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战的爆发及其初期阶段

德国入侵波兰和英法对德宣战 1939 年 8 月 31 日晚,一支穿着波兰陆军制服的德国党卫队“袭击”了靠近波兰的德国边境城镇格莱维茨,“占领”了该城的电台,并用波兰语广播了反德声明,宣布“清算敌人——德国的时刻到了”。希特勒借口德国受到了“侵略”,命令德军于 9 月 1 日向波兰发起进攻。波兰被迫迎战。当天,英法政府照会德国,要求德国停止对波兰的进攻,撤出军队,否则,两国将“毫不犹豫地履行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德国根本不加理睬。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和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加拿大也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 月 1 日凌晨,德军出动 57 个师约 150 万兵力、2500 辆坦克、2300 架

飞机,分南北两路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兰拥有 100 万左右的兵力、800 多辆坦克、400 多架飞机。力量对比,波兰处于劣势。同时,波兰全部 42 个师中,真正作好战斗准备的不过 30 个师,后备队没有集中,许多飞机驾驶员都不在机场。德军采用闪电战术,首先派出大批飞机偷袭机场,摧毁了波方的大部分飞机,并对波兰的战略中心、交通枢纽和指挥机构进行猛烈轰炸。德军各个集团军以坦克为先导,在航空兵支援下,发起攻击。波兰政府领导军民拼死抵抗,但敌不住德军的进攻,不到两天,波军第一线主力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日 50~60 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从南、北两路向华沙迂回包抄。9 月 6~7 日,南路德军在波克率领下攻占克拉科夫,北路德军在隆斯特德率领下占领波兰走廊,渡过维斯瓦河。9 月 17 日, 南北两路德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地区会师。波兰政府无力挽回败局,于 9 月 16 日撤离华沙,经罗马尼亚,先到达巴黎,后流亡伦敦。华沙军民拒绝

投降,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抗击德军。德军直到 9 月 27 日才占领这座孤立无援的城市。号称陆军居欧洲第五位的波兰,顷刻之间覆亡了。

波兰迅速沦亡,和没有得到外部援助,孤军奋战有直接关系。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当时在西线拥有近 110 个师,而德国在那里只有 23 个师。如果当时英法在西线发动进攻,德军将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其结局肯定会对德国不利。但是英法实际上却是宣而不战。从 1939 年 9 月大战爆发到 1940 年

4 月希特勒在西线展开攻势的七个多月时间里没有采取任何重大军事行动, 双方仅限于军队巡逻,偶尔有些小冲突和炮击。这种战争史上的怪现象,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假战争”、“静坐战”。这是英法长时间以来推行绥靖政策的延续,被迫宣战,不敢真打,只能坐视波兰灭亡,最终自食恶果。

西线战争与法国的败降 希特勒利用英法在西线制造“奇怪战争”的七个多月时间,疯狂地扩军备战,将主力调往西线。德国陆军扩展到 156 个

师,超过英法两国兵力的总和。德军部署在西线的兵力达 136 个师,准备大举入侵法国。但是,希特勒决定在进攻英法之前,首先闪击北欧,侵占丹麦和挪威。希特勒之所以作出这种决策,其意图是:第一,占领丹麦和挪威, 可以打破英法对德国的海军封锁,使德国海军舰艇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北海和大西洋,免遭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英国海军封锁之苦;第二,占领丹麦和挪威, 在挪威西海岸建立海空军基地,可以限制英国海军活动,从北面威胁英国; 第三,保证瑞典铁矿砂安全运到德国。当时瑞典是德国铁矿砂的重要供应国。

德国在战争第一年消耗的 1500 吨铁矿砂中,有 1100 吨是从瑞典进口的。这些铁矿砂,在冬季主要是通过挪威北部的港口运出,沿挪威海面运往德国。1939 年 11 月,苏联和芬兰爆发战争后,英法对芬兰提供援助。芬兰跟瑞典接壤,希特勒深怕英法远征军借故进入瑞典、挪威,霸占瑞典的优质铁矿砂, 从北面威胁德国,所以决定先发制人,侵占丹麦和挪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 1939 年接

