀皇储斐迪南为手段。他们在塞尔维亚准备好了之后,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几名受“黑手党” 影响的波斯尼亚青年。他们虽然是奥匈国民,但都是塞尔维亚族人,具有强烈的反奥思想。在“黑手党”成员的协助下,潜回波斯尼亚,作了精心的布置,等待刺杀时机的到来。

1914 年 6 月 28 日,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后,斐迪南偕同妻子乘敞蓬汽车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车队行驶到闹市中心时,事先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亚青年查卜林诺维奇向斐迪南乘坐的汽车投掷了一枚炸弹,但没有命中,只炸伤了一名随从军官。当斐迪南夫妇参加完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乘车返回,行驶到一个街口转弯处,车速放慢时,隐蔽在路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波,急步上前,用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斐迪南头部被击中,当时毙命,其妻子被击中腹部,倒在血泊中,不久死亡。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欧洲的火药库。

奥匈本来就一心要吞并塞尔维亚,斐迪南被刺正好提供了一个发动对塞尔维亚战争的借口。但调查的结果表明,塞尔维亚政府并未参与谋刺活动。尽管如此,奥匈还是要以此事件为借口来发动战争。奥国的战争意图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持。德皇威廉二世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坚决主张奥国应迅速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而“不必踟蹰”,“要么立即清算,要么永远不”。德国还用外交方式使奥国大使确信“德国⋯⋯将站在我们这一边”。有了德国的支持,奥匈更是有恃无恐,它也认为这是侵吞塞尔维亚的极好机会。6 月 29 日,奥匈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声称必须立即开始军事动员,外交大臣也叫嚷说:“现在是到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

在协约国方面,沙俄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并竭力阻止奥匈吞并塞尔维亚以维护它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沙俄认为,一旦发生战争,将有利于俄国夺取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法国向俄国保证,如果俄国与德国发生战争,法国定将履行自己的同盟义务,并指示法国驻俄国大使一定要使俄国“坚定,我们一定支持它”。英国则玩弄狡猾的外交伎俩,它一方

面向德国表示要尽可能防止大国间的战争,断然说沙俄是爱好和平的,如果发生纠纷,英国一定尽一切可能“防止暴风雨”。另一方面又鼓励俄国积极备战。这就给德奥造成一种英国不会马上卷入战争的错觉,增强了它们发动战争的信心。

经过与德国的密谋之后,关于战争的问题已经确定了。奥匈所考虑的只是如何向塞尔维亚提出其无法接受的要求,如何把军事冲突的责任从奥匈方面转嫁到塞尔维亚身上。1914 年 7 月 23 日晚,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指责塞尔维亚政府纵容恐怖行动和支持反对奥匈的运动,并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要求塞尔维亚取缔一切反奥组织,禁止一切反奥宣传,按照奥政府提供的名单从军队和政府中肃清反奥的文武官员,由奥方派代表到塞尔维亚境内追捕和审判与谋刺案有关的“凶手”等等。限定在 48 小时以内答复。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塞尔维亚将失掉自己的主权,沦为奥匈的附庸。塞尔维亚政府一方面向各国使节 申诉塞国政府不能接受奥国要求的理由, 一方面向沙俄求援,并表示“除死战外,别无可为”。而此时沙俄政府却想以牺牲塞尔维亚来求得同德奥的暂时妥协,劝告塞尔维亚把军队调开,放弃抵抗,并要求它在答复奥匈最后通牒时尽量委屈求全。由于沙俄违背了支持塞尔维亚的诺言,塞尔维亚政府认为自己无力单独抵抗奥匈的进攻,不得不忍辱求全,于 7 月 25 日晚最后通牒时效到期之前,向驻塞尔维亚的奥国大使递交照会,表示接受最后通牒中的大部分要求,仅因最后一项“破坏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而有所保留。虽然塞尔维亚政府的答复已经表示了它平息冲突的决心,但决心对塞尔维亚开战的奥匈仍宣布说,它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断绝了奥塞之间的外交关系,于 7 月 28 日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是日午夜, 炮击贝尔格莱德,开始了军事行动,此后,事态急剧发展,各国纷纷动员、宣战。

