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战后初期的德国和意大利

魏玛共和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1918 年 11 月 9 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庞大的帝国在战争和革命的风暴中崩溃。1919 年 1 月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优势。2 月 6 日在德国南部的文化名城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国民会议选举社会民主党右翼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任德意志共和国总统。由于社会民主党没有取得国民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不能单独组织政府,便同民主党和人民党联合组阁,由社会民主党人谢德曼担任总理。1919 年 6 月谢德曼因不愿意在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辞去总理职务。社会民主党人鲍威尔接任总理,派遣外交部长米勒到巴黎签署和约。7 月 9 日,国民会议批准了凡尔赛和约。

1919 年 7 月 31 日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共 13 章 181 条。8 月 11 日由

艾伯特总统签署 14 日后生效。魏玛宪法规定德国为共和国,实行联邦制,各邦设置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有权管理本地的行政、教育、警察等事务,外交、国防、财政、关税、邮电等事务归中央政府掌管。德国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国会组成。参议院由各邦选派的代表组成,它主要起咨询作用,但各项立法须得到它的同意。德国国会由年满 20 岁的男女公民选举产生,它负责立法和决定预算,有权宣战和媾和。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都对国会负责,如果得不到国会的信任就须辞职。总统则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免总理,解散国会。宪法规定,公民有人身、通信、居住、言论、集会等自由,“所有德国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第四十八条授予总统特别权力,以便恢复德国的公共安宁和秩序。魏玛宪法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宪法,在很多方面比原来的帝国宪法前进了一步,资产阶级在德国政治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魏玛宪法没有能够彻底排除地主贵族的势力和影响。由于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后没有进行认真的社会改革,没有实施土地改革,东普鲁士的容克地主仍保留它的大地产,旧帝国的官吏和军官仍保留着他们的职务和特权,所以魏玛共和国是一个软弱的共和国,自诞生时起一再受到右派势力的冲击。

1920 年 3 月 13~17 日发生了复辟帝制的卡普暴动。德意志民族党人卡普(1858~1922 年)借口要维护庞大的国防军,不肯裁军,不肯把武器交给协约国,他与国防军军官冯·吕特维茨相勾结占领了柏林政府大厦。卡普自封为总理。当暴动者向柏林进军时,政府要求国防军出兵镇压,但被以“国防军不打国防军”为由遭到了拒绝。艾伯特政府仓皇逃到斯图加特。柏林工人举行总罢工,切断柏林和外界的通信和交通联系,使柏林的经济生活陷于瘫痪。3 月 15 日总罢工席卷全国。叛乱分子得不到支持,纷纷出逃。卡普逃出柏林,吕特维茨躲入容克田庄。德国无产阶级拯救了共和国。艾伯特政府起初无能为力,后来又未惩处暴乱分子。1920 年 6 月国民议会选举时,社会民主党丧失 50 个议席,由中央党组阁。

战后赔款问题和由此引起的德国经济问题,一直是德国各届政府面临的难题。1921 年 4 月 27 日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把德国赔款的总额定为 1320 亿金

马克。德国应自 1921 年 5 月 1 日起每年交付 20 亿金马克,66 年内付清;1921

年 5 月 31 日以前首先交付 10 亿金马克。1921 年 5 月,德国政府被迫接受这个方案。1922~1923 年,由于赔偿巨额债款,德国发生灾难性的马克贬值和财政崩溃。人们的储蓄、保险金顿时化为乌有,工资远远赶不上物价暴涨,

高利贷者、投机商、企业家乘机发财,而普通人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 连中产阶级也陷入了绝境。1922 年 11 月古诺任总理期间,向协约国要求延期偿付赔款,结果被拒绝。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多数票确认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的义务。法国、比利时于 1923 年 1 月 11 日派十万军队占领鲁尔地区,逼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古诺政府宣布消极抵抗,停止支付赔款,令占领军侵占地区的企业一律停工,其损失由国家补偿,指示各级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军的命令,禁止铁路员工装运运往法国和比利时的货物,企图迫使法、比作出让步。但结果造成国际局势紧张,而且加重德国的经济危机。德国工业产量急剧下降,大批工人失业,通货恶性膨胀,马克严重贬值。1923 年仅补偿莱茵区和威斯特伐利亚大工业家的损失费就达 700 万金马克。美元与马克的兑换比值 1923 年 10 月为 1∶400 亿马克,年底猛增到 1∶42,000 亿马克。8 月,爆发了几乎遍及全国的总罢工,参加人数达 300 万,迫使古诺政府下台。担任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的人民党领袖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1878~1929 年)主张放弃消极抵抗,通过与法国协商解决鲁尔被占领的问题。总统艾伯特任命他为内阁总理。9 月 24 日,施特雷泽曼政府作出了结束消极抵抗的决议,并着手解决财政危机。11 月 15 日公布稳定币值的法令,以总值 32 亿金马克的全国土地和工业作担保,发行新马克,财政部实行节 约开支的政策, 谋求预算平衡。1923 年底,马克价值逐步稳定。施特雷泽曼政府在处理国内经济问题的同时,遇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威胁。1923 年秋,德国再次出现了革命形势。1923 年 10 月 10 日在萨克森,10 月 16 日在图林根成立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左派联盟政府”。10 月 23 日,汉堡爆发了由台尔曼领导的武装起义。国会于 10 月 13 日通过“非常授权法案”,接着施特雷泽曼政府宣布戒严,禁止罢工,命令国防军进入战争状态。政府武力镇压了汉堡工人起义后,于 11 月取缔了萨克森和图林根左派联盟政府,禁止德国共产党的活动。施特雷泽曼镇压革命的活动引起国内进步人士的反对。11 月 23 日, 施特雷泽曼政府被迫辞职。