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 1940 年 4 月 9 日清晨,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丹麦立即接受“德国的保护”,随即向丹麦发动了进攻。丹麦政府于当天宣布投降,同意“在德国的保护下维持中立”。

在进犯丹麦的同一天,德国舰队也向挪威各重要港口发动进攻,占领了挪威西海岸的纳尔维克、卑尔根和南海岸的克里斯丁等重要港口。德国舰队进攻挪威首都奥斯陆时,遭到挪威海军的猛烈还击,几艘德舰被击沉击伤, 德国舰队被迫暂时撤退,但德国用空降部队占领了奥斯陆。挪威前国防部长、民族叛徒吉斯林被扶植为傀儡政府首脑。挪威国王拒绝投降,带领政府官员向北方转移,并命令全国继续抵抗。为支援挪威军队抗击德国法西斯,英法军队于 4 月中以后在挪威登陆。德国进攻西欧后,英法军队于 6 月 8 日撤出挪威。6 月 7 日,挪威国王和政府流亡伦敦。6 月 10 日,德军占领了挪威全境。

未等挪威战役完全结束,希特勒于 1940 年 5 月 10 日在西线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个中立的小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希特勒进攻荷、比、卢, 既是他称霸欧洲计划的一部分,也是进攻英法的序幕。就在德军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当天,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张伯伦被迫辞去英国首相职务,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路线的保守党人丘吉尔出任首相,组成有保守党、工党和自由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5 月 13 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表明要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他说:“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争取胜利⋯⋯”。丘吉尔改变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但他上台时所面临的形势却是极端严峻的。

1940 年 5 月初,德军在西线集中了 136 个师、2580 辆坦克、3284 架飞机,分三个集团军群。其部署是:北路 B 集团军群共 28 个师,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作出要效仿第一次世界大战先例的样子,以吸引英法军主力;南路 C 集团军群共 17 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任务是佯攻马奇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中路 A 集团军群共 44 个师, 任务是翻越卢森堡和比利时东南部的阿登山脉,向英吉利海峡突进。此乃主攻方向。此外有 47 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莱茵河地区。当时西欧各国总兵

力约 147 个师,其中英国远征军 10 个师。英法统帅部墨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规,错误地估计德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地势平坦的比利时中部地区,因而把大部主力集中在色当以西的法比边界上,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各省部署了 51 个师,另一部分主力则部署在马奇诺防线的背后及其东南面对德国和瑞士的边界上,而在面对阿登山脉的色当和迪南之间的一段边界上布防极差。

5 月 10 日凌晨,德国开始全面进攻。首先出动大批飞机猛烈轰炸荷兰、

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 72 个机场,摧毁了几百架飞机。接着,德军空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荷军和比军的后方机场、渡口、桥梁和防御支撑点。在空降兵的配合下,德军 B 集团军群的地面部队对荷兰、比利时北部发起攻势。5 月 13 日,荷兰女王及政府大臣逃往伦敦。15 日,荷兰投降。德军 A 集团军群于 5 月 10 日突击阿登地区。德国出兵的当天,只有 30 万人口的卢森堡不战而降。德军坦克摩托化部队出其不意地在比、卢接壤的阿登山区分三路纵队快速挺进,三天就越过阿登山脉天险。14 日强渡马斯河。15 日突破最后一道防线,然后沿法国北部平原迅速向西挺进,20 日夺取亚眠,22 日攻下布伦,26 日占领加来,直逼英吉利海峡。把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比部队同法国后方拦腰切断。5 月 28 日,比利时投降。与此同时,近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一块很小的三角地带,前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边是如虎似狼的追兵,只要纳粹装甲军再前进一步,就可封锁敦刻尔克港口,断绝其逃往英国的生路。就在这时,希特勒给 A 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下达了一道暂停前进的命令,从而使英法联军绝处逢生,获得了三天修筑防御工事,巩固敦刻尔克防御圈,掩护退却的时间。英国海军动员了 850 艘

