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战争的扩大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苏德战争的爆发与莫斯科保卫战 希特勒在灭亡法国后,就着手准备侵苏战争。1940 年 8 月 1 日,德军总参谋部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开始制定进攻苏联的作战方案。12 月 18 日,希特勒下达命名为“巴巴罗萨”①的对苏作战计划,即第二十一号作战指令。“巴巴罗萨计划”规定德军分三路向苏联腹地实施快速纵深突击,在 1941 年入冬前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

推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计划要求准备工作必须在 1941 年 5

月 15 日前完成。

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德国和它的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共出动 190 个师、550 万兵力,配备近 5000 架飞机、4000 多辆坦克,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 1800 多公里战线上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北路北方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出发,直扑列宁格勒;中路中央集团军群从华沙以东出发,指向莫斯科;南路南方集团军群于多瑙河到卢布林地区集结,向基辅进犯,而后向顿巴斯进军。突然袭击发生后一个半小时,德国才向苏联宣战。

战争初期,德军的进攻十分凶猛,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丧。6 月 22 日当天,德军就击毁了苏联的 66 个机场和 1200 架飞机,并全线突破苏

军的防线,侵入苏联国境 25~50 公里。中路德军在波克率领下,于 6 月 28

日占领了明斯克,苏军 43 个师 3 个旅被围歼于明斯克、比亚威斯托克地域。

7 月 16 日,德军攻占离莫斯科只有 370 公里的斯摩棱斯克。由于苏军顽强抵

抗,强有力地反突击,希特勒于 7 月 30 日命令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在北

方,莱克指挥的德军在占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之后,于 9 月 8 日推进到拉多加湖南岸,开始从陆上封锁列宁格勒。在南方,隆斯特德指挥的德军于 9 月中包围了苏联的 4 个集团军,苏军被围歼 60 多万人。9 月 19 日, 基辅陷落。以后,德军向乌克兰东部和克里木半岛推进。10 月,苏军撤出敖得萨。截至 1941 年 11 月,德军深入苏联腹地 850~1200 公里,占领土地 150 多万平方公里。沦陷区战前居住的人口约占全苏人口的 40%,工农业产值几乎占全国的 2/3。到 1941 年 12 月 1 日,苏军损失 700 多万人、坦克 24 万辆、

飞机 2.4 万架。

苏联之所以在战争初期遭到如此严重失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估计失误,未及时完成战争准备。

斯大林对法西斯德国要侵犯苏联是有认识的,因此在战前,苏联加快了备战的步伐。1939~1941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每年增加 13%,而其中国防工业每年增加 39%。在这期间新组建 125 个师,使苏军人数猛增两倍。但是在对德军的突然袭击问题上估计失误。斯大林力求推迟战争的爆发,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因而竭力避免同德国过早地发生军事冲突,特别是竭力避免受任何挑衅而卷入战争。斯大林认为,德国在结束对英作战之前不会进攻苏联。1941 年春,苏联从各种渠道获得德军将入侵苏联的情报,但是斯大林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些情报是伪情报,是带有挑拨性的,是西方有意唆使苏联和德国互相敌对。1941 年 6 月 13 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

① “巴巴罗萨”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的音译。他曾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希特勒想借此名给侵苏战争染上“圣战”的色彩。

铁木辛哥和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和危急形势,要求斯大林批准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斗准备,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仍害怕会刺激德国,因而犹豫不决。6 月 21 日晚,两名德军成员投奔苏军,报告德军将于 22 日凌晨发动进攻。直到这时,斯大林才同意命令边境

军区部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苏军总参谋部于 6 月 22 日零时 30 分下达命令完毕,但这时距德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只有三个多小时了,苏联许多集团军还没有接到命令,战争已经爆发了。这就是说,战争爆发时,苏军处在一种没有充分动员、匆忙上阵的临战状态。

第二,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和战术指挥上失误。

斯大林和苏军总参谋部认为,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其战略主攻方向是乌克兰,以首先夺取苏联最重要的经济地区,掠夺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的煤和高加索的石油。因此,苏军在西南方向上部署了 80 个师,占西部边境苏军总兵力的 47%。但实际上敌人的主攻方向是西部方向的白俄罗斯,企图直取首都莫斯科,一举摧毁苏联的神经中枢,而苏军在这个方向上只部署了 40 个师,占西部边境苏军总兵力的 23%。

