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大战迫近与英法苏外交政策的初步调整 慕尼黑会议及协定鼓励和助长了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1938 年 10 月,德国向波兰提出要求:收回但泽市,并在波兰走廊修筑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德国享有两路的治外权。1939 年 3 月 15 日,希特勒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3 月22 日,占领了立陶宛的麦默尔。3 月 24 日,希特勒密令三军作好占领但泽的准备。5 月 22 日,德意缔结《钢铁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应在政治和外交上给以全力支持;如果缔约一方同另一国或数国发生战争,另一方应立即以全部军事力量在地面、海上与空中予以援助。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慕尼黑会议以后希特勒的一系列侵略扩张行动,使中欧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德国的重大变化,严重损害了英法的利益。慕尼黑政策遭到国内外舆论的指责。同时从 1939 年 1 月起,英法政府得到情报,希特勒将首先进攻西方,而不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张伯伦政府意识到一味妥协退让不能使希特勒放弃侵略,要保持英国的霸权地位,必须适当调整外交政策, 在对德妥协、姑息的同时,加以必要的遏制和对抗。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三天,即 1939 年 3 月 17 日,张伯伦在伯明翰发表演说,认为再也不能和希特勒进行谈判了。以前英国宣称“我们的边界在莱茵”,对中欧和东欧避免承担义务,而现在则采取主动介入的态度。张伯伦声称:英国不是不关心东南欧发生的事态,如果出现希特勒挑战,英国将与其他国家一起“予以抵抗和制止”。3 月 21~22 日,英法两国外长在伦敦举行会谈,商讨在对德战争中两国相互支援的问题。英国外长哈里法克斯说:“只要纳粹分子还在执政,欧洲和平的希望就是渺茫的。”两国外长认为,在对德战争中,波兰有着突出的重要意义。法国要求,一旦发生战争,英国应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援助。英国答应了法国的要求。3 月 22 日,英法双方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达成了在战时相互支援的协议。两国虽然没有正式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但实际上已形成了军事同盟关系。3 月 31 日,在同法、波政府协商后,张伯伦宣布对波兰提供安全保证。4 月 6 日,英国同波兰缔结了互助条约,把单方面保证变成了双边互助协定。法国也重申忠于法波同盟的义务。4 月 13 日,英法对罗马尼亚和希腊提供安全保证。5 月 12 日,英国同土耳其缔结了互助协定。随后法国也同土耳其缔结了同样的协定。英国还对荷兰、丹麦等国提供安全保证。英法都加强了战备,英国国会通过了义务兵役法。在对苏政策方面, 张伯伦政府在国内强硬派要求同苏联结盟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改变不与苏联进行任何合作的僵硬态度。由于英法仍然是绥靖派人物张伯伦和达拉第执政,因此其外交政策调整的幅度极为有限。

慕尼黑阴谋具有明显的反苏性质,是对欧洲集体安全运动的一种反动。慕尼黑会议后,侵略战火逐渐燃向苏联国境,西方国家又极力散布“俄国军队软弱无力”,希特勒“要东进夺取乌克兰”的流言,更使斯大林对英德勾结的危险提高了警惕。在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努力受挫,英法极力把希特勒的侵略矛头引向东方的情况下,苏联对外交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逐渐把防止德国法西斯首先进攻自己作为对外政策的重点。1939 年 3 月,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

慕尼黑会议后英、法、苏外交政策的这种调整,使 1939 年大战爆发前夕的欧洲舞台上,出现英法苏谈判、英德秘密谈判和苏德谈判三项交叉的外交活动。这三项谈判目的不同,内容相左,无论哪项谈判取得成功,将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事业产生极其不同的影响。

英法苏谈判及其失败 从 1939 年 4 月中旬到 8 月下旬,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这是一次为世人关注、极为重要的谈判,因为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的问题。

在三国正式谈判之前,英苏之间从 3 月中到 4 月初进行了前奏性的谈判。

1939 年 3 月 18 日,英国在得到德国将进攻罗马尼亚的报告后,要求苏联在罗马尼亚遭受侵略时给予援助。当天晚上,苏联建议召开苏、英、法、波、罗、土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商讨采取共同行动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但为英国所拒绝。3 月 21 日,英国建议英、法、苏、波四国发表共同宣言,宣布一旦欧洲某一国遭受侵略时,四国将立即讨论共同抵抗侵略而应采取的步骤。次日,苏联表示赞同。4 月 1 日,英国以波兰拒绝参加为借口,宣称“关于宣言的问题已经过去了”。