船只,从巡洋舰、驱逐舰到普通的小帆船来进行撤退工作。从 5 月 27 日到 6

月 4 日,英法水兵和船员冒着德机的轰炸和炮火的袭击,经过九个昼夜的苦

战,把 33.8 万军队经过英吉利海峡撤退到了英国。只有担任后卫的 4 万名法军被俘。这次大撤退被誉为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宏伟战绩,即所谓“敦刻尔克奇迹”。这次大撤退的成功,使英国得以保存实力,重新武装,继续作战, 从而种下了法西斯德国尔后失败的种子。这次“奇迹”之所以能够发生,则是由于希特勒的命令贻误了战机。纳粹著名坦克将领曼斯坦因在战后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痛切地说:“敦刻尔克是希特勒所犯的一个最具有决定性的错误。”

1940 年 6 月 5 日,德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在横贯法国北部的 400 英里战线上发动总攻。法军总司令魏刚集结一百多万军队在索姆河和安纳河一线构筑的“魏刚防线”不到三天就被击溃。德军向巴黎进逼。6 月 10 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向英法宣战。6 月 13 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次日,德军占领了巴黎。6 月 16 日,贝当取代雷诺出任法国总理。第二天,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抵抗。6 月 22 日,按德国规定,在 1918 年 11 月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及其盟国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同一节 车厢里,法国政府代表在纳粹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上签字。停战协定规定:占法国领土五分之三的北部和西部工业发达地区为德军占领区,占领军的费用由法国负担;非占领区建立贝当傀儡政府,首府设在维希。

拥有 300 万大军,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为什么不堪一击,短短的六个星期就败降?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法国达拉第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1939 年 9 月,虽然对德宣战,但宣而不战,军火生产仍处于平时状态。1940 年 3 月,雷诺出任总理后,达拉第任国防部长和陆军部长, 绥靖政策的阴魂仍然不散。

第二,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二战前,法国为防备德国进攻,在从瑞士到比利时之间建筑了一条以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的防线。他们视“马奇诺”为固若金汤的防线,甚至在守兵佩带的铜徽章上也刻有“他们休想通过”的题词,以为依赖这一防线就可以高枕无忧。

同时英法统帅部又错误地估计德军的主攻方向为地势平坦的比利时中部地区。至于阿登山区,道路崎岖,他们认为是敌人无法攻克的天险,防备薄弱。但德军正是从这个防备薄弱的地区攻入法国北部,使马奇诺防线丧失作用。

第三,无视坦克机械化部队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因而坦克、飞机这类现代化武器的生产落后于德国。而德军由于在战场上大量密集地使用空军和坦克装甲部队,快速突击,使法军一开始就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海狮”计划和英伦空战 法国沦亡后,英国陷于孤军作战困境。希特勒企图通过施加军事压力,发动和平攻势,迫使英国屈服。1940 年 6、7 月间,希特勒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英国提出“和平建议”,邀请罗马教皇和瑞典国王进行斡旋。他扬言,只要英国把殖民地归还给德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就可以跟英国媾和。希特勒的和平试探遭到丘吉尔政府的坚决拒绝。

在对英国的和平攻势失败后,希特勒于 7 月 16 日签署了关于制定对英国

实施登陆战役,代号为“海狮作战计划”的 16 号指令;叫嚷要“清除英国本土对德作战的基地,并且在必要时,全部予以占领”。海狮计划规定德军在8 月中旬完成作战准备。希特勒力图取得英吉利海峡和伦敦上空的制空权, 摧毁英国空军、机场和港口,为实施“海狮”计划创造有利条件。为此,德国共集结了 2669 架作战飞机。从 1940 年 8 月 9 日开始,德国每天出动数百架次甚至上千架次飞机,对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护航队和英国的城市、港口、铁路、桥梁、机场及其他军事设施进行猛烈轰炸。仅在头三个月就投下了一万多吨炸弹。