在战术指挥上,苏军对希特勒的“闪电战”的新战术认识不足。这种“闪电战”,其特点是不宣而战,从战争一开始就以主力投入突袭,在突破防御之后用坦克、摩托化部队纵深直插,分割包围,扩大战果。但这时苏军仍没有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认为德苏战争还可能像以往的战争那样,首先在边境接触,然后双方主力才进入交战。同时苏联一度轻视坦克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在 1939 年 11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全面爆发的情况下, 苏联突然作出了解散坦克部队的决定。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德军在法国战场运用坦克部队成功后,苏军才匆匆着手组建新的机械化军,但已经太晚。

第三,30 年代,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大批苏军高级将领和优秀军官被无辜清洗,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第四,战争初期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国拥有中西欧强大的经济、军事资源,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军队现代化装备程度高于苏联,加上当时欧洲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反对它的第二战场,因此可以把绝大部分兵力集中于东线发动进攻,这就使得一段时间内的力量对比德国居于优势。

德军虽然在苏德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远没有完成“巴巴罗萨计划” 预定的目标。1941 年 9 月 6 日,希特勒发布第三十五号指令,命令以中央集团军群为主,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一部分部队配合,实施“台风” 作战计划,向莫斯科发动主攻。为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集中了 74 个师和 1 个旅的兵力,其中包括 14 个装甲师和 8 个摩托化师、1700 辆坦克、1500 架飞机。

1941 年 9 月 30 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10 月中旬先后占

领奥廖尔、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逼近到离莫斯科不到一百公里处。10 月 16 日,苏联政府和各国驻苏外交使团迁往古比雪夫,但联共(布)中央、苏联国防委员会和斯大林都留在莫斯科。国防委员会决定,从 10 月 20 日起,莫斯科实行特别戒严。十几万市民组成民兵师和巷战小组。45 万市民到郊外构筑防御工事。11 月 7 日,莫斯科举行了传统的阅兵式,斯大林亲临红场,检阅红军,发表了演说。广大军民受到极大鼓舞。

  1. 月 15 日,德军向莫斯科发起第二次进攻。11 月 27 日,德军突击部队

推进到离莫斯科只有 24 公里的地方,指挥官从望远镜里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顶端的红星。苏军英勇抗击,迫使德军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了。

  1. 月 5 日、6 日,苏联加里宁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先后发起

反攻。到 1942 年 1 月初,德军被迫从莫斯科近郊向西溃退了 100 公里到 250 公里。希特勒暴跳如雷,撤换了前线指挥官,自任陆军总司令,并下令禁止后退。苏军最高统帅部为扩大战果,命令九个方面军向敌人发动全线反攻。从 1 月 8 日到 4 月中、下旬为止,苏军在各条战线上将德军击退 150 公里到

400 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处境。

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德军面临持久的两线作战的局面。这次胜利增强了苏联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信心,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珍珠港事件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为了实现独霸东亚、争霸世界的野心,日本统治集团早在 1936 年就确定了南北并进的国策方针,即向南进犯英美等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附属国与向北侵略苏联并进。1940 年,德国侵占西欧,荷兰、法国相继投降,英国困守英伦三岛,美国又忙于支援西欧盟国的抗德战争而无力东顾。日本军国主义认为,这是南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决定以南进为对外侵略的主要战略方向。日本之所以急于南进,是为了夺取东南亚地区的丰富石油资源和其他战略物资,并切断国际援华通道。1940 年8 月,日本近卫内阁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妄图建立一个包括中国、

朝鲜以及东亚地区,进而包括大洋洲在内的日本殖民大帝国。1940 年 9 月 23 日,日本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9 月 27 日,和德、意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条约。

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扩张加深了它同美英的矛盾。1940 年 7 月,美国宣布废除日美通商条约,对日本限制出口飞机燃料、润滑油和废钢铁。10 月又宣布对日全面禁运废钢铁。同时,宣布给予中国 5000 万美元贷款和对华实施租借法。但是,美国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德国威胁,它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因此力图与日本达成协议。当时,日本也需要争取时间作外交和军事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卿赫尔与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从 1941