在鲁尔危机期间,各种右派势力也活跃起来,以希特勒为首的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就是其中的主要的一支。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没落的小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受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影响很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德军作战并获得“铁十字勋章 ”。1919 年秋,奉德国陆军政治部之命调查慕尼黑的小政治团体“德国工人党”,后控制了该党。在鲁登道夫将军的支持下,1923 年 11 月 8 日晚,希特勒趁巴伐利亚邦长官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集会的时机,率领武装的纳粹党分子闯进会场,扣留在那里集会的当地政府首脑,宣布撤换巴伐利亚邦政府和推翻全国政府。第二天,政变分子举行了游行。希特勒企图以慕尼黑为基地,向柏林进军,在全国建立纳粹党统治。由于该党当时力量还很薄弱,垄断资产阶级也没有看中他们,所以这次“啤酒馆暴动”很快就失败了。希特勒被抓了起来并被判处了五年徒刑。

1924 年,通过签订道威斯计划,德国赔款问题得到了调整,经济上逐步走向稳定。为了使德国恢复世界强国的地位,施特雷泽曼在 1924~1929 年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1925 年 1 月,提出保障莱茵地区边界, 同英、法、意、比等国家签订互相保障该地区安全的条约。1926 年,同苏联签订友好中立条约。同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国联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27 年,国联理事会决定召回在德国的军事委员会。1928 年,协约国巴黎会议提出 1930 年 6 月 30 日为法军撤出莱茵区的最终期限。德国通过合法

的途径一步步地摆脱凡尔赛条约的经济、军事条款,重新取得欧洲大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德国外交被称为施特雷泽曼外交时期。

在战后初期的相对稳定时期,由于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的源源流入,起了输血打气的作用,德国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仅次于英国,列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对外贸易总值 1927 年就超过了战前水平。在战败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德国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远远超过战前。据统计,德国煤矿企业的 93%,染料工业的 96.3%,电气制造业的 86.9%, 玻璃业的 90%,机器制造业的 80%以上都控制在康采恩的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有了新的发展。德国在这段时间内广泛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普遍更新工业固定设备,淘汰落后企业,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但同战胜国相比,德国的原料来源和市场都成问题,国内市场难以扩大,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更为加重,这就隐伏着严重的危机。

1925 年 2 月 28 日,艾伯特总统去世。3~4 月,举行了新的总统选举。老元帅冯·兴登堡(1847~1934 年)以 1465 万张得票当选。兴登堡不仅在军人中,在右翼政党中有影响,而且一般群众也把他看作振兴德国民族的一个象征。兴登堡是一个老牌军国主义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东线德军总司令,最高统帅部建立后实际负责指挥全军。兴登堡当选为总统,是德国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德国无产阶级利用魏玛宪法保障的民主权利发展自己的力量。德国共产党是在十一月革命高潮中诞生的,1920 年德国共产党与独立社会民主党左翼合并,1923 年,德国共产党参与了汉堡工人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1925 年 3~4 月,台尔曼作为共产党的候选人参加了总统竞选,得选票 193 万张。1925 年的 10 月 25 日,恩斯特·台尔曼当选为德国共产党的主席。1926 年德共与社会民主党一起制定了一个无偿没收诸侯财产的法案,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在 1928 年 5 月的国会选举中,德共得票数为 330 万张,成为国会第三大党。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德奥同盟的意大利宣布中立。1915 年 4 月 26 日意大利同英、法、俄签订伦敦秘密条约, 决定站在协约国一边参加战争。意大利指望通过战争攫取土耳其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大片领土,重温历史上“大意大利”的美梦。战后,协约国撕毁诺言,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上只分到特伦蒂诺等 8900 平方公里、160 万人口的领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它一寸也没有得到。大战中意大利曾占领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为此战后与南斯拉夫发生纠纷。1919 年 2 月协约国在伦敦开会作出决定,达尔马提亚归意大利,阜姆归南斯拉夫。意大利对这种领土处置极为不满,认为意大利在大战中死伤一百多万人,却没有享受应有的“荣誉”, 得到的只是灾难和耻辱。意大利国家民族主义情绪激昂起来。