当时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已遭受严重损失,重型武器大部分丢在法国,武器弹药奇缺,只剩下 500 门大炮、200 辆坦克、700 架战斗机和 500 架轰炸机,陆军正在整编,国民警卫军还在受训。这样薄弱的军事力量,要保卫数千英里的海岸线,确是一项严重考验。但是英国没有屈服,丘吉尔政府积极动员和组织人民抵抗希特勒的侵略。丘吉尔说:“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田野和街头战斗,在山岭上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国土。我们将战斗到底,决不投降。”英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地投入民族自卫战争。到 1940 年 8 月 20 日为止,有 200 万人手中有了步枪和刺刀,其中四分之三的人编入了军事组织。庞大的国民警卫军手持步枪或其他武器,随时准备为英伦三岛而战。飞行员利用在本土上空作战,航程短,地形熟,飞机可以随时返回地面加油和补充弹药后再出击的有利条件,经常一天起飞出击三四次,从而大大弥补了英国空军在数量上的劣势。当时英国已发明并使用雷达, 又有数万青年参加对空监视,因而使自己的机群和地面炮火能准确地打击敌机,经常使敌机遭受数倍于己的损失。

德国空军对英国的空袭,实际上从法国投降后就已开始,但当时的规模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英国施加压力。因此一般认为,英伦空战是从 1940

年 8 月 9 日才正式开始,其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8 月 9 日至 9 月 6 日,德国空军轰炸的重点是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护航队和英国的机场、港口、海军基地及其他空中设施。主要目的是把英国海军赶出英吉利海峡,夺取制空权,为横渡英吉利海峡,入侵英国本土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从 9 月 7 日至 11 月 13 日,德机轰炸的重点是英国首都伦敦,

主要目的是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在 9 月 15 日的空战中,德机被击落 60 架,

而英机只损失 26 架。英国把这一天定为“不列颠战役日”,每年都举行庆祝活动。

第三阶段,从 1940 年 11 月至 1941 年 5 月,德国空军主要轰炸伯明翰、考文垂、南安普敦、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等英国工业城市,破坏英国的工业生产。考文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和前两个阶段比较起来,这个阶段空袭的规模已大大缩小,德国的空袭实际上已是虚张声势了。

英伦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在英伦空战中,德国空军始终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 德军损失飞机 1732 架,而英国只损失 915 架,双方飞机损失近 2∶1。在 1940

年 8 月下旬和 9 月初,英国空军还出动轰炸机对柏林进行了三次夜袭,引起

了德国当局的震惊。希特勒在其发动的“空中闪电战”破产后,被迫于 1940

年 9 月 17 日下令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并于 10 月 12 日以后,陆续调走用于“海狮”计划的部队和船只。“海狮”计划实际上被取消。英国赢得空中自卫战的胜利。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形成与德意扩大对巴尔干的侵略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日三国于 1938 年初至 1939 年夏,在柏林、罗马和东京分别进行多次谈判,酝酿在《反共产国际协定》基础上建立三国军事同盟。1939 年 5 月,德意签订钢铁同盟条约,此乃法西斯轴心国军事同盟形成的开始。日本和德国当时在侵略目标和步骤上存在分歧,德国首先要进攻英法,因此在谈判中要求不仅把苏联,也要把英、法、美列为敌对国,而日本这时还没有正式决定跨出南进的步伐,因此不赞成把英、法、美列为敌对国, 于是三国谈判停滞不前。1939 年 8 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日本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对《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背叛,为此中断了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1939 年 9 月德国进攻波兰后,日本曾表示采取不介入欧洲战争的立场。到 1940 年夏,德国入侵北欧、西欧得逞后,日本为了加紧侵华战争并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对建立三国军事同盟又趋积极。正在与英国进行空战并准备侵苏的法西斯德国也急切需要和日本进一步勾结。1940 年 9 月 9 日,两国在东京恢复了签订军事同盟条约的谈判。9 月 18 日,里宾特洛甫到罗马劝说意大利加入军事同盟。9 月 27 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和日本外相来栖三郎在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三缔约国中一国受到目前未参加欧洲战争或中日战争的国家的攻击时,相互给予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三国声明“上述各条款毫不影响三缔约国各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地位”。条约中所说的目前未参加欧洲战争或中日战争的国家指的是美国,德国想以此来威胁美国,阻止它直接参加对德战争,而日本则想借此在未来的太平洋战争中组织反美同盟。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形成。