年 3 月起开始举行秘密谈判。美国想以牺牲中国东北为条件,换取日本从中国东北以外地区撤军,恢复中国的门户开放,放弃德、意、日三国的军事同盟条约,保证不用武力向西南太平洋发展。日本则要求美国在不限制贸易的情况下,承认它对中国的侵略,并企图迫使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求得尽早结束中日战争。双方的分歧未能调和,谈判陷入僵局。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一场先北进还是先南进的争论。外相松冈和部分陆军头目主张乘机北进,与德国瓜分苏联; 以首相近卫和陆相东条英机为首的实力派主张立即南进,夺取南洋的丰富资源,等到苏联被严重削弱时,再北进苏联。7 月 2 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适应世界形势的帝国国策要纲”,决定继续坚持南进方针,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惜对美英一战,对苏德战争暂不介入。7 月 24 日,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很快占领整个印度支那。美国立即作出反应,7 月 26 日,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和禁止把石油等物资运往日本,并要求日军撤出印度支那。日美对立空前严重,谈判一度中断。1941 年 10 月,东条英机接替近卫上台执政,一方面加紧完成战争准备,另一方面加派来栖三郎特使赴美协

助重开谈判,以掩盖战争部署。美国指望通过加强在菲律宾的防线和英国加强在马来亚的军事力量,以及经济制裁等手段,阻止日本占领整个中国和南进。它力争至少在 1942 年之前避免在太平洋燃起战火。由于双方各有需要, 两国谈判恢复,一直维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日。

1941 年 11 月 26 日,一支由载机 423 架的 6 艘航空母舰、2 艘战列舰、3 艘巡洋舰、9 艘驱逐舰和 3 艘潜水艇组成的日本联合舰队,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下,从千岛群岛的单冠湾出发,秘密驶向夏威夷。经过 12 天的航行,

于 12 月 7 日(东京时间 12 月 8 日)凌晨抵达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海军基

地珍珠港以北 230 海里处。当日 7 时 55 分,日本 183 架从航空母舰起飞的俯

冲轰炸机、鱼雷飞机和战斗机突然袭击珍珠港,攻击持续了 45 分钟。紧接着,

又出动 167 架飞机第二次攻击珍珠港,持续时间约一小时。美军对日本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7 日是星期天,日机突袭前的珍珠港一片太平的假日景象, 除航空母舰外,所有的舰只和飞机都整齐地排列着,太平洋舰队的美国官兵, 有的在度过周末舞会之后还没有起床,有的正在吃早饭,有的已上岸休假。当美国雷达站突然发现有庞大的机群正向珍珠港飞来,听到报告的值班军官以为是从美国西海岸向这里飞来的一队飞机,根本不当一回事。由于珍珠港美军缺乏警惕,反击无力,日军取得了突然袭击的重大胜利。它以损失 29

架飞机、5 艘小型和 1 艘大型舰艇,以及死伤约 200 人的极小代价,炸沉美

国战列舰 4 艘,重创 1 艘,炸伤 3 艘,炸沉或炸伤其他大型舰只 10 艘以上,

击毁飞机 260 余架,使美国死伤人数达 4500 多人。美国太平洋舰队除 3 艘未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航空母舰免遭攻击外,几乎全军覆没。

珍珠港战火终于使美国从传统的孤立主义羁绊中挣脱出来,使美国暂时停止了党派之争,而将不可遏止的怒火汇合成一个强音——参战!把炸弹扔到东京去!这样,珍珠港事件就帮助罗斯福解决了一个难题——让美国人心甘情愿地参加战争。丘吉尔也为此感到极大的喜悦。12 月 8 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 月 9 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2 月 11 日,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美国、中国、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对德、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迅速扩大,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自 1941 年 12 月 7 日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

洋发动全面进攻。12 月 8 日入侵泰国,9 日侵占曼谷。12 月 10 日占领关岛。同一天,日机炸沉停泊在马来亚沿岸的英国远东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两艘战列舰,取得东南亚海域的海空控制权。12 月 22 日占领威克岛。12 月 25 日占领香港。1942 年 1 月至 2 月,日军攻占马来亚和新加坡,使英军丧失了在远东的重要军事基地。

1941 年 12 月 10 日,日军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1942 年 1 月 2 日,占领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4 月 9 日,驻守八打雁的美国和菲律宾军队七万余人投降。5 月 7 日,美国司令下令余部投降。