与欧洲其他大国相比,意大利是比较贫弱的。战争加剧了意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同时也使意与其他欧洲列强的矛盾更为尖锐。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异常困难。它的国民总收入仅 200 亿里拉,但在大战期间的

军费支出高达 1459.36 亿里拉,其中外债 200 亿,内债 350 亿。巨额的债务不仅使意大利战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还造成严重的金融混乱和财政崩溃。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急剧增长。1919 年议会选举中,执政的自由党票数急剧下降,社会党票数增加。战后的经济困境、政治动荡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再加上作为战胜国没有捞得好处而引发的强烈的国家民族主

义情绪,使垄断资产阶级选择了与法西斯运动相结合的道路,导致意大利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1919 年 9 月 11 日,加布里埃·邓南遮(1863~1938 年,国家主义派首领)不顾伦敦会议协定,率领混杂的散兵冒险占领阜姆,并自称这种冒险行为是爱国行为。1920 年 11 月,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两国代表在拉巴洛商谈阜姆问题,双方同意阜姆及其毗邻地区成立自由邦。但邓南遮拒不撤兵。1920 年 12 月政府军炮轰阜姆,驱散邓南遮的义勇军。邓南遮逃到的里雅斯特,并打出法西斯主义的旗号。

意大利工人战后在社会党的领导下展开罢工斗争。1919 年,意大利全国各地举行的罢工达 1871 次,参加者达 55.4 万人;1920 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更

浩大,全国举行罢工 2070 次,参加者猛增到 231.4 万人。工人们不仅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而且要求由生产者管理工厂。他们勇敢地占领工厂,实行民主管理;有的城市里,工人在议会大楼上竖起红旗,把国王的照片取下来,把印有铁锤和镰刀的招贴画贴上去。工人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在意大利农村,从自发的抗租、抗税斗争到以退伍军人为主的占地运动蓬勃兴起。仅 1920 年 4 月,全国上百万农民和退伍军人占领了 191 户贵族和大地主的

217 万公顷的土地。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担心局势难以控制,于 1920 年 9 月与社会党首领谈判。社会党以屠拉梯为代表的右翼把罢工作为向政府施加压力的手段,不敢夺取政权,并轻易地与政府达成协议,使工人的革命热情受到挫折。1921 年 1 月,以葛兰西①为首的左翼退出社会党,建立共产党。但共产党力量还弱小,未能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主要影响。而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却迅速崛起。

墨索里尼 1883 年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早年倾向于社会主义,参加意大利社会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墨索里尼公开支持政府参战被社会党开除。1914 年 10 月墨索里尼参加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第二年,该组织更名为“革命干涉运动法西斯”,并在米兰建立全国性组织,墨索里尼成为其核心人物。意大利参战后,墨索里尼应征入伍。战后,墨索里尼决定重建法西斯组织。1919 年 3 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织法西斯战斗团,提出欺骗性的社会改革纲领蛊惑人心,如建立共和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和爵位,没收非生产资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确定最低工资,增加工人抚恤金和养老金,增课大资本捐税,没收教会地产,土地归农民,实行普选等。开始时,参加法西斯组织的人还不多,法西斯的影响还不足以同社会党、人民党相抗衡,垄断资本、封建残余势力和权势集团对它也存有戒心。墨索里尼资助逃到的里雅斯特的邓南遮,并借助邓南遮的力量扩大法西斯的影响。1920 年后,社会党和工人运动的力量发展迅猛,墨索里尼利用政府、企业界、王室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加强投靠、迎合统治阶级,宣称法西斯战斗团要“把意大利从共产主义的恐怖下拯救出来”。法西斯战斗团队员身穿黑衫,破坏工人集会,捣毁社会党活动的中心,警察对此熟视无睹,企业界暗中给以资助,法西斯战斗团乘机扩大实力,1921 年 5

月,战斗法西斯成员已近 19 万人。1921 年 11 月,法西斯党正式成立,到 1922

① 葛兰西(1891~1937 年),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1913 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1921 年创建意大利共产党。1924 年领导意共国会党团工作。1926 年被法西斯逮捕,1928 年被判 20 年徒刑,饱受折磨,于 1937 年病逝。主要著作有《狱中札记》《狱中书信》。