德意日军事同盟形成后,希特勒为了建立进攻苏联的战略前进基地,加紧扩大对巴尔干的侵略。1940 年底至 1941 年春,希特勒采取种种胁迫手段, 先后把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拉入轴心国军事同盟,并将军队开进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与此同时,意大利于 1940 年 10 月出兵侵入希腊。希腊军民奋起抵抗,在品都斯—伊庇鲁斯战役中大败意军,并转入反攻,与英国

一起把意大利赶出希腊。1941 年 1 月,英希达成军事合作协定,英军进入希腊。

1941 年 3 月 25 日,南斯拉夫王国政府慑于德军压境,签署了加入轴心国同盟的议定书。南斯拉夫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示威。3 月 27 日,卖国政府被推翻,新政府拒绝加入轴心国同盟,并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4 月 6 日,德国、意大利军队入侵南斯拉夫。4 月 17 日,南斯拉夫王国军队投降, 国王和政府经希腊逃往伦敦。南斯拉夫被德、意、匈、保占领和瓜分。

德军在入侵南斯拉夫的同一天,也对希腊发动了进攻。英希联军溃败。4 月 16 日,德军包围希军主力。21 日,希军投降。在希腊作战的英国远征军从海上撤退。4 月 27 日,德军进入雅典。6 月 1 日,德军占领希腊全境。希腊国王和政府经埃及流亡伦敦。南斯拉夫、希腊军队的抵抗及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迫使希特勒把进攻苏联的时间从 5 月推迟到 6 月下旬。

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从 1939 年 9 月到 1940 年 8 月,苏联先后把它的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 200~400 公里,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的防御希特勒侵略的所谓“东方战线”。

1939 年 9 月 17 日,在波兰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濒于灭亡的时候,苏军越过西部国界,进入波兰东部,占领了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9 月 28 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边界友好条约》,确定苏德两国的“最终国界”。11 月初,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政权,并分别并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

1939 年 9~10 月间,苏联以保障安全为名,迫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先后同它签订了互助条约,取得了在三国境内驻军和建筑海、空军基地权,但条约规定不得损害三国的主权,不改变三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1940 年 6 月,在德国大举进攻西欧的形势下,苏联照会三国政府,提出改组三国政府和让苏军在三国境内自由通行等要求,三国被迫同意。苏军立即对三国实行了军事占领。6 月 17~21 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先后成立了新政府。7 月,三国进行议会选举,宣布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 月, 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批准三国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

1939 年 10 月,苏联以列宁格勒距苏芬边界只有 32 公里、地位极不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部分领土和租借汉科半岛为海军基地等要求,遭芬兰政府拒绝。11 月 28 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芬兰对苏联采取“极端敌视和挑衅”的态度,苏联认为“芬兰已经走上直接对苏联发动战争的道路”, 因此宣布废止 1932 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苏联宣布中断同芬兰的外交关系。11 月 30 日,苏联陆、海、空军向芬兰发动全线进攻。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芬兰战败求和。1940 年 3 月 12 日签订《莫斯科和约》,芬兰被迫将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维堡湾西部沿海、拉多加湖西部和北部、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 30 年。