从 4 月中旬起,英、法、苏三国开始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正式谈判。4

月 15 日,英国要求苏联单方面发表声明,许诺一旦与苏联相邻的波兰和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遭受德国侵略而请求援助时给予援助,但英国并没有作出在苏联遭受德国侵略时给予援助的许诺。同一天,法国则建议同苏联根据对等原则达成协议,即:如果法国因援助波、罗而同德国发生战争,苏联立即向法国提供援助和支持,反之,苏联如果因援助波、罗而同德国发生战争,法国亦将立即向苏联提供援助和支持。4 月 17 日,苏联向英、法建议缔结一个为期十年的三国互助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一方受到德国侵略时, 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三国共同保障波罗的海与黑海之间和苏联相邻各国的安全;三国应尽快确定在上述情况下进行军事援助的规模和方式;三国同时签订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抗德战争开始后, 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与德国媾和。英法对苏联的建议迟迟不作答复。直到 5 月

8 日才收到英国的复文。复文提出,当英法履行对比、波、罗、希、土等国的义务而卷入战争时,苏联应立即给予援助,但却避而不谈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遭受侵略时英法是否给予援助的问题。5 月 14 日,苏联复照英国政府,指出英国的建议置苏联于不平等地位,坚持必须以苏联 4 月 17 日建议为基础缔结互助条约。英国朝野对张伯伦的态度强烈不满。丘吉尔责问张伯伦说:“我始终不能理解是什么理由阻碍同俄国达成协议。⋯⋯毫无疑问,俄国政府所提出的建议,是想建立反侵略的英法俄‘三国同盟’,⋯⋯我看不出苏联的建议有什么不好⋯⋯如果你准备在战争中和俄国结盟(这是最大的考验和最重大的事件);如果你准备在保卫我们曾给予保证的波兰和罗马尼亚时与俄国结盟,那末,你为什么又害怕现在就同俄国结盟呢?在这个时候结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防止战争的爆发。”英国举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 92%的人赞成与苏联结盟反对纳粹德国。伦敦公众还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同苏联缔结条约。5 月 22 日,德意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所谓《钢铁同盟条约》。波兰危机加深,战争危险加大。5 月 27 日,英法向苏联提出一个关于三国互助条约草案的建议。英国放弃了一直坚持要苏联单方面声明承担援助罗、波的义务,同意三国缔结一个反侵略的互助条约,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仍未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列入三国提供安全保障的范围之内,亦没有规定在发生侵略

时,三国必须采取的援助方式和规模,而只规定立即“进行协商”。6 月 2 日,苏联向英法提出新的互助条约草案,规定三国对比利时、波兰、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八个国家提供安全保证, 其他欧洲国家遭受侵略时,只要被侵略国提出要求,都将给予援助。

为了加快谈判的步伐,三国决定将“远距离交换照会”的方式改为派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直接的谈判。苏联邀请英国外交大臣访苏,以便谈判在高一级进行,但英国只派了一名司长前往。6 月 15 日,英法苏莫斯科谈判正式开始。7 月 1 日,英法代表提出一份关于三国互助条约草案的修正案。英法同意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遭到直接侵略时,同苏联一道向它们提供援助,但是拒绝在这些国家遭受“间接侵略”时向它们提供援助。苏联坚持要求在发生间接侵略时英法必须履行援助义务。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己见,互不相让, 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7 月 9 日,苏联建议不等政治谈判取得结果,立即开始军事谈判。7 月

25 日,英法接受了苏联的建议。苏联派出了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为首的,具有签约全权的高级代表团,而英方代表团团长是一名没有全权证书的退休海军上将,法方代表团团长是一名兵团司令,且迟迟于 8 月 11 日才