年发展到三十多万人。1922 年 7 月,法克特政府发生危机,邀请法西斯党参加政府。8 月,社会党发动全国总罢工,抵制政府这一行动。由于总罢工组织得不好,此起彼落,行动不统一。法西斯党乘机打击工人运动,掌握了对米兰市的控制权。原先,墨索里尼声称,法西斯只是一种精神力量,其目标是要建立秩序、纪律、国家权威,使意大利重新强盛起来。现在墨索里尼不再认为法西斯只是一种精神力量了,而且也不满足于和自由党联合组阁了。10 月 22 日,在那不勒斯举行的法西斯党的大会上,墨索里尼宣布,不管是政府给我们权力,还是我们去夺取,我们要向罗马进军。于是,由三万名法西斯行动队员分成四路大军进逼罗马。

10 月 27 日晚,惊惶失措的法克特政府决定在罗马实行军事戒严。但年轻的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不肯在戒严令上签字。他听说军队对法西斯党抱公开同情的态度,怀疑政府军的力量,担心戒严令会危及王室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法克特政府被迫辞职。10 月 29 日晚,墨索里尼到达罗马, 国王任命他为首相。31 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法西斯党终于上台执政。

墨索里尼执政初期,法西斯党在议会中只有 35 个席位,社会党和人民党

在议会中占据着 43.2%的席位。在 14 名内阁成员中,法西斯分子仅占 4 人。这表明虽然墨索里尼攫取了政权,但尚立足未稳。为了实行专制统治,墨索里尼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同垄断资本的关系,以各种名目和方式向大资本家提供资金,帮助他们摆脱战后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加强对党政大权和法西斯武装的控制,解散所有的党派武装和由四万人组成的皇家卫队,法西斯战斗团成为国家正规的武装力量。为了使法西斯党成为议会多数, 墨索里尼强迫议会通过新选举法,规定任何政党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只要票数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就可以得到三分之二的席位,剩下的三分之一席位按得票比例分配给其他政党。1924 年 4 月举行议会选举,法西斯党获得 65%的选票,控制了议会。墨索里尼为巩固其统治,除扩大法西斯党的组织外,还在青少年中建立法西斯组织。法西斯的倒行逆施引起广大群众和其他政党的强烈不满。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众议员马泰奥蒂出版《法西斯真相》一书, 把墨索里尼上台前后的几百件罪行揭露无遗。6 月 10 日马泰奥蒂被害。这一罪恶行径在意大利全国引起强烈反响。6 月 15 日意大利民主派的 150 名议员退出议会表示抗议,并组成阿芬丁联盟(传说古罗马平民同贵族斗争时退据阿芬丁山岗),要求国王解散法西斯议会和政府,恢复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葛兰西为首的共产党主张阿芬丁联盟召开反法西斯全体会议,宣布成立人民议会,同法西斯议会相对抗,并举行反法西斯总罢工,但这些倡议为阿芬丁联盟拒绝。墨索里尼政府一方面坚决否认自己同刺杀案件有任何牵连,并把所有涉嫌官员免职,同时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禁止反对派集会。法西斯政权在渡过这次危机并得到王室和教廷的支持后,就加紧向革命力量反攻倒算。1925 年 1 月,墨索里尼在议会公开宣布以武力镇压反法西斯活动,并连续几次改组内阁,把政府中的非法西斯大臣全部排除在外,建立法西斯的一党专政;1925 年 5 月 16 日颁布《反秘密团体法》,宣布取消集会和结社自由;6 月 20 日颁布《法西斯新闻检查法》,取消言论自由;12 月 24 日颁布

《政府首脑及阁员职责与特权法》,授予墨索里尼独裁权。1926 年 1 月颁布政府具有制定法律权力的法令,11 月借口发生谋刺墨索里尼事件颁布非常法令,宣布取消国家法西斯党以外的一切政党。1927 年颁布劳动宪章 ,宣布

罢工是刑事犯罪行为。接着成立总体国家,由 13 个大的职业公团组织组成, 其中六个代表商业、金融、农业、工业、海空运输、陆地运输的工人,六个代表这些领域的雇主,第十三个是专业人员和知识界。到 1934 年职业公团增

加到 22 个。1928 年 12 月颁布《法西斯大委员会权力法》,规定政府首脑和

法西斯委员会首领由墨索里尼一人担任。到 1929 年 4 月,作为政府首脑的墨

索里尼一身兼任内阁 13 个部中的内政、外交、陆军、海军、空军、职团、殖民和公共工程八个部的大臣。墨索里尼还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大树其个人威信,搞个人崇拜,在法西斯党内进行大规模的清党运动,使法西斯党成为他手中驯服的工具。墨索里尼还宣称总体国家是“超阶级的,不是维护某一阶级的利益,而是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实质上是在“阶级合作”、“民族利益”的旗号下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的建立是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反动,是战后民主、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形势下的一股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