1942 年 1 月下旬,日军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2 月至 3 月,先后在苏门答腊和爪哇空降、登陆,占领印度尼西亚。

1942 年 1 月,日军由泰国进攻缅甸。3 月占领仰光。应英国当局请求, 中国派出远征军十万余人,配合英缅军队作战。5 月,英中军队退到印度和中国云南境内。

1942 年 5 月,日军占领了英属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达到日

本向东南推进的极限。

从 1941 年 12 月至 1942 年 5 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日军侵占了 380 万平

方公里的土地和太平洋大片海域,占领区人口 1.5 亿。加上原已侵占的中国

领土、朝鲜、印度支那,共控制 700 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约 4 亿人口。但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的分散,以及各国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日本以蛇吞象力不从心,从 1942 年 6 月起,逐渐失去太平洋战争中的军事优势和主动权。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德、意、日轴心国的侵略,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波兰沦亡和德国席卷西欧后,波兰、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相继在英国建立流亡政府。这些国家与英国事实上已经开始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法国败降后,戴高乐在伦敦宣布建立“自由法国”,成立“法兰西民族委员会”,与英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此同时,美英参谋部代表

于 1941 年 1 月至 3 月在华盛顿举行秘密会谈,制订了“ABC-1 计划”,规定了两国的军事和政治战略,要求首先集中力量在欧洲战场打败德国,然后再对日本作战,即“先欧后亚”战略。《租借法案》的通过和“ABC-1 计划” 的制定,标志着美英两国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同盟。

1941 年 6 月 12 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联邦同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南斯拉夫等国的流亡政府及自由法国的代表,在伦敦签署了同盟国宣言。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宣布支持苏联。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当天晚上,丘吉尔发表演说,指出希特勒“侵犯俄国只不过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前奏”,表示“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6 月 23 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发表声明,谴责德国侵略苏联。6 月 24 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7 月 12 日,苏英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在对德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定》, 规定在对德战争中相互支援,未经双方同意,不得单独同德国谈判或媾和。苏联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也签订了共同行动协定,并与其他国家在伦敦的流亡政府及“自由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8 月 16 日,苏英签订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英国给予苏联 1000 万英镑贷款。7 月 30 日, 罗斯福派遣亲信幕僚霍普金斯访苏,同苏联政府讨论美国对苏军事援助问题。8 月中旬,美国派往苏联的装载军用物资的船队首次启航。

1941 年 8 月 9 日至 12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8 月 14 日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 》。宪章 共八条,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使各国人民俱能在其疆土以内安居乐业;放弃使用武力,解除侵略国的武装,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在尊重现有义务的同时,“力使一切国家,不论大小、胜败,对于为它们的经济繁荣所必需的世界贸易及原料的取得俱享受平等待遇”;“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尽管宪章 的某些条款暴露了美英之间的利害冲突,反映了美国同英国争霸的目的;但宪章 所确定的对德战争目的和一系列进步、民主原则,反映了为反对法西斯侵略而斗争的各国人民的战斗目标和共同要求。它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并成为后来联合国宪章 的基础。9 月 24 日,苏联发表

声明,同意宪章 的基本原则,但有一定的保留。

1941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1 日,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

论共同对德作战和有关援苏问题。10 月 1 日,三国签订议定书,规定从 1941

年 10 月 1 日到 1942 年 6 月 30 日,美、英两国每月向苏联提供 400 架飞机、

500 辆坦克及其他武器和军用物资,并承担其运输任务;苏联向美、英提供

原料。10 月 30 日,罗斯福宣布向苏联提供 10 亿美元贷款。11 月 7 日,美国正式宣布把租借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苏联。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等国家正式参战,反法西斯阵线迅速扩大。罗斯福在与丘吉尔会谈中,提议由所有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各国签署一项共同宣言,经与苏、中等国磋商,美、英两国起草了联合国家宣言草案。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宣告: 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还声明,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予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国家,均可加入本宣言。嗣后又有 21 个国家陆续在宣言上签字。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是保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参加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不尽相同,因而在联盟内部也存在矛盾和斗争。在当时,是战胜法西斯的共同目标把它们联在一起, 结成坚不可摧的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