到达莫斯科。谈判从 8 月 12 日开始。苏联代表团提出了一项共同抗击德国的

具体计划,表示苏联准备派出 136 个陆军师和大量空军参战。计划规定,在侵略者进攻英法时,苏联以相当于英法用以抵抗侵略者的 70%的兵力投入战场,同时波兰必须参战,并应在本国西部边界投入 40 个至 45 个师;如果侵略者在波兰和罗马尼亚发动进攻,这两个国家应以其全部武装部队投入战斗,而苏联将以和英法参战兵力相等的兵力投入战场;如果侵略者通过芬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攻苏联,英法应以相当于苏联在欧洲前线抵抗侵略者的 70%的兵力投入战场,波兰也必须参战。英法代表团只空谈军事合作的目标和原则,不提具体方案,不愿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在苏联代表的一再追问下,英国代表表示英国只能派出五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师。另外,由于苏德并无共同边界,因此只有苏联军队有权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的条件下,才能给英、法、波、罗以援助。为此,苏联要求波兰、罗马尼亚政府在战时给予苏军过境的便利,但遭波、罗拒绝。8 月 21 日,法国同意苏联这一要求,并以废除法、波盟约为威胁手段,要求波兰同意苏军过境。波兰政府仍拒不同意。苏联也不肯让步。这样,继政治谈判之后,军事谈判又走进了死胡同。

  1. 月 21 日三国军事谈判开会时,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伏罗希洛夫建议休会。当天深夜,柏林宣布里宾特洛甫前往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息,历时四个多月的英法苏谈判以破裂而告终。英法苏谈判的失败意味着建立西方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反法西斯侵略联合战线的最后努力完全落空。欧洲国际社会失去了一次制止战争避免战火的最后契机。

英德秘密谈判 在英法苏谈判期间,英国同德国进行了秘密谈判。1939 年 5~7 月,英国政府官员同来英国访问的德国霍恩洛厄亲王就英德合作和重开谈判的问题频繁接触。6 月,英国政府首席工业顾问威尔逊同德国《四年计划》专员沃塔特在伦敦举行密谈,双方讨论了英德经济合作的广泛前景。接着,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等同德国外交部官员佐尔茨进行了会谈。佐尔茨认为,英国“确实愿意在对东欧的保护问题上向德国作出让步,使德国可以在同东欧的经济关系中自由行动。”他还说:张伯伦“自从出任首相以

来,一直认为解决欧洲问题的唯一途径,只能通过柏林—伦敦这条线”。7 月 18 日~21 日,威尔逊和英国外贸大臣赫德森分别同沃塔特在伦敦举行会谈。7 月 29 日,英国工党国会顾问巴克斯顿同德国驻英使馆参赞科尔特密商。8 月 3 日,威尔逊会见德国驻英大使迪克森。在谈判中,英国提出了同德国合作的纲领,主要内容是:德国尊重英帝国的权益;把东欧和东南欧划作德国的势力范围;两国就世界市场和原料、殖民地等问题进行谈判,划分势力范围;缔结英德互不侵犯条约和互不干涉协定。英国还提出,一旦实现英德合作,英国将中止同苏联的谈判,解除对波兰、土耳其等国提供保证的义务, 并促使法国取消法苏互助条约。迪克森在 8 月 3 日给柏林的报告说:“这里有种占优势的印象,认为近几个月来同其他国家所发生的联系,不过是对于同德国实行真正妥协的一种手段,只要那个唯一重要和值得努力实现的目的一旦达到,即同德国一旦成立协定,那时这一切联系便化为乌有。”

但是,长达四个月的英德秘密谈判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英德矛盾尖锐,难以调和。英国想和德国划分势力范围,但纳粹德国的目标是征服全世界,绝不会同意和英国平分秋色。其次,希特勒先占波兰,后攻英法的战略方针已定,而这时之所以和英国谈判,其目的是破坏英法苏三国谈判,同时继续麻痹对方,为发动侵略战争创造有利条件。显然,这时的谈判没有任何诚意,他不会打乱战略计划,和英国达成协议。第三,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国内反对绥靖主义的浪潮席卷全国,这种政治气氛不允许张伯伦搞“第二次慕尼黑”。

英德秘密谈判是导致英法苏谈判破裂的原因之一,英德谈判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说明德国的侵略胃口已经远远超出英国绥靖主义者所能作出的妥协让步,英德矛盾难以调和,在未来战争中必将两军对垒。

苏德谈判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39 年 3 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后,苏联面临着极其复杂和险恶的国际形势:第一,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战火即将蔓延到苏联的边境;第二,在东方,日本在 1939