俄国原想以牺牲塞尔维亚来暂时避免与德奥作战,不料奥匈仍对塞尔维亚宣布了战争。尽管它还未完全准备好,也不得不提前行动,7 月 30 日,俄国宣布总动员。7 月 31 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 12 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令。8 月 1 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日,法国下令总动员;8 月 3 日,德国以法国飞机侵犯德国领空和法军挑起边界冲突为借口对法国宣战。8 月 1 日,德军占领卢森堡,2 日下午又向比利时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准许德军过境,借道进攻法国。只有 700 万人口的比利时,坚决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请求援助。英国政府决定利用这次请求作为参战的主要理由,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不要破坏比利时的中立,德国的外交大臣的回答是不能给予这种保证。8 月 4 日晚 11 时 20 分,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内阁会议上报告说,他已经向所有的海洋发出无线电报,命令英国军舰对德作战。8 月 5 日,门的内哥罗加入塞尔维亚方面作战。8 月 6 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国宣战。这样,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除意大利还在动摇外,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中。

在欧洲爆发的军事冲突,很短时间内就蔓延到远东和近东。日本为扩张在东亚的势力也趁火打劫,于 8 月 15 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走中日

领海内的德国海军,于 9 月 15 日以前“无条件和无代价”地把胶州湾交给日

本,遭到德国拒绝后,日本就借口履行“英日同盟”的义务于 8 月 23 日对德

宣战。土耳其早已亲德而疏远协约国家,于 8 月 2 日同德国签订密约,帮助它去防御沙俄。10 月 29 日,土耳其的兵舰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等俄

国重要港口。沙俄随即于 11 月 2 日对土宣战。英、法也于 11 月 5 日对土耳其宣战。

从 1914 年 7 月 28 日起,历时仅三个月,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就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德、奥、土为一方,俄、法、英、日、比、塞及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到 1918 年,共有 31 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这次战争是几十年来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掠夺殖民地和压迫异族的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制度。交战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但各参战国都用“正义战争”、“保卫祖国”等美丽辞藻掩盖自己掠夺政策的本质。

德国首相曾发表声明说:“别人嫉妒德国的富强,因此想把锁链加在德国身上。我们为了欧洲的和平而战争。”德国的报刊也写道,德国在东方作战是为了反对帝俄专制统治,推进西欧文明;在西方作战是为了预防法国的进犯。德国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行辩护,声称即使德国不侵犯比利时的中立, 法国也要侵犯。俄国声称自己是被迫作战,纯系反抗德、奥进攻。法国则说, 德国未经宣战就进入了法国领土,从而破坏了国际公法。法国总统说:“法国再一次为人类的自由、理性和正义而斗争。”英国参战时则强调德国破坏了庄严的国际条约,英国是为了捍卫比利时的中立,反对强大民族欺凌弱小民族。

德国参战的目的,是要彻底重新瓜分世界,夺取英、法、比利时等国的殖民地,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或“中欧帝国”。它的范围包括比利时、荷兰、法国的一部分、乌克兰、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还有巴尔干国家和西亚地区。建立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经济同盟,把俄国挤到亚洲去,并使其成为德国的农业附庸国。在海上打垮英国的垄断地位;在非洲、太平洋和南美夺取英、法、葡、比等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奥匈帝国则想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夺取通往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的出海口,把奥匈二元帝国扩大为三元帝国。

在协约国方面,英国的主要目的在于保住世界霸权,同时掠夺更多的殖民地;消灭德国海军,打垮德国这个世界市场上最危险的竞争者;从土耳其手中夺取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并巩固在埃及的统治。法国要在战争中洗刷 1870 年普法战争中失败的耻辱,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侵占德国的萨尔煤铁矿区,恢复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沙皇俄国则要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 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庞大的“斯拉夫帝国”;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伊斯坦布尔,使黑海变成俄罗斯的内湖。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建立在地中海中的霸权。