1940 年 6 月 26 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

①并要求把布科维那北部移交给苏联,以此赔偿罗马尼亚占领比萨拉比亚期间

① 比萨拉比亚是罗马尼亚前身摩尔多瓦公国的领土,后被土耳其占领,归属奥斯曼帝国,1812 年并入俄罗斯帝国,1918 年被罗马尼亚收回。

带给苏联和比萨拉比亚居民的“巨大损失”。次日,罗马尼亚复照苏联政府, 婉拒苏方要求。同一天,苏联向罗马尼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罗马尼亚在向英、德、意求援无望后,于 6 月 28 日被迫接受苏联的要求。6 月 30 日,苏联出兵占领了这两个地方。苏联将比萨拉比亚同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于 8 月 2 日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北布科维那则被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东方战线”的建立,给苏联西部增加了防御空间,但从苏德战争爆发后的情况来看,它并未起到苏联预期的作用。苏联无视小国的独立与主权, 侵犯别国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政,直至实行军事占领,并入自己的版图, 无疑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当时苏联领导人头脑里的帝国意识,即恢复俄国旧有版图思想作祟的结果。它伤害了这些小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深远的不良后果, 留下了极其严重的隐患。

卫国战争爆发前夕,苏联还采取了另外一个重大外交行动,这就是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

1940 年希特勒横扫西欧大陆后,加紧准备向东进攻,苏联西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苏联急切需要稳住日本,以便一旦与德国开战,不致陷入东西两线作战。此时已确定“南进方针”的日本, 也把调整日苏关系作为重要的外交方针。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双方经讨价还价的谈判,于 1941 年 4 月 13 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保证维持他们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并相互尊重缔约另一方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五年,苏日在签订中立条约时,两国政府还同时发表声明,宣称“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有利于保障苏联东部的安全,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但苏联政府关于“满洲国”的声明,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是牺牲他国利益及主权来维护自己的安全的行径。

美国《租借法案》的通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认定美国的防线是在欧洲,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国会经过长期争论,于 1939 年 11 月 2 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即用现金购买武器, 自行运输,船只悬挂本国国旗。11 月 4 日,罗斯福签署了新中立法。由于英国海上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因此新中立法更有利于英国,而不利于德国。在东方因中国无力自运,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新中立法的通过是美国调整欧洲政策,从中立向英法倾斜的开始。

1940 年春、夏,德国法西斯在北欧、西欧的胜利,给美国以极大的震动。

多数美国人主张援助英国,因为英国的命运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安危。6 月 11 日,丘吉尔写信给罗斯福,要求将美国的旧驱逐舰转让给英国。7 月,英美在华盛顿举行秘密谈判。9 月,两国达成协议,美国将 50 艘逾龄驱逐舰转让给英国,英国则把纽芬兰、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等八个海、空军基地借给美国,期限 99 年。

从 6 月到 10 月,美国还给英国 97 万支步枪、25 万支左轮枪和 895 门大炮。

1940 年 12 月 8 日,丘吉尔写信给罗斯福,陈述英国所处的危险状况, 特别谈到英国在财政上的困难。丘吉尔说,英国军用物资十分短缺而又拿不出钱来购买所需要的武器,总统能否在宪法许可范围内防止英国变得“一贫如洗”。罗斯福明白,英国确已面临历史上最危急的时刻,必须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援助英国,这也是保卫美国的需要。罗斯福提出把武器租借给英国, 以解决英国的迫切需要而又缺少资金的困难。1940 年 12 月 17 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他的设想。他说,假设我的邻居起了火,而我家又有一条浇花用的软水管,我只能把这条软水管借给他把火灭掉,然后再还给我,而不能要求他先付钱买这条软水管。12 月 29 日,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炉边谈话”,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的口号。他还说:“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及各大洋⋯⋯到那时候,在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用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 拨款 70 亿美元用于实施此法案。当天,罗斯福就签署了该法案。

《租借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已完全放弃“中立”政策,转到了反法西斯国家一边,成了它们有力的后盾。这对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意义。丘吉尔说:“法案一经通过,就马上改变了整个局面。” 他致电罗斯福,以整个英帝国的名义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