年 5 月向苏联寻衅,挑起诺蒙坎事件,苏联军队正在同日军进行激烈的局部战争;第三,张伯伦政府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但又被迫改变不与苏联进行任何联合的僵硬态度;第四,希特勒要称霸欧洲大陆,其战略方针可以先东后西,也可以先西后东。他看到英法两国军事准备不足和对德软弱的态度, 决定先进攻英法。为了避免在同英法作战时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希特勒决定对苏联作出重大让步,使苏联保持中立。面对这种形势,苏联为击破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避免首先卷入同德国的战争,对德国改善两国关系的外交试探采取灵活的策略对待。苏联在与英法谈判的同时,又同德国进行了秘密谈判。

早在 1938 年 12 月~1939 年 2 月,根据德国的倡议,苏德之间就缔结贸

易信贷协定问题举行谈判。1939 年 4 月 17 日,苏联驻德大使前往德国外交部会见外交国务秘书威兹萨克时,表示“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几乎没有影响同意大利的关系,它也不应该成为苏德关系的绊脚石”。5 月 26 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指示驻苏大使舒伦堡向苏联明确表示:不存在德国“向乌克兰扩张的任何企图”,不管波兰问题怎样解决,德国“对俄国的利益将给予尽可能多的考虑”;德国认为“德苏之间在外交事务方面并不存在实际的利害冲突”,“德苏两国外交关系缓和与正常化的时候已经到来”。此后,苏德两国之间的外交接触曾一度中断。7 月下旬,英、法、苏决定举行军事谈判,

德国担心它们会结成军事联盟;同时,德国实施“白色方案”的时间也日益迫近,急于同苏联达成协议的希特勒决定对苏联作出重大让步。7 月 29 日, 德国国务秘书威兹萨克给舒伦堡大使一封密信,要求舒伦堡向莫洛托夫试探对德国完全改变其东方政策一事的反应,如莫洛托夫的态度有所松动,就进一步向他表示:“不论波兰问题如何发展,我们都准备⋯⋯保全苏联的利益并且同莫斯科达成谅解。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问题上,如果谈判进行得顺利的话,也可以提出,我们将调整我们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态度,以尊重苏联在波罗的海的重大利益。”8 月 3 日, 里宾特洛甫打电报给舒伦堡说:“德国方面希望改善德俄关系,⋯⋯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没有一个问题不能加以解决,使双方都感到满意。”当时苏联仍然寄希望于与英法结成反法西斯侵略联盟,因此对德国仍然采取了冷淡的态度。8 月 10 日,德方人士告诉苏联驻德代办,只有在战争爆发前缔结德苏协定,苏联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8 月14 日,里宾特洛甫指示舒伦堡转告莫洛托夫,德俄关系已经“面临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他准备亲自到莫斯科作一次短期访问,“以元首的名义向斯大林先生提出元首的意见”,“为德俄关系的最后解决奠定基础”。这时, 英、法、苏军事谈判进行还不到三天,于是莫洛托夫以准备不充分为理由加以婉拒。8 月 17 日,舒伦堡再次会见莫洛托夫,并对他说,德国准备同苏联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并同苏联一起对波罗的海各国作出担保。在会见时, 莫洛托夫把苏联复照交给舒伦堡,建议首先缔结商业和贷款协定,然后再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共同保障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并要求德国对日本施加压力以改善日苏关系。8 月 19 日,苏德签订贸易贷款协定。8 月 20 日,希特勒亲自致电斯大林,要求苏联同意最迟于 8 月 23 日让里宾特洛甫赴苏联签订条约。这时,英、法、苏三国军事谈判因“过境权”问题陷入僵局,于是苏联决定接受德国要求,同意里宾特洛甫来苏进行政治谈判。8 月 23 日,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写的全权证书飞抵莫斯科,随即同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谈,并于当晚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双方政府今后将彼此保持联系,以便对他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进行协商”;“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一份秘密附加议定书。议定书对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界限作了规定:“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它对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解除了苏联长期以来对英法搞“祸水东引”的忧虑,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是,苏联放弃同西方民主国家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同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订约,也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模糊了对法西斯侵略者的认识, 混淆了侵略和被侵略的界限,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的斗争。苏

联自己最终也深受德国毁约,突然袭击之害。至于条约所附秘密议定书涉及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它粗暴践踏了小国的基本民族主权,是一种强权政治的行为。德国利用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从而使其免除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为它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