由此可见,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掠夺别国领土,奴役别的民族,镇压革命运动,转移国内阶级矛盾,打击竞争者和争夺世界霸权。从双方来说, 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应当指出的是,塞尔维亚是被侵略国家,它的参战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反对侵略和民族解放的因素,它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但对整个战争而言只具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帝国主义性质。

双方的战略计划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都对这场世界大战作了充分准备。德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装备较好的陆军,奥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

依附于德国,两国陆军人数达 623 万人,且兵力集中,装备精良。英、法、

俄三国兵力达 873 万人,并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英、法舰队可以对德、奥实行封锁,断绝他们的海外联系,但英、法的兵员分散,装备较差。从战争的后备力量来看,德、奥、土、保四国的人口为 1.45 亿,其领土连成一片,兵员调集方便、灵活;但它们能支配的只有本国的资源和用战争手段夺取的被占领国家的资源。英、法、俄、意四协约国人口达 2.88 亿,但较分散;但它能广泛利用殖民地和中立国的资源,有利于长期作战。

欧洲一直是大战的主要战场,共有三条主要战线:西线是英、法对德战场;东线是俄国对德、奥战场;南线是奥匈对俄国与塞尔维亚战场。

德国的作战计划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实行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速决战。这种战略思想是根据战前总参谋长施里芬在 1905 年制定的计划而形成的。这个计划的中心内容是集中很大部分兵力,在四周至六周内迅速击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调过头来对付俄国,争取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规定,在东线对沙俄军队采取守势,只用9 个师配合奥军进行防御。在西线集中 78 个师进攻法国。西线的左翼即阿尔

萨斯—洛林地区只布置了 8 个师;其余的 70 个师则集中于右翼,企图出其不意地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越过未设防的法国北部,沿海岸线迅速推进, 强渡塞纳河,经鲁昂北部折向东南,从西南和南面包抄巴黎,形成钳形攻势, 这样就可以把法军围歼在右冀纵队的“铁锤”与左翼纵队的“铁砧”之间。然后把主力部分调到东线,会合奥军,以同样的闪击方式全歼俄军。战争爆发时,由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作了一些修改。西线右翼部分只有 52 个步兵师和 7 个骑兵师,比前计划少了 11 个

师,左翼增至 15 个师,同时东线的力量也有所加强,两线进攻的力量被削弱了。

奥匈为配合德国的攻势,在 1909 年拟定的作战方案中,把战略重点放在对付俄国。将全部兵力分成三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布置在加里西亚地区; 第二方面军驻在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边境;第三方面军配合进攻塞尔维亚,同时支援第一方面军。

协约国方面的计划是指望俄、法两国同时在陆上对德国展开进攻,迫使德国在两线分兵作战。法国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莱茵河左岸。在 1914 年 4 月,法军总司令霞飞完成了“第十七号作战计划”。

该计划规定,法军在德法边境共配备 5 个集团军,其中包括 79 个野战师、后

备师和 10 个骑兵师。第一、二两个集团军放在战线的右冀,第五集团军放在左翼,第三集团军部署在凡尔登地区,目的是把左右两翼联为一体,第四集团军放在第三集团军背后,处于二线的位置,起接应作用。

俄国在 1910 年制定了第十九号作战计划,规定西部边境分为两条战线, 分别对付德国和奥匈。在俄国的西北战线,部署了 19 个野战师,11 个后备师、9 个半骑兵师;在西南战线总共配置了 33 个半野战师、13 个后备师和18 个半骑兵师。此外还在彼得堡和波罗的海沿岸以及罗马尼亚、黑海沿岸部署了防御部队。

英国的军事力量主要在海上,因此它制定了周密的海上作战方案,并同法国进行了分工:法国负责地中海的防卫和战斗,英国则在北海对德国海岸的所有海军基地和港口实行封锁。另外,英国组织了十二万多人的远征军和十六万多人的后备部队,集结在法国北部,由法国参谋部统一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